加山又造
加山又造(Kayama Matazo),日本画家。绘画勇于创新,先后尝试过洞窟壁画、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手法。代表作有《冬》《雪·月·花》《月光波涛》等。1983年和1987年两次应邀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并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人物经历
加山 又造(かやま またぞう、1927年9月24日-2004年4月6日),20世纪日本的一位日本画家、版画家。1927年出生于京都府,其父是一个西阵织图案设计师。幼年随父学画。1944年毕业于京都立美术工艺学校(现京都市立铜驼美术工芸高等学校),1949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现东京芸术大学)日本画科,师事山本丘人。1956年为新制作协会会员,1974年为创画会成员,1966—1972年为多摩美术大学教授,1989年为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他是当代日本画家中最富有革新和创造精神的画家之一。先后尝试过洞窟壁画、浪漫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手法。其作品在有破有立中逐渐完善。其艺术生涯可分为3个阶段:1950—1964年以动物和大自然为题材,代表作有《象和鸟》(1950年)、《湖和鹿》(1953年)、《悲哀的鹿》《迷鹿》(1954年)、《跑》(1955年)、《冬》(1957年)、《群噪》(1958年);1965—1974年以宗达光琳派等古典技法表现出装饰美,作品有《日、月、波涛》等;1975年以后,创作了大量的裸妇图,代表作有《白幕》《黑色的网》《横躺的裸妇》《卧着的裸妇》《黑纱女》《夏》《躺着的裸女》等。显示了他高度的造型概括能力。1973年和1980年先后获艺术大奖和文部大臣奖。师从山本丘人。1966年任多摩美术大学教授、1988年任东京芸术大学教授。东京芸术大学名誉教授。给传统日本画注入现代的美感。1997年入选文化功劳者,2003年获日本文化勋章。曾多次访问小行星3789。1983年和1987年两次应邀在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讲学,并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自1960年起,他开始在国外旅行、举办展览和会议。自1950年起,他参加了新生作画会的展览并四次获奖。从1958年开始,他参加了现代日本艺术家的国际展览。1967年,他还参加了在圣彼得堡的国家埃尔米塔什博物馆和莫斯科的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现代日本绘画杰作展。1957年,他获得了朝日新闻的青年画家奖。他的作品给人一种介于绘画和摄影之间的印象。1950年,他开始在以鸟类和其他动物为主题的绘画系列中融入离散的立体主义元素,以及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元素。1964年,他为富士宫市大石寺设计了一幅陶瓷壁画。1974年,他还为神代寺设计了一座石塔,以纪念他已故的朋友横山操(1920年)。在1970年代末,一些国家机构委托他制作壁画装饰,包括美国驻日本大使馆。
作品赏析
《白幕》是加山又造的另一幅裸体画,以日本画为表现形式。它与前幅的《黑色的网》形成对照,不是以深色的背景来衬托少女洁白的肌体,而是整个画面处于高光之中。画家对于画中的两个裸女,着力刻画了她们颀长健美的身材。因乳罩和内裤处未见日光而留下的白痕,反映出她们时常沐浴阳光,才得有健美的体魄。与画家其他许多作品一样,画家精心备致地描绘了作为背景的花布图案,借以暗示细微的女性心态。一条长长的白纱打破了呆板的构图,不仅使两个女性,而且使她们与背景联系起来。左边的女子踮脚举起白纱的一角,右边的女子轻轻地抓住白纱,使白纱多转折,人物动态起伏而富于变化,整个画面充满节律。画家还对色彩对比和素描关系表现入微,比如人体和背景成暖冷对比但明暗接近,而中间插入的白纱有意完整地使背景和人体隔开,避免了明暗上的混淆。
主要作品
《春秋波涛》(1966)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雪》《月》《花》(1978)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黄山霖雨・黄山涌云》(1982) 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
《墨龙》 身延山久远寺大本堂天井画(1984)
《涛と鹤》 英国航空四海一家涂装
《云龙》山天龙资圣禅寺(天龙寺)法堂天井画 (1997)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