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夏大学

大夏大学

大夏大学位于上海市,创建于1924年,是由厦门大学离校师生在上海组建的私立大学,“大厦”为“厦门大学”之颠倒,后改为“大夏大学”,意为“光大华夏”。首任校长为马君武。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该校内迁庐山、贵阳、赤水等地。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1951年,与光华大学部分院系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

大夏大学囊括了马君武、何昌寿、邵力子、郭沫若、田汉、何炳松、李石岑、朱经农、程湘帆、吴泽霖等知名教授。培养了周扬、翻译家戈宝权、儿童文学家陈伯吹等知名校友。

大夏大学是我国最早实施导师制的高校。当时名列上海市“四大私立大学”之一,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

历史沿革

成立

大夏大学是由厦门大学离校师生在上海组建的私立大学。1924年,厦门大学闹学潮师生300余人离校至上海,并在贝襦麋路美仁里(今成都南路132弄)24号设立“大厦大学筹备处”。“大厦”为“厦大”之颠倒,后改为“大夏大学”,意为“光大华夏”。该校租小沙渡路(今西康路)201号为校本部,租长寿路(今长寿路)致和里一处楼房为教职员及学生宿舍,另租用宜昌路的榨油厂厂房作为临时校舍。并于9月20日在上海槟榔路(今安远路)潘家花园举行开学典礼,注册学生229人,大部分为原厦门大学离校学生,设文、理、商、教育、预等5科。10月,大夏大学董事会正式成立,公推马君武为校长,王伯群为主席董事。

扩建

1925年6月,中国国民党工部局以学生参加五卅运动扰乱社会治安为由驱逐该校。同年,校董浙江兴业银行总经理徐新六在胶州路301号购地建校,9月,新校舍建成,该校全部迁入。由于办学规模扩大,除原有5科外,又先后增设高等师范专修科和法科,至1930年在校学生超过1000人,原有校舍不敷应用,校董杜月笙张竹平担保向银行贷款33万元于中山路以西、万航渡路(今万航渡路)以北购地200余亩修建校舍,加上荣宗敬捐出一条丽娃栗妲河(今华东师范大学校内丽娃河),校园面积增至280亩。1930年9月,该校迁至中山路校舍,原胶州路等处校舍供大夏附中使用。

搬迁

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市,大夏大学内迁庐山、贵阳、赤水等地。1937年11月至1944年秋,大夏大学在王伯群的执掌下,于贵阳度过了相对安宁、清贫却丰富的七年。1944年,日寇兵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告急,贵阳奉令疏散,王伯群果敢下令大夏第三次迁校。

1944年11月25日,王伯群召集大夏主要负责人在护国路自宅召开校务会议。会上,他决定组织成立大夏疏散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会上推王裕凯、孙亢曾、窦觉苍、李景泌、苏希轼等为委员,确定疏散地为黔北赤水县,委派秘书长王裕凯亲往赤水交涉。搬迁组织领导问题决定后,制定具体的搬迁办法就迫在眉睫。11月27日,王伯群主持召开疏散委员会首次会议,讨论学校详细疏散办法。1945年春,在赤水各界人士的热心支持下,大夏以文昌宫为校本部,同时借省立赤水中学、私立博文中学、县立赤水女中等部分校舍正式复课。直到1946年10月,播迁九载的大夏才重新回到了上海中山路校区。

合并

1951年,大夏大学与光华大学部分院系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土木工程系并入同济大学;政治、法律、经济、会计、银行、工商管理等系大部分并入复旦大学,小部分并入上海财经学院。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大夏大学校舍共计建筑面积17606平米,大学建校27年,培养学生近20000名,毕业生6000余人。他们当中许多人在政界、教育界、文化界、科技界、产业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成为业界的翘楚。1949年春季招生达到3000人。

院系设置

主要有八大系——中文系、英文系、历史社会系、数理系、化学系、教育系、教育心理系、社会教育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土木工程系(后并入同济大学)。

政治、法律、经济、会计、银行、工商管理等系(后大部分并入复旦大学,小部分并入上海财经学院)。

师资情况

吴泽霖

吴泽霖(1898-1990),江苏常熟人,中国当代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家。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学堂,随即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苏里大学主修社会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后入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7年,获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并赴英、法、德、意诸国考察当地社会情况。1928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社会学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长。1928-1930年,与孙本文陈达等发起组织东南社会学会和中国社会学会,担任首届理事。1935-1937年,兼任暨南大学海外文化事业部主任和教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部分大夏大学师生内迁至贵阳。1941年2月,赴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3-1945年,兼任昆明译员训练班副主任,主持训练了约3000名大学生,担任美国军队来华抗日作战部队的译员。1946年,任清华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兼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西南民族学院教授兼民族文物馆馆长、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是人类学、民族学界著名五大右派(吴泽霖潘光旦、黄现瑶、吴文藻、费孝通)之一。1982年,调至中南民族大学,任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8月2日,在武汉逝世。

李石岑

李石岑(1892-1934)原名邦藩,湖南陵人。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1913年,赴日留学,入日本东京师范学校。1916年,成立丙辰学社,后改名为中华学艺社。1918年,发起组织华瀛通讯社。1919年主编《民铎》。1919年毕业后,回国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兼任《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主笔。并陪同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等人到湖南省讲学。1926年1月至次年夏,任商务印书馆《教育杂志》主编。后被上海大夏大学等聘为哲学、心理学教授。1928年,赴法、英、德等国考察西方哲学。1930年年底返回上海市,先后在中国公学、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等校任教授。1934年10月在上海病逝,年仅42岁。

特色学科

教育学科优势初现

大夏大学从1924年成立之初就商定设文、理、教育、商、预5科,教育科伴随着大夏大学的产生而产生,教育科主任先后为欧元怀、王祖廉。大夏大学于1925年5月增添了高等师范专修科及附属中学。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高等师范专修科和附属中学在校人数至1930年秋季已分别达239人、400人。1928年,大夏大学第一种教育研究的刊物《教育季刊》出版,引起了当时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1929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规定各大学须设立教育学院。随后,大夏大学教育科于1930年遵照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改称教育学院,教育科主任改为教育院长。这一时期担任过院长的有陈选善、邰爽秋、章颐年、王裕凯。较之上一个阶段,大夏大学教育科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增加或调整学系。这一时期,大夏大学增设社会教育系(1930年)、职业教育系(1937年),还于1930年添办女子幼稚师范并于1932年归于高级中学。大夏大学社会教育系与江苏教育学院同时成立,早于其他大学教育学院设立社会教育系的时间;职业教育系分农林组、工艺组两组,为造就服务农村实用人才贡献了力量;高等师范专修科改称为师范专修科后继续发展,1934年毕业人数为733人,居全校毕业人数的第一位,此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二,出版杂志。大夏大学教育学院发展至1938年已有出版物《教育建设》6集、《教育研究通讯》7期、《教育学会会刊》l期、《心理季刊》6期、《社会教育季刊》2期、丛刊2种、新周刊100期。这些杂志通过刊登征文活动、论文及学生实践活动的信息等,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传播了新理念,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互动。

第三,增加各种研究室。这一时期,大夏大学教育学院有教育行政研究室、教材研究室、社会教育研究室、心理仪器研究室、心理实验室、电化教育实习室、教育电影放映室,这些研究室很好地促进了教育学院研究的进行。

第四,开办实验区。1935年6月17日,大夏大学在本校附设民众教育实验区,下设民众教育馆、合作教育社、工人学校等。邰爽秋为实验室主任。他曾发明普及教育车,并在各地表演使用方法。国民政府教育部曾通令全国一律采用。

心理学

大夏大学心理学会于1935年9月创设问题儿童心理诊察所,对顽皮、愚笨、偷窃、自卑、恐惧等问题儿童进行诊断,并在可能的范围内予以适当的治疗与处置。诊所设立之初,人员配置较少,随着工作量的加大,产生了人员不敷分配之感。因此,该所于次年加以扩充。扩充后的人员配置如下:诊察所设所长一人,由系主任章颐年担任;副所长一人,由李日仁担任;此外设测验股、访问股和调查股。测验股总干事为黄鹤龄,徐锡华和卫宝琳分任干事;访问股总干事为刘南华,沈筱棠、程为昭、张美英和蒋佩英分任干事;调查股总干事为路尔钰,何家骏任干事。心理诊察所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儿童心理行为的个案检查工作,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向附近各学校征求问题儿童加以个案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接受校内外人员委托性质的心理诊察工作。该所曾与上海市金巷小学和上海市立梅园小学正式接洽妥当,共同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该所为我国第一个诊察儿童心理的机构,开此领域之先河,对当时心理学界提倡的心理卫生运动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术研究

大夏大学心理学系创立《心理季刊》,该刊主要分以下7个栏目:理论探讨、生活应用、实验报告、名人传记、书报评论、心理消息、论文摘要。从撰稿人的阵容来看,主要为该系的教师及心理学会的会员,此外如章益郭一岑张耀翔、陈选善、沈有乾、蔡乐生、樊际昌、何清儒等著名心理学家也纷纷为该刊撰稿。《心理季刊》出版后,“轰动国内心理学界,各学术机关来函定购及私人订阅者日有其人”。这为该系师生以及心理界其他同仁营造了一片展示自己学术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新天地。

校园文化

校训

自强不息

校徽

校歌

大夏大夏,合作之晶,缔造何光荣;同心同德,努力苦干,众志以为城。愿我同仁自强不息,乾健以为神;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进步永无穷。

大夏大夏,学府之雄,气象何渊宏;鼓铸文华,汇学术,万壑朝其宗。愿我同仁自强不息,乾健以为神;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进步永无穷。

大夏大夏,革命先锋,使命何崇隆;唤起民众,复兴民族,禹域之洪钟。愿我同仁自强不息,乾健以为神;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进步永无穷。

校区情况

1930年年初,中山路校舍开始动工,同年9月一期建筑完工,包括教学大楼“群贤堂”,可供2000人同时上课;“群策斋”“群力斋”两栋男生宿舍以及女生宿舍“群英斋”,3栋宿舍各可容700人;此外,还有教职员宿舍12幢,以及学生浴室、饭厅等。大夏大学随即迁入,将胶州路校舍交给大夏附中使用。接着,在新校址上又继续兴建理科实验室、体育馆、医疗室、大礼堂、东西大楼教职员宿舍以及各类运动场,至1932年大体完工。此外,在学校西南部,另有400亩土地辟为大夏新村,为教职员自建住宅之用(抗日战争前已建成30余所)。

1946年复员回上海后,添建礼堂及员生宿舍,附中校舍也归大学部使用。改制时移交全部建筑,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这就是后来“华东师范大学”的校园基础。

行政管理

马君武,首任校长

马君武(1881—1940),原名道凝,改名和,又名同,一字厚山。广西桂林人。1899年考入广西体用学堂。次年进广州法国教会主办的书院学法文,同年策应唐才常自立军起义,失败后亡命日本。1901年就读于上海震旦学院。1924年11月,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1927年回桂林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此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参议、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0年8月1日病逝桂林。

王伯群,第二任校长

王伯群(1885~1944),1928年7月至同年11月任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校长。名文选,字伯群,贵州兴义人。年幼丧父,寄读于外祖父刘官礼处。1905年得其舅父刘显世资助,东渡日本,入大冢弘文学校。1910年毕业,考入中央大学,专习政治经济学。留日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26年冬,王伯群担任了大夏大学校长。1927年春,大夏大学改委员制,王伯群任委员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王伯群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中央政治会议委员,5月任交通部部长,9月宁、汉、沪三派联合,组成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王伯群任候补委员。1928年被中国国民党政府任命为交通部部长兼招商局监督。王伯群担任交通部部长后,敦请蔡元培程孝刚分别出任第一交通大学校长和秘书长。1944年12月,日本侵略军攻陷贵州省独山、荔波县等县,王伯群急赴重庆市商议保卫贵州及大夏大学去留问题。因胃溃疡复发,于12月20日病逝于重庆江北陆军医院,年60岁。

欧元怀,第三任校长

欧元怀(1893--1978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福建莆田人。1950年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18年毕业于美国西南大学文理学院,191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教授、总务长,大夏大学教授、副校长,校长,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光华大学、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大夏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总务长,民革中央团结委员。

校友情况

政界

教育界

科技界

参考资料

首页.知网.2023-12-15

首页.知网.2023-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