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琴
石钟琴,1945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鄞州,舞蹈家,1966年毕业于上海舞蹈学校,曾担任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女主角。
石钟琴于1960年进入上海舞蹈学校学习芭蕾舞。从1969年起,石钟琴连续十余年参加《白毛女》舞台作品的表演和影视作品的拍摄,其中于1972年先后主演了黑白芭蕾舞电视片《白毛女》和彩色芭蕾舞电影《白毛女》,并于同年跟随上海芭蕾舞团赴日本演出,此次演出被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芭蕾外交”,石钟琴也因《白毛女》成为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演员, 被赞为“以她的足尖走进了全国人民的心里”。
此后,石钟琴在《红色娘子军》《天鹅湖》《雷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等多部芭蕾舞剧中担任主演。1978年,石钟琴被选为第5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981年,石钟琴与芭蕾舞演员欧阳云鹏在上海举行独舞、双人舞晚会。1997年,石钟琴退休,后到远东芭蕾舞艺术学校任教。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石钟琴祖籍浙江鄞县石家村,母亲是鄞县姜山人。父亲读完初中后与母亲随祖父去上海市开了一家小西药店。石钟琴的母亲爱看越剧,在石钟琴家附近有个同孚戏院,石钟琴常随母亲去看越剧,还偷看演员化妆。从小石钟琴就热爱舞蹈,上小学时加入学校舞蹈小组,经常参加校园活动,便成为了学校的舞蹈“小明星”,也得到了马衙中心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舞蹈老师的赏识。
1960年,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成立了,设芭蕾舞和民族舞蹈两科。想要进入学习,需要学校老师目测通过,并且学习芭蕾舞的最佳年龄是9-11岁,当时的石钟琴已经15岁了,但是石钟琴还是鼓足勇气报名。虽然石钟琴年龄不占优势,但是石钟琴的身材比例很好,获得老师认可,经过老师的讨论,石钟琴获得了录取通知书。石钟琴一进校就跟随著名芭蕾舞教育家胡蓉蓉老师学习,她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演员。顺利考上之后,石钟琴才知道学芭蕾有多苦。因为年龄偏大,压腿、下腰、压韧带这些基本功,她必须比别人练得更勤快,不仅每天提早到学校练习,休息天也经常在家对着墙、抓着橱苦练。1966年,石钟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同年入上海芭蕾舞团。
演艺经历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海舞蹈学校即开始排演现代芭蕾舞《白毛女》,但石钟琴由于出身问题不能参与演出,后来仅得到机会在其中参演一段2分钟的灰毛女舞。1969年,原定《白毛女》A组演员因受到极左思潮影响拒绝出演该剧;《白毛女》B组演员则因身体发福,既增加男舞伴的负担,又有损芭蕾的美感,而当时的演出任务很频繁,在迫于无奈的情况下,石钟琴被推上了主角《白毛女》的地位。石钟琴为准备演出,阅读了不少相关小说,还观看了田华主演的电影《白毛女》,并加紧练习进入角色,最终表演获得了好评。此后,石钟琴又先后主演了黑白芭蕾舞电视片《白毛女》和彩色芭蕾舞电影《白毛女》。石钟琴从此名闻遐迩,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1972年,石钟琴跟随上海芭蕾舞团赴日本演出。在这之前,中日没有正式建交,但两国的艺术家通过芭蕾舞剧《白毛女》,带动了两国文化的交流,松山芭蕾舞团曾多次携《白毛女》到中国演出。演出非常成功,吸引了日本多位高层官员,各大媒体竞相刊登上海舞剧团访日的新闻和评论,这次演出促进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友好情谊。一个多月后,日本首相访华,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从此翻开崭新一页。那一次上海舞剧团的赴日演出,也被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芭蕾外交”。1977年,《白毛女》出访法国。
1978年,石钟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此后,石钟琴先后在《红色娘子军》《苗岭风雷》《芭蕾舞天鹅湖》《雷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魂》等舞剧中担纲主演。在《苗岭风雷》排练时,她因劳累过度,致使上消化道出血而昏倒在练功房;在排练《天鹅湖》时,她同时担任了两个角色:白天鹅和黑天鹅。这是两个性格迥异的形象,一个纯朴善良,一个奸诈狡猾,要求演员不仅有高超的技巧,而且要牢牢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为了表现黑天鹅骗取王子信任时那种如痴如狂的心情,演员要连续做32个单腿转,既要速度,又要原地转圈不能移位。她不断地苦练,终于达到了剧情和导演规定的要求。1981年,石钟琴与欧阳云鹏举行中国首场芭蕾舞独舞、双人舞晚会,演出时,全场座无虚席。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夕,石钟琴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石钟琴一直演到四十岁以后才离开心爱的舞台,在芭蕾演员中算是艺术生命最长的一位。石钟琴在退休之后并没有闲下来。她接受了北京的一位舞蹈家与上海闸北区教育局合作创办的远东芭蕾艺术学校的邀请,担任该校的领导和艺术指导。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有所不同,与师生一样乘坐班车往返学校。
个人生活
石钟琴的丈夫是电影摄影家张元民,1965年,石钟琴便和张元民相识。他们的恋爱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1966年,石钟琴毕业后进了芭蕾舞团,按当时规定,男女演员在30岁以前是不能结婚的,而后来《白毛女》成“样板戏”后,这规定更是严格执行。直到1974年,苦恋了10年的张元民,终于等到了石钟琴的“而立之年”,他们结婚了。1978年年底,石钟琴和张元民迎来了自己的孩子张晶磊。2008年,张元民当选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参演作品
影视作品
1972年,石钟琴参与了黑白电视片《白毛女》的拍摄,随后又主演了彩色电影版《白毛女》。在这两部由芭蕾舞剧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石钟琴均担任了主演。
舞台作品
石钟琴曾主演多部芭蕾舞剧,如在《白毛女》中饰演喜儿;在《天鹅湖》中一人分饰两角,白天鹅奥杰塔、黑天鹅奥杰丽雅;在《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中饰演马尔基娜;在改编自鲁迅小说《祝福》的《魂》中饰演祥林嫂,以及《雷雨》中的繁涟,此外还担任《红色娘子军》《苗岭风雷》的主演。
人物评价
石钟琴戏路宽广,技艺精湛,能塑造各种性格迥异的艺术形象,由是驰名舞坛。(鄞县文史资料 当代鄞籍国内人物专辑之一评)
石钟琴在艺术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她创造了一批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艺术形象,使自己的艺术路子更宽,艺术形象更加多姿多彩。但她并不满足于此,艺无止境,她以一种搏击的精神在奋进。(宁波市文史资料 第21辑 艺坛人生 宁波籍文化名人风采录评)
人物轶事
首次登台
石钟琴出生时很虚弱,是靠奶粉养大的,但她从小就爱舞蹈,听到音乐便会不自觉的手舞足蹈起来,上小学时成为学校的舞蹈“小明星”。有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假美琪大戏院举行联欢会,这也是石钟琴第一次在大舞台上表演。正式表演前石钟琴兴奋的睡不着觉,当正式表演时,石钟琴胸有成竹的表演了《拔萝卜》,她是领舞,一招一式很有韵味,充满童趣的表演引得满堂彩。这次表演也让石钟琴坚定信心,长大后要成为舞蹈家。进入中学后,石钟琴还自编自演《卖火柴的小女孩》,出色的表演深深感染了老师和同学们。
从灰毛女到白毛女
从灰毛女到白毛女,石钟琴经历了一番由角色到角色的磨炼。灰毛女作为早期的过场戏,而白毛女则成为了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为了塑造深人民心的白毛女形象,石钟琴需要掌握各种芭蕾舞技巧,这对她来说并不困难。然而,塑造白毛女形象所需要的一系列细腻表演,尤其是内心感情的揭示,对她来说是一个挑战。
在排练第六场奶奶庙的场景时,黄世仁、穆仁智因逃避八路军的追捕到奶奶庙躲雨,恰遇白毛女来奶奶庙偷供果充饥,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导演要求演员把白毛女“见仇人烈火烧,恨不得把他们撕成千万条”的愤怒之情充分表达出来。然而,石钟琴在开始排演时,并没有“白毛女”对地主黄世仁的阶级仇恨,用手打他们时也是软绵绵的,有时甚至还会发笑。因为她没有经历过那段苦难的社会,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体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钟琴阅读了大量反映旧社会的小说,观看了田华主演的电影《白毛女》,并在导演的耐心启发下,自己对着镜子反复练习眼神,终于逐渐进入了角色,将白毛女踏平奶奶庙的愤慨和对黄世仁、穆仁智的刻骨仇恨表演得栩栩如生。
石钟琴曾在采访中回忆,当时,胡蓉蓉、严金萱、傅艾棣及后加入的林泱泱等人创编完成《白毛女》舞剧后,又邀请黄佐临担任艺术指导。同时,当年一场《白毛女》中的“喜儿”由两个演员来完成。茅蕙芳先出场,饰演天真纯朴的“黑发喜儿”,而后她出场,饰演苦大仇深的“白发喜儿”。当舞剧《白毛女》被搬上银幕时,石钟琴仍然饰演白毛女。她记得开拍第一个镜头是白毛女进奶奶庙偷食。她依然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用夸张的形体动作表达探望心情,结果失败了。桑弧导演为她帮助分析,她才知舞蹈是块面结构,电影是分切镜头,因而需要演员多运用延伸和不过于夸张的脸部表情来传情达意。《白毛女》拍了整整一年,辛苦可想而知。由于拍电影常常反复,穿的脚尖鞋长时间由缎带绑着,至今在脚背上还留下未退的深痕。石钟琴笑着说,这也算这部影片给我们留下的记忆。石钟琴因电影《白毛女》名闻遐迩,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以她的足尖走进了全国人民的心里”。
石钟琴还在采访中提及,周恩来总理看了17遍《白毛女》。她说,最最难忘的是总理在各种场合看《白毛女》后,却是以观众身份提建议。比如,刚开始对于戏服的处理完全“写实”,做得破破烂烂的。总理建议:“舞台上不能只讲自然主义,也要有点浪漫主义。”结果,改动后的服装既有了时代特征,也符合芭蕾要求。当年,在《白毛女》中加写歌曲的尝试曾引起争议。总理认为,中国芭蕾应该具有中国特点,中国人有“载歌载舞”传统,不妨加唱。结果,序幕及喜儿与大春相认的高潮,都配上了唱。这些精美旋律,传唱至今。舞剧伴奏采用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一直深深吸引着广大观众。
见证“芭蕾外交”
石钟琴最难忘的一次演出就是1972年跟随上海芭蕾舞团赴日本演出《白毛女》。芭蕾舞剧《白毛女》最早的版本是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根据中国电影《白毛女》改编创作的。在这之前,中日没有正式建交,但两国的艺术家通过芭蕾舞剧《白毛女》,带动了两国文化的交流,松山芭蕾舞团也曾多次携《白毛女》到中国演出。
在去日本演出时,团长曾对演员们说,周恩来总理非常关注这次日本之行,而日本方面对舞团的接待也非常热情。由于演出非常成功,吸引了日本多位高层官员,各大媒体竞相刊登上海舞剧团访日的新闻和评论,这次演出促进了中日两国民众的友好情谊,也为正在好转的中日关系注入了润滑剂。
石钟琴曾在采访后中提到,这次破冰之旅的归程也非常有意思,舞团去日本的时候,是从香港转机的,而回来,直接就从东京飞到上海市。石钟琴回忆说,两国的“直航”,充满了标志性的意义。一个多月后,田中真纪子首相访华,中日两国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邦交正常化,中日关系从此翻开崭新一页。那一次上海舞剧团的赴日演出,也被称为中日建交历史进程中的“芭蕾外交”。
舞台姐妹情深
20世纪7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将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搬上了银幕,其角色与剧情深入人心,获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认可。剧中的“喜儿”一角由两位芭蕾舞艺术家茅慧芳和石钟琴饰演,她们在年仅25岁和27岁的美好年华以精湛的演技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凭借《白毛女》的成功演出,团长胡蓉蓉带领团队又成功演绎了广受音乐界和舞蹈界好评的芭蕾舞剧《雷雨》,成为了芭蕾舞团的又一代表作。然而,在《雷雨》的演出结束后,茅慧芳却突然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远离了热爱她的观众。茅慧芳和石钟琴在舞台上是默契的搭档、亲密的同学、友好的朋友和忠诚的同事,她们的表演被誉为“白毛女”的完美诠释。尽管她们现在天各一方,但她们的友情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她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珠联合璧。这些年来,她们一直保持着联系,相互鼓励和支持。石钟琴表示:“我们的友情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我觉得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我们现在建立了一个同年级的‘芭蕾姐妹群’,大家都非常友好,很坦诚……”
参考资料
天南海北鄞州人(33) | 石钟琴:一代人心中的“白毛女”.凤凰网宁波.2024-06-08
白毛女.猫眼电影.2024-04-16
当摄影师遇上了“白毛女”.东方网.2024-06-13
张元民当选上海市摄协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2024-06-15
《白毛女》~电影版芭蕾舞剧全剧-娱乐-高清完整正版视频在线观看-优酷.优酷网.2020-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