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罗浮山

罗浮山

太平寰宇记》记载:“罗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有塔,一峰孤峙,半浸江中,麓有亭台故址,与孤屿相望。”

此山在瓯江和楠溪江汇合处的西北侧,有两座小山,相距180余公尺。北面的山称章山,海拔51米。山呈长形,酷似一条自东向西爬行的蛇,故又名蛇山。南面的山称罗山县,又名合山,海拔66.4米。因山形极像一只自西向东爬行的龟,故又称龟山。

古迹

罗浮双塔

在龟、蛇二山之颠各建有一座七级浮屠,始建于晋朝元康年间的古塔,统称罗浮双塔。

来到山顶,迎面便是龟塔,该塔平面呈六角形,砖构楼阁式。罗浮塔碑记载:罗浮山,西晋元康乙卯(公元295年)曾立浮图,至大宋元丰甲子(1084年),得七百九十载,重建四圣塔,丙寅(1086年)季冬建第一级。本乡檀越蔡仁贵、仁爽,为君考六郎、姚亲陶氏,烧砖四千片,建第二虎座。然元康之号既得之于古砖,故蔡君之施不可不书。

蛇山稍矮,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保存尚完整。为砖构楼阁式。六面七级,塔身呈锥形,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供奉佛像。倚柱六角形,(木兼)柱与(外门内东)额、普柏枋为扁方形。柱头以上施砖制斗拱,腰檐用置砖做出子与飞子,翼角成龙状,仔角梁起翘。塔基用块石铺成,铺面用条石做成平座。塔砖上印有“罗浮林氏塔砖”六字。罗浮双塔与江心塔遥相辉映,分外生色。罗浮双塔隔瓯江江心双塔相望。地以人著,景以人传。历代文人韵士为之吟咏赞诵。清永嘉教谕陈遇春《罗浮双塔》诗云:“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潮落渔堪拾,云低雁可攀。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当路谁知已,天应赐我闲。”

罗浮村民说,原本其余五面都建有佛龛,龛中刻着浮雕佛像,但由于历史悠久,风雨侵蚀,现在已所剩不多。1991年,原瓯北镇委、镇政府在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拨款将罗浮双塔进行大规模的修,同年10月25日竣工。现在淡红色的塔身是那时粉刷的。

杨府庙

罗浮山除了著名的罗浮双塔外,其实还有很多古迹。从龟山塔往北走,北侧山半腰有杨府庙,稍远处有亭和将军殿遗址。山北麓有一口井,清泉终年不涸。罗浮村民还说,将军坟的遗址也在附近,只是已被村民们开垦用来种植粮食。

襟江亭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章山上原有一亭,名“襟江亭”,以唐王勃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一句而取名。襟江亭踞山俯江,气势雄伟,因年代久远,早已荡然无存。在蛇山南麓有一“砚台岩”。岩高5米,宽2米,自左至右刻“砚台岩”3字篆书,右侧直刻书“万历甲申立夏潘司理过访华源林大夫游此巴东县淇行卫承芳题”。

人文

“罗列河山共锦绣,浮沉沧海同行舟。”南朝·宋时,我国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在永嘉郡任知府时,曾乘舴艋舟过瓯江罗浮山赏景吟诗,留下了如此诗句,将罗浮两字巧妙地嵌在其中。

建设方向

双塔公园的规划已经完成,罗浮双塔在古时是作为灯塔所建设的,所以在接下来规划建设中主要去突显“历史”二字,会以文化遗址的角度,考虑更多的文化元素,包括关于“谢公元素”,预在位于龟蛇二山的偏西方向另外一个山头,建设新的文化公园。而在此山头眺望,正好能面对谢灵运的塑像。届时,罗浮山上的历史如果能得以重新挖掘,将为瓯北街道这座快速发展中的城镇增添一些历史厚重感。

参考资料

一块北宋罗浮塔碑 见证佛教在温州传播的早期历史.温州网.202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