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嗣
刘荣嗣(1570年-1638年),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河北曲周县西四夫人寨村人。明代政治人物、水利专家、著名诗人、书画家。
人物生平
刘荣嗣,字敬仲,号简斋,别号半舫。曲周县四夫人寨村人。幼年父母早丧,依伯兄为命,聪颖异常,十岁时下笔成章,郡守南居益,司理张凤翔以国士待之,一时名声大震,求取文章者络绎不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殿试金榜二甲进士,初授户部主事管银库,累官吏部验封司主事,考功司、文选司、稽勋司郎中,山东省参政,山东左布政使,光禄寺正卿,顺天府尹,户部右侍郎,直至工部尚书、总督河道,右副都御使、提督军务。当时大太监魏忠贤声势显赫,胡作非为,多数官僚投其门下,为虎作伥,而刘荣嗣不屑一顾,与左光斗、杨涟、鹿善继等竭力反对阉党。当他在山东任参政时,拒绝为魏忠贤建生祠,把生死置之度外。崇祯五年,任顺天府尹,他用法平恕,王公贵族都有收敛,把京都之地治理得秩序安然。他常和当时著名的文人郦道元、贾浪仙等研究诗词文章。
崇祯八年九月初三日,总督河道侍郎刘荣嗣被逮下狱。初,刘荣嗣以骆马湖溃淤,漕运不通,乃提议从宿迁市至徐州市别凿新河,引黄河注其中以通漕路。此役费金五十万,新河二百余里。其中邳州市上下皆徐州黄河故道。深尺许即为沙,朝挖成河,经宿沙落,河坎复平,如此者数四。待引黄河水入其中,波流迅急,沙随水下,遂淤浅不可以行舟。及漕舟将至,而骆马湖之溃决适平,舟人皆不愿由新河。刘荣嗣亲往督之,欲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法,入者苦淤浅,多怨。御史倪于义劾其欺罔误工,南京市给事中曹景参复重劾之,遂逮下狱,坐赃病死。其后骆马湖复溃,舟行新河,无不思刘荣嗣功者。见《明史,刘荣嗣传》
在狱中,他以诗言志,著述甚丰。直至崇祯十一年才保放,不久死于旅途,卒年六十八岁,后经其子上诉皇帝,才平反昭雪,《国榷》记载"复故刘荣嗣工部尚书"。
刘荣嗣在朝二十年,政声卓著,反阉党,兴水利,德被民生。他不仅勤政爱民,是位清官,而且是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著有《半舫集》等十余部诗文集行世,与钱谦益齐名;书学王羲之,晚仿苏轼,造诣颇深;作画有云林笔致,与童文敏齐名,人们视为珍品,争相收藏。
人物评价
刘荣嗣个性简静,与他交往的都是一些杰出的士人,和杨涟、左光斗、鹿继善等过从甚密,结为知音,“道义相”,常在一起议论时政,吟诗作文。朱由校天启元年,荣嗣获假返乡,用自己的薪俸为大哥刘荣祖在曲周城内购买了一座新的住宅,自己却在城内的一隅简单地构筑了茅屋竹墙,草草结构,取山林风致。当时的曲周县知县山东莱阳人高出很受感动,亲自书写了“友于堂”的匾额;华亭的文学家兼书画家陈继儒把刘荣嗣与刘荣祖弟兄之间的亲情友爱事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叫作《埙录》,另一篇叫作《题孝友为政册》,以示钦佩。大哥得了病,荣嗣亲自祷告神灵,愿以身代。大哥荣祖去世后,把侄子如同儿子一样相待,财产平均分配。
个人作品
明*刘荣嗣
山悠悠,水悠悠,水远山长湘渚秋,衡阳市天尽头。风满舟,雨满舟,细雨斜风生暮愁,谁登江上楼。
作者简介:
刘荣嗣,字敬仲,曲周县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历官工部尚书。有《半舫集》等。
注释:1,悠悠,形容悠闲自在。也指愁思的样子。
2,水远山长,形容路途遥远。
3,湘渚,湘江中的小沙洲。
5,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6,江上楼,谓之江上的楼阁。
大意:
悠悠的山,悠悠的水,山那么高啊,水流那么长,湘江的沙洲一片落寞的秋色。风雨满楼的暮夜时分让人产生许多的愁绪,那里还有心情去登临那江边上的楼阁呢?
简评:
长相思是词牌名。双调三十六字。刘荣嗣的这首词写出了黄昏时分无限的愁思,寄托了悠悠的感伤之情。
野文杂说
炮打红门寺 犁耙和尚头
据说明末崇祯年间,在如今的安徽省寿县众兴镇鲁圩村老墩队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当时鲁圩村地界建一红门寺,僧人几十,寺庙占地面积足有二十亩。红门寺在芍河东岸,与西岸的众兴镇老街清凉寺隔河相望,二寺所处环境水路、陆路交通极为便捷,唯有红门寺香火旺盛。其中主要因素是传言红门寺很有灵气,凡是不能生育的或者欲生男丁的夫妇只要到红门寺烧香求佛基本上都能如愿以偿。于是百里之外的良家女子怀揣着愿望从四面八方涌向红门寺。
红门寺附近还有二处古墓遗址:一个叫单谷堆,另一个叫双谷堆〈现在为国家文物保护遗址〉。鲁圩村古时很有名。处在鼎盛时期的红门寺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位半路出家的和尚,他不是一般人,乃是当朝皇上的老表,因犯下死罪后,皇上偏袒他才送到红门寺当了和尚。红门寺自从他的到来便开始踏上毁灭之路。
皇上的老表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鲁智深”、“骚和尚”。他把寺内的方丈、主持及一帮僧人全不放在眼里,有了皇上的撑腰他专横跋扈,对方丈,主持不断打压、排挤,致使方丈和主持弃寺远去。其他僧人见状无不敢怒而不敢言,对其言听计从。
看到寺庙里络绎不绝的烧香女子,皇上老表就垂涎三尺,心痒难耐,逐渐露出了丑恶的本性。香客多了,寺庙所得捐赠的香火钱也就多。皇上也从国库拨银两每年给红门寺进行修护,皇上老表利用这些钱暗地里在寺庙修了机关和地下通道。红门寺与单谷堆、双谷堆地道都是互通互连的。所谓机关也就是在佛像前面烧香磕头处安装了二块对接的木板,看到漂亮女子只要一搬动机关,二块木板自动脱离,人也就落到下面的地下室里,二块木板又反弹回去恢复原状。被捕获的女子抵抗不住和尚的奸辱和无端地蹂躏,女子不给回家,长期扣留在地下室供他们享受和任意摧残。
一开始有良家女子烧香不归,家人便来到寺庙打听,得到和尚的回答是:“烧完香就回去了。”家人认为可能回家路上走失,也许遇到其它不测,就是没有怀疑红门寺和尚干的孽事。回到家后也只好慢慢的寻找,痛苦地等待。往后,象这样的失踪案屡次发生,人们便向寿州漕运总督刘荣嗣报了案。刘荣嗣也感到此事很蹊跷,为了弄清真象,他派了一员干将化妆成货郎模样,挑上针线,香荷包等一些女子用的东西到红门寺门口兜售,暗中监视寺庙动态,侦察取证。奇怪地是这里和尚争着购买这些玩意。再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又发现女子烧香失踪,断定是红门寺和尚所为,侦察人员立即赶回向刘荣嗣做了汇报。刘荣嗣是一位为民正直,聪明机智,胆大心细的父母官,听过汇报对天长叹:“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事,罪恶滔天啊!”次日,刘荣嗣率领浩浩荡荡地官兵把红门寺围得水泄不通。进寺搜查,官兵把和尚逐一控制,五花大绑,在搜查中于一密室发现地道口,官兵奋勇进入地下道,又将皇上老表擒获。在地下室里同时解救出所有扣留的女子。
胜利清剿了红门寺,可是刘荣嗣忧心忡忡,没有喜悦之情。他知道这个十恶不赦的和尚是当朝皇上的老表,怎么处治必须要禀告皇上才能行事,如果不妥,自己性命也难以保住。为此,刘荣嗣细心写好奏章派快马进京呈递皇上,请求谕旨如何处理红门寺,如何处治这些和尚。一月后,皇上派一亲信大臣到寿州向刘荣嗣传达了皇上的口谕:“红门寺封掉,和尚就罢了”,意思就是将红门寺封存,和尚就放走算了。显然又是皇上偏护他老表,刘荣嗣领旨后,身心冰凉,倍感失望,这么大的事情那能如此草率呢?现在老百姓的愤恨情绪如烈火在燃烧,和尚不杀难以服众,那有颜面相见自己的黎民百姓。刘荣嗣回到家中彻夜不眠,反复寻思,突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皇上叫把红门寺封掉,我就用大炮轰掉;和尚罢了,我就以为用犁耙。经过周密思量,刘荣嗣冒着生命安危与皇上玩一次音同字不同的文字游戏。
天光大亮,刘荣嗣传皇上口谕,从当地驻军调来数门大炮上船顺水路南下到达红门寺芍河西岸,大炮架在堤坝上,坐西向东,一排炮口对准红门寺,一声令下振奋人心的壮观场面出现了,大炮齐射,轰鸣不断,万人围观,拍手称快。把红门寺轰成一片废墟方在停止炮击。迎着硝烟尘土,官兵们又将捆绑的和尚统统押出,直立活埋在地下,脖子和头露在外面。得到通知的老百姓早把自己家的老牛牵来,驾上犁田用的铁耙等候在一侧,老牛身后各有一名手持皮鞭的老百姓,一声招呼,对准老牛的屁股狠抽一下,老牛击痛对着和尚狂奔而去,铁耙在和尚的头上犁来耙去,和尚头血肉模糊,顷刻间命归西天。炮打红门寺,耙犁和尚头,伸张了正义,惩罚了丑恶,老百姓解气啊,烟花爆竹放了几天。
事后,消息传到皇上耳边,皇上有苦说不出,倒也佩服寿州总漕刘荣嗣的聪明机警。到了今天,风雨春秋无数载,炮打红门寺,耙犁和尚头的故事仍在民间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有关红门寺的传说版本不同,一说“火烧红门寺,耙犁和尚头”,但还是这个传说形象生动,精彩无限。
家族成员
刘荣嗣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黍子沟,明洪武元年其先祖偕三子迁直隶邯郸县南高峒村,长子刘宽,次子刘珍(真),三子刘珠,不久次子与母前往曲周四夫人寨。清嘉靖四年,刘荣嗣后人一支迁邯郸市(市)县前郝村。——《高峒刘氏族谱》,《前郝村刘氏族谱》。
刘荣嗣的儿子刘为可(?-1639),字小善,自幼就非常聪明,能写文章,十六岁时考中了县学生。他“性端严孤介,不苟同流俗”,宗党亲族对他很尊重。刘荣嗣是“一代伟人”,结交的都是“名公巨儒”,为可耳濡目染,进步很快,名声大造,“凡吴越豫高才茂学无不在师友间”,虽然如此,他依然谦虚自持。朝廷“覃恩拔贡”,主持选拔的人是刘荣嗣的同年,交情很深,知道刘为可的才学非常,写信劝为可应试,为可拒绝了,回书说道,“公虽虚声欲致我,而我终不以年家子被引拔,防寒士进阶”,最终没有应试,“里中义之”,都认为刘为可是一个十分仁义的人。
刘荣嗣治理河道三年,“劳苦负薪,功于河漕匪细”,“天子赐金”,“嘉劳一再至”,就如同明朝前期治理河道的大臣徐有贞、刘大夏一样受到殊遇。但是后来因为刘荣嗣揭发了内阁首辅藏匿起义军进犯明朝中都凤阳的事件受到诬陷,政敌不依不饶,被皇帝关进诏狱达三年,刘为可“就养清室中,晨昏不失定省者亦三载”。后来荣嗣病重后,才被保释出来,不久就逝世了。荣嗣虽已去世,但他的政敌依然不肯放过他,趁着“适国家匮乏,事搜刮”,户部四川司员外李希英迎合皇帝的意思,“凡挑药用过”,追查所谓“贪污”的二十多万两银子,把刘为可又关押到监狱里,一年后,为可逝于狱中。
刘为可对历史学有着自己的见解,认为做学问要综揽百家“寻绎探讨”,以六经、史记、汉书等典籍为本源,著名的历史学家左思、公羊可、谷梁可是他学习的榜样,著有《一史钞》和《良实轩诗书义》。《曲周县志》的人物部分记载刘为可说,“半神修远,博学攻文,事亲尤以孝称,司空督河道,为忌者所中,泣血奔走,冒死相依倚,司空卒,痛父之冤,衷毁逾礼,也断食亡”,以“孝烈”著称。
刘荣嗣之孙,刘为可之子刘佑(1620-1702),字孟孚,号云麓,拔贡,“颖悟工诗”。刘佑虽然出身官宦人家,但自少年时就“遭家多难”,祖父刘荣嗣被谗入狱,父亲刘为可“就养请室内三年”,就近侍奉。刘佑千里省亲,荣嗣看到孙子的到来十分欣慰,在狱中写下了“孙知念祖轻跋涉,惊喜怜爱相抱持”的诗句,说的就是这件事。刘荣嗣还写诗告诫刘佑说,“官不足贵贵知道,贫不足忧忧无闻。尔归开我架上书,不读书人非我孙。”真可谓“声泪俱下之语”,刘佑都铭刻在心。荣嗣、为可死后,刘佑匍匐奔丧,幸赖大名成克巩的资助,才得回乡安葬入土。
刘佑痛念“白璧清蝇,沉冤黑狱,泪水枕畔,难达宸聪”,虽然“天道昭彰,事久论定”,后来虽然平反昭雪。斯时正是明亡清兴,刘佑无意仕进。杜门谢客,只是与孙徵君(孙奇逢)、申涵光、霍亮雅、刘逢源等“诸君子相往还”。
十多年后的顺治乙未年(1655年),刘佑才以选贡的身份出任湖北薪水知县。当时“大乱初平”,“悍民犹多预法”,当事议剿,刘佑很惆怅地说,“除暴宜思安良,好抚之”,建议被执行,使得好多无辜的百姓得以免受株连,“全活无算”。因政绩优异,升为江南泰州知州。上任之后,马不停蹄,问民间疾苦,详免历年所欠的税务达七万二千多两,释放因为欠租而遭到关押的二百多户人家。往年泰州市“旧岁修号船为州人害”,刘佑力争,获免。泰州人俞铎(字天木,清顺治九年壬辰科进士,授庶吉士。顺治十三年,改江南道监察御史,后巡按宣大等地)时任御史之职,称颂刘佑为“真父母”,后来以“兵船误期”,“解组”,被解除官职,两江总督郎廷佐“力疏无罪”,续补为山东高唐州知州。
刘佑任职高唐县时,正值三藩之乱,高唐州为“东都要冲”,“亲王监军”,过境的大军达到五十七次之多,征收的钱钱重供应浩繁无计,刘佑想方设法,“秋毫不取民间”,但不幸的是“饿以才拙落职”,受到连坐“公用银一万四千两,变产补偿”,一直偿还达七年之久,以致“立锥无地”。高唐人朱宏(字徽荫,号厚庵,后任闽浙总督)对刘佑的遭遇十分了解,“力保豁免”,才算告一段落。此后虽然朝廷多次征举,但刘佑“以抚字辛劳,催科政拙”,绝意仕宦,不再为官。
刘佑虽然不再为官,但他的高尚节操为人所称道尊崇。康熙二十七年戊辰(1688年)广平府知府石佳彝(沈阳市人,贡生)邀请他为乡饮大宾,为表示对刘佑的尊重,仍用知州的礼仪来迎接他。康熙三十年辛未(1691年),曲周县知县李铭又以大宾相邀请,“时方诸洛阳市爱新觉罗·耆英”,比之年高有德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夏月刘佑命整衣冠,盘膝坐,鼻垂双珠而逝,享年八十二岁。
刘佑是修志专家,在任蕲春时,就主持重修了《蕲春县志》,在任高唐时,又主持重修了《高唐州志》,这些志书如今成为研究当地社会文化不多多得的宝贵资料。后人在评价刘佑修志时说,“盖能以儒术为吏治者”。
刘佑又是明末清初河朔诗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著有《楚游小纪》、《寻远楼诗集》、《悦柳轩诗稿》、《吴楚游笔略》、《渔邱杂著》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