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巴氏杆菌。该病自然潜伏期一般2~9d,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
病原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属,长1~1.5um,宽0.3~0.6um,不形成芽孢,也无运动性。普通染料都可着色,革兰氏染色阴性。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用瑞氏、姬姆萨氏法或亚甲基蓝染色镜检,见菌体多呈卵圆形,两端着色深,中央部分着色较浅,很象并列的两个球菌,所以又叫两极杆菌。用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着色则不那么明显。用印度墨汁等染料染色时,可看到清晰的荚膜。新分离的细菌荚膜宽厚,经过人工培养而发生变异的弱毒菌,则荚膜狭窄而且不完全。
说明
本菌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普通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但不繁茂,如添加少许血液或血清则生长良好。本菌生长于普通肉汤中,初均匀混浊,以后形成粘性沉淀和菲薄的附壁的生物膜。在血琼脂上长出灰白、湿润而粘稠的菌落。在普通琼脂上形成细小透明的露滴状菌落。明胶穿刺培养,沿穿刺孔呈线状生长,上粗下细。本菌在加血清和血色素培养基上37℃培养18~24h,45度折射光线下检查,菌落呈明显的荧光反应。荧光呈蓝绿色而带金光,边缘有狭窄的红黄光带的称为Fg型,对猪、牛等家畜是强毒菌,对鸡等鸟纲毒力弱。荧光桔红而带金色,边缘有乳白光带的称为FO型,它的菌落大,有水样的湿润感,略带乳白色,不及Fg型透明。Fo型对鸡等禽类是强毒菌,而对猪、牛、羊家畜的毒力则很微弱。Fg和Fo型可以发生相互转变。还有一种无荧光也无毒力的Nf型。
注意事项
本菌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抵抗力比较低。在培养基上保存时,至少每月移植2次。在自然干燥的情况下,很快死亡。在37℃保存的血液、猪肉及肝、脾中,分别于6个月、7d及15d死亡。在浅层的土壤中可存活7~8d,粪便中可活14d。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对本菌都有良好的消毒力:1%苯酚、1%漂白粉、5%石灰乳、0.02%氯化汞液数分钟至十数分钟死亡。日光对本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薄菌层暴露阳光10min即被杀死。热对本菌的杀菌力很强,马丁肉汤24h培养物加热60℃1min即死。
流行病学
本病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易感性,但鹅易感性较差,各种野禽也易感。禽霍乱造成鸡的死亡损失通常发生于产蛋鸡群,因这种年龄的鸡较幼龄鸡更为易感。16周龄以下的鸡一般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临床也曾发现10d发病的鸡群。自然感染鸡的死亡率通常是0~20%或更高,经常发生产蛋下降和持续性局部感染。断料、断水或突然改变饲料,都可使鸡对禽霍乱的易感性提高。
禽霍乱怎样传入鸡群,常常是不能确定的。慢性感染禽被认为是传染的主要来源。细菌经蛋传播很少发生。大多数农畜都可能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带菌者,污染的笼子、饲槽等都可能传播病原。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禽群中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病禽口腔、鼻腔和眼结膜的分泌物进行的,这些分泌物污染了环境,特别是饲料和饮水。粪便中很少含有活的多杀性巴氏杆菌。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9d,有时在引进病鸡后48h内也会突然爆发病例。人工感染通常在24~48h发病。由于家禽的机体抵抗力和病菌的致病力强弱不同,所表现的病状亦有差异。一般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病型。
最急性型
常见于流行初期,以产蛋高的鸡最常见。病鸡无前驱症状,晚间一切正常,吃得很饱,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
急性型
此型最为常见,病鸡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头缩在翅下,不愿走动,离群呆立。病鸡常有腹泻,排出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的稀粪。体温升高到43~44℃,减食或不食,渴欲增加。呼吸困难,口、鼻分泌物增加。鸡冠花和肉变青紫色,有的病鸡肉髯肿胀,有热痛感。产蛋鸡停止产蛋。最后发生衰竭,昏迷而死亡,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d。
慢性型
由急性不死转变而来,多见于流行后期。以慢性肺炎、慢性呼吸道炎和慢性肠胃炎较多见。病鸡鼻孔有粘性分泌物流出,鼻窦肿大,喉头积有分泌物而影响呼吸。经常腹泻。病鸡消瘦,精神萎顿,冠苍白。有些病鸡一侧或两侧肉髯显著肿大,随后可能有脓性干酪样物质,或干结、坏死、脱落。有的病鸡有关节炎,常局限于脚或翼关节和腱鞘处,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脚趾麻痹,因而发生跛行。病程可拖至一个月以上,但生长发育和产蛋长期不能恢复。
鸭发生急性霍乱的症状与鸡基本相似,常以病程短促的急性型为主。病鸭精神萎顿,不愿下水游泳,即使下水,行动缓慢,常落于鸭群的后面或独蹲一隅,闭目瞌睡。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弯颈,食欲减少或不食,渴欲增加,囊内积食不化。口和鼻有粘液流出,呼吸困难,常张口呼吸,并常常摇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粘液,故有“摇头瘟”之称,病鸭排出腥臭的白色或铜绿色稀粪,有的粪便混有血液。有的病鸭发生气囊炎。病程稍长者可见局部关节肿胀,病鸭发生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还有见到掌部肿如核桃大,切开见有脓性和干酪样坏死。
成年鹅的症状与鸭相似,仔鹅发病和死亡较成年鹅严重,常以急性为主,精神萎顿,食欲废绝,拉稀,喉头有粘稠的分泌物。喙和蹼发紫,翻开眼结膜有出血斑点,病程1~2d即归于死亡。
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死亡的病鸡无特殊病变,有时只能看见心外膜有少许出血点。
急性病例病变较为特征,病鸡的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常见小点出血。心包变厚,心包内积有多量不透明淡黄色液体,有的含纤维素絮状液体,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尤为明显。肺有充血或出血点。肝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肝稍肿,质变脆,呈棕色或黄棕色。肝表面散布有许多灰白色、针头大的坏死点。脾脏一般不见明显变化,或稍微肿大,质地较柔软。肌上消化道出血显著,肠道尤其是十二指肠呈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含有血液。
慢性型因侵害的器官不同而有差异。当呼吸道症状为主时,见到鼻腔和鼻窦内有多量粘性分泌物,某些病例见肺硬变。局限于关节炎和腱鞘炎的病例,主要见关节肿大变形,有炎性渗出物和干酪样坏死。公鸡的肉髯肿大,内有干酪样的渗出物,母鸡的卵巢明显出血,有时卵泡变形,似半煮熟样。
鸭的病理变化与鸡基本相似,死于禽霍乱的鸭在心包内充满透明橙黄色渗出物,心包膜、心冠脂肪有出血斑。肺呈多发性肺炎,间有气肿和出血。鼻腔粘膜充血或出血。肝略肿大,表现有针尖状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点。肠道以小肠前段和大肠粘膜充血和出血最严重;小肠后段和盲肠较轻。雏鸭为多发性关节炎,主要可见关节面粗糙,附着黄色的干酪样物质或红色的肉芽组织。关节囊增厚,内含有红色浆液或灰黄色、混浊的粘稠液体。肝脏发生脂肪变性和局部坏死。
诊断
根据病鸡流行病学、剖检特征、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确诊须由实验室诊断。取病鸡血涂片,肝脾触片经美兰、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如见到大量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有助于诊断。进一步的诊断须经细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
防制
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平时严格执行鸡场兽医学卫生防疫措施,以栋舍为单位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预防本病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一般从未发生本病的鸡场不进行疫苗接种。鸡群发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应通过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全群给药。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喹乙醇均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过程中,剂量要足,疗程合理,当鸡只死亡明显减少后,再继续投药2~3d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对常发地区或鸡场,药物治疗效果日渐降低,本病很难得到有效地控制,可考虑应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进行预防,由于疫苗免疫期短,防治效果不十分理想。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本场分离细菌,经鉴定合格后,制作自家灭活苗,定期对鸡群进行注射,经实践证明通过1~2年的免疫,本病可得到有效控制。现国内有较好的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安全可靠,可在0℃下保存二年,易于注射,不影响产蛋,无毒副作用,可有效防制该病。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