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謇
王(1888年-1968年),原名鼎,字培春,后改名謇,字佩诤,号瓠庐,晚号瓠叟,另有谔公、士一、佩、老瓠等号,苏州市吴县人。他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版本目录家、考古学家、藏书家和书法家。王謇年轻时,从沈修为师,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功底。他历任《吴县志》协、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目主任、苏州振华女中教务长、副校长、国学会副主任干事、章氏讲习会讲师等职务。他还曾任教于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等多所高校。解放后,他担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等职务。王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备受推崇。
从事职务
王謇历任《吴县志》协纂,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编目主任,苏州振华女中教务长、副校长,国学会副主任干事,章氏讲习会讲师。历任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版本目录家和考古学家,同时也是藏书家和书法家。
拜从老师
王謇年轻时,从沈修为师,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功底。后来,他又列章太炎、金天羽、黄人、吴梅诸大师门下,学业日进。
人生经历
1915年,王謇从东吴大学文科毕业后,即从事教育工作,任苏州振华女校教务长(教务主任)。1918年,王季玉女士自美国留学归来,接替其母王谢长达夫人任振华女中校长,即延聘王謇为副校长,兼授国语课。知识渊博的王謇上课时,口若悬河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当时的振华女中,师资力量堪称"聚苏州市一时之盛",而王季玉、王謇这两位正副校长,更以"二王"治学严谨著称。上课之余,王謇还力邀名流大师为学生讲学。1934年,章太炎在锦帆路成立'章氏国学讲习会',延请王謇讲授'荀子'。"抗战爆发后,移居上海的王謇又在震旦大学、大同大学、东吴大学法学院等多所院校任教授开课。授课时,他采用其独特的"佩诤授课法":脱离教案,根据课本内容旁征博引。考试时,也完全抛弃传统的应试模式。学生在所发的白纸上,写一篇学期综合学习论文。批改时,王謇从中发现可塑之才,再请回自己家中无偿?quot;小灶"。王謇教学多年,桃李满天下。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费孝通、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冯其庸等,都是王謇的高足。曾任《人民日报社》的范敬宜也曾师从王謇。王謇对昆曲情有独钟,在课堂上大胆引进这一"国粹"。他对学生说:"不懂昆曲艺术,就不是真正的读书人。"为此,王謇身体力行,经常带领学生在振华校园内排练昆曲。在苏州第十中学九十华诞庆典上,不少当年的莘莘学子欢聚一堂,还津津有味谈起排练《牡丹亭》时趣闻。与众不同,言传身教的王謇大家庭中,竟然先后有四代共九人在十中(振华)读书。桃李满天下,桃李满自家,王謇和振华结下了永恒的不解之缘。
藏书工作
王謇还致力于藏书,周退密《上海近代藏书纪事诗》,将王謇列入藏书家名录。他的收藏著作中罕秘者有《天平志》、《姑苏名贤后记》、明正德刻本《姑苏志》等多种,其中不乏善本。王謇在教书、觅书和藏书之余,潜心苏州市史志文献的考订研究。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苏州史志笔记》中称王謇:"其搜罗近人整理古籍之著作及论文丰富之甚。"王謇的著作,已成稿者(校注本)有《山海经》、《韩诗外传》、《穆天子传》、《说苑》、《新序》、《焦氏易林》、《齐民要术》等20余种。另外,《宋平江城坊考》、《盐铁论札记》、已刊印问世。王謇对保护古籍更是不遗余力。1936年王謇积极参与,举办了"吴中文献展览会"。他想方设法组织展品,连自家海粟楼的藏书也取出来"假私济公",并主持了典藏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