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衣使者
绣衣使者,又称“绣衣御史”“绣衣直指”“绣衣执法”“直指绣衣”,有时简称“直指”,意即“衔命直指”或“指事而行”。其是受中央(皇帝)派遣,奉行“捕盗”“治狱”等特殊使命的吏员,身穿绣衣,手持节杖和虎符。
西汉继秦之后,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下,朝廷设立、派遣各类使者“循行天下”,或对郡国“宜谕上旨”、传达政令,或督察地方社会治安、劝课农桑,或采探民意、考课吏员行迹等,绣衣使者便是其一。
绣衣使者始置于刘彻时期,属于一支秘密司法队伍,是唐朝不良人、梅花内卫以及明朝锦衣卫的始祖。
简介
西汉绣衣使者作为中央的重要“使臣”,奉诏督察各地,一度非常活跃,甚至“威振州郡”,地位显赫。许多史实表明,武帝至王莽时期,绣衣使者的地位是不可低估的。
据考证,“绣衣使者”最早出现于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15年。当时,“会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京师尤甚,……奸益不胜,直指始出矣”,所谓的“直指始出”就是“绣衣使者”诞生的标志。作为御史的一种,“绣衣使者”官位很低,且不是常设官员,但这些人是刘彻专门挑选、为办理专案特设的,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直接对皇帝负责,冷若冰霜,不讲情面,很能震慑大小官员。
职责
从史料记载看,“绣衣使者”前期的职责主要是奉命“讨奸”、“治狱”,督察官员、亲贵奢侈、逾制、不法的事。他们神出鬼没,无处不在,一度非常活跃,甚至“威振州郡”,令很多不法官员闻风丧胆。后来,随着形势变化,“绣衣使者”又有了“捕盗”的职责,也就是镇压农民起义。
汉武帝是个能君,也是个能花钱的主。抗击匈奴也好,奖赏将士也好,通使西域也好,大兴土木也好,庞大的开支耗尽了文景之治以来的积蓄,各种负担最终变相地转嫁到了劳动人民身上,造成大量农民破产流亡。到元封四年(前107年),关东流民达二百多万,社会矛盾日趋严重。天汉二年(前99年),农民起义频发,天下骚动,起义遍布豫、楚、齐鲁、燕赵,声势浩大。
对于当时的风暴,蔡邕也曾言,“民不堪命,起为盗贼,关东纷扰,道路不通,绣衣直指之使奋斧而并出”。为此,刘彻派出“绣衣使者”,督促各地镇压农民起义,上至州刺史、郡太守,下至一般小吏,凡对起义镇压不力的,一律就地处决,称“沉命法”。
此外,他们“奋斧钺而并出”,手持武器,对农民镇压也很残酷,有的地方只有几千人起义,他们屠杀的甚至上万。暴胜之、王贺等人都是此时充任绣衣的,而真正将“绣衣使者”干到巅峰的,当属江充。
名人
江充本名江齐,字次倩,西汉赵国邯郸(今邯郸市)人。他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服饰轻细靡丽,谈吐出色,后被刘彻任命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一跃成为汉武帝身边的近臣。
他负责监督贵戚和近臣的言行,看看有没有越的,有没有过于奢侈、犯法的。任职期间,他行事果决,铁面无私,“买卖直邀宠”,立功心切,专找达官显贵的麻烦,对皇亲国戚也不徇私情,有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甚至不惜捏造事实、栽赃嫁祸。
西汉着名的“巫蛊之祸”就是江充受汉武帝密令,凭借“直指绣衣使者”的特殊身份亲自办的,结果皇太子刘据被迫起兵造反而身死,造成宫廷惨剧。
影响
从西汉后期至王莽时期,由于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赋役更加沉重,农民起义不断。从史料看,刘衎元始四年(4年)、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天凤二年(15年)等时段,也常有“绣衣使者”出没各地。
后来,历朝历代都有沿用刘彻的这一做法,武则天时期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明朝时的“锦衣卫”,这些直属中央的秘密警察,虽名号各自不同,但都有当年汉武帝“绣衣使者”的影子。
参考资料
喜讯!云南消防黄志鹏同志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出版啦!.澎湃新闻.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