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花属
龙船花属(学名:Ixora)是茜草科下的植物属,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全球已发现约有400个品种,其中19种在中国。龙船花属植物原生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及西印度群岛很常见。喜好酸性土壤,耐寒性较差,生长适温为23-32℃,在中国南方地区露地栽植,秋冬季节常受寒害影响。龙船花属植物花型优美,花色艳丽,花期几乎全年,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良好的绿化植物。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圆柱形或具棱。叶对生,很少3枚轮生,具柄或无柄;托叶在叶柄间,基部阔,常常合生成鞘,顶端延长或芒尖,宿存或脱落。花具梗或缺,排成顶生稠密或扩展伞房花序式或三歧分枝的聚伞花序,常具苞片和小苞片;萼管通常卵圆形,萼檐裂片4罕有5片,裂片长于萼管或短于萼管或与萼管等长,宿存;花冠高脚碟形,喉部无毛或具毛,顶部4裂罕有5裂,裂片短于冠管,扩展或反折,芽时旋转排列;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生于冠管喉部,花丝短或缺,花药背着,2室,突出或半突出冠管外;花盘肉质,肿胀;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线形,柱头2,短,外弯(花盛开后始出现)。核果球形或略呈压扁形,有2纵槽,革质或肉质,有小核2;小核革质,平凸或腹面下凹;种子与小核同形,种皮膜质,胚乳软骨质;胚根圆柱形,向下。
植物学史
龙船花属植物属名源于葡萄牙语“Hindu deity Siva”,意为“印度教湿婆”。1753年,Carl von Linné(卡尔?冯?林奈)对龙船花属植物进行了最早的形态描述研究。龙船花属与大沙叶属(Pavetta L.)一度被认为是同一个属,直到20世纪初才分为独立的两个属。Andreasen和Bremer在2000年进行了以rbcL序列的数据为基础的实验研究,也证明了龙船花属与大沙叶属并不是密切相关的。龙船花属的种和品种的分类和鉴别是十分困难,植物分类学家一直致力于从形态学上区分属下的种和品种,尤其是针对其叶和花的特征来进行分类。
栖息环境
龙船花属植物性喜温暖,耐寒性较差,生长适温为23-32℃,在中国南方地区露地栽植,秋冬季节常受寒害影响。
分布范围
龙船花属植物广泛分布热带,大部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和非洲、大洋洲,热带美洲较少。仅在热带亚洲就已经分布有200个种以上,尤其在马来西亚分布最多,是热带亚洲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属之一。据记载,约60种龙船花生长在新热带区和中大西洋群岛,22种生长于斐济,34种生长于非洲大陆,还有同样多的种类可能生长于马达加斯加岛。而在中国原生的龙船花属植物有19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和东南部,深圳市产1种,并有4个栽培种和8个栽培品种或杂交种。
繁殖
龙船花属植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前者往往因结籽率低,生长缓慢,在生产上很少采用,生产上大量采用的是无性繁殖。龙船花属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组织培养和插。
扦插:选长出4-6节的新枝作插穗。切下顶上2节和下面1节,切口涂促根剂,掐掉顶节的下叶。插到鹿沼土或珍珠岩里,生根后栽到盆里。
栽培
光照:龙船花属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叶片翠绿有光泽,并有利于花序形成,开花整齐,花色鲜艳。但是龙船花属植物在夏天和中午要避免长时间强光的直射。因此在中午和夏季进行适当遮荫,以确保品质;在园林配置时应避免全光照的地方,宜配置于疏林中或林缘边。
水分:忌干燥,4-9月盆土干时浇透水,秋天以后要控制水分,冬季要适当干燥。
施肥:4-9月每2个月施一次缓效肥。
防寒:龙船花属植物不耐寒,在低温胁迫下,外源水杨酸能抑制L-脯氨酸形成积累、可溶解性蛋白质降解,并能提高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丙二醛形成积累,因此在冬季对龙船花属植物添加外源水杨酸能显著提高龙船花的抗寒性。
花期调控:在龙船花属植物叶面喷洒激勃素、多效唑、1-萘乙酸、氨基嘌可使其花期推迟。
切花保鲜:龙船花属植物是很好的切花素材,但是龙船花类切花保鲜期较短,用2%蔗糖+150毫克/升磷酸氢二钾+120毫克/升8-HQS+30毫克/升CA的保鲜效果最好,瓶插寿命达到了15.6天。
病虫害防治:注意介壳虫,通风好能防止介壳虫的发生;但是如果发生了,可用异恶唑磷乳剂驱除。
用途
花型优美,花色艳丽,花期几乎全年,浓艳的花色营造出浓郁的热带氛围,是热带、亚热带地区良好的绿化植物。适合丛植、群植、孤植、列植配置于公园、道路、居住区,亦可盆栽于室内观赏,通过一定的保鲜处理还能作为插花素材。
下级分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