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集
《野火集》是2005年8月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龙应台。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正处于热切希望突破现状,冲撞权威的年代,1985年以来,龙应台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为这般思潮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并创下一月之内再版二十四次的记录,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
内容简介
龙应台常常针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类具体事物,甚至于一个人、一句话、一件事,给予无情的透视和直接的批评,马上让人心有戚戚焉,激起大家的同感。这些事,就发生在周围,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具体、实在、确切;而内中的缘由、涵义、影响、作用,常人似乎无所感,一经点破,立时豁然开朗。
庆幸的是每个时代,总有些傻子,关心世界,有判断的能力,且有批判的道德勇气,不愿安享荣华富贵,却愿以自己做代价,谋求全体人类更多的幸福快乐。不论你同不同意这些人的价值观,他们都值得我们最高的尊敬。
此次重新编整后推出的《野火集》,除了保留作者当年的“野火”文字,附加了作者对此文的感言,或对当时时代背景的补充说明,或观照了对文章产生的现实意义,让人读后感慨万分。并邀请二十位华语文学名人如柏杨、余秋雨等,为文或追忆或评析走过“野火时代”的台湾。
作品目录
纪念版序
天真女侠龙应台——走过野火时代
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写给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
八十年代这样走过
从“一九八四”出发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生气,没有用吗。
生了梅毒的母亲
难局
美国不是我们的家
幼稚园大学
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不一样的自由
正眼看西方
“对立”又如何。
焦急
机器人中学
我的过去在哪里。
以“沉默”为耻——为高雄市市民喝彩
啊,红色!
不会“闹事”的一代——给大学生
自白
奥威尔的台湾。
精神崩溃的老鼠
台湾是谁的家。——啊!光复节!
容忍我的火把——与一位告密者的沟通
在“一九八四”以后
野火现象
又是公假
天罗地网
弱国,你会说“不”吗。
民主?理直气壮罢了!
文化的困境
野火二十年
从“当家”到“作主”
不能熄火
第三度成功
野火不尽
龙应台的启示
期待新加坡的龙应台?
直言不讳与包容同等重要
三月的杜鹃
期待“新火”相传
龙应台如何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放火?
一把野火烧出一片天
非线时代的线性记忆
现在,龙应台正“舍末逐本”
海外,留一星火种
检验龙时台
自由精神与文明标准
再点野火
且赋招魂
作品鉴赏
那是解严前两年,龙应台刚刚30出头。战后台湾社会,累积多年对体制不满的能量,暗潮汹涌的批判声浪,随着龙应台引燃的这把野火,迅速窜烧,这样的一把野火,这样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质疑叩问,那扇外强中干的旧体制大门,便这样应声倒下。只是,与其说龙应台英勇,或者,如杨照后来形容她“憨胆”,倒不如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历史硬生生地把那把火炬,那把屠龙刀,塞到她手中(英文的说法,Some have greatness thrust upon them),她也就上了台,贴切地演出屠龙勇士的角色。她其实更像是小红帽,意外地闯入野狼昏昏欲睡的森林。——杨泽
1984年左右,龙应台开始给《中国时报》写专栏,后结集出版为《野火集》,这犀利的批判真如野火之势,也吹了二十年,直到今天,还有海归不断地在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落后,但也正是经过了二十年之久,很多人站出来说,并不是这样的。我们也看到很多体现文明的事啊,为什么非要放大这些不文明的事呢?为什么不提出解决的方案呢?二十年前,龙应台让每个市民去争取自己的权利,一定要“生气”,有“生气”才能有改变,从制度外部来改变。也许如今台湾的状况已经得到解决,但如今的大陆问题仍然存在。——蕴秀
所获成就
1984年的台湾,正处于热切希望突破现状,冲撞权威的八十年代,20年后看来,那也是充满了台湾命运的种种契机的时代。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的个人投书会演变成一股燎原野火,借着口传、影印本、大字报,一个学英美文学批评的女子成了推动社会说真话的能量来源!1985年《野火集》成书上市,不到一个月再版24次,后势野火更惊人,说野火是一个时代的共同符号一点不为过。
《野火集》从当年一篇篇发表到成书畅销,至今已有20年了。这些文章(包括《野火外集》)记录了20年来台湾曾经的青春炙热,重新编整后的《野火集——二十周年纪念版》,除了保留作者龙应台当年27篇野火文字,并有作者回忆当年每篇文字发表后的背后故事,一则则都是风声鹤的时代痕迹,新版中更盛大邀请了海内外最具代表的20位华人伯杨、余秋雨等,为文或追忆或评析走过野火时代的台湾,共同见证这一场20周年大事纪。
版本
作者简介
龙应台,祖籍湖南衡山,1952年生于高雄市,1974年毕业于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深造,攻读英美文学,1982年获得堪萨斯州立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后,一度在纽约市立大学及梅西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1983年回台湾,先在中央大学外文系任副教授,后去台湾淡江大学外国文学所任研究员。1984年出版《龙应台评小说》一上市即告罄,多次再版,余光中称之为“龙卷风”。1985年以来,她在台湾《中国时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杂文,小说评论,掀起轩然大波,成为知名度极高的报纸专栏作家,以专栏文章结集的《野火集》,印行100版,销售20万册,风靡台湾,是80年代对台湾社会发生巨大影响的一本书。1986年至1988年龙应台因家庭因素旅居瑞士,专心育儿。1988年迁居德国,开始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任教,开台湾文学课程,并每年导演学生戏剧。1988年底,作为第一个台湾女记者,应苏联政府邀请,赴莫斯科访问了十天。1996年以后龙应台不断在欧洲报刊上发表作品,对欧洲读者呈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见解,颇受注目。自1995年起,龙应台在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写“龙应台专栏”。与大陆读者及文化人的接触,使她开始更认真地关心大陆的文化发展。在欧洲、大陆、台湾三个文化圈中,龙应台的文章成为一个罕见的档案。现定居德国法兰克福。
参考资料
野火集.豆瓣读书.2024-09-20
野火集 :三十周年纪念版.理想国.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