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位于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胡同24号院。史家胡同是北京市第三批历史文化街区之一,街区内几乎完整保存着自元代形成延续至今的胡同肌理,更有大量传统风貌四合院和名人故居。曾是现代作家凌叔华的故居。拥有130个院落微缩复原,游客可以聆听70多种胡同声音,如震惊闺、虎撑子等。博物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各式各样的展品重现了过往的胡同生活。

2013年10月18日,史家胡同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朝阳门街道办事处邀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规院弘都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运营。

历史由来

史家胡同博物馆为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

十多位在史家胡同居住过的名人中,博物馆所在院落的原主人凌叔华是其中一位。作为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她常在自己居住的院内举办当时画家名流的聚会,被称为“小姐家的大书房”。在那个社交公开蔚然成风的年代,凌叔华在这里招待了齐白石等当时绘画大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也成为了她的座上宾。

除了名人,如今有史家小学的史家胡同,在历史上也曾作为赴美留学生的考试地点。

不仅如此,史家胡同内更是孕育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摇篮。从1950年华北人民文工团扩编更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人艺)起,史家胡同20号院就变成了中国话剧的摇篮。1952年6月12日,“老人艺”话剧团正式在20号院成立了北京人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等老一辈话剧艺术家都是从这个院里走出来的。

70多种声音串起老北京回忆

胡同博物馆里,还能听到胡同的“老声音”。在时代记忆展厅内,一个特殊的房间吸引了很多观众。这间像录音棚一样的小工作间,布置了专业的音响设备,只要点击触摸屏,就能够听到不同的“胡同声音”。

这些声音分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三个时间段,分春夏秋冬共70多种声音。“警哨”、“脚铃”等声响需要听音才能对上号,“震惊闺”、“虎撑子”等甚至闻所未闻。不仅如此,这里还收录了不同天气的胡同声音,让人仿佛一下就穿越回当时的情景。

工作人员介绍,“震惊闺”、“虎撑子”都是老北京商贩招揽生意时用的响器。据了解,“震惊闺”由铁片组成,“哗”一声响,就是招呼大家来磨剪子抢菜刀;“虎撑子”则是郎中手里的串铃,一般是铜或铁制,通过晃动,声音能传出很远。

老北京的声音还在增加,工作人员说:前天他们特意邀请了80多岁的老北京叫卖大王崔燕民,录了三十多种老北京叫卖声,将充实到“胡同声音”中。朝阳门街道的“党员会客厅”还组织居民自发成立了“叫卖班”学习,活动地点就在博物馆里。

空间布局

整个博物馆1000多平方米,设有8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各式各样的展品原样重现了当时的胡同生活。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聘文复印件、旧时家庭用的箩、淡出市民生活不久的公交票证,还有两间房屋,专门依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布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房间里,一床一桌,两椅两箱,木质家具十分简单,半导体收音机是摆放在房间的“大件儿”;七八十年代的家庭布置则逐渐时尚,室内有了组合家具,应了当时“组合家具沙发床、黑白电视放中央”的流行语。这些物品大多是从居民手中征集到的,它们就像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记录了史家胡同的变迁。

历史展厅里,正中间是一个七八米长,两三米宽的史家胡同沙盘。灰墙灰瓦,130个院落鳞次栉比。这些院落里,历史上居住过不少名人,演绎了许多故事。

开放时间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9时30分至16时30分

地址: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

新闻相关

2015年3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造访史家胡同博物馆。

参考资料

史家胡同博物馆手绘作品.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3-17

北京首个胡同博物馆十岁啦!特展免费开放中,超多老物件儿.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2024-01-19

东城区:走进胡同博物馆 感受京味文化独特魅力.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