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攸宁

武攸宁

武宁(生卒年不详),并州文水(今文水县)出身的唐朝外戚大臣。他是武则天唐侄、太庙令武士让的孙子,左监门长史武怀道的儿子,武则天的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哥哥。武攸宁门荫入仕,深得重用,先后担任中书侍郎、检校纳言等职。

690年,武攸宁被任命为纳言。同年,武则天建立武周,武攸宁被册封为建昌王。691年,武攸宁罢相,降为左羽林大将军。次年,他再次被任命为纳言。692年,武攸宁罢相,降为冬官尚书(工部尚书)。

695年,武攸宁被降为江国公。同年,他在夏官尚书(兵部尚书)任上去世。

人物生平

门荫入仕,深得重用,累迁中书侍郎、检校纳言。武则天建立武周,册封建昌郡王。迁左羽林军大将军、纳言。转工部尚书,诛杀薛怀义和尚。迁兵部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坐罪罢相,武则天主持在洛阳市城北的白司马阪建造大佛像。李显复位后,降为江国公。

任(明抄本“任”作“别”)置勾任,(明抄本“任”作“使”)法外枉征财物,百姓破家者十而九。告冤于天,吁嗟满路。为大库,长百步,二百余间。所征获者,贮在其中,天火烧之,一时荡尽,众口所咒。攸宁寻患足肿,粗于瓮,其酸楚不可忍,数月而终。

轶事典故

十三岁的武攸宁带着十岁的武攸暨,随着娘亲杨夫人,举家从山西省老家迁到京城。他们的姑母,武皇后,此时已经一手遮天,该是扩充势力的时候了。

由于雨多路滑,他们带着大量的行李财物,十分难走,短短的路程走了四个月。到首都,武攸宁已经变成了嘴边长出绒毛胡须的十四岁少年。杨太后安慰他,到了京城一定补办一个规模宏大的宴会作为补偿。这多多少少弥补了武攸宁除了照顾母亲和她的婆妇随从、约束下人马夫带来的辛苦感觉,也减轻了他对武攸暨那个闷葫芦不懂得珍惜他这个哥哥所做的巨大牺牲而带来的不满。

从他出生后懂事起,他就听说了京城的那位,如何步步登天,为家族带来权力和荣光。在山西省那个大院子里,他常常爬上庭院里那棵高大的榕树,爬到他不能再往前一步的顶端,极目眺望都城的方向,想象着他心目中那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姑母,如何在黄金砖砌成的宫墙内含笑睨,俯视苍生。如今,他也要前往那个繁华如梦的地方,站在她的身旁,分享他的荣光了。

家族成员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