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图书馆
双峰县图书馆于1952年12月建立。 1976年,图书馆、文化馆财务分开,分得馆舍面积300平方米,工作人员4人。该县现有基层图书馆、室568个。
正文
双峰县图书馆于1952年12月建立。 1991年新馆落成,馆址设在蔡和森广场南侧一永丰镇书院路67号,总建筑面积3千多平方米。全馆在职人员15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馆员5人,全馆人员年龄平均34岁。馆长阳春香,副馆长蔡素玮、王卫钢。
该馆的前身是县文化馆图书室。它创建于1952年12月,室址是今永丰镇文星街50号。当初,有各类图书2300余册,并接收了一些私人藏书(如金溪朱刚伟家藏的一套线装本《元史》)充实馆藏,还订阅一些报纸、杂志。1953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借书凭“铺保”及本人私章,读者凭书本式目录检索。管理员由文化馆干部轮流值日工作。 1953年底统计,每年到馆借阅的人数平均 50人次以上。
1954年,该室接收了县工人图书馆藏书3000余册,室藏扩大,达8171册,订阅杂志、报纸42种,制发借书证,确定专人管理。当时图书分为29类,填制卡片式目录一套。便于清检借阅。为全面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在全县设置了64个借书小组,12个图书流动箱,2个流动书库,定期流动图书。1958年大跃进期间,该室曾一度改为“双峰县图书馆”,但人员、经费、业务仍由文化馆管辖,实际上依然是文化馆内的一个图书室。以后,图书逐年都有所增加,至1966年初,该室藏书已达20000余册。十年内乱期间,藏书无人管理,散失严重,古籍受损过 5000余册,历年收藏的报纸作废纸卖光。
1976年,图书馆、文化馆财务分开,分得馆舍面积300平方米,工作人员4人。藏书开始按《中图法》分类、文献按《中文普通图书统一著录条例》(试用本)著录。1986年,县里拨款20万元,省文化厅增补10万元,在蔡和森广场另建新馆。1996年以来,在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图书馆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使拖欠十余年的馆舍交付使用,并举行了隆重的新馆开馆仪式。馆舍面积由2600平方米扩建至3000平方米,馆内设采编室、辅导室、外借处、社科用览室、自科阅览室、资料室、少儿阅览室、自动化管理室和馆长办公室等。现全馆在职人员15人,男9人,女6人;高中以上学历的14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8人);有中级职称的5人,初级职称的10人。全馆人员年龄平均34岁。
该馆现拥有书架4100多米,藏收128368册,其中中文普通图书97798册,古籍线装书2047册,连环画7223册,杂志合订本10836册,报纸合订本9841册,外文图书623册。社科图书占 70. 8%,自科图书占24.5%,综合图书占4.7%。藏书以中初级读物为主,文学、教育图书占一定比例,农业及科普读物有一定数量。该馆藏书类别甚多,其中工具书2000余册,并设有地方文献专架和赠书专柜。
该馆的目录体系较为完整,且较为规范。为扩大宣传、提高馆藏使用率,该馆编有书本式专题书目。如《馆藏工具书目录》、《馆藏双峰地方文献目录》、《馆藏古籍目录》、《馆藏报纸目录》和《馆藏杂志目录》等等。
该馆每周开放56小时,节假日轮流值班。拥有阅览室座位270余个。发放读者证2856个,集体读者证43个,年到馆读者外借处为48000人次,社科阅览室70000人次,自然科学阅览室10000人次,少儿阅览室20000人次,资料室 5000人次,书刊流通率为82%。
该馆近三年来,连续被县评为“双文明”先进单位,多次受省、地表彰,1998年度被省文化厅评为“文明图书馆”。在1994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检查中,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二级馆。1998年,在国家再次对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也是娄底市唯一获此殊荣的馆。
该县现有基层图书馆、室568个。为提高各基层图书管理员的业务水平,该馆专门编有《基层图书馆、室业务学习资料》,并多次举办业务培训班,对重点图书室还派专人到现场辅导。该馆还计划与青树镇文化站和学区联系,支持一定数量的图书、恢复青树镇儿童图书馆的开放。还和我省著名作家谭谈等已达成共识,在曾国藩故居藏书楼旧地建“爱心书屋”,现一切工作都在积极准备之中。为进一步促进本县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开发信息资源,该馆还定期编有《新书推介》和各种科技信息资料。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