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乡
永仁县猛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位于永仁县猛虎乡,全乡国土面积195.84平方公里,人口9759人(农业人口9396人),现有耕地面积1083.6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1公顷。
地理环境
猛虎乡地处滇中高原北缘,金沙江支流羊旧乍河上游,距县城16公里。辖猛虎、迤帕拉、格租、阿里地、箐头、么苴地6个村民委员会,72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2378户。
永仁县猛虎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位于永仁县猛虎乡,人口9759人(农业人口9396人),现有耕地面积1083.66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1公顷,近年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占用耕地,耕地逐年减少,现有耕地质量不高。人增地减的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经过各级部门多方争取,该项目已列入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50万元,由省财政全额拨付,项目建设期为1年。
猛虎乡乡政府驻地海拔1702米,西高东低四面环山,西面有高山,东部较平坦。主要坪子有猛古腊坪子、迤帕拉坪子、阿里地坪子、格租坪子、猛虎坪子;主要河流是羊蹄江河,山区气候凉爽偏冷,坪子气候湿润,雨季旱季分明。
自然资源
猛虎乡位于滇中高原北缘,金沙江支流羊旧乍河上游,地处永仁县城的中西部。国土面积192.24平方公里,耕地15100亩,其中:水田7921亩,旱地717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1.7亩。境内最高海拔是大雪山2884.7米,最低海拨1489米,相对高差为1395.7米。年平均气温17.8℃,最暧气温21.4℃,最冷气温8.2℃,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数2778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860毫米,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份,年相对温度64%,年蒸发量为2794.4毫米,森林覆盖率占10.73%,植被覆盖率34.33%。有中型水库1座,赵村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2座,坝塘60座,抽水站8座。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新画卷。
文化
人文地理
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人文景观,孕育出了猛虎乡独有的民风民俗。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彝族人的眼里,火象征光明,正义,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关于火把节的起源,各彝族地区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说:很久以前,天上地下相通。有一年,天神思体古惹派思惹阿比到人间收税。由于人间闹灾害而歉收,人们交不起租税,人间有位能吃铜铁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把收税人思惹阿比打死了。天神大怒,先发洪水想淹殁地上的人类,但洪水被人们战胜了。天神又放出各种害虫到人间来吃百姓的庄稼,俄体拉巴和大伙儿围在火塘旁商量治虫的办法,无意中发现一只掉进火塘里的虫很快就被烧死了。于是,俄体拉巴就组织大伙儿举火把烧虫,最终战胜了虫害,夺得了丰收。久而久之相沿成俗,形成了彝族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都欢度三天,头一天阖家欢聚,吃酒祝贺。人们把牲畜肉煮熟后切成坨坨,祭祀神灵和祖先,然后用来下酒。晚上燃火把四处照燎,一般持续三个晚上。人们情绪十分热烈。人们以村寨为单位,高举火把绕着村寨和田地照燎,犹如千条火龙腾飞。第二天及第三天,火把节进入高潮,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沸腾了。小伙子穿上民族盛装,缠着有英雄结的头帕;妇女们穿着百褶裙,聚集在广阔的草坝上,进行各种传统的体育竞赛。小伙子们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妇女们则唱歌,跳舞,弹口簧琴。节日期间要打猪打羊祭神;有的地区要宰一只鸡到田边地头祭"田公地母”。人们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所以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去照燎,边走边在火上撒松香,人们称之为"送祟"。无疑,这是古老的火崇拜观念的遗迹。
火把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要算斗牛场了。斗牛不仅是一种文娱活动,也是选择良种牛的好方式,对农业,畜牧业生产很有积极意义。比赛中谁的牛获胜,意味着该养牛青年是个勤劳的畜牧能手,也往往是姑娘们选择配偶的好对象。摔跤是火把节中另一项吸引观众的活动。两人摔跤,万众聚来,亲朋好友,都来助威。赛前赛后,围观的姑娘弹着口簧琴,小伙子弹着月琴,表示爱慕之情。
“选美”活动则独具风采。"选美"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任裁判。裁判宣布“选美”开始后,参加竞选的彝族姑娘就围成圆圈,后者拉着前者手中的花帕,边走边唱优美动人的民俗音乐。这里围观的小伙子最多,也最慷慨。小伙子们觉得哪位姑娘最健美,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礼物交给裁判,请裁判代为转交给那位姑娘。哪位姑娘收到的礼物最多,裁判就宣布她当选为美女。当选为美女的姑娘背着许多礼物,脸上带着红霞走出会场的时候,亲朋好友都围拢来表示祝贺;小伙子们更是围在姑娘的前后,叮叮咚咚地拨弹月琴,表述自己的心声。
第四天,由少数人将火把的灰渣扫起来,用酒肉祭祀,以祈吉祥。
经济
东北与国家级天保口岸相接,南部与越南的渭川县老寨社、黄树皮县南汀社接界,西部与马关县都龙镇为邻,北部与麻栗坡县天保乡相连。国境线长37公里,距县城麻栗坡50公里,距国家级口岸——天保25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215平方公里,乡辖5个村民委员会83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瑶、苗、壮、汉、傣5个民族。2005年末,全乡共有3282户,总人口14387人,其中:农业户3255户,农业人口13988人;少数民族3125户134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96%。实有耕地面积15003亩,其中田7713亩,人均有耕地1.08亩。2005年农民人均有粮345公斤,人均纯收入1273元;财政收入完成108万元。
农业发展
全乡国土面积203平方公里,耕地16005亩,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烤烟、蚕桑、浒苔、油料为主。2003年末,全乡经济总收入达2692万元,工农业总产值71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15万元,财政支出46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3元,粮食总产量436.8万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449公斤。
特色产业
猛虎乡立足乡情,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巩固粮烟支柱,积极培育“五大产业”:烤烟、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08年粮食总产量430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34公斤。圆满完成3群15座联群烤房建设任务,全乡规范化移栽烤烟3500亩,完成44.4万公斤,实现烟叶收购总值475.7万元,均价10.71元,实现税收104.6万元。
1、蔬菜制繁种及晚秋作物:2008年共蔬菜制繁种1500亩,共种植以包谷、荞子、萝卜、豌豆、红薯等为主的晚秋作物100亩,实现产值20万元。
2、2008年,全乡养蚕农户326户,养蚕五季1525张,产茧70986.30公斤,均价21.19元,实现产值147万元,全乡共有农家乐1个,年累计创收6万元。
3、着力发展规模养殖,畜牧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通过实施小额信贷扶持,加大对养殖重点户、规模户的扶持力度,极大地推动了畜牧业发展。2008年,全乡共发展规模养殖示范村1个,养殖重点户由2002年的170户增加到350户,生猪、牛、羊、家禽存、出栏率分别比2002年增长11.8%、14.8%和39.7%、28.4%。
4、非公经济:2008年的278户,实现乡镇企业营业收入8138万元,非公经济收入3316万元。
5、劳务经济:2008年,全乡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022人,其中国外2人,省外148人,省内571人,实现劳务经济91万元,全乡人均劳务收入102元。
社会
基础建设
2003年,全乡个体私营经济257个,从业人员899人,创产值3248万元,乡镇企业总收入达4204万元,完成现价总产值3248万元。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小(二)型以上水库63件。年内采取3条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完工大小工程399件;二是完工国债人饮工程4件,解决人畜饮水2800人1720头;三是加大交通、通讯设施建设力度,2003年末全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公里,有固定电话220部,移动电话295部,全乡6个村民委员会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话,电话普及率达21.6%。
2008年全乡通水、通电的村民小组有65个,达100%,18个村民小组实施了村内主干道路硬化,占27.69%,全乡自然村基本通车,各村架通了输电线路。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娱乐室6个;有公厕14个,垃圾池2个;建有小水窖390口,有沼气池的农户达915户;有停车场1个,占地面积108平方米,乡级客运站1个,占地面积465平方米。有中型水库1座,赵村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12座,坝塘60座,抽水站8座,水利化程度达到54%以上。建有村组地面卫星接受站1636座,电视广泛普及;全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1605户,其中移动电话1276户。
文化教育
全乡有1所中学、1所中心小学、3所村完小和5个村办学点,1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1个文化站,5个文化活动室,2个图书室。在校中学生356人,中学教职工33人,其中教师30人,大专以上学历29人。在校小学生752人,小学教职工63人,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57人。中学入学率达100%,毕业率100%,升学率75.8%,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100%。
全乡学校占地面积43049.79㎡,有图书室7个,图书5452册,实验室7个,多媒体教室1间,电脑46台,篮球场5块,足球场1块,田径跑道250米。教室、行政用房等设施配备齐全和完善,校园活动场地规范,绿化良好。
人口民族
人口
全乡农业总人口8853人,其中男4861人,女3992人;少数民族人口5272人,占总人口数的61.06%。有医疗机构7个,其中卫生院1个,卫生所6个,有医护人员13名,病床25张。2008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户2049户,8115人,参合率达90.15%,基本形成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2008年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579人,享受低保人数518人,五保户23人。
参考资料
永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永仁县统计局.2021-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