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应声阿哥

应声阿哥

《应声阿哥》是由王君正执导,姬晨牧主演的儿童影片,于1982年上映。影片讲述了6岁的北京儿童京京来到景颇族山区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妈妈,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改掉自身缺点,并与景颇小朋友结下深厚情谊的故事。该片获得了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儿童故事片奖。

剧情简介

6岁的北京儿童京京,跟随梅干阿叔来到神秘的景颇山,寻找从事植物考察工作的妈妈。在京京住在麻双奶奶家期间,他结识了麻双奶奶的孙子、与他同岁的景颇族男孩小泥猴。当妈妈进入森林工作时,京京为妈妈送行,当他含泪呼喊“妈妈”时,山中也传来应和的声音,麻双奶奶告诉他这是“应声阿哥”的呼唤。京京起初害怕大黑牛,但在景颇族小朋友的帮助下,他逐渐克服了恐惧,并与小泥猴等人一起采蘑菇卖钱,为大黑牛买红糖。京京还学会了分享和帮助他人,如分给小朋友耳丝,以及背水、打草等家务活。

一天晚上,大黑牛即将分娩,麻双奶奶让京京和小泥猴去寻找梅干阿叔的帮助。小泥猴在山顶上呼喊“梅干阿叔”,应声阿哥再次出现,帮助他们找到了梅干阿叔。京京意识到是应声阿哥在关心和帮助他。京京要回北京时,他流着泪向景颇小朋友告别,并将玩具送给他们,也接受了他们的礼物。在山顶上,京京与应声阿哥告别,他们一起喊着“我们是好朋友”,应声阿哥也回应着“我们是好朋友,好朋友。”京京带着应声阿哥的祝福,返回了北京。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编剧于亭亭认为云南省景颇族为国家守边防,既能征战又善歌舞,颇有特点,就把影片故事舞台确定为景颇族山寨。

该片中送别京京的戏是最后拍的,拍完后摄制组就要离开,所以,拍那场戏时,受别离情绪影响,孩子们哭成一团,在旁边的摄制组人员也哭得一塌糊涂。

创作初衷

作为一个母亲,导演王君正认为20世80年代初独生子女比例日益增加,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更加重要。她不希望孩子仅是妈妈的娇宝贝,而希望他们从小懂得自爱、自尊、自强,养成助人为乐、勇敢坚强的性格。这成为她创作《应声阿哥》一片的初衷。

与王君正曾合作过电影《苗苗》的编剧于亭亭是云南省人,觉得云南挺有特点,而且在闲聊时她向王君正提到日本一个与回声有关的童话,这对王君正很有启发,决定与于亭亭一起去云南采风。在中途她们遇到横断山脉综合考察团,王君正灵机一动,把故里孩子母亲的身份设定为考察团的科学工作者,并构思了故事的大致情节。

演员指导

扮演小泥猴的景颇族男孩是第一次拍电影,心理比较脆弱,在拍片时总是忍不住斜着眼睛看摄影机旁边的导演,导致剧组浪费了宝贵的胶片,剧组工作人员坚决要求换人。但王君正导演坚持认为,既然启用少数民族孩子来演,就一定要有耐心。她与那位小演员建立感情,经常鼓励他,终于帮他顺利完成了表演。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该片一开始就把人物带进了一个清新的、令人胸襟开朗的环境中,为友谊的主题的开展和人物精神面貌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和谐的基调。紧接着,友谊的旋律便在景颇族孩子们欢迎京京的欢乐声中呈现出来,而再往后,发展和加强了这个旋律的,则正是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该片是一部好影片,京京这个人物写得比较生动,但是,看了以后,多少给人一种作者过分显露地表出了自己的意图的感觉。影片的前半部分,创作者过于单一地描绘了京京的缺点,而没有以更丰富的色彩描绘出这个孩子可能具有的其他素质。而景颇小朋友则几乎都是很懂事的好孩子,创作者使他们与京京形成鲜明的对照,以突出京京的缺点,这里的色彩对比,反差过于大了。影片的后半部分京京有了进步时,他原来的那些缺点竟然一下子改正得那么彻底、干净,一点影子也没有了,在实际生活里情况恐怕不会是这样的。(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审、《电影艺术》原主编秦裕权评)

该片所表现的美的感情、爱的暖流,如阵阵温馨的春风,吹拂着人们的心坎。小观众们在动情之时,幼小的心灵一定会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一定会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启示。影片的儿童情趣,较多地融在秀美的景颇山区风光和淳厚的山寨风情之中。片中的儿童形象有着较强的感情色彩。影片对小泥猴感情的描写,是比较动人的。但对于京京的形象塑造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概念化,不如小泥猴真切生动。影片结尾送别京京一场戏,对孩子们的感情描写明显露出人为的痕迹。(《当代电影》原主编刘怀舜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应声阿哥 (1982).豆瓣电影.2024-03-27

应声阿哥.1905电影网.2024-03-27

电影:应声阿哥 1982.搜狐视频.2024-03-27

电影《应声阿哥》(2011年2月20日首播).cctv央视网青少.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