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伦敦上空的鹰

伦敦上空的鹰

《伦敦上空的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合拍的电影,影片以记录戏剧的风格描写德国纳粹在1940年空袭英国人口密集大都市,使英国损失惨重,但也激起了英国人民同仇敌忾。本片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意大利兴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片产品,有一定娱乐性,但比较粗糙。故事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

剧情简介

二战爆发不久,阿道夫·希特勒妄图与英国和的建议得到了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的断然拒绝。于是,德国决定对英国实施“海狮行动计划”,即入侵英国本土。然而,英国研究发明的雷达系统使德国空军惶恐不安。要进攻英国,必须掌握制空权,摧毁英国的雷达系统和空军基地指挥部。为此,德国英国远征军在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混乱之际,派遣了一支特工队打入英国部队。

英军陆军上尉保尔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后,便吩咐手下一部分人先撤出阵地前往约定地点汇合。但他赶到地点时,却不见自己人。于是,他焦急地返回查明情况,原来自己的部下均已遭遇不测,他们的身份证件全部被人取走。保尔断定,德国特工人员可能冒充英国士兵,随撤退人马去英国了。回到英国后,他奉命搜捕已经潜入英国的德国特工。为了迅速捕获这些德国人,英军立即更换了证件。

德国特工人员在京特·冯·克鲁格率领下,在英国展开了秘密活动。他们主要的目标是掌握英军的雷达站及空军基地指挥部情况。为得到新证件,德国特工开始动手谋杀一个又一个英军士兵。保尔终于在朴茨茅斯雷达站与这伙德国人短兵相接,并将其歼灭,为皇家空军赢得空战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幕后制作

拍摄本片无疑需要大量二战时期战机,1965年9月,制片人哈利萨尔兹曼(Harry Saltzman)和本杰明菲斯(Benjamin Fisz)与前轰炸机组指挥官哈米什马汤姆·哈迪(Hamish Mahaddie)上校取得联系,希望由他来寻找二战飞机并协商使用。最终,共有100架飞机出现在片中。在马哈迪的帮助下,制片方发现在英国还有109架喷火式战斗机,可最终只找到27架,而且只有12架能升空。马哈迪还联系到了6架飓风式战斗机,其中的3架仍可以飞行。

本片让这些二战飞机得以保存下来,其中甚至还有一架难得一见的“喷火式”Mk II型战斗机。在大不列颠岛之战期间,皇家空军使用的“喷火”式战斗机多为Mk I型,可到影片拍摄时,已经无法找到能飞的该型战机,于是制片方只好用9种不同型号“喷火”式战斗机替代,为保持一致,剧组在机身上做出相应调整。

制片方还使用了一架“喷火式战斗机”式双座教练机作为拍摄平台,以从机群内部拍摄出真切的空战画面。加拿大人鲍勃戴默特(Bob Diemert)修复出一架罕见的“飓风”XII型战斗机,并在片中亲自驾驶。另外,影片主要的航拍平台是一架B-25米切尔中型轰炸机。在德军方面,制片方集合了32架CASA 2.111双引擎轰炸机,这种飞机由西班牙制造,是德国Heinkel 高爆弹111H-16轰炸机的变种。

还有27架衍生于德国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的Hispano Aviación HA-1112 M1L “Buchon”,这种同样由西班牙制造的战斗机与Bf 109Es非常相近,剧组加装了仿真机关枪航空机炮及机尾支柱,并去掉了圆形翼尖。在影片拍摄结束后,剧组将一架HA-1112赠送给德国联邦国防军空军博物馆,它被改装为梅塞施密特Bf 109 G-2,机身上还画有德国王牌飞行员古斯塔夫超重型铁道炮荣德尔(Gustav Rödel)的徽章。为了在片中重现荣克87型“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剧组改装了两架Percival Proctor教练机,以伪装成半尺寸的斯图卡。在拍摄俯冲攻击场景时,剧组使用了无线电遥控的大型航模。

另外,剧组还制作了He-111轰炸机航模,以拍摄该型飞机在英吉利海峡上空被击毁的场景。除去作战飞机外,制片方还使用了两架荣克52型战略运输机。本片在英国达克斯福德、德布登、北维尔德和霍金格取景拍摄,这些地点都曾参加大不列颠岛战役,为营造出“鹰日”的猛烈空袭,剧组炸毁了一座位于达克斯福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机库。

二战时期的轰炸机基地Bovingdon也出现在本片中。英国的恶劣天气向来举世闻名,为了呈现出1940年夏季万里无云的晴空,有些仰拍画面只能在西班牙取景,而俯拍画面则全都在云层之下拍摄。当时的伪装技术已经发展到难以从地面或天空的背景中分辨出飞机,所以剧组只好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云团当作背景。影片开始不久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场景在西班牙的Huelva海滩拍摄,后来主创人员才得知那里是盟军实施“谍海浮尸”计划的地点,当时一具携带假文件的盟军军官尸体被冲上Huelva海滩,德军相信了文件内容,认为撒丁岛和希腊才是盟军的真正目标,不久后,盟军在西西里王国成功登陆。《伦敦上空的鹰》以其壮观的飞行场景著称,它的恢宏规模超越了以往任何一部电影,在随后的30多年间,很多电影及电视作品都选用了片中画面,制片方也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本片在当时是拍摄投入高达1300万美元的大制作,但最终却因票房惨淡而亏损了1000万。

幕后花絮

影片以记录戏剧的风格描写德国纳粹在1940年空袭英国人口密集大都市,使英国损失惨重,但也激起了英国人民同仇敌忾……

本片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意大利兴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片产品,有一定娱乐性,但比较粗糙。故事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

作品评价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居然会合拍一部二战时期英国的片子?

看过之后,才明白原来本片的配音演员都是老上译厂的金嗓子喉片,那些熟悉的声音历经多少年也不会陌生和褪色~

当然有那个时代电影的印记,但有一个败笔却不得不提及—— 一直以来,一部电影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我认为有一个因素是最基本的,不能被回避和抹杀,那就是创作者的是非观!是非观混淆的电影拍得再绚烂也是没有说服力的!

比如这部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的电影谁是谁非已经很明确,可本片的编剧偏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一个德国间谍哪怕他感情和同情心再丰富,他也是非正义的一方,编剧实在不该把大量的笔墨重抹在他身上~虽然艺术高于生活,可它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想想在二战中惨遭屠杀的600万犹太人吧!

导演档案

恩佐卡斯提拉里,生于1938年,意大利人,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其作品有《伦敦上空的鹰》《辛巴达航行七海》等。

大众评分

该数据截止至2024年1月16日

播出信息

制作公司

1. Fida Cinematografica [意大利]

2. Atlántida Films 永恒沉睡 [西班牙]

3. Les Productions Jacques Roitfeld [法国]

发行公司

1. Atlántida Films S.A. [西班牙] (1970) (Spain) (theatrical)

2. Cineglobe (1973) (ÜSA) (theatrical) (dubbed)

3. 康斯坦丁影业 [德国] (1970) (West Germany) (theatrical)

4. International 电影 Distributors [加拿大] (1973) (Canada) (theatrical) (dubbed)

5. CBS TELEVISION [美国] (1977) (USA) (TV) (original airing)

6. Severin Films (2009) (USA) (DVD)

7. UAP Video GmbH [德国] (2005) (Germany) (DVD)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细节)

意大利Italy

1969年9月20日

西班牙Spain

1970年2月9日

..... (马德里)

法国France

1970年10月 ..... (Paris)

西德west Germany

1970年12月10日

瑞典Sweden

1971年3月29日

芬兰Finland

1971年5月14日

美国南阿拉巴马大学

1973年1月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伦敦上空的鹰 (1969).movie.mtime.com.2018-12-13

伦敦上空的鹰 La battaglia d'Inghilterra (1969).豆瓣电影.2024-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