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鸣吉
崔鸣吉(朝鲜语:최명길,1586年—1647年),朝鲜王朝中期宰相、阳明学者、西人党重要成员。字子谦,号迟川、沧浪,本贯全州崔氏。
1605年科举及第,进入仕途,李珲年间因反对“废母”而被罢官,其后参与仁祖反正,受封完城府院君,作为功臣而参与朝政决策。在丁卯之役、丙子之役中力主和议,遭到舆论唾骂。后被李倧重用,于1638年至1640年出任领议政,任内潜通明朝,1642年因事泄而被清朝羁押于沈阳市,1645年回国,两年后去世,谥号“文忠”。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鸣吉生于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年,李昖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童年时代在“壬辰倭乱”的烽烟中度过,对战争给国家人民带来的苦难有深刻的体会。少年时代师从李恒福(号白沙)、申钦(号玄轩)两位学者学习经史,并与朝鲜文人赵翼、张维、李时白交往,号称“四友”。此时他已颇有名气,“其誉藉甚,流辈以一识面为荣”。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宣祖三十八年)参加科举考试,获增广文科丙科及第,从此步入政界。李珲即位后历任工曹佐郎、兵曹佐郎等官职,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光海君六年),崔鸣吉因受仁穆王后幽闭事件牵连而被罢黜官职,其后又连遭母亲和父亲之丧,连续9年没有出仕。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朝鲜发生宫廷政变,光海君被废,其侄李倧李即位,是为朝鲜仁祖,史称“仁祖反正”。崔鸣吉参与了这次政变的全部过程,并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奇谋密计,多出其手”,起事时间也是由他卜定。仁祖反正成功后,除授吏曹佐郎。同年闰十月录靖社功臣一等,封完城府院君,为吏曹参判,此后崔鸣吉的仕途开始飞黄腾达。仁祖即位后第二年,即发生李适之乱,崔鸣吉被任命为总督副使,赴战场前线宣谕圣旨,并亲临督战。其后历任弘文馆副提学、司宪府大司宪、刑曹参判等职。
丁卯主和
天启七年(1627年,李倧五年)正月,后金汗皇太极入侵朝鲜,史称“丁卯之役”。后金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汉阳(今韩国首尔),仁祖逃往江华岛,在这时崔鸣吉就开始主和,他认为:“国小力弱,虏势张甚,不如辞以缓之”。张维的《溪谷漫笔》对这个过程记载道:
“上幸江都(江华岛),驾次通津,从官散寓村舍。余时备局(备边司),夜深后备局下隶来曰:‘有驰启至,胡(指后金)差将到,诸宰咸会矣。’余苍黄驰赴,闻胡差为讲和且至,方议其进止,不能决。崔子谦谓兵交使在其间,不当示斥绝,姑宜接致,听其语而处之。群意大抵皆然,莫肯发口。子谦主其说,竟接其人于镇海楼中。继而刘兴祚(指后金将领刘兴祚)又至,和事遂成。时虏兵屯平山,去扬州市百余里,而行朝守备寡弱,人情危惧。虽斥和者外为大言,内实幸和议之成,而畏浮议莫敢明言。独子谦遇事辄首发,无所顾避,卒以是被弹去。”
丁卯之役以后,崔鸣吉顿时声名狼藉,备受责难,因此一度远离政界,后在仁祖的关照下,历任京畿道观察使、户曹、兵曹参判、议政府右参赞、汉城府判尹、户曹、兵曹、礼曹判书等要职。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代,自称皇帝,并要求朝鲜向自己称臣。朝鲜国内群情激奋,斥和之论高涨,然而崔鸣吉仍高举主和论大旗,他指出“国家事不可不着实。十年支保,盖亦出于和亲。丁卯变初,皆以和议为非,及至结和之后,皆以为便矣。”但像他一样主和的只占极少数,李倧被大多数人斥和的情绪所左右,崔鸣吉感到深为忧虑,他说:“一朝虏骑长驭,不过体臣入守江都,帅臣退处正方,清北列邑,固将委而与贼。安州一城,势必不能独全,生灵鱼肉,宗社播越。到此地头,咎将谁任?”果然不出所料,在当年十二月就发生了“丙子之役”。
丙子主和
“丙子胡乱”爆发后,皇太极亲征朝鲜,清兵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很快攻陷了汉阳。朝鲜仁祖、昭显世子及诸大臣躲进南汉山城避难。此前“崔鸣吉请赴虏阵以观变,遂遣鸣吉请成于虏,以缓其师”,使朝鲜得以有喘息之机。在清军围城打援、南汉山城岌岌可危的状况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内部迅速分化为以吏曹判书崔鸣吉为首的“主和派”和礼曹判书金尚宪为首的“斥和派”,两派对立尖锐,围绕是否讲和的问题争执不休。崔鸣吉主张再次议和,并多次往返敌营谈判,同时与“斥和派”展开激烈论争。崔鸣吉对金尚宪为首的“斥和派”予以批评,认为其出于爱国而主战固然可以理解,但立足于山城实状,国家朝不保夕,战无可守之兵,君臣陷于一片孤城,此时再高呼“与其讲和而存,无宁守义而亡”,实在不适时宜。守义而亡,“乃人臣守节之言;宗社存亡,异于匹夫之事”。以宗庙社稷存亡博取不义之名节,国家危难当头,不从实际出发,空唱高调实为欺世盗名之举,必会毁灭国家。因此崔鸣吉提出了“存宗社”的主张。
到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皇太极派爱新觉罗·多尔衮率清军攻破江华岛,俘获王妃、大君、大臣等二百余人,李倧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应清朝要求,由崔鸣吉等人缚送斥和之人乞和投降。此时“主和派”和“斥和派”之间又因答书格式问题引发争论,“金尚宪以为答书之定式,不可轻议,遂力争之”之后几番答书,此类冲突亦屡见不鲜。崔鸣吉数次撰写国书,其中多卑谄之辞,为“斥和派”所不容,金尚宪更是“见其书,痛哭而裂破之”。崔鸣吉的孙子崔锡鼎在《先祖领议政完城府院君文忠公行状》中记载“始讲和事,清阴金公尚宪于庙堂裂和书痛哭。公笑而拾之曰:‘朝廷须有裂坏此书之人,而如我者亦不可无也。’清阴以为王若出城,则恐有青城之行,诸臣亦以此为忧。公以为虏人之侵我,非爱我土地,其意正在于和,断无意外之变,不思缓祸,徒事泄泄,则一朝城陷,上下鱼肉,孰与不失此机图存宗社乎?”可见崔鸣吉对形势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因此确保了国家的存续。崔鸣吉得到李倧的支持,在与清朝的几番交涉之后,终于在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出城向皇太极投降、达成了所谓“三田渡盟约”。至此朝鲜成为清代的属国。
崔鸣吉在事后对仁祖的上疏中回忆道:“南汉之役,孤城守围四十余日,中外不通,命脉断绝。内而守将士冻馁垂死,外而八路军援兵相继溃败,城中见粮不支旬日,而扬州市败报忽至,俄顷之间,军情汹汹,不测之变,迫在目前,当此之时,智者无所用其智,勇者无所施其勇。使殿下胶守匹夫之节,则宗社必亡,生灵必尽。幸而天启渊衷,幡然省悟,纳庙堂之议,循舆人之愿,一日之内,危机立变。宗社得以延其血食,生灵得以免于鱼肉。”崔鸣吉虽然因为主和而遭到唾骂,而且也使朝鲜蒙受耻辱,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为保全宗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而且崔鸣吉主和并非其个人的懦弱使然,也不是因为他是亲清派,在之后他被拘押清朝的过程中,就充分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
赴清被拘
崇德二年(1637年)二月二日,皇太极回师。当月,崔鸣吉撰《移陈都督咨》向原宗主国明朝详细报告“丙子胡乱”之经过,以及朝鲜被迫投降称臣等情况,并阐述了“危机才脱,祸端未已;心在必东,势难自拔”的苦衷。后来他为了把这篇咨文转交给明朝,费尽周折。史载:“戊寅(1638)秋,林庆业为平安兵使,江边逻卒得一僧,其名独步,本以我人,丙子以事往椵岛(皮岛),因乱不得还,转入中国,留洪军门承畴幕府,为东事出来者也。庆业即报于公,公使之津遣下。至则招见与之语,为人慷慨善词令,可托以事。于是公与机密宰臣议,具奏闻附诸独步,由水路入送中原地区,而别构一咨,抵洪军门。”崔鸣吉为其送行时有《赠独步》一绝:“秋入园林万叶鸣,鬓华如雪镜中明。向来无限关心事,都付山人一锡轻。”丙子之役后,崔鸣吉获得了李倧的信任,于崇德二年(1637年)四月拜相,被任命为右议政,后移拜左议政,次年九月擢为领议政。其间曾多次出使沈阳市,负责对清交涉。当时清朝要求朝鲜出兵协助攻打明朝,崔鸣吉对此坚决反对,认为“助兵之请,决不可从” ,经过他与清朝的反复交涉与争论,终于使征兵一事暂时作罢,同时又在沈阳赎回780多名朝鲜人回到祖国。以上事例说明崔鸣吉并非亲清派,也为维护朝鲜的利益尽力周旋。而其“送僧独步”、“潜通明朝”也为其后来羁押清朝埋下祸根。
崇德五年(1640年)三月,因李适余党金介在崔鸣吉之弟崔晚吉家中被捕,崔鸣吉受到牵连,被罢免了领相之职,退居衿川村舍。崇德七年(1642年)八月再度被起用为领议政。不久之后,其密通明朝的事实就东窗事发了。当时清军在松锦之战中战胜明军,俘明军主帅洪承畴,洪承畴投诚满清,并将包括朝鲜送僧潜通明朝等情报全盘招供。于是清朝于这年十月诘责朝鲜私通明朝之事,崔鸣吉作为事件的主要当事人,随即被清朝押往沈阳市(今沈阳)拘禁,并遭到清人审讯。崔鸣吉在沈阳期间,先被监禁于北馆,次年四月移至南馆,待遇稍好,顺治元年(1644年)由于昭显世子随清军入关,故移居沈阳世子馆,顺治二年(1645年)春回国。当时“鸣吉凡事皆自担当,清人亟称其胆大”。在羁押沈阳期间,崔鸣吉与他的死对头、同样被押赴清朝的金尚宪住在一起,他们二人酬唱诗歌,互相表达了对丙子之役时对方言行的理解。比如他们在一组歌咏中国历史人物的诗歌中,崔鸣吉以《廉蔺》为题目赋诗:“完璧微功何足称,负荆高
义是难能。丈夫心事如春水,肯许中间着点冰。”金尚宪唱和道:“廉蔺遗风古史称,一时功伐各争能。后私先国差堪许,那似初心玉映冰。”崔鸣吉《鲁连》:“玉貌邯郸困战尘,空言争救帝强秦。至今东海连天碧,清节犹能起后人。”金尚宪《次韵》:“月晕孤城昼暗尘,邯郸朝暮且降秦。当时不有先生议,羞杀千秋万古人。”虽为咏史,却是影射朝鲜现实,金尚宪以负荆请罪的廉颇自况,而崔鸣吉则称赞金尚宪为义不帝秦的鲁仲连。可见当时主和和斥和两派领袖已在沈阳市达成了谅解。此外,在被拘沈阳的3年时间中,崔鸣吉还以大量笔墨歌咏汉朝的苏武,这在他当时留下的诗篇中比比皆是。在被囚北馆时,写道:“黄霸尚书良独苦,苏卿汉节且相依。”移居南馆时,则有“苏卿汉节身全老,蔡文姬胡茄恨独长”之句,移居世子馆时,又赋诗“羁滞西河岁月频,看羊苏武是前身”,这些诗句也是说是崔鸣吉被拘沈阳时内心的真实写照。
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清朝将入质的昭显世子及崔鸣吉、金尚宪等公卿送还朝鲜。崔鸣吉归国后以完城府院君的身份参与朝政,两年后(1647年)五月十七日病卒,享年六十二岁,谥号“文忠”。
主要成就
崔鸣吉书法很不错,工于董其昌体。他还独修阳明学(心学),与其友张维志同道合。不过据说晚年又放弃了阳明学。不管怎样,崔鸣吉可以说是朝鲜阳明学的拓荒者。
个人作品
崔鸣吉遗著有《迟川集》19卷和《迟川奏札》2册。
人物评价
崔鸣吉去世后,朝鲜史家对他的盖棺定论是:“鸣吉为人机警多权数,自负其才,尝有担当世务之志,而光海时不用。及反正,协赞大计,鸣吉之功居多,遂录靖社元勋,不数年超至卿相,而力主追崇(指追尊仁祖之父李琈为朝鲜元宗)、乞和之论,为清议所弃。山城之变,胁送斥和之臣,以逞私憾。还都之后,引用匪人,倾轧士类,人皆以小人目之。然凡有缓急,直前不避,临事剖析,人无能及,亦可谓救时之相也。既卒,上临朝叹曰:‘崔相多才而尽心国事,不幸至斯,诚可惜也!”
从这段“卒记”可知,朝鲜清流士大夫在当时是很看不起崔鸣吉的,将其视为“小人”,而他最大的“污点”则是主和,实际上在丙子之役时就不断有人上疏要求以误国之罪处斩崔鸣吉。另一方面,也充分肯定了崔鸣吉的才能。不过从历史来考察,崔鸣吉审时度势,力排众议,务实主和,成为恢复和平与延续国运的关键人物,这点是不容忽视的,正如时人所论:“(崔迟川)丙、丁主和,世人多攻之,而但为清阴(斥和派领袖金尚宪的号)则易,为迟川则难;清阴则举世当有多人,迟川则只一人而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的朝鲜士大夫和史家普遍对崔鸣吉持宽容态度。比如这从一百多年后李祘与承旨郑民始的对话可以看出:“上曰:‘故相(指崔鸣吉)之丙子札,实出于断断血忱。非故相,谁敢岐异于清议之际乎?’民始曰:‘其时若无此人,国家岂有今日乎?’”即肯定了崔鸣吉“存宗社”之功。朝鲜近代文学家金泽荣则认为:“……使朝鲜有李舜臣、权栗诸人,何忧御之之无策?呜呼!仁祖之世,上距李、权之时不过数十年,而人物衰堕,犹若天壤,无一人能免其君于臣仆之辱者。若崔鸣吉者,虽不污至于秦桧卖国之为,而其视前人,岂不有也哉!”他虽然对崔鸣吉主和表示理解,但认为他比起李舜臣等前人还是有瑕疵的。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在会晤创作《南汉山城》的作家金薰时谈到,虽然他称赞金尚宪高尚的意志,但也对脚踏实地的崔鸣吉表示肯定。
崔鸣吉书法很不错,工于董其昌体。他还独修阳明学(心学),与其友张维志同道合。不过据说晚年又放弃了阳明学。不管怎样,崔鸣吉可以说是朝鲜阳明学的拓荒者。
参考资料
崔鸣吉 简历 - 名人简历.名人简历.202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