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洞玄观

洞玄观

洞玄观,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道观之一,也是南方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洞玄观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南侧,该观始建于东吴金乌三年(240年),据传全盛时共有一宫、三观、六殿、九台十八堂,直到民国时始废。

洞玄观遗址尚存古井1口,麻石井栏及石块垒砌的井壁保存较好,水质清澈。距古井南约15米处有一个占地约40平方米的水池,当地人称“洗药池”。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因避宋代国讳,洞玄观改名崇真观,或称洞元观。明代(万历二十一年至万历三十五六年之间)洞玄观再次重建,并恢复了洞玄观的旧名。洞玄观是道教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葛玄葛洪白日飞升之处,历史上规制很高,规模宏大,信众广远,信徒众多,在中国道教历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历史沿革

方山洞玄观始建于孙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是东吴开国皇帝孙权敕建的皇家道院,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相传为葛玄白日飞升之处。

东晋时,有郑隐、葛洪等名道士来游。道教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首创洞玄观于方山山南,这是江东最早的道教宫观。以后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医药学家葛洪也曾来方山,用葛玄亲建的洗药池等物继续炼丹修道,终于练成精丹,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学家,“精丹练成亏葛洪”一直被后人和中医铭记,为传统中医和养生作出了重大贡献。葛洪还留下一首描写洗药池的诗:“洞阴冷冷,风佩清清。仙居永,花木长荣。”

刘宋时,陆修静于方山筑崇虚馆参研道经,以致最终完成对南天师道的改革,成为一代道教宗师。

贞观六年(632年),并栖岩观于方山洞玄观,扩大了它的规模。

宋改名崇真观。宋代杨修有《洞玄观》诗:“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元至元二年(1336),遭兵,独存葛玄遗像。

明洪武年间重建,成化、万历年间重修。有山门、三清殿、仙公殿等,道院4房,正殿奉葛仙公像。有仙翁洗药池、炼丹井、药臼等名胜。明时,洞玄观属朝天宫管辖。明正统十二年,曾受赐《道藏》一部。

民国时衰落,无道士看守,洞玄观废。

1800年过去了,葛玄在方山所用煮药铛、药臼等今已难觅,但洞玄观遗址、炼丹井、洗药池尚存。

2008年3月19日,方山洞玄观经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恢复筹建,由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孙敏财道长主持筹建,2008年项目正在建设中。在方山风景区内复建古洞玄观,填补了江宁区无道教宗教活动场所的空白,对传承道教文化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特色

古洞玄观全盛时有一宫、三观、六殿、九台、十八堂。根据规划,建成后的新方山洞玄观将划分成三大功能区:行政接待区;神仙朝拜区;养生培训区。其中,神仙朝拜区的整体建筑布局为子午线-两侧对称的仿古宫殿建筑群。

价值意义

方山古洞玄观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为孙吴开国帝王孙权敕建的皇家道观,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历史上规制颇高,规模宏大,信众遍及天下,影响深远。而其创始者为六朝时的高道葛玄,他是道教养生学及炼丹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侄葛洪正是得益于先人葛玄,在洞玄观修道,终于炼成金丹,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学家,“金丹炼成亏葛洪”一直被广大百姓与中医们铭记,为中华传统医学与养生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方山古洞玄观遗址现存有洗药池、古井两口,此外,洞玄观有一传家宝龟蛇玄武青铜器在明代被张三丰借于武当展示,六百年再没回祖地洞玄观,现存于武当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该古遗址已被列入《南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目录》。

参考资料

南京市方山洞玄观举行大殿开工典礼.道教之音网.2015-12-13

道观介绍.南京道教方山洞玄观.201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