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修

杨修

杨修(175年-219年),史书中作名字“杨脩”,字德祖,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关西孔子”杨震的玄孙,太尉杨彪之子,东汉文学家,被列为“外七子”之一。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在建安年间被举荐为孝廉,后又被授予郎中的职位,此后又改任丞相曹操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与刘备相拒于阳平,进退两难,出教令曰“鸡肋”,盖决意回师之意。但其袁术外甥的身份,让曹操认为杨修日后可能会对己方不利。并且杨修多次显露超过曹操的才智;更关键的是,他还插手曹操继承人的选择问题。几个因素加在一起,令曹操对杨修越来越忌惮;最终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以杨修与曹植饮酒过后“谤讪陵侯曹彰”为由将杨修杀死,时年四十五岁。

杨修文学方面颇有建树,据后汉书记载,他所著的作品有十五篇,体裁涵盖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隋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丞相主簿《杨修集》1卷,梁2卷,录1卷。杨修聪明能干,博学多才,与他同时代的人认为他是一个盖世之才;甚至连曹操都自愧不如。但他由于多次显露过人才智,又鼓动曹操立曹植为继承人,受曹操忌惮,最终因诽谤之罪,被曹操所杀。今存文7篇,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录,其中《答临淄侯笺》收录在《文选》中。杨修又擅长书画,《历代名画记》卷四载《西京图》《严君平像》《吴季札像》并晋明帝题字,传于代。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修出身弘农杨氏,高祖是东汉名臣杨震;祖父是杨赐,官居司空;父亲杨彪,官居太尉;祖上皆是东汉名臣。杨修出生于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在建安年间被举荐为孝廉,后又被授予郎中的职位,此后又改任为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

因才遭忌

曹操攻打汉中之地,刘备因险拒守,曹操久攻不下。正好护军来请示口令,曹操便传口令“鸡肋”。众人都不明白是何意之时,只有杨修知道“鸡肋”代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说明曹操打算撤军了。果然不久曹操便下令回师。

后来有一次,杨修外出,行前估计曹操会来询问有关对外事务,就预先写好几封信札,告诫家僮说:“如果曹操有令到来,依我给你的信札依次上复。”后来事情果如杨所说。这样往返多次,曹操对答复之快大为惊异,派人打听,得知实情,从此便对杨修特别忌惮。建安后期,杨修与丁仪丁廙兄弟都决定帮助曹植为嗣,甘愿为其羽翼。

坐罪被杀

杨修多次这样的行径令曹操不快,而且杨修多次帮助曹植通过曹操的考验,参与了夺嫡之争。再加上杨修是袁术的外甥,曹操认为后面可能会对他的政治集团不利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以杨修与曹植饮酒过后“诽谤鄢陵侯曹彰”为由将杨修杀死,时年四十五岁。

人物作品

据后汉书记载,杨修所著的作品有十五篇,体裁有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现存的有《节游赋》《出征赋》《许昌宫赋》《神女赋》《孔雀赋》《答临淄侯笺》《司空荀爽述赞》。

重要争议

被杀原因

杨修在初任丞相主簿时,深受曹操的器重和信任。《三国志·曹植传》中记载,他二十五岁时便以名公子之姿和卓越才能,被曹操看重并委以重任。那时,国家事务繁多,杨修总揽内外事务,且事事处理得宜,深得曹操的信赖。然而,随着曹操处理完立嗣问题后,他开始从政治角度审视杨修。建安二十四年秋,曹操在救曹仁的军中将杨修斩首,据《三国志》记载,原因是曹操担忧杨修的政治影响及“终始之变”,同时考虑到杨修作为袁夫人外甥的身份。虽然杨修才华出众,但单是这一点并不足以导致他被杀。曹操麾下众多谋士,如贾诩荀彧荀攸程昱等,他们的军事和政治能力远超过杨修,却都未因此遭曹操忌杀。另外,仅仅因为杨修是袁氏外甥也不足以成为杀他的理由,曹操同样重用了与袁家有关系的庞德等人。实际上,杨修被杀的主要原因是他与曹操的政治观点不同。杨修的父亲杨彪是正统的儒学家,与曹操的改革派立场相左,杨修自然也属于曹操政治上的对立面。因此,杨修的死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和身份,更多的是因为他站在了曹操的对立面。

参与夺嫡

在当时,曹操对曹丕曹植的继承人之争犹豫不决。曹植在文学上造诣深厚,深受曹操青睐。曹操本身也是文采斐然,且偏爱具有诗人气质的曹植。曹植的才华得到了曹操的“特见宠爱”,并形成了以其为中心的智囊集团,其中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起了关键作用。杨修作为曹操亲信,最终选择支持曹植,参与了这场激烈的夺嫡之争。然而,曹丕在政治和军事才能上更胜一筹,其智囊团队如司马懿、陈群等人也更为老练。相比之下,曹植的智囊团以文士为主,缺乏政治和军事经验。在智谋较量中,杨修虽然聪明,但在与吴质的交锋中败下阵来,直接影响了曹操对曹植的看法。曹操虽然喜爱曹植的文采,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更看重政权的安定和长久。他深知立嗣问题的重要性,最终决定立曹丕为魏太子。杨修在曹植失宠后,虽有意疏远,但出于对曹操儿子的敬畏,仍保持了与曹植的往来。这一行为反映了他政治应变能力的不足。

主要影响

杨修,东汉末年文学家和政治家,以才华和政治立场著称。他与曹操的政治理念存在矛盾,特别是与曹操推行的“法家寒门路线”相悖。曹操主张废除士族世袭,推行唯才是举,以打破士族垄断,重用人才。杨修出身世家大族,更倾向维护世家利益,对曹操的路线持反对态度。在曹操的立嗣之争中,杨修支持曹植并为其出谋划策,最终被曹操以“漏泄言教”为由处死。这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也标志着世家大族在曹操政权中势力的削弱。然而,杨修在文学上的成就不可忽视,其才思敏捷、风格清新的作品对当时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人物评价

与杨修同时代,时任丞相的曹操评价杨修:“我的才智不及杨修,比他了差三十里。”

全三国文》中记载,曹操的妻子武宣卞皇后评价杨修:“杨修聪明能干,博学多才,是一个盖世之才。”

东汉名士祢衡评价杨修:“孔融和杨修才是人才,没有人能像他们这样。”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评价杨修:“杨修虽是才子,却改变了淳厚的道德规范。”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杨修:“杨修博学多才,聪明能干,被太祖所器重。 ”

南北朝至隋时期的文学家颜之推评价杨修:“杨修、丁廙鼓动曹操曹植为太子,最终被杀。”

家族成员

人物轶事

改门事件

杨修担任主簿时,有一次搭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搭好了子,曹操亲自去视察情况,让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立刻命人把门拆了。拆了之后,他对大家解释说:“这门中加个‘活’字,就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过于宽阔了。”

碑文事件

魏武王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竹盾事件

曹操为讨伐袁绍,制造军事装备,剩下几十竹片,都只有几寸长的。大家说这全部用不上,正要叫人烧掉。但是曹操认为可以用来做竹盾牌,于是他派人去问杨修,杨修答复来人,和曹操想的一样。

合字事件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后写下“合”字。杨修看到了,就吃了一口,还叫大家每人吃一口。因为,曹操写的“合”字是每人一口的意思。

研究书目

三国志

后汉书

《世说新语》

太平御览

纪念场馆

杨修墓位于太华路街道办事处河湾村南端。墓冢早已被平,据当地老人讲,原有墓冢东西长约8米,南北宽约6米,面积约48平方米。地面未见任何遗迹、遗物,《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中对该墓葬有过记载。由于具体位置不详,村民在西侧魏长城边上立有简易墓碑一块,上书“汉主簿杨修之墓”。

文艺影像

影视形象

文学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中,杨修单眉细眼,貌白神清。

参考资料

..2023-06-13

杨修.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4-18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3

..2023-06-13

三国志(上下册).豆瓣读书.2024-04-30

后汉书(全十二册).豆瓣读书.2024-04-30

世说新语(上下).豆瓣读书.2024-04-30

河湾村杨修墓.陕西历史文化名城多媒体资源库.2024-04-28

金缕歌.豆瓣电影.2024-06-15

新洛神.豆瓣电影.2024-06-15

三国演义.豆瓣电影.2023-06-03

曹操.豆瓣电影.2023-06-03

洛神.豆瓣电影.2024-06-15

三国 .豆瓣电影.2023-06-03

新洛神.豆瓣电影.2023-06-03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豆瓣电影.2023-06-03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豆瓣电影.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