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震
杨震(?-124年),字魏收,东汉弘农华阴人,后迁居湖县(今河南省灵宝市),历任襄城令、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职。
杨震少时师从太常桓郁,随其研习《欧阳尚书》。后常年隐居讲学,不应州郡的做官召请,至五十岁时方步入仕途。他在赴任东莱郡知府途中,昌邑市县令王密深夜赠金,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拒绝。入朝为官后,他拒绝权贵任用亲信之请求,针对刘祜乳母王圣等内宠持宠而骄,以及汉安帝宠幸臣、铺张浪费等行为,他屡次上疏切谏,但均不为汉安帝采纳,反遭到权贵、宦官的怨恨。延光二年(124年),遭宦官樊丰等人诬陷,被剥夺太尉之职,后又被汉安帝遣返回乡,回乡途中饮鸩自杀,享年七十余岁。其灵车又遭弘农太守移良在陕州区截停,将其灵柩丢弃在路旁。永建元年(126年),刘保刘保即位后,杨震得以平冤昭雪,被改葬于华阴潼亭(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吊桥镇)。
杨震通晓经籍、博览群书,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且他一生为官刚正不阿,廉洁自守,为历代官员之楷模。其子孙后人杨秉、杨赐等秉承其家学,以治《欧阳尚书》著称,并以此传授弟子,并同样继承了杨震忠正之品德,反映了杨震经学传家的文化传统和清正廉明的家风。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杨震出身弘农杨氏,自幼好学,曾师从太常桓郁学习《欧阳尚书》,他通晓经典,博览全书,对各种学问无不探究,有“关西孔子杨伯起”之称。后来,杨震长期旅居湖县(今属河南省),传经授业,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亲自下地种菜,来供养母亲,有时他的学生为了帮助他便替他种植,杨震便会将其拔掉重种,久之人们都称赞他的孝行。
“四知”却金
他讲学数十年,对州郡征辟他做官的召请都置之不理,直到五十岁那年才答应出仕州郡。后大将军邓骘听闻杨震的贤名,将其召入自己的幕府任职,后又将其举为“茂才”,出任地方官担任襄城令(治所在今河南省襄城县),后又升迁至荆州(治所江陵,即今湖北省荆州市)刺史,不久又升迁为东莱(今山东莱州市)太守。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经他举荐的担任荆州茂才王密正担任昌邑县令,便来拜见杨震,夜间王密带来十斤黄金要送予杨震,并告诉杨震此时夜深人静,不会有人知道此事,杨震告知王密,“天知,神知,子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呢,王密听后羞愧的离开了。后来杨震又转任涿郡(治所在今河北省涿州市)太守,一样廉洁奉公,从不接受贿请,其子孙也以蔬菜为食,安步当车,生活十分简朴。其旧友长者全杨震为子孙置办一些产业,但杨震坚决不吭,并认为后世将他们称为清官的子孙,这难道不是丰厚的遗产吗。
忠言直谏
元初四年(117年),杨震进入朝廷任职,担任太仆,后又转任太常。在此之前,博士的选取大多名不符实,杨震举荐通晓经书的陈留人杨伦等人,弘扬儒学,儒生无不交口称赞。永宁元年(120年),杨震升为“三公”之一的司徒。次年,邓太后驾崩,后宫女官开始恃宠而骄,其中刘祜的乳母王圣,仗着抚育之功,行事肆无忌惮,她的女儿伯荣常出入宫中,收受贿赂传递消息。于是杨震便上疏弹劾王圣,并建议汉安帝将其送出宫外,同时阻断其女儿和宫中的往来。汉安帝却将杨震的奏章拿给王圣观看,由此王圣等人对杨震愈发心怀怨恨。同时伯荣也愈发荒淫猖狂,她与已故朝阳侯刘护的从兄刘瑰私通,刘瑰还娶其为妻,得以继承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杨震对此深感忧虑,便再次上疏道,汉高祖刘邦时曾规定非有功之臣不得封爵,而且爵位的继承也都是父死子继的、兄终弟及,而如今刘护的同母弟刘威尚在,刘瑰既无功绩又无德行,仅因为娶了皇帝乳母之女便得以加官进爵,这不符合礼制也不合乎道义,导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他建议刘祜以史为鉴,按规矩办事,但汉安帝仍然没有采纳他的谏言。
延光二年(123年),杨震升任太尉。汉安帝的舅父大鸿胪耿宝向杨震举荐中常侍李闰之兄,但杨震不肯录用,于是耿宝亲自到杨震家中对杨震说,李闰是皇帝看重之人,让杨震征辟其兄入朝为官是皇帝的旨意,他只是代为传达而已。但杨震依然拒绝并告诉耿宝,如果朝廷要让三公府征召官员,便因由尚书来传达诏令,耿宝怨愤而去。皇后兄长执金吾阎显也推荐自己的亲信给杨震,同样被杨震拒绝。但司空刘授听说此事后,立刻征召此二人,并在十几日内便予以升迁。因此,杨震也深为朝中权贵忌恨。
后来汉安帝又下诏为王圣修建宅邸,中常侍樊丰及侍中周广、谢恽等人更是推波助澜,祸乱朝纲。杨震再次上疏道,如今天下遭遇蝗灾,边疆又战事连连,国库空虚,汉安帝却在此时为其乳母大肆铺张修建府邸。周广、谢恽等人与樊丰、王永勾结,收受贿赂买卖官爵,甚至一些曾因贪腐而被禁不得做官的人也再次被重用,天下舆论哗然。且百姓不富足,君王也不会富足,百姓财尽、力尽便会怨恨而叛乱,希望汉安帝仔细考虑这些事情。但是汉文帝仍然不予理会,樊丰、谢恽等人见汉安帝帝对杨震多次的谏言都置之不理,便更加肆无忌惮,进而伪造诏书,调拨司农所掌管的钱粮、工匠以及物料,为自己大肆营建宅邸、园池、庐观,挥霍无数。后杨震又借地震之事向汉安帝进谏,认为地震发生在京城,便是上天对汉安帝宠幸佞臣、铺张浪费做出的惩罚,劝说其亲贤臣、远小人。
杨震多次上疏均切中时弊,汉安帝却不予理会反而感到厌烦与不满,樊丰等人更是对杨震身为怨恨,但杨震乃当世名儒,又不敢随意加害。不久,河间郡有一名为赵滕之人到宫门上书,批评朝政。汉安帝看后非常生气,便将赵滕收捕下狱,并定其欺君罔上、大逆不道之罪。杨震知晓后,立刻上疏营救,称古时贤君都会虚怀纳谏,赵滕虽言辞激烈犯了诽谤之罪,但与那些手持利刃的罪犯不同,希望能够免除赵滕的死罪。但汉安帝还是将赵滕处死。
饮鸩而死
延光三年(124年),汉安帝东巡泰山,樊丰等人建皇帝外出便趁机修建府邸。杨震属下高舒便招来大匠、令史检查,得到樊丰等人伪造的诏书,便准备奏章等汉安帝返回京城后弹劾他们。樊丰等人得知此事后,大为惶恐,恰逢太史姓说星象有变,昭示人臣有悖逆行为,樊丰等人便乘机诬陷杨震,称其在赵滕死后对朝廷心怀怨恨,且他是邓氏旧属,对汉安帝早有恨之意。待汉安帝返回京城之后,便连夜派使者收缴杨震的太尉印绶。杨震就此闭门谢客,樊丰等人又请大将军耿宝上奏,告杨震被收缴印绶后,心怀不满不服处置。汉安帝便下诏让杨震遣返回乡。杨震行至洛阳市城西的几阳亭时,悲愤对其诸子以及门生说道,死本为寻常之事,但他身居高位,却不能为国家、为朝廷诛杀奸邪,哪有脸面苟活于世。还道待他死后,以杂木作棺,用布被裹身,不要送回祖坟安葬,也不要建造聂氏宗祠祭祀。说完便饮鸩而死,享年七十余岁。而樊丰等人又命弘农知府移良,在陕州区截停杨震的灵车,将其灵柩丢弃在路旁,又罚杨震诸子代替邮差往来送信,路过的行人无不为之垂泪。
平冤昭雪
永建元年(126年),刘保刘保即位,樊丰、周广等人被处死,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上书请求重新调查杨震冤案。杨震得以平反,朝廷皆赞杨震之忠正,并任杨震两子为郎官,赐丧赞钱一百万,还以厚礼将杨震改葬于华阴潼亭。改葬当日,远近百姓皆前往悼念。
人物思想
经学修养
西汉时期刘彻“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立“五经博士”,《诗》( 《鲁诗》《韩诗》《六日诗》) 、《书》《礼》( 《仪礼》) 、《易》《春秋》( 《公羊传》) ,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武帝还设经学博士,实行以经取士的官吏选拔原则,标志着经学从民间私学变成朝廷官学。至东汉时期,刘秀、汉章帝、刘庄等经常诏令五经章句的整理和释义,甚至汉明帝还经常亲自讲经并撰写经学著作。在他们的倡导下,东汉经学盛行,当时的士人普遍都接受了经学教育,他们对经学的掌握以及运用体现了他们的经学修养。《后汉书·杨震传》中所在杨震的疏文中,便引用了包括《尚书》《诗经》《周易风水》《左传》在内的经学典籍,他的疏文几乎每句话都引经据典,以经学中的辞句典故来组织文篇,以经义阐发自己的见解,如他在永宁元年的三百四十八字的第一次上疏中,便引用五经内容十多处,体现了杨震与当时时代文化背景相对应的经学意识,以及他所具有的良好经学修养。
名节意识
两汉时期,许多解经的大儒都高扬名节意识,如西汉前期《韩诗外传》便有许多颂扬士人气节的篇章。在东汉崇尚经学的时代背景下,名节甚至成为王朝选材的标准,当时士人形成了崇尚气节的风气,清人赵翼在其《二十二史札记》卷五中载“东汉尚名节”。杨震也不例外,他少时师从大儒桓郁,博览经典,造就了他的名节意识,在他入仕后,也一直身体力行展示其气节。《后汉书·杨震传》所载杨震坚辞王密送金,就体现了其清正廉洁,还有他多次进谏,不惧皇亲国戚和皇帝内宠,以及后来上书营救赵腾,无不显示杨震正直无私、疾恶如仇、不畏强权的高尚节操。
人物成就
学术传统
杨震家族的学术传统在汉晋时期曾有广泛的影响,其师授传承影响了东汉中后期的士林,不仅其父子数人跟随桓郁学习,而且都有教授皇帝的经历,并且以其独特的地位影响了东汉社会政治的走向。从其父杨宝开始便习《欧阳尚书》,后跟随杨震桓郁学习《欧阳尚书》,因博学而被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后其子孙后人杨秉、杨赐、杨彪等人也都以研习《欧阳尚书》著称,并以此传授弟子,反映了杨震家族经学传家的风气和文化传统。
家风传统
杨震以品行高洁著称,其后人也继承了杨震忠正之品德。其子杨秉曾对刘志私下至梁冀之子河南省尹梁的府舍加以劝谏,后担任豫、荆、徐、充四州刺史和任城相时也以廉洁著称,其孙杨赐也曾对刘宏提出过批评意见,上书指责宦官专权。杨氏与同为当时东汉名族的袁氏相比,李贤注引《华峤书》曾说:“东京杨氏、袁氏,累世宰相,为汉名族”,“能守家风,为使所贵,不及杨氏也。”,可见杨震廉洁风尚在其家族的传承。
家族情况
杨姓源流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广韵》《姓解》《姓源》均认为杨氏出自姬姓,周 宣王子姜子牙封为杨侯,后并于晋,晋武公子伯侨的后裔羊舌肸以杨县为食邑,后叔向之子伯石以邑 为氏,称羊舌食我,杨氏的起源是以邑为氏。但《 元和姓·十阳》《世本》则说杨氏为姬发第三子唐叔虞之后,其后裔伯侨被封杨候,其子孙便以国为姓。考古学者杜葆仁、夏振英作《华阴潼关出土的北魏杨氏墓志考证》一文,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汉书杨敞传》《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后汉书·杨震传》《晋书·后妃列传》《晋书·杨骏传》《晋书·杨期传》《魏书·杨播传》 等正史和出土的一些墓志材料,考证了华阴杨氏从秦汉至北魏世系,总计二十五代,共九十五人,第一代为秦将杨章,杨震为第十一代。
杨震子孙
杨震有五子,分别为杨牧(曾任富波相)、杨里、杨让(曾任赵常山相)、杨秉(汉恒帝时任太尉)、杨奉(曾任黄门侍郎),《后汉书·杨震传》:“自震至彪,四世太尉”,杨震、杨秉、杨秉之子杨赐、杨赐之子杨彪连续四代都曾任太尉一职。
相关研究
《后汉书·杨震传》中称杨震为汉高祖时赤泉侯杨喜之八世孙,其高祖为杨敞,其父为杨宝,但《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述及杨喜八代后裔时,杨敞、杨宝、杨震却不见于记录,其所作杨喜世系为,杨喜→杨敷→杨毋害→杨孟常→杨恢→杨谭→杨并。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关于杨喜至杨震的传承为,杨喜(字幼罗,赤泉严侯)→杨敷(字伯宗,赤泉定侯)→杨(字毋害)→杨敞(字君平,安平敬侯)→杨忠(安平倾侯,弟杨恢)→杨谭(属国、安平侯)→杨宝(字稚渊,弟杨并)→杨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赵超指出,杨敷应从《史记》记载作杨殷,《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的世系是为了给杨敞、杨宝安一个位置 , 便不顾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的记载 , 将杨喜嫡 孙杨并变成了杨宝之弟,以显示杨震乃杨喜嫡系子孙,因此杨震是杨喜裔孙,但并非嫡系传承,但弘农杨氏著名于后世,始于杨震。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隋文帝杨坚为杨震十四世孙,乃杨震长子杨牧之后裔,但据《周书·杨忠传》载,杨坚明确可考的祖先为其六世祖杨铉,为前燕北平郡(今河北省遵化县)太守,而从杨上数八代至杨震,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且杨坚家族的名字,与杨震一支多有重复,不符合古代避祖先名讳的规矩,如杨坚之父杨忠与杨震曾祖父同名。故后人怀疑《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真实性,北宋学者洪迈曾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承用诸家谱牒,故多有谬误”,近代学者陈寅恪也曾说:“近代治史者无一不为其所欺。”
人物评价
杨震的高尚节操历来都为人称赞,李世民出巡游历途径杨震墓地时,感叹杨震为社稷恪职尽忠,却谗死于非命,亲自撰文祭奠杨震,唐朝名臣房玄龄也曾撰文说杨震“可谓虽死犹生,没而不朽”。南宋学者王应麟:“东汉三公,无出杨震、李固之右,而始进以邓、梁,君子以为。”
其“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四知”言论更是流传千古,唐代诗人胡曾有诗云:“杨震幽魂下邙山,关西踪迹遂荒凉。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另一位唐代诗人周昙也曾作诗赞曰:“为国推贤匪惠私,十金为报相危。无言暗室何人见,咫尺斯须已四知。”
清末小说家蔡东藩在起著作中曾说:“杨震不受遗金,四知之言,可质天地;并欲清白传子孙,卒能贻泽后人,休光四世。后之为子孙计者,何其熏心富贵,但知贻殃,未知贻德耶?而关西夫子杨伯起,卒以此传矣。”
贺清龙在《中国历史十大清官》中说:“杨震为官刚正不阿,正直公道,廉洁自守,成为历代清官的楷模。”,“杨震的一生,忧重责深,面对外戚、宦官势力,正身而立,可谓做人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
轶事典故
四环兆瑞
杨震父亲的杨宝九岁时去华阴北山玩耍,看到一只黄雀掉在一颗古槐树下,被一群蚂蚁围困,奄奄一息。于是杨宝便将黄雀带回家中精心喂养,待其痊愈便就其放飞。当夜,杨宝梦见一个黄衣童子向他跪拜道谢,原来这个黄衣童子是西王母的随身使者,随西王母东游时被魔啄伤坠地,幸好为杨宝所救才能生还,并赠给杨宝四枚白环,可令杨宝子孙位列三公。杨宝醒后果然有四枚白环摆在他枕前,于是杨宝便将白环贴身佩戴。后来杨宝娶妻后生下杨震,杨震两岁时,杨宝病重弥留之际将白环留给杨震并嘱咐他,以后要谨守操行,清白如此白环。杨震谨遵父亲教诲,后来果然位列三公,其廉洁名声也流传千古。
孤贫少年
杨震丧父后,生活十分穷困,他靠着租种别人的地,养活年迈的母亲年幼的弟弟。但他每天都会坚持读书到深夜,而且第二天耕作的时候,口中还会反复温习昨晚读读过的内容。某天,杨震去山上砍柴,中午的时候他坐在一棵大树写修习,并拿出随身携带的经书阅读,读到入迷时便高声朗读、手舞足蹈,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摔的头破血流,但他丝毫不以为意,捧其书本又继续阅读。杨震对母亲和弟弟也非常关心,家中余粮不多的时候,杨震总是将好吃的留给母亲和弟弟,自己以野菜充饥。母亲卧病在床时,他还去山上采集草药替母亲治病,掏鸟蛋给母亲补充营养。就这样,杨震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以聪明好学和孝顺闻名乡里。
杨震槐市
杨震家学渊源,又师从经学大师恒郁,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研读,二十岁时便继承父亲遗志,在其父亲开设在华山脚下牛心峪的学馆讲学,杨震和孔子一样,讲究有教无类,收了许多贫苦人家的子弟,四方的求学者络绎不绝,象集市一样,学生最多时达到两千人,因为牛心峪槐树很多,人们也将其称为“杨震槐市”,杨震认为“为人师者以德”,他教书育人以清白正直为要,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师德情操被人们誉为“槐市遗风”。
白鹤留翎
杨震在双泉学馆讲学期间,某天他去林中散步时,遇见一只受伤的白鹤,杨震便将其抱回家中救治,白鹤伤好后,杨震将其放归自然,白鹤飞到空中时,一张素笺飘落,只见上面写着“杨氏四代官授太尉”。杨震心中诧异,便追着白鹤来到一个山头,白鹤见此便不忍立即飞走,后白鹤从空中抖落白一根,杨震正要用手去接受,忽然一阵疾风将白翎吹得插入土中,杨震将白翎拔出后,地面随即涌出一潭清泉,泉水甘甜清澈。后来人们将传说中杨震追赶白鹤的峪道叫做“翎峪”(位于潼关县安乐乡境内),又在白鹤落翎的地方修庙纪念,取名为“留翎栈”,那潭清泉被称为“黑龙潭”。
杨震校书
杨震的先祖曾经将许多蝌蚪文典籍藏在原湖县境内的一个山洞中,从而使这些典籍躲过了浩劫。但先祖曾留下遗训,非博学鸿儒不得翻阅这些经书。杨震在牛心峪双泉学馆讲学后,觉得自己学业已成,便来到湖县泉里村(今河南省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寻访这些典籍。杨震找到经书后便在附近修建了一个研经讲学之所,取名校书堂。《郡国志》记载,在其校书堂西边龙望的南崖上,曾建有杨震藏书窟,并称后世有人入窟,在窟内发现古书两千余卷。
三鳣书堂
杨震在杨家村虽以校书为主,但他学识渊博,声名远扬,便有很多人慕名来求学,所以杨震依然坚持讲学,他的学生最多时达到三千人。某天有一只鹳雀衔着三条鳣鱼飞进来落在讲堂边,都讲拿着鱼对杨震说,鳣鱼身体黄地黑纹,是公卿大夫服饰的象征,而三则预示杨震将位列三公。于是杨震将校书堂该名为“三鳣书堂”,而在此事后,杨震也认为此乃天意,便走上了出仕的道路。
自食其力
杨震和母亲初到杨家村的时候,借助在亲戚家的一间破房子中,亲戚以卖豆腐为生,所以每天晚上都要磨豆腐、蒸豆腐。杨震白天要教书、种庄稼,所以只有晚上才有时间研读先祖留下的典籍,但亲戚磨豆腐、蒸豆腐的声音又抄的杨震无法安心校书。于是他决定自己盖一间房子,当他把房子垒到半墙高的时候,亲戚和学生们知道了此事便前来帮忙,但杨震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坚持要自己盖房子。但众人以为杨震是因为他们开始没来帮忙,心中有气,便趁杨震上课的时候将房子盖好了。但杨震回来后,竟抡起锄头将房子掘倒,然后以一己之力建好了房子。有人不理解杨震,但杨震却认为,他不想凡事都依靠别人,而且盖房子可以磨练他的意志锻炼他的勇气。因为杨震要校书、讲学,其田地经常欠收,与母亲只能以稀粥食用野菜度日。村中乡亲便送来粮食接济他们母子,但杨震均如数退还,但村民却不肯收。如此,以后但凡有人往家中送粮食,杨震便不吃饭只吃一种叫蕨的野菜,好几次饿晕。村民们无奈只有不再往他家送粮食了。
依踪索马
某日,杨震去皇天塬山洞背竹简,见一青年在集市内痛哭。杨震上前,见是杨村村民李欣,因其头扁被人称为“扁头”。杨震问其为何哭泣,李欣便哭诉道,他今日来集市贩卖家中马儿“雪里白”,将其拴在树桩上,在他吃饭回来后,却被人换成了一头毛驴。于是杨震将毛驴从树桩解下,只见毛驴解脱束缚后,便跑回五六里地外的杜家村中一户人家家中,杨震与李欣也随毛驴来到此处,在这户人家牲口棚中,发现了一匹白马,便是李欣丢失的“雪里白”。
毁屋留名
杨震任司徒姓时曾返回杨家村,却发现原来的破房子已被一座雕梁画栋的大宅院所取代,并设有一位管家,管家告知杨震,这座大宅院是杨震的几位朋友为其建造,是为了给他的子孙留一份基业。但杨震却认为这座宅院辱没了他一生清白,便将这座宅院铲平。事后,杨震清正廉明的名声在乡亲们中间广为传颂。
鸟哭杨震
杨震改葬当天,有一只高达一丈的大鸟落在其灵柩上,俯仰哀鸣,待改葬完后才飞走。郡府将改葬的异象奏报朝廷。刘保感觉杨震的去世的确是受到了冤屈,便下诏赞扬了杨震的正直无邪,嫉恶如仇,并称杨震受冤而死,导致灾异频发,还派太守丞用中牢礼为杨震祭祀。时人还在杨震墓前矗立了石鸟像。
后世纪念
四知书院
东汉顺帝刘保为了纪念杨震讲学的卓越功绩,于永建七年(126年),在东泉店建修了“育贤官”,高悬着“两泉交流,双桥结彩,晚霞永照,文辉万载”的书堂铭,并悬有“清德洁白”的横幅匾额。明万历四十年(1565年)县令王九畴,重修了育贤宫。清乾隆十年(1565年)陕西巡抚崔纪,命令将“育贤官”改建为“四知书院”,并立有“四知书院”石碑一通。但如今院内建筑已不复存在,仅留遗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卫峪乡双泉村。
太尉杨震碑
杨震去世后,其孙杨统的门人赵炽等人在杨震墓前刻了《太尉杨震碑》,额阳文篆书“汉故太尉杨筠松神道之碑”十字,其碑文见于《隶释》卷十二,碑阳十八行,行二十八字,碑阴二十五行,行九人,共计一百九十余人,皆杨震门人。该碑仅有拓文传世。
杨震陵园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兵宪张嘉曾在杨震墓前建亭堂。明朝万历元年(1573年),按察司副使蔡可教发起修建杨震陵园的建议,总结拓宽占地三十四亩,并修建了围墙,还建造了堂、翼室楔绰署等。山西按察司副使王学谟曾于同年撰写了《兵宪蔡公修复汉太尉杨先生记》,详细记载了蔡可教修复杨震陵园的情况。明朝时,潼关守卫张翰还曾在杨震陵园修建了“四知坊”,并刻了墓碑,以示纪念。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潼关兵卫副使汤斌又重新修建了杨震陵园,建有飨堂三间,修补并加高了围墙。康熙帝十六年(1677年),督邮使者程北麟祭祀杨震后,在杨震墓前立了“关西夫子杨公墓”一碑。嘉庆十七年(1812年),固原提督杨玉春对杨震陵园进行了再一次重修,并在陵园中设置了石雕群。
纪念村镇
杨震及其子孙被安葬于潼亭后,前来吊唁、扫墓祭祖的人越来越多,从此形成了吊孝集镇,人们以“白鹤吊孝”之缘称其为“吊孝村”,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因忌讳“孝”,便借村西石桥改名为“吊桥屯”,清顺治五年(1648年)又改为潼西屯,乾隆十年(1745年)又叫“吊桥里”,中华民国又在潼关设置“四知乡”,乡公所便设在吊桥,新中国成立后,吊桥村被划归潼关县高桥乡管辖,1999年,又更名为“四知村”至今。
明朝万历年间,按察司副使蔡可教修建杨震陵园,将吊桥村与杨震墓之间的一个小村庄作为杨震后裔看守墓祠的居所,后守墓人遵照杨震“槐市遗风”家训,家家户户门口均植有槐树,该村村名也叫“槐家城”。
陵寝墓葬
杨震及其子孙墓葬群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吊桥镇东,1959年由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发掘。该墓葬群有七座墓葬,自东而西一线排列,杨震墓为位于东端第一座墓。这批墓葬均为斜坡墓道砖室墓,墓前石碑今已不存,杨震墓分为前后两个墓室,无耳室 。该墓葬群出土器物以容器、仓、井、楼阁、畜圈等陶器为主,还有铜铁刀剑、铜镜、弩机、车马饰物与货币等,这些墓是汉墓分期断代的重要资料 。2019年,杨震家族墓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国家文物局.2023-06-21
汉太尉杨震 (2008).豆瓣电影.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