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阴平镇

阴平镇

阴平镇位于枣庄市峄城区南部,东与台儿庄区泥沟镇相连,南邻古邵镇,西与薛城区周营镇毗邻,北与榴园镇接壤,东北与吴林街道相连。阴平城始建于西汉,为鲁南古城;明、清时期,属峄县;1984年,建阴平镇。截至2018年末,阴平镇户籍人口为54493人,常住人口为56162人(2017年)。阴平镇下辖56个行政村,财政总收入3100万元(2011年),有工业企业356个,其中规模以上35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4个(2018年)。阴平镇是峄城区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历史沿革

汉书地理志》载:“阴平,侯国,属东海郡。章怀注:‘阴平,县,故城在今沂州承县西南。’”《县志.古迹考》曰:“阴平城,县西南三十里。汉阴平县,属东海郡。”

阴平城始建于西汉,为鲁南古城。

西汉阳朔二年(前23年),封楚孝王之子为阴平侯,始称阴平国,属徐州市

东汉时期,置阴平县,属东海郡。

三国至两晋后,并入兰陵县

唐、宋时期,属丞县。

金、元时期,属峄州。

明、清时期,属峄县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建文峰区,为鲁南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

1949年后,属阴平区,称峄县四区。

1958年3月,撤区为乡;同年9月,成立公社。

1984年,建阴平镇。

2000年2月,成为中心镇。

2001年,金陵寺镇并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阴平镇地处峄城区南部,东与台儿庄区泥沟镇相连,南邻古邵镇,西与薛城区周营镇毗邻,北与榴园镇接壤,东北与吴林街道相连,行政区域总面积100.02平方千米。

水文

阴平镇境内交错分布一条主干沟,九条支沟,二十条毛沟,沟壑密度2.6千米/平方千米,属淮河韩庄运河以北支流系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水域面积为107.9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8%。其中,河流水面面积为107.29公顷,滩涂用地面积为0.66公顷。

土地资源

2005年,林地56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68%,占农用地面积的7.06%。

矿产资源

阴平镇内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地下矿产有碳酸钙、石英石、煤炭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阴平镇下辖58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6月,阴平镇下辖56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阴平镇总人口5.1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66人,城镇化率7%。总人口中,男性26169人,占50.99%;女性25137人,占49.01%;14岁以下9639人,占18.8%;15—64岁33969人,占66.2%;65岁以上7698人,占15.0%。2011年,人口出生率10.9‰,人口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4.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13人。

2014年,总人口4.7万人。

2017年,阴平镇常住人口56162人。

截至2018年末,阴平镇户籍人口为54493人。

阴平镇人口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民族

阴平镇的民族主要为汉族

经济

综述

2011年,阴平镇财政总收入3100万元,比上年增长0.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0万元,比上年增长0.02%。

2013年,阴平镇完成生产总值16.73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96 万元,同比增长27.08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62元,同比增长1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2亿元,同比增长25%。

2016年,阴平镇实现生产总值19.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6.5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7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830万元。

2021年4月28日,入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2021年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

农业

盛产小麦、玉米、花生、谷子、大豆及各种瓜果,大枣冬枣、石榴、花生、粉皮等为鲁南地区名优土特产。

阴平镇耕地面积8939公顷,自2001年以来,阴平镇先后落实国家、省、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6个,先后完成菜园土地开发复垦一期、二期,北金庄、二郎庙土地开发治理,斜屋小流域综合治理,望仙山土地开发整理,铁脚山土地开发整理,白山土地开发整理,累计投资2635万元,总规划面积1985.5公顷,新增耕地513.29公顷,现已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渠、桥、涵、闸综合配套的现代化农业格局。境内现有大型节制闸2座,小型橡胶坝2座,大口井、机井200余眼,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玉米,2006年粮食总产量39996吨。新兴朱沟养猪、邢店养牛、王庄养鸡、赵村养羊、金寺养兔等规模养殖小区10余处。

2011年,阴平镇有耕地面积9.2万亩,人均1.8亩;林地面积10.9万亩。粮食作物以玉蜀黍属、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1万吨,人均800.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为1240亩,产量132.9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0万亩,产量5577.8吨,其中花生4857.7吨;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4.6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阳芋、大葱,其中白菜3.2万吨,土豆1.3万吨,大葱1652.6吨。

阴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6.4万头,存栏2200头;羊饲养量4.0万只,存栏1.1万只;牛饲养量300头,年存栏1700头;家禽饲养量24.1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4568.5吨,其中猪肉3239.5吨,牛肉235.2吨,羊肉294.0吨,禽肉658.7吨;牛奶30.6吨。

截至2011年末,阴平镇累计造林5.5万亩,其中防护林2万亩,经济林3.2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0万株,林木覆盖率46%,活立木蓄积量4.8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6万吨,主要品种有桃、柿子,其中桃4万吨,柿子2万吨。

工业

2011年,阴平镇工业总产值达到5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7%。2011年,阴平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家,职工4341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29.8%,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26家。

文化

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阴平镇境内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形态多样。“四乡”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特色产业发展的“硬支撑”,彰显出文化的“软实力”。

打造中国大枣之乡。阴平镇素有“大枣之乡”的美誉。近年来不断扩大大枣种植规模,叫响“硕果累累别样红,枣庄市有枣在阴平”的口号,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女娲”牌大枣商标及“峄县大枣”地理标识。实施了枣园灌溉工程,建设枣园绿道15公里。同时依托大枣资源,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推出了生态旅游项目和大枣自摘项目,园内设有五个自摘区,二处垂钓中心,六处养蜂基地,丰富了“农家乐”文化内涵。同时,枣园境内文峰观湖、马刨喷泉、红土埠遗址、女娲宫、龙爪唐槐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独有的枣园文化风格特色。阴平枣园面积发展到3.2万亩,大枣品种有长红枣、沾化冬枣梨枣等10余个。既满足了旅游消费需求,又培植起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打造中国玩具之乡。玩具是一个产业关联度较强、具有较长产业链的行业。阴平玩具产业规模之大、从业人数之多,在镇产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玩具产业的发展实行向外引资和向内聚资,并进一步拓宽招商领域,从单纯引进资金拓展到引进品牌、人才、市场、信息、管理、经营机制等各个方面,打造一批“专、优、特、精”的玩具企业,逐步形成具有自主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带动玩具产业发展。全镇现拥有腾华玩具、富华玩具、兴华玩具等12家玩具生产企业,玩具加工点20多个,年创汇1500万美元。其中,腾华玩具是国内最大的长绒毛玩具生产销售企业之一。

打造中国制刷之乡。制刷产业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是一个“朝阳产业”。阴平镇制刷行业起步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阴平具有特色的区域板块经济。近年来,为了培育“刷业板块”,阴平镇“立足刷业,发展刷业”,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造生产设备,提升技术水平,使制刷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制刷业在全镇基本形成了集原料生产、刷产品加工、研发销售、物流等相对成熟的市场体系,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共有德信制刷、万年刷业、春华制刷、利华刷业等8家制刷生产企业,拥有滚刷、漆刷、条刷、片刷等数十个品种,产品远销欧美国家。

打造中国爱情之乡。乡情文化创艺园由国家一级作家、《乡村爱情》著名编剧张继(阴平镇卜乐村人)投资兴建,规划建设了影视文化馆,用于介绍影视文化作品创作过程,宣传、推广当代影视文化作品,重温经典影视文化作品等;影视文化传播中心,用于文化创艺概念前期推广,影视文化短期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微型影视剧拍摄及发布等;影视文化交流中心,用于名人名家、团体学术交流研讨,文艺爱好者培训、准专业文艺工作者进修及观摩接待和综合办公等;《乡村爱情故事》街景复原区块;同时还规划了影视文化传播中心休闲广场、张继工作室、亲水餐厅、生态农场、名人小径、博艺林、景观水体等。乡情文化创艺园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影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还可以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特色产品

沭阳县毛笔

“笔出枣庄市,有柔有刚,和墨落纸,如意吉祥”这是全国书法协会主席对枣庄毛笔的高度赞誉。舒同先生题词赞“笔佳”。

阴平毛笔厂以制作北方特色的书法毛笔著称,继承了传统手工艺,以选毫讲究,配料严密,制作精细为本,更是具有传统书画特点,并以笔的四德“尖、齐、圆、健”为标准,受到国内外书画家的认可。该厂在生产技术上加大攻关力度,把狼毫软化作为重点技术攻关,针对化学物品对狼毫损害程度较大,造成过软、降低耐磨性的特点,该厂研究、试验发现使用氢氧化钙中加入去污剂和催化剂,软化效果显著,能达到预期效果,且保证了产品有柔有刚、柔中带刚,极大提高毛笔的使用质量。该厂生产的"榴园"牌毛笔种类有三百余种,毛笔规格以狼毫、石獾、山马、兼毫、羊毫等笔为主,最近几年又与北京知名画家共同研制出工笔、花卉、写意山水、花鸟、人物、齐派花鸟、书法真、草、隶、篆等系列画笔,为书画爱好者提供得心应手的工具。并配以精美的包装,是馈赠亲友的精美礼品,也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外事机构的最佳商务、会议、外事和庆典礼品。时任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书记的赵志浩同志亲临阴平毛笔厂指导、考察,对企业的发展给予很高的评价。市领导朱关兴、秦尧基、高惠民、金麟云也多次陪同省人大领导前来参观。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受到了文艺界老同志、老前辈的关注。苏毅然91年12月份来考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启功韩美林沈鹏华君武也前来考察。90年,常香玉蓝天野不吝笔墨,现场题词。

阴平毛笔作为大雅之堂的“文房四宝”之一,是峄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特产美食

阴平镇是著名的大枣之乡,素有“上郭的小枣甜掉牙”美誉。阴平镇党委政府围绕铁脚山、文峰山山脚和斜屋、黄崖流域开发万亩枣园。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枣园面积扩大至2.8万余亩。

地名由来

阴平镇因阴平国而得名。

交通

阴平镇境内有国道G206经过。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阴平镇有中心幼儿园1所,学校附设园9所,在园幼儿1957人,专任教师76人;小学8所,在校生3543人,专任教师21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00人,专任教师8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阴平镇成立了枣庄市首家镇级文化艺术联合会,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06人。下设阴平乡音柳琴剧团、文麓国学传习社、书画院3个。境内的《女娲传说》2006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阴平镇有卫生院1个,专业卫生人员85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28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9人、执业(助理)医师0.8人、注册护士0.6人。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2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5900人,参合率99.7%。社会保障

阴平镇党委、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办好事,围绕“路、水、医、视、保、气、老”等方面,完成大大小小民心工程近百件,使100%的行政村完成了村村通油路,100%的村通上甘甜清醇的自来水,继续实施村村通有线电视工程,加大文明生态村建设力度,搞好农村沼气池建设,加大教育投入,社会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社会保障

2011年,阴平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227户,人数2677人,支出360.6万元,比上年增长57%,月人均115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69人,支出59.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0人,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9.5%;大病救助12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29人次,共支出26.7万元,比上年增长69.8%;农村临时救济1000余人次,支出30余万元,比上年增长5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忧抚对象18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8万元,比上年增长15%。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捐款30余万元,使1000余名困难群众受益。

旅游

历史遗迹

红土埠遗址位于峄城区阴平镇刘庄村南约200米处,分布在马泉河东岸的二层占地上。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因遗址耕土层下是大量烧制陶器遗留下的红烧土,故当地群众为这个古老的土台取名叫“红土埠”,故当地作者便采用这一约定俗成的名称,将其命名为“红土埠遗址”。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包含有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乃至汉代遗物,延续时间长,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古遗址。从遗址中采集了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文物标本300余件(片),已陈列陈列在市博物馆内。据考古证明这里在5、6千年前活动着母系氏族部落。1992年该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刨喷泉为阴平八景之一(位于文峰山麓)。当地村民,世代相传,唐朝之前,此处没有泉。一次唐王李世民与王仁则交战,由于地理不熟,李世民被王仁则困在山套里。当时中伏正热,烈日炎炎,像地象个蒸笼。缺粮断水,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眼看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李世民一面发动军士寻找水源,一面组织将士组织突围。当李世民骑着宝马巡营来到文峰山脚下时,座下白龙马突然原地打转,前蹄乱刨。这匹马高八尺,长丈二,为宝马良驹。老马识途,大牲口通人性,此时理解主人的心情,摇头摆尾,前蹄哒哒紧刨,后蹄咚咚乱踏,荡起阵阵尘烟。突然,一股泉水从马的前蹄下喷涌而出。三军将士一片欢呼。大家久渴逢甘露,争相痛饮。李世民抓住战机,带领将士一鼓作气,一场血战,把王仁则打得大败而逃。从此,人们就把那眼长流不息的泉叫“马刨泉”。千百年来,马刨泉的泉水象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数千亩良田,养育着一方生灵。

女娲冢遗址阴平镇原金陵乡驻地西,有座金陵山,又叫女娲陵,相传以石补天的女娲死后葬于此地。女娲,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相传她曾以黄土捏成人。女娲冢遗址,传说中的女娲补天处,冢穴遗迹尚存。据南开大学教授江月启先生对6000多年前的红土埠遗址峄城区周围的地形、地貌考证,女娲就是本地氏族部落的一名杰出领袖。女娲峰位于文峰山脉东南部,据考,此乃女娲出生炼石补天之地,现有天柱峰、皇娘山、女娲洞、女娲庙、女娲坟等。女娲峰的女娲洞、朝阳洞等特殊的地质遗迹,以及以女娲冢、女娲祠等历史文化遗迹,经考证,是中华民族寻根祭祖唯一之处。而民间文学《女娲传说》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峰观湖”又是阴平八景之最。有诗赞日:“拔地通天穿云层,鲁南苏北第一峰。天下绝景谁领略,微湖落日看舟行。”

文峰山又名刺天峰,陡峭陡峭,拔地而起,直插青天,其海拔350.8米,为全区制高点。峄县志载:“若卓笔,复出云表,则刺天峰也。”“铁脚、刺天二峰,砥柱山,峄近境之山,至是叹观止矣。”登山西省眺,微山湖万顷碧波尽收眼夕阳西下夕下,红霞满天,百舸争驶,穿日而过。令人联想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之歌和陈毅当年过微山湖吟咏的“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

红土埠遗址

红土埠遗址位于峄城区阴平镇刘庄村南约200米处,分布在马泉河东岸的二层占地上。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0米。

文峰山

文峰山又名刺天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海拔350.9米,山势陡峭,直插云天。

马刨泉涌

马刨泉涌位于文峰山脚下,是峄城区流淌千年最大的古泉。

参考资料

【述说区划】阴平镇概况.微信公众平台.2024-01-15

峄城区阴平镇.枣庄网.2024-01-15

峄城区 2021 年度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 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公告.峄城区人民政府.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