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黑脸噪鹛

黑脸噪鹛

黑脸噪是一种中型鸟类,体长约27-32厘米。它的头顶至后颈呈褐灰色,额、眼先、眼周、颊、耳羽呈黑色,形成一条黑带,状如戴的一副黑色眼镜,非常醒目。背部呈暗灰褐色至尾上覆羽转为土褐色,颏、喉呈褐灰色,胸、腹呈棕白色,尾下覆羽呈棕黄色。它们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的地灌丛和竹丛中,也出入于庭院、人工松柏林、农田地边和村寨附近的疏林和灌丛内。它们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特别是秋冬季节集群较大,可达10多只至20余只,有时和白颊噪鹛混群。它们是杂食性动物,以昆虫为主食,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种子和部分农作物。黑脸噪鹛分布于越南北部和中国多地。它们也被用于防治松毛虫属等森林害虫。在中国,它们被称为“七姊妹”。

形态特征

黑脸噪鹛前额、眼先、眼周、头侧和耳羽黑色,头顶至后颈褐灰色。背暗灰褐色至尾上覆羽转为土褐色。尾羽暗棕褐色,外侧尾羽先端黑褐色,有时仅中央一对尾羽深褐色,外侧尾羽栗褐色,端部具黑色横斑,越往外侧尾羽,端部黑色横斑愈逐渐融合为一块黑色端斑。翼上覆羽和最内侧飞羽与背同色,其余飞羽褐色,外羽缘黄褐色。颏、喉至上胸褐灰色,下胸和腹棕白色或灰白沾棕,两胁棕白沾灰,尾下覆羽棕黄色,腋羽和翼下覆羽浅黄褐色。

虹膜棕褐色或褐色,嘴黑褐色,脚淡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100-142g,♀98-132g;体长♂266-311mm,♀282-320mm;嘴峰♂23-28mm,♀22-28mm;翅♂113-131mm,♀115-127mm;尾♂127-157mm,♀134-153mm;跗♂39-45mm,♀40-44mm。(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地灌丛与竹丛中,也出入于庭院、人工松柏林、农田地边和村寨附近的疏林和灌丛内,偶尔也进到高山和茂密的森林。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

习性:常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特别是秋冬季节集群较大,可达10多只至20余只,有时和白颊噪鹛混群。常在荆棘丛或灌丛下层跳跃穿梭,或在灌丛间飞来飞去,飞行姿态笨拙,不进行长距离飞行,多数时候多是在地面或灌丛间跳跃前进。性活跃,活动时常喋喋不休地鸣叫,显得甚为嘈杂,所以俗称为‘嘈杂’、‘噪林鹛’或‘七姊妹’等。

食性:属杂食性,但主要以昆主为主,也吃其他无脊椎动物、植物果实、种子和部分农作物。所吃昆虫主要有象鼻虫金龟甲甲虫蚱蜢、象、金花虫科、蚂蚁、瓢虫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膜翅目、异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植物性食物主要有植物果实、种子以及玉米、稻谷、麦粒等农作物,也吃荸荠番薯和水果。植物性食物多发现在冬季所采集的胃中,夏季则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

叫声:夏季鸣叫更为频繁,鸣声响亮,单调而粗涩,听后让人难忘,其声似‘diu-diu’或‘ju-diao,ji-dia’。常常一只鸟鸣引起整群甚至其他群的鸟亦跟着鸣叫不息。

分布范围

分布于老挝越南北部、中国(陕西南部秦岭、山西南部、河南、安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东至江苏、浙江、福建,南至广东、香港、广西,西至四川、贵州和云南东部。)。

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低山丘陵和村寨附近小块丛林和竹林内,巢多置于距地1m至数米高的灌木、幼树或竹类枝上。巢呈杯状,主要由细树枝、枯草茎、草叶、草根、树叶、叶柄、植物卷须、树皮纤维、纸片等材料构成,结构较为粗糙,内垫有细草根、卷须、松叶等柔软物质。巢的大小巢外径13cm,内径9.2cm,高11.8cm,深6.5cm,距地高约2m。每窝产卵3-5枚,卵灰蓝色或具有光泽的青白色、光滑无斑(或微呈绿白色、缀有褐色块斑,尤以钝端较,卵为卵圆形,大小为27-28mm×19-21mm。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