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时乔

杨时乔

杨时乔明(公元1531年生,死于公元1609年)字宜迁,号止庵,信州上饶人(今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水南街道滩头人)。约朱翊钧万历三十七年(1609)前后去世。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进士。万历中,累官吏部左侍郎。绝请,谢交游,止宿公署,苞苴不及门,叙平亢。卒,谥端洁。方孝岳著有《端洁集》、《两浙南事书》一卷 《周易古今文全书》、《马政记》等,均《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并传于世。

图书信息

古籍名:两浙南关榷事书

作 者:(明)杨时乔撰

出版社:上海市: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95

版 本:影印本

丛书名:续修四库全书

陈年旧事

生平

杨时乔(1531年~1609年),今上饶市人。他出生在信州区水南街滩头村,两岁丧父,四岁亡母,少年中进士。他入仕后,历任工部主事吏部员外郎吏部左侍郎等职。任吏部左侍郎时,吏部尚书李戴告退,由杨时乔代理主持部事。杨时乔逝后,朝廷追认他为吏部尚书。

杨时乔与丰溪河

杨时乔为官“清正廉明,苞苴不入门”(《广信府志》),勤为百姓办事,深受百姓爱戴。他逝世后,箱笼别无余财,仅剩几件旧衣。杨时乔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他修理丰溪河的故事仍在上饶市广为传颂。在杨时乔代理吏部尚书期间,当朝宰相沈一贯一心想在朝廷培植自己的死党。而杨时乔在考察京官时,却力锄沈一贯的死党。有一日上朝,沈一贯向皇帝举荐自己的亲信出任兵部尚书。杨时乔心里明白宰相的用心,便据理反对。沈一贯因此记恨在心,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沈一贯多次上疏攻击杨时乔。杨时乔就上疏称病告归。赵顼不批准,却又不置尚书和右侍郎,杨时乔不得以,只好独理吏部事务(前后五年吏部无尚书和右侍郎)。因为沈一贯结党营私,朝中上下相凌,纲纪日乱。杨时乔官位不高,举措动见掣肘,无奈只好勉为应付。但沈一贯还是想找机会除掉杨时乔。

不久,黄河决堤,沿河三府二十一县受灾。朝廷派出的救灾治河大臣,因侵吞救灾钱粮而走马灯一样被撤换。治河不见成效,皇帝不悦。沈一贯计上心头,向皇帝奏曰:杨巍(因刚正不阿,秉公办事,时人称为杨天官)德才超人,若派他去救灾,必拯民于水火。

黄河水灾连年不断,治河是桩吃力不讨好的差事。这次黄河是决口,要治好谈何容易。治不好,沈一贯可以落井下石,将杨时乔这颗眼中钉拔掉。如果治河奏效,沈一贯又另有计加害杨时乔。

杨时乔到达灾区,深入察访灾情,安置灾民;访问当地能人,分析决堤原因,商议治河办法;亲自参加疏通河道,修堤筑坝。不到一年治河告捷。

杨时乔奏捷回京,赵顼皇帝龙颜大悦,上朝褒奖杨时乔,当殿赐以黄金五千两、缎百匹、酒五十坛,恩准返乡省亲三个月。

杨时乔荣归上饶市广信府及其七县官员纷纷来拜见,献上各种贵重礼品。杨时乔一概拒受各种所献礼品,并谆谆告诫进见者为官要清明节,要为国分忧、为民解难。当时,上饶城南的丰溪河又浅又窄,每逢雨季,便发洪灾。杨时乔这次回故里,便捐上皇帝赏赐的五千两黄金,招集乡亲拓宽河道,疏通水路。家乡人民积极响应,在杨时乔的主持下,只用了三个月,丰溪河就被疏理好了。

杨巍回家乡疏理丰溪河一事很快传到京城,沈一贯获悉,快活得手舞足蹈,阴险地说:“杨天官啊杨天官,这一回我要送你上西天!”

杨时乔省亲期满,回京谢恩。早期,沈一贯突然出班奏道:“皇上,按朝法规定,私开运河,该当何罪?”赵顼皇帝脱口说:“该斩!”

沈一贯急忙应道:“遵旨!”立即示意事先安排好的刀斧手,将杨时乔讫。

当神宗皇帝弄清怎么回事时,杨时乔已经人头落地。可怜耿耿忠臣,惨遭奸贼陷害,好不冤枉!事后,神宗自思失言,害了股肱之臣,传下圣旨,追认杨时乔为吏部尚书,赐谥端洁,并赔赐金头一个。金头五斤四两赤金浇铸。为防人盗墓,皇帝下令特制三十六口红木棺,精选二百八十八位强壮兵士为抬棺“钦差将军”,抬着三十六口棺椁来回穿插三十六遍,换杠三十六趟,直弄得谁也弄不清哪口棺椁里有金头。然后再将三十六口棺椁分葬在江西、安徽、福建省三省的三十六县。当葬在上饶市的棺椁被护送到广信府时,广信府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上饶百姓倾城而出,送葬队伍十数里长。

今日丰溪河

丰溪河宽阔流畅,百年难遇洪灾。如今,上饶市人民政府又拨专款修建两岸河堤,使之成为亮化、绿化、美化的滨江公园。漫步在美丽的滨江公园的饶城市民,仍然记着疏浚丰溪河的杨时乔。

明史记载

杨时乔,字宜迁,上饶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除工部主事。榷税杭州市,令商人自署所入,输之有司,无所预。隆庆元年冬,上时政要务,言:“几之当慎者三,以日勤朝讲为修德之几,亲裁章奏为出令之几,听言能断为图事之几。弊之最重者九:曰治体怠弛,曰法令数易,曰赏罚无章,曰用度太繁,曰鬻官太滥,曰庄田扰民,曰习俗侈靡,曰士气卑弱,曰议论虚浮。势之偏重者三:宦寺难制也,宗禄难继也,边备难振也。”疏入,帝褒纳,中外传诵焉。

礼部员外郎,迁南京尚宝丞。万历初,以养亲去。服除,起南京太仆丞,复迁尚宝。移疾归。时乔雅无意荣进,再起再告。阅十七年始荐起尚宝卿,四迁南京太常卿。疏请议朱允炆谥,祠礼死节诸臣。就迁通政使。秩满,连章乞休,不允。三十一年冬,召拜吏部左侍郎。时李戴已致仕,方孝岳至即署部事。绝请谒,谢交游,止宿公署,苞苴不及门。及大计京朝官,大学士沈一贯欲庇其所私,惮时乔方正,将令兵部尚书萧大亨主之,次辅沈鲤不可而止。时乔乃与都御史温纯力锄政府私人。若给事中钱梦皋、御史张似渠、于永清辈,咸在察中,又以年例出给事中钟兆斗于外。一贯大愠,密言于帝,留察疏不下。梦皋亦假楚王事再攻郭正域,谓主察者为正域驱除。帝意果动,特留梦皋;已,尽留科道之被察者,而严旨责时乔等报复。时乔等惶恐奏辨,请罢斥,帝不问。梦皋既留,遂合兆斗累疏攻纯,并侵时乔。时乔求去。已而员外郎贺灿然请斥被察科道,亦诋纯挟权斗捷,顾独称时乔。又言:“皇帝睿断躬操,非阁臣所能窃弄”,意盖为一贯解。方孝岳以与纯共事,复疏请贬黜,不报。及纯去,梦皋、兆斗亦引归。帝复降旨谯让,谓“祖宗朝亦常留被察科道,何今日揣疑君父,诬诋辅臣”。因责诸臣朋比,令时乔策励供职,而尽斥灿然及刘元珍庞时雍辈。时乔叹曰:“主察者逐,争察者亦窜矣,尚可靦颜居此乎?”九疏引疾,竟不得请。时中外缺官多不补,而群臣省亲养病给假,及建言误被谴者,充满林下,率不获召。时乔乃备列三百余人,三疏请录用。三十四年,皇长孙生,有诏起废,时乔复列上迁邹元标等九十六人,削籍范俊等一百十人。帝卒不省。

明年,大计外吏。时乔已偕副都御史詹沂受事,居数日,帝忽命户部尚书赵世卿代时乔,遂中辍;盖去冬所批察疏,至是误发之也。辅臣朱赓谓非体,立言于帝。帝亦觉其误,即日收还。时乔坚辞不肯任,吏科陈治则劾其怨怼无人臣礼。有旨诘责,时乔乃再受事。永年伯王栋卒,其子明辅请袭。时乔以外戚不当传世,固争之,弗听。时一贯已罢,言路争击其党。而李廷机者,一贯教习门生也,阁臣阙,众多推之;惟给事中曹于汴、宋一韩、御史陈宗契持不可。时乔卒从众议。未几,又推黄汝良、全天叙为侍郎,诸攻一贯者益不悦。给事中王元翰、胡忻遂交劾方孝岳。时乔疏辨,力求罢。

当是时,帝委时乔铨柄,又不置右侍郎,一人独理部事,铨叙平允。然堂陛扞格,旷官废事,日甚一日,而中朝议论方嚣,动见掣肘。时乔官位未崇,又自温纯去,久不置都御史,益无以镇厌百僚。由是上下相凌,纪纲日紊,言路得收其柄。时乔亦多委蛇,议者谅其苦心,不甚咎也。秉铨凡五年。最后起故尚书孙丕扬。未至,而时乔已卒。余一敝裘,同列以殓。诏赠吏部尚书,谥端洁。

时乔受业永丰吕怀,最不喜王守仁之学,辟之甚力,尤恶罗汝芳。官通政时具疏斥之曰:“佛氏之学,初不溷于儒。乃汝芳假圣贤仁义心性之言,倡为见性成佛之教,谓吾学直捷,不假修为。于是以传注为支离,以经书为糟粕,以躬行实践为迂腐,以纲纪法度为梏。逾闲荡检,反道乱德,莫此为甚。望敕所司明禁,用彰风教。”诏从其言。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