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蒋荫棠

蒋荫棠

蒋荫棠,营口盖县人,近代著名爱国书法家、教育家。民国初年,有一首爱国歌曲不胫而走,迅速唱遍大江南北,这就是《苏武牧羊》。而这首歌词的作者却鲜为人知,无论是音乐著作、歌曲集,还是艺术院校和中学的音乐教材,都没有词曲作者的名字,有的甚至标注“古曲”二字,使人误认为这是一首古典名曲。这首名曲《苏武牧羊》的词作者就是蒋荫棠。

人物生平

近代著名教育家、书法家,著名爱国歌曲《苏武牧羊》的词作者。

蒋荫棠(1846~1923年)名麒昌,1846年生于今营口市盖县矿洞沟镇玉石沟村紫气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少受母训,8岁入私塾。虽只念二年私塾,但天资聪颖,善文晓医,乡里有名。16岁设帐教私塾,同时潜心研读,声誉很高。18岁时,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多融会贯通,受到当地名士宿儒的称赞,在乡里声望颇高。21岁,娶妻,妻贤家睦。1905年,他带了9名学生到锦州市参加院试,考题很难,他略一思索,挥笔疾书,写完卷子,又一连替学生写了9篇。发榜时,榜上高书“明枪第一名蒋荫堂”。发榜后第三天,清代废除科举,功名落空。看透了清末官场的腐败,蒋荫棠便舍弃功名,开设私塾。蒋荫棠学识高深,远近慕名拜师求学者很多。花甲之年,先后被盖州市辰州书院、简易师范中学、女子师范学校聘为国文教员,曾培育出一批名流高士,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冯庸大学教授刘化民等皆出其门下。蒋先生待母极其孝顺,每有收入,即为母增添衣食。他生活俭朴,为人正直,平易近人,从不恃才傲物,为师生们所敬重。1914年,盖平县成立师范中学,他被聘为国文教员,教学中深受上司器重和学生爱戴。学生后有为者如沈延毅。

清末民初,国体更迭,内忧外患连年不断,执政者在外交上卑躬屈节,国人深感耻辱。当时,盖州市盛行演唱皮影戏。皮影戏的大悲调慷慨激越,雄浑悲壮,与盖平师范中学师生忧国忧民、重振国威的志向产生共鸣,学生们时有吟唱。音乐教员田锡侯听到这首曲子,非常喜欢,便把谱子记下来。但是,只有曲子还不能完全表达师生的情感,为曲子填上词,就成了师生们共同的渴求。他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才华出众的蒋荫棠。

此时,蒋荫棠刚刚为学生们讲完《李陵答苏武书》,他走出课堂,一腔激情还充盈心中,恰逢学生们送来这首格调高古的曲子,立刻引起蒋荫棠的共鸣。他连夜奋笔疾书,一挥而就: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拱服汉德威。”

这首歌迅速在师生中传唱,而且在传播渠道极其原始的情况下,几乎流传到全国每一个角落,而且绵延百年,至今不衰。

1923年4月6日,77岁的国文教师蒋麒昌逝世。翌日,盖州市师范学校举办追悼会,张作霖大帅派代表参加,众人唱起来他写的《苏武牧羊》。

作品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

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