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之
李宪之,气象学家、气象教育家,是我国气象科学研究和气象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人物简介
20世纪20年代,他参加西北考察团开创气象野外考察的先河,发表论著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对若羌天气的影响》,《东亚寒潮侵袭的研究》,《台风的研究》。上述论著都是世界上研究寒潮和台风的奠基性、经典性的著作,在国际气象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后,他致力于旱涝灾害的气象研究,出版专著《季节与气候》、《降水问题》、《论台风》。长期从事气象高等教育工作在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培养出了大批气象事业方面的优秀人才和教育家。
人物历程
1904年9月26日 出生于河北省赵县南解家。
1924年 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
1926年 升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1927-1930年 任西北科学考察团气象生,在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等地作气象和水文观测。
1930-1934年 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1934年获博士学位。
1934-1936年 在柏林大学作博士后研究工作。
1936年11月 从德国回来,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气象学报》特约编辑。
1937年 升任清华大学教授。
1937年11月 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清华大学南迁)教授。
1938-1946年 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
1946-1952年 任清华大学气象系系主任,教授。
1950年 任北京市气象学会理事长。
1950-1958年 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
1952-1958年 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大气物理教研室主任,教授。
1954-1958年 任《气象学报》编审委员会主任。
1956年 加入“九三学社”。
1958-2001年 任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教授。
2001年3月21日 病逝于北京,享年97岁。
生平
李宪之,字达三,1904年9月26日出生于河北省赵县南解疃。1924年毕业于保定河北大学附属中学,同年考入北京大学理预科,两年后升入物理系。1927年参加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1927年,中国学术界和瑞典人、德国人、丹麦人联合组成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中方团长是北京大学教务长徐旭生教授;1928年12月以后由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考古学会教授袁复礼任代理团长;外国人团长是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博士(Dr.Sven Hedin);负责气象工作的是德国人郝德博士(Dr.W.Haude)。考察
团公开招生,经过考试选拔,李宪之被正式录取,为考察团的气象生。考察团5月初出发,从北京乘火车到包头市后,就靠骆驼为交通工具,到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在荒无人烟的撒哈拉沙漠进行地质、测量、天文、考古、古生物、气象和水文的多学科大型综合考察。一路经受饥饿、干渴、严寒、酷暑以及狂风、暴雪、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困扰;有时骆驼受饥饿劳累而倒毙,考察团员只能徒步前行;每到一处,要自己架设帐蓬,自己砍树制作木筏漂浮于河心进行水文气象观测;加之途中土匪抢劫,地方官兵阻挠袭击;更有甚者,西行之初外国团员的语言和行动处处看不起中国人,污辱性的言词刺痛中国团员的心。于是年轻人聚在一起,决心要振作起来,要奋斗,处处要比欧洲人做得好,要为中国人争气。行动上吃苦耐劳,知难而进,迎接挑战。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拼博,全团中国人的成绩都非常好,打消了外国团员的傲气,并普遍称赞中国人的工作精神和学习热情,佩服中国人的记忆力。
李宪之一生所具备的奋发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锲而不舍且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及与同行相处精诚无间的协作精神,都与在考察团中受到艰苦的磨炼有关。在人迹罕至的荒漠,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三年后,李宪之于1930年经考察团气象主任郝德博士的推荐,从乌鲁木齐市赴德国,到柏林洪堡大学深造。因其学习成绩优异,科学研究很快取得突出成果,到德国4年,就从大学本科生获得博士学位。他整理、分析研究西北考察时收集到的材料,发表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受世人瞩目。
1936年李宪之自德国归来,应聘为清华大学专任讲师(相当于现在的副教授),一年后升为教授。因抗日战争爆发,1937 年清华大学南迁,11月和北京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在长沙市合为临时大学,1938年三校迁至云南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李宪之任地质地理气象系教授,并应云南大学和空军气象训练班之聘,去那里兼课。抗日战争胜利后,清华大学迁回京,成立气象系,李宪之任系主任。1952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气象系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气象专业。李宪之任大气物理教研室主任,并讲授气象学、气候学等课程,他又集中精力于地球科学类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发表论文,出版专著。
野外考察
西北科学考察团第一站选点在包头市以北的哈纳河畔,李宪之做地面气象观测和高空气球测风。接着,随徐旭生团长在内蒙古自治区西北部居延海进行了一次环湖水文气象考察。
1928年考察团进入新疆,李宪之随郝德在哈密市、乌鲁木齐市、若羌县,后又到青海省的铁木里克等地建立过多个气象台站。
考察团的气象主任郝德是典型的德国人,工作认真,要求严格。但李宪之不怕艰苦,工作和学习都非常努力,每天定时做气象观测,途中也不间断,郝德对此非常满意。1928年6月郝德带李宪之和另一名德国天文、气象观测员狄德满(Dettman)到新疆天山南麓,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方的若羌,于地势平坦的水渠边建气象站,又在南35公里处山上建一高山气象站,每天山上山下两处观测四次,郝德对李的工作很放心,经常批评狄德满,狄德满也承认自己工作不如李宪之,常夸赞说“中国人确是好样的!”后来狄德满回德国去了。郝德于9月离开若羌县,越过阿尔金山脉到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的铁木里克建站,若羌的气象站交给李宪之一人负责,团里派了一名当地新招收的试习生做他的助手。铁木里克的台站建成后,郝德又要李宪之去替换他的工作,这期间李宪之在若羌—铁木里克之间往返四次,四次途经罗布泊,工作异常紧张和艰苦,但受到郝德异乎寻常的信任和重用。
由于往年10月中下旬有寒潮入侵铁木里克,郝德派李去监视。1928年10月23日有一股强冷空气由北冰洋向南奔驰,25 日开始已侵入新疆,26日越过昆仑山脉北支。李宪之在铁木里克观测到地面气温迅速降低,气压大幅度升高,高空风向转成北风的高度从25日的5公里日渐降低,但27日到2公里后气球进入密布的积云层。这时地面狂风摧毁了考察团的帐篷和蒙古包,风速仪达到最大值每秒33米后也被吹坏。观测不能继续,只好将风暴过程和物品损失情况作为气象实况记录下来。这场狂风袭击激发了李宪之后来从事寒潮研究的决心。
1936年李宪之自德国归来,任教于清华大学,到校后立即讲授内容截然不同的三门课程:气象学、天气预报和理论气象。
抗日战争爆发
李宪之随清华大学南迁,至长沙市又到昆明市,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简称地学系)教授,一年内开设:气象学、气象观测、天气预报、理论气象、海洋气象和航空气象等六门课程。还应云南大学之聘,到该校农学院讲授气象学。抗日战争期间我国初建空军,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创办气象训练班,李宪之应聘去兼课。抗战胜利后又到成都市为空军气象训练班第七期学生授课,并开出新课——热带气象学。在中华民族遭受深重灾难的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生活极其清苦,但李宪之胸怀民族大义,毫无怨尤,把艰难困苦当作对自己的锻炼。他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克服物资匮乏、办学条件恶劣等不利因素,坚持气象高等教育事业,并为进一步发展积极准备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后
清华大学迁回北京,成立气象系,李宪之任系主任。他除了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统筹气象系全局,首抓教师队伍建设:考虑长远发展,克服眼前师资短缺的困难,送三位助教讲师相继出国深造;又逐年在毕业生中留下新助教;1950年聘请刚获美国博士学位的谢义炳到清华气象系任教;为了教学和科学研究、与气象服务紧密结合,邀请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顾震潮、交通部中央气象局局长涂长望到清华兼课。另一方面,他还不断增加新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改善教学条件。为便于理论联系实际,恢复了清华大学气象台的观测和天气预报工作。李宪之肩负重任,苦创育才基业,使清华大学气象系不断发展壮大。1952年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清华大学气象系并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为气象专业,并应国家急需招收新生100名,承担了比以往扩大10倍招生名额的艰巨任务,这全有赖于李宪之奠定了清华大学气象系的坚实基础。所以,气象界公认李宪之是高等气象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我们的一代宗师。
奋斗不息
解放初期
李宪之治学严谨,分析精辟,思维纵横驰骋,博大精深,常有独到的见解。他发现天、地、气三者有统一的规律性。早在德国时,他就论述过大气环流与海洋环流的相似性;解放初期,他发表了《大陆起源和地球面貌发展的综合假说》的论文;20世纪90年代初,他对气候变暖和臭氧减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对不同地区的暴雨、地震、火山等很多地球科学方面的灾害现象,提出不少新观点。
“文革”后期
“文化大革命”后期,李宪之从卫星云图和环球暴雨区连续几个月的变化,发 现一种从未被人发现过的南北半球间宏观天气系统——呈S型的宏观云带。这个发现在他后来的文章中常被深入论及,并用来说明多种灾害现象,诸如:他发表论文分析1991年我国严重洪涝灾害的成因,又撰文分析1993年美国特大暴雨的成因。他认为,这种宏观系统能把全球范围内许多重大灾害现象有顺序地、有机地联系起来,进一步搞清楚这种宏观现象对于短期气候预报会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现今
李先生的预言,有的已得到事实的证明,有的还没有资料,没有机会证实,但他对宏观天气系统动力作用的认识,对于天、地、气统一规律的认识,拓宽了科学研究的视野,给后学者以深刻的启迪。李宪之90岁高龄,笔耕不辍,还常去校系图书馆,甚至自己乘公共汽车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查阅最新资料。直到去世前一年,96 岁,自知重病在身,还完成1万多字的学术论文《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大范围持续性强烈降水发生与发展机理问题》。
评价
李宪之的学术研究视野很广,关心地球科学类的许多问题,如地球磁场的起源问题,又如“板块构造学说”与地震的主要原因等等。对天文学中的某些问题也有独到的见解,他把极光结构同大气运动相对照,分析综合近百年来国际上极光研究中的意见分歧,提出上、下层离子流相结合而形成极光的理论,并用六个方面的实际资料来证实这一理论。李宪之从台风结构与星系结构的相似性出发,用内旋与等角速度解释了天文学上尚未解决的难题——棒旋星系的成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