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竹白
沈竹白(1878—1914),祖籍绍兴市,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905年东渡日本,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08年,赴开封市,为启迪文化,唤醒民众,捐资开办醒豫讲演所、醒豫阅报社,利用这些场所揭露清代政府腐败无能,宣传革命主张,启发民众觉悟。1911年12月为响应武昌起义,革命党人定于1911年12月22日夜在河南省发动起义,担任政学界联络工作。中华民国成立后,沈竹白筹资在开封创办平民织染厂、太阳宫实习工厂,从上海市引进新技术,织造布匹、被面等,所出产品质优价廉,对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起到了积极作用。
1914年1月28日英勇就义。
人物生平
幼年时期
沈竹白祖父曾在清吏部任职,历任河南许州州判、方城县知州,沈竹白父亲历任罗山县知县、汝宁府汝南埠通判。
沈竹白弟兄五人,他最小。幼年的他聪明好学,在母亲的教诲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记者在沈竹白孙子沈毅家中,得见其绘画遗作,颇见功力。开封烈士陵园,还收藏着他曾弹奏过的风琴。
“因我曾祖父与袁世凯有旧交,当袁世凯回项城市葬生母刘氏时,我祖父沈竹白随父袁。袁世凯欣赏他是个青年才俊,1903年,令他赴天津市督署,委任他为督署文案。他坚辞不就,入天津大学读书。”——沈竹白后辈沈毅。
日本学习
1905年,沈竹白东渡日本,第二年由胡经武(胡瑛,著名反清志士)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并结识了张钟端等人。
南朱北沈
1908年回国定居开封市。任中州公学总办、河南提学使署督学,暗中联络同志进行革命活动。1911年张钟端组织河南起义时,担负政、学界的联络工作。
1911年12月24日张钟端等11烈士惨遭杀害,暴尸荒野,无人敢于收殓。“白沙盈赤血、飞雪幂横尸”,真是惨不忍睹
沈竹白的义举再次震动了清廷,河南省当局下令逮捕沈竹白。沈闻讯后星夜出走,绕道天津市,逃往上海。在上海沈竹白受到中国同盟会总部的亲切接见,对其行为“皆以粤之朱执信收葬黄花岗72烈士目之”。“南朱北沈”之说,证明沈竹白受到了人民的尊敬。
1912年5月20日,《大中民报》在《将竖起纪念碑》中写道:“去岁诸烈士尸骸经沈竹帛(白)君代为收殓,暂柩南关。昨沈君又面请张都督筹款迁葬,并建设纪念碑事宜。张都督已允,首先提倡捐款,想此事不日即可举办矣。”
1912年,同盟会内部分裂,一部分人加入袁世凯的御用工具统一党。为抵制逆流,沈竹白与多人发起组织河南社会党,介绍同志入党,巩固革命成果。
民国成立后,沈竹白返回河南省,为就义烈士遗属的善后及建立纪念碑事宜,他一面上书省议会,一面面见豫督张镇芳,提出请求,终于获准给烈属发放抚恤金。
1913年春,宋教仁,全国哗然。沈竹白时任洛阳火车站货捐局局长。
英勇就义
不久,孙中山发动了讨袁“二次革命”,沈竹白积极参与。据开封市《时言报》1917年4月14日追述沈竹白事迹写道:“沈嘉炎,字竹白……民国二年与杨少万、刘培之同受黄兴(字克强)委任,在郑、洛招待中国国民党国会议员,于二次革命号召同志,密谋河南独立……”
当时,洛阳市人杨少万(杨瑾华)以行商作掩护,往来陕、豫、鲁之间进行革命联络,在山东周村被密探跟踪逮捕,押解开封。杨案株连数十人。
当时袁世凯表弟张镇芳出任豫督,他派出密探和军警,侦缉革命党人的行迹,张镇芳一直视沈竹白为“不安分人物”,只因他有社会声望,不敢贸然逮捕。
张镇芳指使河南省国税厅筹备处处长俞泰初出面,先撤沈竹白洛阳火车站货捐局局长之职,再从洛阳调回开封市。
1914年1月12日,沈竹白回到开封,被密探监视。1月15日8点钟被捕。
当时,在开封军警联合会司令部任职的沈德本,与沈竹白同乡同族,竭力为其开脱,张镇芳拒绝求情,以“该犯在北洋政府暗结孙黄,此次湖口县倡乱,复为西行党人东道主”罪名,拟将沈竹白杀害。
1914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三),沈竹白乘囚车赴刑场途中,开封大街小巷布满军警,柴得贵马队严密警戒,还中断了邮电。军警从围观人群中,拉出两个衣衫褴褛者推上囚车,称其“图谋不轨”,以示弹压。
沈竹白头戴皮帽,身着黑呢子大衣,神态从容,频频向路旁群众点头告别,群众掩面而泣。
沈竹白在开封孝严寺后慷慨就义,年仅36岁。他在遗言中道:“各国革命流血,譬之一盆;中国只有一杯,不亦甚易乎!”
沈竹白就义后,灵柩安葬于开封东郊大花园村墓地,后人撰文赞颂道:“生禀异志,性同金石,铛甫卸,艰难何避,愤葬同志。不屈不挠,义帜再举,忠贞自矢,丹心碧血,永昭青史。”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开封辛亥革命纪念园内,为沈竹白立了一座汉白玉纪念碑,以示不忘。
参考资料
沈竹白:愤葬同志再举义帜_新闻中心_新浪网.news.sina.com.cn.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