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阳明祠

阳明祠

阳明祠位于贵阳城东扶风山麓云(岩区螺蛳山路13号),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阳明祠是三组古建筑的总称,它包括阳明祠、尹道真祠、扶风寺三部分。三组古建筑共同组成环境清幽、景色秀丽的扶风山风景区,清代西南巨儒郑珍曾赞之为“插天一朵青芙蓉”。

阳明祠是后人为了纪念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1472年—1528年)而建立的聂氏宗祠。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

祠内林木葱茏,根雕、盆景千姿百态,桂树浓香四溢,碑刻甚多,曲径回廊,清幽宜人。祠内现存有王阳明先生朝服线刻大像。祠内左右两壁还嵌有王阳明先生的《训士四条》和《论语四条》木刻。建祠以来,文人墨客吟唱题赞,佳作不乏。

1982年2月23日,阳明祠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中共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将阳明祠列为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2月,阳明祠被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阳明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简介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县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8年)而建。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气亭”、“桂花厅”与两侧游廊相通。

享堂正中,塑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雕坐像。

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

抗战开始以后,祠寺被军事机关及其它单位占用,年久失修。

文化大革命中,遭遇空前的大劫,屋宇残破,所有碑刻损毁。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

主要景点

祠内景观

阳明祠位于市东山麓的扶风山风景区(阳明祠)成阶梯形依山而建,总面积约64亩,建筑面积约30余亩,由一寺两祠(扶风寺王守仁先生祠、尹道真先生祠)组成了其风格独特,以王阳明先生祠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体,这里环境清幽,古色古香,1982年被市政府列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10月又被列为贵州省爱国教育基地。

2006年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阳阳明祠景区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丹桂、翠竹相辉成趣,更有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王守仁、东汉贵州学者尹珍先生所设享堂,专奉二人汉白玉坐像,同时这里还饱藏历代名人的诗作、书法以及一些珍贵的楹联、碑刻、书画等史料,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闻名而至。

在游廊及庭院中,有各种名贵的花卉及盆景,周围辟有花圃、绿地、内设有石桌石凳,专供游人休闲娱乐,古朴的建筑,优雅的环境犹如一幅恬静的风景画,休头之余让人品味,令人遐思,意境格外悠长。

贵阳阳明祠扶风寺以松巅阁为主体,辟有琴室、棋院、画廊及茶坊、开展贵阳著名书画展、贵州省奇石展、千姿百态的木雕展等多项文化展览,让游客在休闲中丰富对贵州古文化的了解与学习。

贵州著名学者尹道真于汉章帝和汉恒帝在位之际到中原学习进步文化,带之予西南,是开创贵州先进文化之第一人。

在其享堂设有生平石刻、贵州二十四名人展及清代大学士所题贵州第一名匾——“德兼教养”等。

贵阳阳明祠为纪念中国古代七大圣人之一的王守仁先生所建的阳时祠由王阳明生平展——桂花厅、学术展——享堂、贵州碑刻精华——曲径碑廊的正气庭组成一天然小四合院,院内有两珠五百多年的桂花树,花开时节,金银争香、花香满园,带给游人以幽静、清新的意境。

扶风寺

扶风寺是三组建筑中最早修建的。乾隆五十九年(一七九四年)冬,贵筑知县王湛恩偕郡人何泌、翟翔时,在何鹤川清淑阁的基础上扩建。

王湛恩《字冢记》只说在阁左增字冢,字冢之上构瓦屋数,称惜字院,提督学政洪亮吉为题额。仓圣楼、昙云精舍、训翠亭、假山、苹池也应该是这次所建。

因为扩建历时四年馀,至嘉庆四年(一七九九年)暮春才竣工。如果仅是修字冢与惜字院,不应该花这么长的时间。

可能是原计划只修字冢与惜字院,后来才陆续添其它。因为带有些随意性与偶然性,所以连碑记也没有。

王湛恩《字冢记》《惜字歌》,何泌作《惜字规条》,均刻石立于院中。另有乾隆二十一年贵州省巡抚定长所立禁采石碑。

重建、扩建后的建筑并不供佛,而是文字崇拜的场所。

盖缘其地原有寺,新建殿宇也托寺僧代管,故人们沿称为寺。所谓约定俗成也。扶寺在贵阳的佛教界没有什么名声,可见虽名为寺,世人并不以佛寺视之。

嘉庆十九年(一八一四年),满洲镶黄旗人庆保巡抚贵州,政事之馀携僚属登山览景,说此处是省龙发脉之所,不应该有缺陷,于是捐资增修殿堂五楹、山亭一区。

这五楹殿堂,即是现在扶风寺最高一排房舍的前身;山亭即半山亭,上世纪五十年代毁。庆保《重修扶风山寺记》云:“黔中步皆山,形如聚米,蜂攒蚕列,确而为蹄辙之妨,行役者恒苦之。

然贵阳省会,风景清佳,左栖霞,右相宝,烟鬟岌,郁乎苍苍。每一放目,五仓皆为之豁。

爱新觉罗·颙琰甲戌夏,予奉命来抚牂牁郡,未半载,政事初理,群僚咸乐予之简而谅予之诫。

因于秋日高爽,循行阡陌,远度林峦,见螺峰一山,奇秀独绝。山之巅有寺曰扶风,复廊涌翠,飞阁流丹,如天际环,列拱而相向。

询之,知主僧慧先从峨眉来,始结茆其上。邦之善士,履偶留,见林壑湾圜,实关一郡人文之秀;而慧先又能扫却禅关,剪除茨棘,爰相乐助,构此招堤。美哉,足尚也。惟版筑位置稍有未宜,楹亦渐朽剥,遂解俸为之治。匝月讫工,弥增清旷。窃愿此邦之人,亦如兹山之苍翠奋兴,英华迭起,以成观国之光,岂不盛哉。将拭目而俟之,是为记。爱新觉罗·颙琰十九年岁次甲戌仲冬之月,庆保撰并书。”庆保,字蕉园,在任仅一年。

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吴振棫著《黔语》,卷上云:“出城东二里许,过扶风云路坊,又里许,即扶风山。山半有亭,曰环翠,可以小憩。在上为僧寺,近寺之冢累累,宿草残碑,苍凉满眼,是以昔人云‘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也’。寺中室宇完好,有小池,苹花鲜净可喜。下有训翠亭,蓄孔雀二。至昙云精舍,则三面之山,青接眉睫,城中烟树万家,历历可数,此佳绝处也。”他所见到的扶风寺,还是爱新觉罗·颙琰年间的原貌。

至民国年间,惜字院已塌,训翠亭已无,池已干涸,惟环翠亭尚存。至上世纪中叶,环翠亭也被拆除。九十年代,市政府依原貌重修扶风寺。最上一排房屋是重檐硬山顶架梁式,五楹二层,砖墙。用来陈列贵州省戏面具、木雕。昙云精舍是重檐歇山顶,三层,更名为松巅阁,改作茶室、棋苑。

尹道真祠

尹道真祠也是一座四合院,门从左厢入。门首石匾“尹道真先生祠”六字行书,苍劲浑厚,系南海康有为字。原匾为楷书,是康氏亲题,十年浩劫中被毁。今匾为行书,是当代书法家戴明贤先生从康氏墨迹中集出。康氏拙于楷书,原匾字体生硬,不及今匾。祠内地势呈三级,最高一级是享堂。享堂是单檐硬山架梁式结构,带前廊。廊柱悬抱柱联:“北学游中国;南天破大荒。”是清代贵州省巡抚曾燠题写。门首“德兼教养”篆字木匾,出自清代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洪亮吉手笔。洪氏乾隆末年来任贵州提督学政,奖励后学,识拔人才,贡献非小。他在任期间,走遍了贵州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数百首诗文。还撰写了考证贵州河流的专著《贵州水道考》。堂内树尹珍汉白玉坐像,像前置几卷竹简。其侧有当代贵州书家王萼华谢孝思书录的《后汉书》《华阳国志》中的尹珍史料。

厢楼上陈列当代画家所作的贵州历代乡贤画像,有明代田秋李渭孙应鳌杨文骢清代周起渭李世杰丁宝桢郑珍莫友芝黄彭年,近现代姚茫父谢六逸丁道衡乐森璕等等。其中郑珍是晚清大诗人、经学家。遵义市沙滩人。他字子尹,自称小尹,是要以尹珍为榜样,为贵州省的文化教育献身。他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他以举人得教职,在省内各地做训导,培养了许多学生。他一生著述宏富。他是经师,在《清史稿》中被列入儒林传;与挚友莫友芝共撰《遵义府志》,被誉为“天下府志第一”;他的《巢经巢诗》被誉为清诗冠冕,紧逼李、杜、苏、黄。与他共撰《遵义府志》的莫友芝,字子偲,独山人。是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诗人,与郑珍并称“西南巨儒”。

享堂左右与对面是冂形二层廊楼,环抱着一个小院。院中有两株梧桐,浓阴满地。

人物介绍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生于1472年,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讲学于浙江会稽阳明洞,故人称“阳明先生”。

明正德元年(1506年),王阳明先生任南京兵部主事,因触怒当权宦官,被贬为贵州龙场(今贵阳市修文县驿丞

贵州省的三年中,王阳明先生先后在修文龙冈书院和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治学成名,门人众多,影响甚大,至今在日本等东南亚国家仍有深远影响。

1528年阳明先生逝世后,贵阳人为纪念他而修建阳明祠。

王阳明生平介绍

王守仁(1472年-1529年),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市(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三教,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交通信息

坐6、11、32、44、64、606、302在阳明祠下车步行几分钟可到达

参考资料

阳明祠.贵阳市人民政府.2023-11-03

贵阳阳明祠.贵阳市人民政府.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