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灯
秧歌灯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艺术,起源于明朝末年的安徽来安县广大乡。这种艺术形式最初是以歌唱为主的简单活动,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舞蹈在内的综合性表现形式。1957年,来安县的秧歌灯节目获得了安徽省首届民俗音乐、舞蹈会演的表演奖和挖掘整理奖,并在1959年再次获奖并前往北京演出。
形式与发展
秧歌灯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通常在广场上进行表演,参与人数众多,角色分工明确。表演形式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各有独特的队形和节目。无论哪种形式,秧歌灯都体现了“灯中有戏,戏中有灯,边唱边舞”的特点。1957年,来安县排演的《秧歌灯》在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获得表演奖和挖掘整理奖。1959年,该节目经过加工,参加了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并在北京为外国外交官进行了演出。
艺术特色
演唱形式及内容
秧歌灯的演唱形式多样,包括“大场子”和“小场子”。前者展现了多种队形,后者则是表演唱。演唱曲目丰富,涵盖了民间小调等多种风格。秧歌灯的瑞安鼓词分为祈求、叙事和抒情三大类别,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和生活场景。伴奏乐器主要为锣鼓打击和丝弦,包括笛子、二胡、四胡、琵琶、三弦琴等。
服装与道具
秧歌灯的服装和道具也是其艺术特色的一部分。传统服装包括男角的清代装扮和女角的大襟短便装。道具方面,有串铃、头伞、手灯和折扇等,其中串铃是全场表演的指挥,头伞则是领灯人的标志。手灯形状类似荸荠,色彩鲜艳,顶部饰有花卉图案。
改革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秧歌灯也在不断革新。改革开放后,秧歌灯的表现形式更加欢乐喜庆,瑞安鼓词也反映了新时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在服装和道具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去除了串铃,保留了头伞、手灯和折扇,同时采用了现代化的服装设计。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0-29
非遗滁州18:秧歌灯.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9
秧歌灯 - 失传的江阴民间文艺.百家号.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