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安徽省枞阳中学

安徽省枞阳中学

安徽省枞阳中学是一所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的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创立于1946年,最初名为私立四毅初级中学,后经历多次更名,最终于1953年定名为安徽省枞阳中学。根据2016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396亩,建筑总面积8万平方米,开设54个教学班,共有正式教职工227人、在校学生3200余人。该校是安徽省重点中学之一,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优秀的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广泛的课外活动。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46年,安徽省枞阳中学的前身——桐城市私立四毅初级中学创办。

1949年秋,根据桐庐县人民政府决定,私立四毅初级中学与私立高甸初级中学合并,校名为桐庐县私立枞阳初级中学。

1951年9月,枞阳县人民政府接办私立枞阳初级中学,改私立为公立,更名为“湖东县枞阳初级中学”。

1953年,改校名为“安徽省枞阳初级中学”。

1954-1955年,为扩大办学规模,筹款约30万元,选新址何家洼兴建校舍,1955年迁入新校舍办学。

1958年秋,学校增设高中部,改名为“安徽省枞阳中学”。至此,成为枞阳县的一所完全中学。

1966年6月-1969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枞中许多师生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校产、仪器、图书、档案损失尽,初中部1966-1968年连续三年停招,高中部1966-1969年连续四年停招。

1969年-1970年11月,初中部和高中部先后恢复招生。

开拓发展

1978年4月,中共枞阳县委确定枞中为县重点中学。

1983年,学校具有4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建成,并成功地承办了安庆地区田径传统项目运动会。

1986年,安徽省体委确定枞阳中学——安徽省体育运动传统项目学校。

1989年,学校实行高、初中分离,初中部全部并到枞阳二中,至此,枞中成为枞阳县一所高中

1990年10月,“首届安庆市数学教学研讨会”在枞阳中学举行。

1996年,“安庆市首届教坛新星”数学科评审会在学校举行;同年,获安徽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

1998年,枞阳中学正式参加“皖中地区重点中学联谊会”。

2000年12月,通过市专家组评估验收被批准为安庆市示范性高中

2006年3月,通过“省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

2009年7月,县委县政府决定对枞阳中学实施整体搬迁。

2011年9月,学校整体搬迁入新校区。

2014年2月,学校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16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位于枞阳县城银塘东路北侧的枞阳中学新校区占地面积396亩,建筑总面积8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亿元,可容纳120个教学班、6000名学生。学校开设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200余人。

教学设施

据2016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区分为入口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中心观湖区、运动区、教师居住区七个功能区。教学区由1幢艺术楼和6幢教学楼组成,教学楼每2幢楼连为一体,作为独立单元;运动区建有一个40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生活区由6幢宿舍楼和4间食堂组成;两幢食堂建筑总面积16000多平方米,内设学生餐厅3个,教师餐厅、师生浴室、开水房、超市各1个,可同时容纳6000名学生用餐;一幢4层的艺术楼,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内有15间教室,可同时供800名学生学习;建有14000多平米的科学教育楼地上5层,内设各类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共70间,5楼为图书馆、图书阅览室,地下建有2000多平米的人防工程;行政楼一楼的报告厅可容纳500人;投资一千多万元的体育场包含有一个标准田径场(铺设塑胶跑道、草坪足球场、盖有风雨看台)、12个篮球场、8个排球场、2个网球场。校园内各类建筑均按抗震七度、防火二级标准设防,各类硬件配置均按照安徽省示范高中I类标准进行配套。

师资力量

据2016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正式教职工227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3人、省级教坛新星2人、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教坛新星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安庆市名师2人,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师德标兵等22人。95%的教师具有中、高级职称,7位教师具有硕士学历,100%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

全国优秀教师:何念

省特级教师:丁文楚吴昭和、董宝平

省级教坛新星:吴昭和、徐毅克

省优秀教师:徐国发

市级教坛新星:吴长青、吴华龙、陈浩、章玲、方海根

学生成绩

• 高考成绩

2012年高考,学校共有986名学生(含99名二次扩招生)参加考试,本科一次达线710人。其中一本213人(含少年班2人);二本308人;三本189人。600分以上33人。

2013年高考,学校共有1016人参加高考,本科一次性达线890人,本科达线率为88%。其中二本以上721人,一本以上331人,600分以上9人。理科第一名633分,文科第一名619分。理科787人参加考试,本科达线678人,达线率为86%,其中604班56人参加考试,本科达线53人,达线率95%;文科229人参加考试,本科达线210人,达线率91%。618班58人参加考试,本科达线56人,达线率97%,一本以上33人,600分以上2人。

2014年高考,该校本科一次性达线847人,其中一本248人,二本以上622人,600分以上10人。

2015年高考,该校本科一次性达线741人,其中理科597人,文科144人。理科最高分682分,文科一位同学以656分的成绩获全县文科应届第1名。

2016年高考,学校应届毕业生参考人数1061人,600分以上18人;本科一次性达线793人,其中理科646人、文科147人;达一本线321人,达线率30.3%;达二本线623人,达线率58.7%;达三本线793人,达线率74.7%;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人。

• 学科竞赛

1988年,在全国数学联赛中,1名学生获二等奖。1993年,在全国数学联赛中,1名学生获二等奖。1999年,各有1名学生获全国中学化学竞赛一等奖、全国数学联赛二等奖。

截至2008年10月,学校学生在生物化学竞赛中,有20余名学生分获省级学科一、二、三等奖。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学生在董宝平老师的指导下,有100多人次获得奥运会化学竞赛省奖和市奖。

在2015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安徽赛区)中,学校学生获得三等奖2人。在2016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安徽赛区)中,学校学生获得安徽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各1人,获得省三等奖1人,获得市一等奖8人、市二等奖10人、市三等奖17人。

• 其他竞技

1979年,在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运动会上,学校学生代表安庆地区队破4×400米接力赛省记录。1982年,在安徽省传统项目运动会上,学校1名学生获男子成年组800米、1500米第一名;1名学生获女子成年组铅球铁饼第一名。1991年12月,1名学生获全国少年写作竞赛二等奖。1998年,1名学生获省青少年爱国读书竞赛特等奖,1名学生获全国中学生读书演讲竞赛特等奖。

2011年,学校学生在安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 2013年、2016年,学校学生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各获得三等奖1项。   2015年10月,学校学生在枞阳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第四次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截至2015年11月,学校学生在董宝平老师指导下,有5人发表了自己的小论文,有38个科技创新项目100多人次获得省市科技创新竞赛奖,有1人获得国家专利。

教师成绩

1995年,学校徐毅克老师获安徽省首届数学课堂教学评比大赛二等奖

据学校官网的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10月,学校语文组教师获得市一等奖2项、市二等奖3项、市三等奖1项;生化教研组共7人获得市级优质课评比一、二等奖,完成省市级课题3个,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数学教研组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截至2012年7月,学校共有6人分别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2007年至2012年7月,枞阳中学教师共发表、获奖各类论文76篇。截至2012年8月,学校老师董宝平老师在《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98篇,并有30多篇论文获奖,出版教育科研专著《高中化学思维盲点点击》等3部,完成教育科研课题3项,其中1项获首届中国教育学会三等奖,1项获安庆市教育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1项被IUPAC第17届国际化学教育大会收录。

2013年,学校教师在枞阳县第二届中学数学青年教师解题竞赛中,3人获得高中一等奖、2人获得高中组二等奖、1人获得高中组三等奖。2014年,学校教师在安庆市中学数学青年教师解题竞赛中,2人获得高中组三等奖。2015年9月,学校教师在安庆市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中获得三等奖1项。

所获荣誉

1996年,获安徽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单位。

1999年,获安徽省青少年爱国读书活动特等奖

2001年1月,获安徽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1年5月,获安庆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先进教工之家称号。

2001年11月,获安庆市“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

2002年3月,获安庆市“花园式单位”。

2002年5月,荣获安庆市校务公开先进集体。

2003年4月,获枞阳县2002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007年1月至2012年5月,学校共获得教育部表彰1次,被授予“教育科研示范校”称号;获得省级以上表彰5次;市级表彰6次,其中被安庆市总工会授予“先进单位”、被安庆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特色贡献奖”等;县级表彰11次,其中有中小学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培养优秀人才奖”等。

2016年6月,学校党总支获铜陵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上下为英文和汉字全称。校徽上半部分以绿色为主色调,下半部分以蓝色为主色调。数字1946代表枞阳中学创办时间。

校徽中间白色的部分代表长江,寓意学校位于沿江地区。上将上一轮朝日,长江中一片求学的帆船逆水行舟,寓意求学路上不进则退,要勇于拼搏。

• 校歌

《美丽枞中,人才摇篮》

莲湖畔长江滨我们成长,校园里绿荫中书声浪浪。

肩负起父辈殷切期望,求真知求创新蔚成风尚。

爱祖国爱家乡奋发图强,听懂了时代热切呼喊,我们奉献青春年华。

美丽枞中,人才摇篮,我们将成为祖国栋梁。

文化精神

• 校训

学校以“弘毅”为校训。

弘毅即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去坚守。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大也,谓之抱负远大;毅,韧也,谓之意志坚强。想要有所作为,二者缺一不可,即朱熹所谓“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

学校以“弘毅”为训,意在激励师生立鸿鹄之志,以百折不挠的坚韧毅力,踏实每一步,超越每一天,丰厚知识,完善品格。

• 校风

博采成趣、日新成习

博采即广泛涉猎,博采众长。语出自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欲求士之贤愚,在于精览博采而已。”日新,即日日更新,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语出《大学》“苟日新,长春花

• 教风

存养省察、教学相长

存养省察为朱熹的教育观点,朱熹认为人都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弊,需要以存养来发扬人的善性,所谓“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存养要求教师去除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省察要求教师有高度的自觉性。

教学相长语出自《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校倡导教师在育人的同时也获得自身的提高。

• 学风

诗书润智、艺采扬长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秉承“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承传统文化之神韵、崇文重教之民风,构建文化校园,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浸书香,润智慧。

学校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全、能力发展、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学校开展了多样的艺体活动,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乐,学有所长,为未来的成功奠基。

• 学校精神

尚和乐、竞一流

“和乐”即和睦快乐,语出《诗经·小雅·常棣》“兄弟既,和乐且湛”。“和”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境界,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应该思维上互补,智慧上交融,工作上的合作,让师生在工作和学习感受到生命的快乐和幸福。

学校倡导团结拼搏的精神,激励师生力争上游,不断超越。《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奋进文化

“奋进文化”,首先是它的核心价值指向,即奋斗为了谁,向哪奋进。

“砺”是枞中校园文化的核心,砺者,磨刀石也。后引申为钻研、磨练之意,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砺”是对吾乡枞阳县坚忍不拔、弘毅自强民俗民风的彰显,枞阳素有“诗人之窟,文章之府,气节之乡”之美誉,乡人倡学振教之风历来盛行,士民皆以砺志向学为追求。“砺”是对吾校枞中如剑磨砺、若梅苦寒的办学历程的概括,学校从初期的私立四毅初级中学,到省级示范高中,其间虽历经磨砺,然育人之志一直未变。

对于教师而言,“砺”是一个勤勉力行,做到最好的臻善过程,是一种见贤思齐,摒弃躁动浮华的道德指引。“砺”丈量着教师生命的韧性,展示着坚持的力量。对于学子而言,“砺”是一条成人成材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点滴之间成就优良品性的成长期待。“砺”成就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指引着成功的道路。

这种“奋进文化”与学生的终身发展、一生幸福关联在一起,就有了方向感、愿景感。这样的价值定位把“奋进文化”推到了文化价值的高度,成为凝聚全校教职工的旗帜,成为了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

• 《枞阳中学赋》

孔璋敬撰

枞阳古邑,建自皇汉。人文渊薮,史志典藏。刘彻巡江,雄矶弯弓射蛟;陶渊明宰守,筑亭惜阴运。以智博物,哲思地老天荒;休那精史,诗题枯藤树倒。望溪义法,经纬道统程朱;田间诗易,论著合屈宋。海峰雄才,文章直承八家;惜抱训,修集功成四库。勉成国器,汝纶扶桑树考察;收藏珍籍,萧穆域外遐求。澹然狂生,安大讲授通史;芝英侠女,鞠隐捐资创建。征聘名师,李德膏创安徽公学;结交东渡,史益吾组西巢鸭派。

抗日胜利,邑学丕兴。椎轮大辂,踵事增华。残栋颓垣,张燕卿创四毅于陶公祠宇;高楼矮舍,何养性选枞中于莲湖涯岸。尧天舜日,教育揭开新页,春华秋实,文化新焕风光。六十余载,荏苒时间。莘莘学子;汲汲智泉。理数奥赛,演题独领风骚;柔道竞赛,越洋强夺冠军。国防科技,研发弹药智能;文章锻冶,绽放苑桃李。才人比肩,俊士踵立。济济多士,更仆难数。

盛世和谐,需才孔急。校区逼窄,教学拥挤。依托历史文化背景,仰承国家经济雄资。领导决策,高瞻远瞩。厥惟建设新区,度宏规而大起。

于是芒鞋杖,专家考察;壶浆食,士庶向导。登幕旗之绝顶,揽扬子之洪流。指点九华圣境,眺望宜城古塔。东指青山石屋,西邻白鹤飞峦。莲花湖面,荷花绽艳;羹脍赛上,游鱼唼喋。天光云影,方塘镜开;落霞孤鹜,碧宇齐飞。

尔乃夏家岭头,重重叠叠翠竹;通道畔,逶逶迤迤平原。天造地设,千亩校园。横空出世,紫墙乃襁褓天骄;艺术佳构,琼楼凝美妙乐章。山与湖其相绕,林与校其相连。极审美以怡性,探新知于芸编。入高耸之院门,步经纬之林荫。环校观览,巡礼新境。长廊广庑,溢彩流光。晴岚凝紫,香雾迷津。点水蜻蜒款款,穿花蝶深深。清溪泻玉,石磴接云。彩彻区明,落英洒径;净雅住舍,绿荫映窗。柳堤虹桥,花林湿重。有地皆绿,无时不春。

洗墨池澄泉喷泻,实验楼紫幕静恬。图书馆楼,典籍之府。绕舍万树泫绿,卷帘千山飞雨。教学大楼,层台叠。传道授业,教学相长。厚德载物,下学上达。汇通古今学术,融贯中外文明。精研物质玄序,搜求微机信息。长昼书声琅琅,乔木鸟鸣嘤嘤。夜幕降临,读书之灯万点;天宇澄碧,繁星闪耀争辉。

佳节盛会,师生咸集。青歌遏云,娥声绕梁。高潮迭起,满座沉醉。陶冶身心,弛张有纪。书画长廊,抒发美感。颜肥柳瘦,韩牛戴马,驰骋想像,妙合自然。

密群科,攀世界之高峰;发奋读书,为中华之崛起。教学理念,增强素质。全面发展,德智体其并重;考核学业,文理美其并优。国器摇篮,杏坛振铎。群策群力,建设一流名校;树木树人,培育旷代英才。著赋敲句,聊作史迹素描;新校落成,更创美好未来。

参考资料

枞阳中学简介.枞阳县人民政府.2024-10-10

【头条】 | 鸟瞰枞阳中学,竟美成一幅画!(附枞中航拍视频).微信公众平台.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