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班章村

班章村

班章村位于布朗山布朗族乡东北边,距离布朗山乡政府20公里。国土面积166.74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水量1,374毫米,适宜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5816亩,(其中水田2116亩,旱地3700亩。)人均耕地2.44亩;有林地15630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14户,有乡村人口2428人,其中农业人口2428人,劳动力125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50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47万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位置境域

班章村与章家村勐昂村曼囡村曼果村、新竜村、结良村相邻。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816亩(其中:水田2116亩,旱地3700亩),人均耕地2.44亩,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1563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46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88亩,主要种植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90亩,草地350亩;荒山荒地227620亩,其他面积385亩。

行政区划

政治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53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81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307500元(人均129.36元),一事一议筹劳2730个(劳均2.2个)。年末集体总收入167.2万元,有固定资产34.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集体各项收入、各项支出、筹资筹劳情况等。

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2人,少数民族党员52人,其中男党员47人、女党员5人。该村党支2000年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3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村委会由支书(兼主任)副支书、副主任、组成,下设新班章、老班章、老曼俄等5个村民小组。

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56人。

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4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7万元,占总收入的68.3%;畜牧业收入75万元,占总收入的21.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5头,肉牛26头);林业收入21万元,占总收入的6.1%;第二、三产业收入14万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157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外。2008年茶叶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45.5%。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和畜牧业。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不便,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差;农田水利设施落后,水田面积少;通讯落后,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知识水平低,思想观念保守,不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新的农业科技知识,产业发展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和改善交通、通讯、医疗卫生、水利灌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引导,改变守旧观念,改进生产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培植具有市场潜力的“班章茶”商品生产;同时,利用天然草地丰富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大畜养殖业。

文化

班章系傣语地名。“班”即窝棚,“章”即桂花树,班章村,意为桂花树窝棚村,因村委会驻班章寨而得名。1953年,新班章、老班章自然村属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管辖。1958年建立班章乡政府,辖新班章、老班章、坝卡、坝卡龙、戈布板。班章村委会位于乡境东北部,与勐混镇景洪市接壤。1969年8月24日,老曼俄寨划归班仗大队。2000年改为班章村委会,辖老班章、新班章、老曼俄、坝卡囡、坝卡龙5个自然村。

班章村委会境内主要居住着哈尼族布朗族拉祜族三种少数民族,以哈尼族人口最多,到2006年底,共有人口892人。哈尼族有许多久经流传的民歌,传统舞蹈主要有“咚吧嚓”等。

班章村委会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大面积的生态茶园,还种有少量的草果、藤蔑等经济作物班章茶口感好,回味悠长,深受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真可谓美名扬四海。

班章村委会的各族人民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工作,在经济发展,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各族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到2006年底,该村委会共有小学校6所,小学教师10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88人。

社会

社会保障

该村到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新班章自然村水泥路;距离最近的车站2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机468辆,摩托车795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585亩,有效灌溉率为27.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4亩。

到2008年底,全村装有太阳能农户55户。全村有5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5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95个自然村已通电话。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有536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医疗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36户,共乡村人口2428人,其中男性1250人,女性1263人。其中农业人口2428人,劳动力1254人。该村以哈尼族布朗族为主,其中哈尼族911人,布朗族635,其它民族45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农村医疗保险1912人,参合率97.8%。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乡卫生院20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人畜混居的农户536户,占农户总数的100%。

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6所,校舍建筑面积870平方米,拥有教师10人,在校学生261人,距离乡中学20公里。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88人,其中小学生261人,中学生27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3个,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获得荣誉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参考资料

农业农村部关于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通知.中国政府网.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