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朱起凤

朱起凤

朱起凤( 1874年-1948年) ,学者。字丹九,海宁市人。曾任石米业小学国文教员,硖石图书馆馆长和海宁国学专修馆教师,后应聘为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特约编,并参加《辞海》初版( 1936)的编纂工作。毕生从事训学、校勘学、考订学研究。

其主要著作《辞通》,约三百万言,是研究我国古代双音词语的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著作。

人物简介

朱起凤(1874—1948),字丹九,海宁袁花人。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过人,13岁能即席吟咏,15岁应童子试入选。 17岁拜海盐名儒徐麟石为师,第二年补生。历任硖石米业学堂和国学专修馆教员、硖石图书馆馆长。1911年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南京光复后,铁道专家徐骝良组织抢修铁路的铁道大队,随国民革命军北上,起凤任大队秘书。后任津浦铁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回乡潜心著述。后应聘为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特约编纂员,并曾参加编辑《辞海》。毕生研究文字训诂之学。主要著作有《辞通》,凡300余万言,其中收集汉语双音词(包括双声、叠韵、连词、复合双音词等)约4万条,用同声假借等方法加以整理,博举例证,说明其用法、出处,每条下并加按语,阐述该词千百年来形、音、义三者的流变,对阅读和研究古汉语颇有参考价值。《辞通》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后,海内外学术界评价很高,与《辞源》、《辞海》并称中国三大辞书。后两书是集合数十人力量编纂多年才完成的,而《辞通》则是朱起凤独立编成,在中外辞书史上实属罕见。

初,光绪年间,朱起凤外祖、翰林吴浚宣掌教海宁安澜书院,嘱朱起凤代阅课卷。评语中肯,生员然。后有份课卷中用成语“首施两端”,起凤疑为笔误,加批语“当作首鼠”。实则“首施”源出《后汉书》。卷发后,合院大哗。经此教训,起凤发愤苦读,凡遇别体异文,随手摘记。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始,孜孜矻矻,历时30余年,易稿10数次,终于在1930年汇成巨著。“朱起凤发愤著《辞通》”,从此传为学林美谈。其后10余年间,起凤锲而不舍,继续编写《辞通续编》,已成五六十万字。可惜未及整理,就与世长辞。另著有《字类辩证》、《古欢斋杂识》等。

1982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重印《辞通》。1986年,《辞通续编》由其子吴文祺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人物生平

发愤编《词通》

朱起凤(1874~1948)训诂学家。字丹九,浙江省海宁县人。出身书香世家,清廪生。曾任硖石米业小学国文教员、硖石图书馆馆长、海宁国学专修馆馆长、《辞海》初版的编纂者之一等。他在训诂学、校勘学、考订学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辞通》(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字类辨证》(上海亚细亚书局,1935年)、《古欢斋杂识》(《辞书研究》1980年第3期,发表的只是吴嘉静辑校的一部分)、《尚书正诂》《周易经正诂》等。《辞通一书,草创于1896年,1930年完成,1934年以上下两大册形式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该书初名《蠡测编》,后更名为《读书通》《新读书通》,最后按照出版社的意见定名为《辞通》。这是一部双音词词典。全书共300多万字,汇集古籍中各种类型的双音词约4万条。该书重在“因声求义”,所以“以韵分部”。作为一部网罗齐备,集双音词通假之大成而又便于检索的专门词典,其中对古汉语异形词,特别是普遍存在的假借问题这一阅读古书的大障碍进行了很好的研究和解决,在学术上和应用元上都遗址具有极大的价值。小行星2197古籍书店1982年影印重版此书。《辞通》的编纂,从搜集资料到研究考订、编次誊写等等一切事务都由作者一人完成。以一人之力,以当时之条件,完成如此庞大的一部大中型工具书,这在中国辞书史上是罕见的。这种精神激励后人在辞书编纂事业上要不辞劳苦,高度敬业。《字类辨证》是对容易出错的字从形、音、义方面进行辨析,以免读者读错、用错和写错字。

为何要编《词通》

朱起凤青年时代博览群书,熟读经史,是一个有满腹文章的青年,闻名乡里,极得长辈们的宠爱和器重。他的外祖父吴浚宣是清末进士,清光绪21年(1895年),朱起凤的外祖父吴浚宣任海宁安澜书院院长,朱起凤随往。外祖父因忙于其它事务,就叫朱起凤代替自己批阅课卷。一次,他用策论考学生,发现试卷中有人引用“首鼠两端”一词,不知可与“首施两端”相通,用朱笔在词上打了杠杠,改批为:“当作首鼠”。卷子发下后,众生大哗,讥笑说:“《后汉书》都没有读过,怎能批阅文章!”原来“首鼠”“首施”“首尾”三词是可以通假的。学生并未写错,其出处载《后汉书•西羌传》、《邓通传》和《乌桓鲜卑传赞》里面不但赫然写着“首施两端”。而且注明“首施即首鼠也”。当然,朱起凤也不是持之无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书•灌夫传》、《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等都写为“首鼠两端”。

因弄不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可以通用,误批了学生的作文,受到了人们的耻笑。朱起凤深感学业上的不足,从1896年开始,朱起凤便广泛阅读古籍,他觉得,对古书中众多的通假词和词组,前人尚没有整理出一部较全面系统的工具书出来,给人们的学习研究带来诸多不便。于是,他决心对古汉语中的通假词和词组作一番深入的搜集和研究。

发愤读书,广征博引

光绪八年(1902)朱起风离院发愤读书,昼夜不息,潜心于训诂学的研究,花三十年时间,收集了三万条词语,加以编排,博举例证,加以解释,独力著成《辞通》,《辞通》收词类四万多条,三百余万字,与《辞源》《辞海》并称“三辞”。

朱起风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在浩如瀚海的古书中,从搜集资料到研究、抄录,往往是“一字之征,博及万卷”。他对一些沿讹已久的词,不厌其烦地考订、校正,对一些解释含糊的词,经过他的类比辨析,获得明确含义。有些词一时委决不下的,就把它写在小纸条上贴起来,以供时时考核、审订,把书斋内的墙上、窗户元上都遗址贴满了;甚至在火车上也没有停止过编写。就这样三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着,终於完成了这部巨著。

到1924年,书稿全部完成。为谋求出版,他先去找周木斋巨商哈同的总管姬觉弥南浔古镇富商、嘉业堂藏书楼主人二人。商淡的结果竟然都如出一辙,他们都可以付给朱起凤一笔巨款,条件都是必须用他们的名字出版。朱起凤毅然拒绝了他们这种欺世盗名的无理要求,把书稿带回。在这被搁浅的六七年间,他对全书各个条目又作了一次全面的修订和增删,内容更加丰富扎实了。

后来他的儿子吴文祺(从母姓)入商务印书馆,为父亲这部书的出版而多方奔走并著文呼吁宣传。其中历经商务印书馆编辑所所长王云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以及历史通俗演义作者许啸天等人撮合洽谈,都因各种原因而未能达成出版。

该书因篇幅浩繁,古字太多,许多出版社都不愿出版。几经辗转,最后书稿为夏夏夏丏尊章锡琛、郑振铎、王伯祥、叶圣陶等开明诸同仁所赏识,竭力推荐。开明书店独具慧眼,用千字二元的稿酬,以六千元卖下书稿。1930年由夏丏尊、章锡琛主持的开明书店出版,定名为《辞通》。

《辞通》分编上下两卷,1934年上卷5000本在出版后1个月内就全部售完,这在当时是件盛况空前的事,震动了出版界。

人物评价

1934年由开明书店推出的《辞通》,书前有胡适钱玄同刘大白林语堂、夏丐尊等人及编撰者的序,胡适在序中把朱起凤先生编撰《辞通》一类编撰字典辞书的工作称做“为人的工作”。胡适先生在序中说:“朱先生此书中的一部分固然只可作‘类书’之用,但其中有一大部分确是王国维先生所期望的‘小学上未有之业’。只可惜王先生不能为他的同乡学者的这部大著作一种最权威的评判了!”

林语堂在为此书所作序中说:“盖此书在今日实为我国文字学之宝藏,多方利用,是所望于善学者。”

词通简介

一部解释古书中异体同义词语的辞典。近代朱起凤撰。朱起凤(1875~1948)字丹九,海宁市人。

此书草创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写成于民国十九年(1930),历时三十余载,易稿十余次,足见用力之勤。书中所录都是古籍中两字连用在一起的异形同义的词语。作者指出某为音近假借,某为义同通用,某为字形讹误,分辨极细。所有词语都取第一个词语的下一个字按《佩文韵府》的106韵的韵次排列,分为平上去入四声。凡见于经史子集中的词语都以最习见的写法为纲,其下所列的种种异文别体,则按经史子集的次序排列。体例谨严,秩然有序。其中一词一语之下可以有多至十余种的写法,既可以借此研究声音转变通假的道理,也可以借此研究文字在使用中的演变,比以前纂集经典异文以及吴玉搢别雅》、钱坫《十经文字通正》之类的书所收的词例都广泛得多。

此书原名《新读书通》,193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改名《辞通》,编为24卷。其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组词语之后几乎都加有按语,以声韵为枢纽,指出文字异同之间的关系。何者为假借字,何者为声近义通字,何者为同声通用,何者为形误,何者为别体,有时还刊正旧注的误解。自序说:“此书音训,有沿用旧注者,有采清儒之说者,要皆参以己意,折衷一是。”现在看来,其中创见颇多。惟对古声韵部类未能详究,但云一声之转,尚有不备,甚且时有错误。书末有补遗 7条,并采录字同而义异的词语99条附录于后,以广异闻。1982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已有重印本。

1982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辞通》,朱起凤先生的儿子、年逾八旬的吴文祺老人为此写了《重印前言》。吴文祺老人介绍道,草创于1896年、即清光绪二十二年,告成于1930年、即民国十九年的这套《辞通》,是海宁市朱起凤先生倾毕生精力,历时30多年,易稿十余次,向世人献出的一部很厚重的著作。吴文祺先生说,这套书,搜罗古籍中通假词和词组之多,远远超出明代方以智通雅》和清代吴玉搢别雅》等许多前人的著作,全书引征详密,每个词条末了大都有作者自己的按语,或出自作者自己创见,或采用清代朴学家说法,在异说纷纭中作出分析比较,折衷一是。而这,正是《辞通》和许多相应辞书不同的地方。

最初的书稿名叫《蠡测编》,即在古籍的书海中钩沉古双音词。后积同越来越多,便更名为《读书通》,又名《新读书通》,1934年开明书店出版时改名《辞通》,编为24卷。《辞通》收词类四万多条,三百余万字,与《辞源》《辞海》并称“三辞”。

参考资料

朱起风发愤著《辞通》.www.360doc.com.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