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地处闪电河畔金莲川草原之上,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始建于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总占地面积达250平方千米;是中国历史政权元王朝的首都遗址、蒙元文化的发祥地,蒙元王朝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对外交往中心。
元上都遗址主要由宫城、皇城、外城、关厢、寺庙、墓群、水利工程等遗存组成,以宫殿为中心,呈分层、放射状分布,既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的产物、古代城市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突出代表。
1988年1月13日,元上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6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最早进入河上游的是山戎和东胡人。
公元三世纪,东胡后分为两支--鲜卑与乌桓,元上都所在地便是乌桓族的世居地。
公元四世纪之后,拓拔鲜卑兴起,建立北魏王朝,元上都所在地是北魏的塞外牧地。
公元十世纪,辽王朝、金王朝,均以这里为优良的狩猎、游幸之地。
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金世宗完颜雍将此命名为金莲川,为“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
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成吉思汗率蒙古骑兵南下征金,占领了滦河上游的桓州,金莲川演变为成吉思汗的避暑地。
南宋嘉定八年(1215年),成吉思汗以桓州凉陉为其“夏宫”。成吉思汗分封众将时,元上都地区是木华黎家族的世袭领地。
南宋嘉定四十九年-宝五年(1256~1258年),忽必烈命近臣僧子聪(刘秉忠)于桓州城东、滦水北岸的龙冈相地建城,命名为开平。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后,开平府不断得到增修扩建。
元朝中统四年(1263年)升为首都,定名上都。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8年。一直到元朝末年,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1996年,元上都遗址首次列入中原地区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1999年,国家投入100万元将遗址内“五一种畜场”103户职工迁出,将遗址围封。
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修复元上都遗址皇城城墙300多米,填平遗址内菜窖、人工渠等设施,并关闭了遗址内通行的公路。
2006年,元上都遗址再次被国家列入重设的申遗预备名录。
2008年,申遗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2009年,自治区成立了以时任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巴特尔为组长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申遗工作进入关键阶段。
2010年1月,为恢复元上都遗址原始生态环境,加强遗址环境治理与保护,推进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程,政府建立了元上都遗址自然保护区,确定1814.52平方公里范围为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区,其中申报区34342公顷、缓冲区147110公顷。元上都遗址本体外围湿地、草原、森林都被列入了元上都遗址申遗保护区范围。
2011年制定了《元上都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元上都遗址保护管理办法》和《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与特色景观保护规划》等一系列保护法规;投资6000余万元的元上都遗址博物馆工程;元上都遗址于2011年7月15日将正式向游客开放。2011年8月,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和《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要求,联合国专家对元上都遗址就遗产价值、保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
2012年5月,世界遗产中心发布正式报告,通过了申遗文本中关于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陈述,认定其真实性、完整性以及保护管理状况完全符合世界遗产的要求,提名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6月2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6年12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公布,考古部门对元上都遗址西关厢进行发掘时,清理出房址9座、道路一条、灰坑1个,出土了瓷器、陶器、石器等一批罕见文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元上都遗址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东经116°09′50″—116°11′40″,北纬42°20′40″—42°22′13″。
地形地貌
元上都遗址,属于河谷平原、风沙积地,这里地形南高北低,由低山丘陵和沙地沙丘两大地貌单元构成,海拔高度在1265—1281米之间。总体地貌为燕山北麓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带,由沙地、典型草原、森林草原和湿地构成。
气候
元上都遗址属于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5℃,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7.8℃,最热月平均18.7℃。年平均降水量365 mm,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总降水的67﹪。该区域年平均风速3.6 m·s-1,极端最大风速40.0 m·s-1,年平均大风日数72天(风速 ≥ 17 m·s-1),风向以西风为主。
建筑特色
元上首都址布局分为宫城、皇城、外城,北面环山,南面向水。
作为元朝统治中心的元朝国都城址,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
保存良好的宫城、皇城、外城城墙、整齐对称的街巷、错落有致的建筑遗迹、自然生态良好的草原、众多的人文遗迹、优美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大型古代都城遗址。
主要景观
外城
外城整体呈曲尺形,围绕于皇城之西、北两面扩建而成,西、北两面墙长2220米,东墙长815米,南墙长820米。占地面积约288公顷 现存城墙底基宽10米,顶宽2米,存高约为3-6米。外城自西门北侧225米处,斜向修一条东西向的隔墙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将外城分为皇城以西、以北两部分。隔墙基宽3米,残高0.7-0.8米,顶宽2.05米。城墙均为黄土夯筑,夯层厚约20厘米左右,薄厚不均,夯实程度不若皇城,外表未有砖石包砌。共辟有四门,南墙一门,西墙一门,北墙两门。外城四周围绕有护城河遗迹。
皇城
综述
元上都遗址皇城平面呈正方形,总占地面积约1.64平方千米,内有“四横三纵”共7条主要街道,建筑遗迹分布疏散,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为大龙光华严寺和大乾元寺两座佛教寺院,东南部有孔庙,东南隅有道观、翰林院等遗址。皇城现存城墙为向上渐斜收式,底基宽12米,顶宽约5米,东墙长1410米,西墙长1415米,北墙长1395米,南墙长1400米,均为黄土版筑,表面有石块包砌,残高均为6米;城墙外侧筑有马面,每面墙6个,共24个,底宽12米,凸出墙体约5.4米,留存高度约5.8米,石砌墙体底部挖有基槽并建有斜坡状墙基;城垣辟有六座城门,南北墙正中各开一门,东西墙对称各开二门;皇城西墙和北墙瓮城门西侧外有明显的河沟遗迹,距城墙约25米,宽约10米。
元上都遗址明德门是从御道进入元上都的第一座城门,即皇城正南门,位于皇城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门道总长24米,宽5.7米,两侧墙体用青砖垒砌,券门处留有高约7米的城门残迹;门外设瓮城,呈长方形,东西宽63米,南北长51米,墙体由块石包砌;瓮城门道长12米、宽3.8米,正中立有石柱称将军石,门道两侧留存石质排叉柱和木门柱基石等遗址。
宫城
综述
元上都遗址宫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570米,南北长620米,总占地面积约0.32平方千米,主要有大安阁、穆清阁、水晶殿、香殿、宣文阁、仁春阁等30余处院落遗址、基址。宫城四面均存有高度不同的夯土墙体,东墙长605米,南墙长542.5米,西墙长605.5米,北墙长542米;残墙最高5米,墙基宽10米,顶宽5米;中间为黄土夯筑,内外两侧包砌青砖,底部垫有石条或片岩做基础;置有东、西、南3座城门城墙,外侧挖有闭合壕沟。
御天门
御天门为宫城正南门,位于皇城和宫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是百官聚集、奉旨听宣之处;门道为砖石砌筑,门外设瓮城,东西宽60米,南北长27米;瓮城外东、西两侧有两排建筑基址,为百官上朝或候旨时的歇息之所。
大安阁
元上都遗址大安阁位于宫城中心,为宫城正殿,是皇帝举行重大朝政典礼、接见外国使臣、临朝、议政、修佛事的地方。现存基址上层为明清时期的喇嘛庙遗址,下层为元代大安阁旧址,平面呈“凸”字形,东西长36.5米,南北宽30米,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
穆清阁
元上都遗址穆清阁位于皇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又称”北阙”;遗址留存台基平面呈“凹”字形,高约8米,东西宽137米,南北长67米,总占地面积达9180平方米,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共呈“阙式建筑”形式。
关厢
东关长约800米,并向东北方延伸;南关长约600米,与滦河南面的建筑相连,今河岸还存有连接两岸的石桥基础;西关向西延伸约1000米;北城墙外侧无建筑及街道遗迹,因外城北部为帝王游幸的宫苑之故。在距离北墙一公里以外的山麓,有大片建筑遗迹,多为整齐排列的小型建筑物,有的各自组成一个建筑区,建筑区内有主要干道及小路整齐布局。在这些建筑址内仅可看到用石块垒砌的墙基,地表很少有遗物,仅在靠南边的一些建筑物内见有残瓦及泥塑佛像碎片,应是一座小佛寺遗址。
铁幡竿渠
刘秉忠初建上都城时,因地多有沼泽,便在山上立铁幡竿以镇水,“铁竿屹立海水竭,卧龙飞去空冥冥”。此铁幡竿所立之山被称为铁幡竿山。元上都西北方的哈登台敖包即为铁幡竿山。在敖包西侧仍保留着铁幡竿的基座。铁幡竿渠就是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于元成宗铁穆耳大德二年(1298年)设计修建的。铁幡竿渠在元上都外城西门外450米处又折向东南,在西关大街北侧折向正南入闪电河,渠道宽约50米,存高在2~5米之间,全长近6公里。修筑渠道就是为了保障都城的安全。
墓葬群
概况
考古发掘墓葬26座,其中19座没有墓,均为土坑墓,平面以长梯形为主,各墓规格悬殊,墓向多为西北向,由于早期被盗,葬式多不清楚。随葬品多寡不一,出土有铜、铁、金、银和丝织品。上图为砧子山墓地DZXM8清理后的祭台。
砧子山墓葬群
砧子山墓葬群位于多伦县西北的上都河乡境内,西北距元上都古城遗址9公里,是己发现的元上都附近规模最大的元代墓葬群,属汉人家族墓葬群。墓葬群凭依砧子山主峰,在四面山麓缓坡地带约20余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成片分布,面积约174公顷,据统计约有近1500余座墓葬。此外,在元上都城南和砧子山墓葬群相连的南屏山脚下,也见有少量墓葬分布。
一棵树墓葬群
一棵树墓葬群位于正蓝旗元上都城址西北约12公里的上都音高勒苏木北面的山湾缓坡之上。属普通蒙古人墓葬群。墓葬群的各墓葬基本分布在两个相邻的地势呈北高南低的缓坡地带,分为两个区,东西相距约1500米。
1995~199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分三次共清理墓葬26座。墓葬出土随葬品普遍较少,共出土随葬品普遍较少,共出土各类随葬品191件有8座墓无任何随葬品。"墓内随葬品位置因盗扰多不清楚。墓葬出土随葬品普遍较少,共出土各类随葬品191件,有8座墓无任何随葬品。有随葬品的墓亦多寡不一,一般在5~8件左右,最多的有6l件,少的墓仅1件。
价值意义
遗址价值
这座被史学家称誉为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的都城遗址,融合了蒙古文化、华夏文明,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文明阶段。
元上都遗址丰富的文化遗存表明,它不仅是一处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游牧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作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游牧民族的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辉煌壮美、璀璨绚丽的中华 文明和游牧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元上都的成功申遗对助推中原地区文化走出去同样能产生积极影响。每一处中国遗产列入世界名录,都是文化走出去的最好体现。这可以让西方全方位地、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文化、文化遗产和文化政策。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国外
意大利《马可·波罗纪行》对上都的宫殿、风俗、宗教等都有详细的描述;记述的“竹宫”在汉文史料里可以得到印证,它就是蒙古包式的大宫帐,蒙古语称失剌斡耳朵(Sira ordo)。马可·波罗关于上都的描写,是比较真实的,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日本1941年出版的《上都》一书中所附上都内城照片十分清晰,城门门洞和外面用砖包筑的城墙保存较好,这与波兹德涅耶夫在《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所拍摄的南门照片大体一样,但今天这些遗址遭到严重破坏。《上都》一书,将石田斡之助撰写的《关于元上都主要文籍解题》一文,作为附录附在书末。石田分别将汉文、西文和日语有关元上都的史籍作了简介,尽管仍有缺漏,但它为深入研究元上都提供了方便,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国内
新中国建立的30多年里,有代表性的考古调查报告主要有60年代张郁的《元上都故城》,反映了本世纪50年代元上都遗址的概况。陈高华、史卫民合著的《元上都》(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介绍上都城的兴建与衰败过程、城内的布局和上都的行政管理,还对元代皇帝的两都巡幸制度以及上都的宫廷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宗教活动进行论述,使读者可以比较完整地了解上都的历史和它在元代历史中的地位。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研究元上都的专著,同时也是蒙古史和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社会经济叶新民的《元上都的社会经济》从畜牧业、粮食调运和储备、商业和手工业、农业和屯田等方面,论述了上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叶新民考察了元上都官署的设置、秩品、职掌和主要官员的情况,发表了《元上都的官署》(《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驿站交通元上都的驿路交通十分发达。袁冀写有《元代两京间驿路考释》、《元王恽驿赴上都行程考释》。叶新民的《元上都的驿站》讨论了大都至上都、上都至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上都至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的驿站,并叙述了驿站的管理和站户情况。陈高华、史卫民在《元上都》第二章里,分别从驿路、东道、西道考察了上都至大都的交通线,并论述了维护两都间交通的措施。宗教文献和考古资料都证明,上都城内建有佛寺、道观、回回寺、孔子庙,上都是北方宗教发达和繁荣之地。野上俊静写有《元上都的佛教》,专门介绍了上都佛寺和元代皇帝作佛事情况。叶新民的《元上都的宗教》论述了1258年开平佛、道之争、上都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文庙和其他诸庙。陈高华、史卫民在《元上都》第七章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上都宗教活动的内容作了若干补充和修正,尤其对跟随巡幸的宗教人士,专门作了论述。国际交流元朝时期,中外交通繁荣,国际交流频繁。到过上都的外国使者主要有:发郎国使者、马可·波罗、高丽使者,以及波斯、缅甸、印度、尼泊尔人等。研究展望通过考古调查工作,基本上搞清了上都城址的建筑规模、布局等问题,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近年来,内蒙古考古工作者在上都遗址的郊区地带发现一批石像,很值得进一步研究。整理有关元上都的文献史料。近年来,一些研究上都的论著,由于大量征引文献资料,使研究工作逐步深入。继续深入进行专题研究、与元大都、中都进行对比研究。旅游信息温馨提示每天9:50及17:30在北京六里桥长途汽车站乘坐客车车(卧铺),票价117元,约9个小时到达正蓝旗多伦县(客车目前仅到多伦县),可在多伦县转乘出租车到元上都遗址景区。请尊总当地民族风俗习惯,夏季请注意带防晒及防蚊虫叮咬药品。
保护措施
世界遗产
遗产名称:元上都遗址 Site of Xanadu
入选时间:2012年
遴选标准:文化遗产(ii)(iii)(iv)(vi)
地理位置:N42 21 28.80 E116 11 06.46
遗产编号:1389
遗产描述: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首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这座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创建的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
2012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ii)(iii)(iv)(vi),元上都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经考古测绘和局部发掘证实,遗址保存较完整,城内外埋藏文物极为丰富。据文献记载,元上都是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在1256年修建,占地面积2500公顷。建城时汇集了国内外能工巧匠,后又经数十年扩建而成。都城为方形,有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重,外城周长十七里,城内店铺毗连,宫城约有半个故宫那么大。十三四世纪之间100年,这里一直是仅次于元大都(今北京)以外的第二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皇室贵裔宴乐休憩之所。《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上都“内有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舍内皆涂金,绘重重鸟兽花木,工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乐人心目。”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位于长城以北的元上都遗址包含着忽必烈传奇的大量遗存,占地25000多公顷。元上都是1256年由蒙古统治者的汉人幕僚刘秉忠设计,是一次特有的融合蒙古游牧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尝试。忽必烈就是由此出发开创了元朝,统治中国百年之久,并把其疆域扩大到了亚洲以外。曾在该地进行的宗教辩论令藏传佛教得以在东北亚地区传播,并且成为这一地区很多地方沿袭的文化与宗教传统。元上都根据中国传统风水理论依山傍水而建。元上都遗址存有寺庙、宫殿、坟墓、游牧民族帐篷以及包括铁幡竿渠在内的水利工程遗迹。
文物保护
荣获2019年遗产保护管理工作5星等级。
旅游信息
温馨提示
每天9:50及17:30在北京六里桥长途汽车站乘坐客车车(卧铺),票价117元,约9个小时到达正蓝旗多伦县(客车仅到多伦县),可在多伦县转乘出租车到元上都遗址景区。
注意尊重该地民族风俗习惯,夏季请注意带防晒及防蚊虫叮咬药品。
获得荣誉
2021年10月18日,元上都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
参考资料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揭晓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公布.国家文物局.202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