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

蒙古骑兵,又称蒙古铁骑,是历史上元朝军队的主力兵种,主要活跃于公元12-19世纪。

蒙古骑兵起源于蒙古族的部落兵。蒙古族发源于蒙古高原,过游牧生活,长于牧马,早在部落时代便以骑兵为主要的战斗武装。部落时代的蒙古骑兵以轻骑兵为主,长于骑射,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术为主,身披重甲的重骑兵相对较少。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蒙古骑兵成为蒙古帝国的主力兵种。此后在与周边国家的战争中,蒙古骑兵武器种类逐渐丰富,战术更加多元,出现了人马具甲的具装重骑兵,并学会了以集团冲锋为特点的重骑兵战术,成吉思汗还组建了精锐的重骑兵军团“怯薛”。

在蒙古帝国对外扩张的过程中,蒙古骑兵先后参与了多次战役,在蒙古灭花剌子模之战、蒙古灭金之战、蒙古灭西夏之战、三次蒙古西征、元灭南宋之战中都是蒙古帝国军队的中坚和主力力量。13世纪后期,蒙古帝国逐渐陷入分裂,至14世纪后期起,元朝及伊尔汗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相继灭亡。清皇太极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清军征服漠南蒙古,蒙古骑兵成为清军的一部分。1860年9月21日,清朝蒙古族将领僧格林沁率领的三万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之役中全军覆没,蒙古骑兵至此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蒙古骑兵以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而著称,是冷兵器时代的著名兵种。蒙古骑兵的战术和战略思想影响广泛,对近现代军队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历史沿革

部落时期(1206年以前)

蒙古高原长期以来是诸多游牧民族的家园,在蒙古帝国建立以前便已先后崛起过多个强大的游牧国家,如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作为游牧民族,蒙古族自幼便擅长骑马,灵活机动的轻骑兵战术为这一时期蒙古族军队的主要战术。与此前的游牧民族相同,这一时期的蒙古骑兵强调机动性,以骑射为主要作战手段,广泛采用“左右分进、迂回包围、中央突破”的游牧骑兵战术,骑兵很少着甲,也很少进行肉搏战与攻坚战斗。

这一时期的蒙古民族尚处于部落时期,没有系统化的征兵和选拔体制。部落的民众平时放牧狩猎为生,一遇战事则全民皆兵。战争以掠夺战争为主,可以发生于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可以发生于蒙古人与定居农耕民族之间。

12世纪初,孛儿只斤·合不勒第一次对蒙古各部进行整合,同时与金朝关系开始交恶,爆发了旷日持久的蒙金战争。合不勒汗时期的蒙古骑兵在对金战争中,依旧延续着部落时代的作战思想,以灵活机动的骑兵战术反复对金国进行骚扰,最终迫使金国和议。

合不勒死后,其继承者俺巴孩被金朝俘杀,后继的可汗孛儿只斤·也速该亦被塔塔尔部毒杀,蒙古部族再度分裂。这一时期,一种由“那可儿”的组成蒙古骑兵开始出现在史料之中。那可儿又称伴当,是人身依附于蒙古部落贵族的部族成员,由他们组成的蒙古骑兵部队是蒙古部落贵族的亲卫军。他们忠于自己依附的贵族,并会听从贵族的指令进行掠夺乃至吞并战争,与之前的部落军队存在一定区别。那可儿的出现推动了蒙古统一的进程,也成为了蒙古帝国时期“怯薛”制度的雏形。

1189年,也速该之子成吉思汗成为乞颜部可汗,他依靠父亲也速该留下的诸多那可儿和乞颜部的实力,逐渐开始统一蒙古的战争。他对原本的部落军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以自己的那可儿为中坚力量重新整编军队。随着蒙古高原上较小的部落逐渐整合为几个较大部落,蒙古骑兵的组织规模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便是规模更大的战争。如铁木真统一蒙古过程中的关键战役“十三翼之战”,铁木真和札木合双方各自出动的兵力均有三万余人。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对军队组织性的要求开始增加,原有的以部落为基础的军队组织模式已经不再能满足要求。如十三翼之战中,铁木真一方失败的原因便是各部军队互相之间缺乏配合,难以实现统一指挥。而传统的蒙古骑兵战术也开始体现局限性,如在十三翼之战中大胜的扎木合无法攻破铁木真一方由简易工事构筑的阵地,不得不撤军放弃扩大战果的机会,使得铁木真得以保存实力,并最终反败为胜,成功实现对蒙古高原的统一。

蒙古帝国时期(1206年——1260年)

1206年,铁木真被蒙古各部尊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正式建立蒙古帝国。蒙古帝国建立后,铁木真建立千户制,组建怯薛军,改变了原本蒙古国武装部队以部落为单位的组织模式。怯薛军起源于那可儿制度,约有一万人,是成吉思汗的精锐亲兵,也是蒙古骑兵最精锐的中坚力量。

蒙古帝国初建时期,受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限制,蒙古骑兵依旧以传统的草原轻骑兵及轻骑兵战术为主。此后,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蒙古帝国首先征服了周边的回鹘、葛逻禄等民族,并迫使西夏臣服,在一系列战争中逐渐拓展了骑兵战术。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骑兵在野狐岭之战中大败金朝,从金国掠夺了大量的马匹、战略物资和工匠;1218年,成吉思汗又灭亡西辽;1219年-1225年,成吉思汗发起蒙古第一次西征,征服钦察人,攻灭花剌子模王国,兵锋深入南欧草原,1226年,蒙古又灭亡西夏;至1234年,孛儿只斤·窝阔台时代的蒙古帝国又灭亡了宿敌金朝。

随着对周边民族的军事征服,蒙古骑兵的装备水平和战术技巧不断提高。在战争过程中获得的大量工匠使得蒙古族开始广泛使用铁制甲,从而得以组建身披重甲的重骑兵部队,在重骑兵部队中,又有一部分是人马均装备铠甲的具装重骑兵。这一时期的蒙古骑兵已学会了使用轻重骑兵相互配合的复杂战术,无甲或只装备轻质皮甲的轻骑兵负责弓箭攻击、两翼包抄、袭扰、诱敌、侦查、追击等战场任务,而重骑兵则会在敌军阵线陷入混乱后发起冲锋。

1235年至1242年,以蒙古骑兵为主的蒙古帝国军队发起了第二次西征,又称长子西征。在第二次西征中,蒙古骑兵先后攻入基辅罗斯波兰匈牙利等国,取得了莱格尼察之战和赛约河之战的胜利,兵锋一度逼近位于中欧的维也纳。1253年至1259年,孛儿只斤·旭烈兀又率领以蒙古骑兵为主的军队发起第三次西征,攻占巴格达,彻底灭亡了阿拉伯帝国,并向西进攻阿尤布王朝,攻占其首都大马士革

在西征同时,蒙古帝国也在进行向南的扩张。1235年,蒙古帝国结束与南宋的和平状态,开始对南宋发起进攻。1251年,蒙哥汗意图以蒙古骑兵的机动优势发起大迂回作战,对南宋的四川省地区发起进攻。1254年,孛儿只斤·忽必烈率领的蒙古军队越过四川,灭亡大理国。至1259年,蒙古帝国已攻占四川大部,但在进攻合州(今重庆市钓鱼城期间,蒙哥汗突然逝世。

蒙哥汗死后,由于其弟忽必烈与孛儿只斤·阿里不哥围绕蒙古帝国汗位爆发内战,蒙古帝国陷入分裂。原本统属于蒙古帝国汗庭的蒙古骑兵也伴随着蒙古帝国的分裂,分别归属不同的汗王统辖。

元朝与四大汗国时期(1260年——1368年)

忽必烈继位称汗后,由于原本被成吉思汗分封的诸蒙古王公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之间的内战中分别支持不同方,且忽必烈为拉拢旭烈兀对旭烈兀提出政治许诺,使得蒙古帝国分裂为忽必烈所直辖的地区与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四大汗国,四大汗国的汗王均为成吉思汗后裔。这一时期,随着蒙古统治者逐渐融入被统治地区的文化,军队的构成逐渐多元化,蒙古骑兵不再是各国军队的唯一骨干力量。

忽必烈于1271年按照中原传统登基称帝,建立元朝。元朝的军队分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四种,其中蒙古军以蒙古骑兵为主,探马赤军最初也以蒙古骑兵为主,后逐渐吸收各民族参加;汉军和新附军则以汉族为主。在忽必烈征伐安南(今越南)、缅甸、日本、爪哇等国的战争中,蒙古骑兵均有参与,但在这些以水战和丛林战为主的战争中并不能发挥自身特长。

元朝及四大汗国的蒙古骑兵基本延续了蒙古帝国时代的组织模式和战术思想,依旧以千户制进行组织。原来的精锐宿卫骑兵“怯薛”,此时已发展成政治影响力巨大的贵族集团,不再是战场上的中坚力量。

四大汗国虽然自1303年起承认元朝为宗主,但各国之间依旧纷争不断,时战时和。随着各国普遍出现的汗位动荡和军权下放,统治危机开始在所有的蒙古国家蔓延。1306年,在元朝支持下的察合台汗国灭亡窝阔台汗国;1335年伊利汗国分裂,至1355年被钦察汗国灭亡。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军阀化的元朝军队不能以统合的力量镇压起义,曾经横扫欧亚的蒙古骑兵此时的战斗力也已经出现了下滑,使得在面对起义军时节节败退。1368年,朱元璋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北元时期(1368年——1635年)

元朝灭亡后,元朝皇室逃往蒙古草原,重建朝廷,史称北元,与元朝对峙。北元的军队以蒙古骑兵为主,但因为不再拥有河中和中原地区,其武器装备的种类和战术的多元化均已不再能和巅峰时期的蒙古骑兵相比,兵力也大幅下滑。此后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先后消灭了长城以南的元朝军阀势力,后又多次越长城明成祖北伐,屡次击败北元,北元汗庭权威衰落,蒙古回到了诸部分裂的局面。至15世纪初,漠西的蒙古瓦剌部崛起,在土木堡中,瓦剌部领袖绰罗斯·也先率领蒙古骑兵大败明军,几乎全歼明军京营精锐,俘虏朱祁镇,但随后在面对明朝首都北京的坚城时,因缺乏元朝时代的攻城手段,久攻不下,被迫撤回草原。也先死后,蒙古再度陷入诸部混战的局面。

由于失去了帝国体制和稳定的技术输入渠道,这一时期蒙古高原地区的蒙古骑兵基本回归了传统的草原骑兵的作战模式,千户制在名义上保留,但组织模式也已经回归了部落时代,“那可儿”制度重新成为草原部落首脑包括大汗本人在内普遍采用的军事制度,战争模式则以部落战争和针对明朝的劫掠战争为主。有条件的部落领袖会努力在自己的骑兵部队中打造重骑兵部队,但其数量和战术素养已不再能和蒙古帝国时期的重骑兵部队相比拟。

14世纪后期,察合台汗国及钦察汗国相继陷入分裂,其中察合台汗国分裂为东、西察合台汗国。1370年,突厥化蒙古贵族帖木儿夺取西察合台汗国汗位,建立帖木儿帝国,并在多次征伐中先后攻占中亚波斯和西亚等地,并以撒马尔罕为都,使帖木儿帝国强盛一时。在帖木儿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察合台汗国被帖木儿帝国完全取代和灭亡,钦察汗国首都萨莱(在今伏尔加河下游)被帖木儿帝国攻占,国力大衰,从此一蹶不振,并于1502年彻底灭亡。

帖木儿延续蒙古帝国的军事体制,并结合时代发展进行一定程度创新,建立了一支由骑兵、步兵、炮兵等多兵种组成的强大军队,蒙古族为帖木儿帝国军队的核心。帖木儿帝国的蒙古骑兵依旧沿用元朝时代的战术和组织思路,以骑射战术为主的轻骑兵和冲击重骑兵相互配合,在中亚至西亚的战斗中屡屡获胜。1402年,以蒙古骑兵为主力的帖木儿军队在安哥拉之战中大败奥斯曼帝国帝国军队,俘虏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

帖木儿死后,帖木儿帝国分裂,其核心区逐渐突厥化,但后继的中亚王朝在骑兵战术上依旧继续沿用蒙古骑兵的战斗模式。帖木儿后裔巴布尔印度建立莫卧儿帝国,逐渐为印度同化,但其骑兵战术依旧延续着蒙古骑兵时代的战术思维。

清朝时期(1635年以后)

16世纪后期,东北亚建州女真崛起,建立后金国,并于1635年征服察哈尔省,彻底灭亡了蒙古汗庭,末代孛儿只斤·蒙哥林丹汗逃亡青海省病死。1636年,皇太极正式称称帝,定国号为清,建立清朝。清朝设置蒙古八旗,将蒙古骑兵纳入了自己的军队体系。

1677年,噶尔丹统一卫拉特蒙古(即瓦剌),建立准噶尔汗国。噶尔丹建立准噶尔汗国后,将火器的使用与传统蒙古骑兵战术进行结合,大量使用从俄罗斯帝国等地购买的火绳枪和轻型火炮等武器,出现了“骆驼炮”等全新的兵种。清朝与准噶尔汗国之间的战争持续数十年,双方的军队中均有蒙古骑兵的参与,火器也得到了双方的广泛使用。1757年,清军完全控制卫拉特地区,准噶尔汗国灭亡。

钦察汗国灭亡后,其残余势力相继被沙皇俄国吞并。沙皇俄国大量征发自己统治下的蒙古族参军,蒙古骑兵成为沙俄军队中的重要力量,多次参与沙俄的对外战争,也被沙皇用于镇压国内的农奴起义和叛乱。在长期战争中,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蒙古人遭受了严重的人口损失,其中土尔扈特部因此于1771年举部东归清朝。

文艺复兴后,西方的社会、科技发生了迅速进步,军事科技、战术思想逐渐对东方取得优势。尤其是进入19世纪以后,面对近代化的西方军队,蒙古骑兵的战术思想已显著落后。1860年,清朝蒙古族将领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在八里桥之战中惨败于近代化的英法联军。1865年,僧格林沁在率蒙古骑兵镇压捻军起义时被捻军设计围歼,僧格林沁被杀。至此,古典意义上的蒙古骑兵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蒙古族军队逐渐近代化。

组织模式

征兵规则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改变原本蒙古各部族以部落进行组织的状况,建立了千户制千户制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将全体蒙古人以千户为单位进行编制,由名为“那颜”的官员进行管理。那颜通常是成吉思汗的开国功臣,职位世袭。千户之下还有百户,百户之下还有十户。千户、百户的规模大小不一,下辖户数未必是整千整百。千户之上设有万户,但万户仅具有军事职能。

由蒙古人组成的千户便是蒙古骑兵的兵源。被编入千户的蒙古人,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是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平时放牧营生,一有签发命令则自备马匹、武器作战。签发是蒙古帝国的征兵方式,与千户制相结合。大汗会把签发的命令下发给各千户那颜,由他们动员自己麾下的千户所属的蒙古族参战。

军队架构

蒙古骑兵被编为千夫、百夫、十夫等军队单位,其长官分别为千夫长、百夫长、十夫长。千夫可以对应现在的团,百夫可以对应现在的连,而十夫可以对应现在的班。千夫长、百夫长和平民的子弟中才干出众者,则会被选拔进入怯薛军(怯薛歹)。

成吉思汗时期,在千夫的单位之上,蒙古骑兵又被分为四个部分:中军、左翼军、右翼军和黄金家族军,各设万户统辖。其中中军即为怯薛军,规模约为一万人,既是大汗的亲卫,也是作战时的前锋。中军之外,左翼军、右翼军也是由大汗统辖的蒙古骑兵部队。而黄金家族军的蒙古骑兵则分给了成吉思汗的其他家族成员,包括他的儿子与兄弟。

训练特点

蒙古人以游牧、狩猎为生,普遍自幼便熟识骑射,有很强的军事素养基础。蒙古族热爱赛马、射箭和博克(摔跤)的运动和比赛,又经常组织大规模的狩猎活动。狩猎活动便是蒙古骑兵的重要训练计划,蒙古骑兵会用集体作战的方法,侦查、组织并包围猎物,最后对猎物展开攻击,在狩猎的同时锻炼战术技能。

蒙古骑兵的军官则会受到更严格的训练,他们不仅要训练战术技巧,也要训练指挥和沟通的才能。蒙古帝国重视基层军官,基层军官不仅需要进行训练,表现优异者也可得到提拔。

蒙古骑兵会把战争本身作为训练的一部分,在战场上所获得的经验和教训都将作为军事经验得到传承。蒙古骑兵在训练时格外重视纪律性的培养,强大的纪律性是蒙古骑兵得以执行复杂的诱敌、包抄、多兵种配合等战术的关键。

武器装备

坐骑

蒙古族善于牧马,蒙古马是蒙古骑兵最主要的坐骑。蒙古马肩高较为矮小,通常在1.32米至1.42米之间,肌肉发达,耐力强悍,能够仅靠草料甚至树皮生活。相对而言,蒙古马的负重和爆发力较弱,多用于轻骑兵。伴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蒙古帝国拥有的草场和马匹数量也迅速增加,开始使用中亚东北亚所出产的更为高大壮硕的马种,作为重骑兵的坐骑。

每名蒙古骑兵都拥有多匹坐骑,通常为3-5匹,在行军甚至战斗时都可以随时进行更换。在蒙古帝国的时代,蒙古人拥有先进的牧马技巧,擅长兽医和对马的养护。

蒙古人善于制作马具,广泛使用高桥马鞍和马镫,其马具制作技术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蒙古骑兵长于马术,轻骑兵士兵可以通过灵活的马术动作躲避箭矢。

武器

复合弓是蒙古骑兵普遍使用的武器,也是轻骑兵的主要武器。蒙古复合弓的弓臂以角、筋、木等材料复合制成,用动物胶进行粘合;弓弦则用较为柔软的筋制成。蒙古复合弓的拉力十分强力,可以与著名的苏格兰长弓媲美,理想作战距离约为150米。蒙古人会使用两种箭头——小而尖的轻箭和有破甲功能的重箭,应对不同的战术需要。蒙古人也通常携带两张复合弓,其中一张是拉力较小的速射弓,另一张则是拉力较大的强弓。

马刀是蒙古骑兵另一件普遍使用的武器。为适应马上作战的需求,蒙古马刀刀身弯曲,带有一定弧度。随着蒙古帝国占领中亚地区,中亚先进的突厥式弯刀和大马士革钢的技术被蒙古帝国所吸收,发展出了蒙古式的弯刀,轻便锋利,刀身强度较高。与中原地区用厚背加大劈砍力度的步兵刀不同,蒙古马刀并不依靠刀身自身的重量进行劈砍,而是借助马运动时带来的冲击力对敌方进行砍杀,刀背较为轻薄。

以冲击、肉搏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蒙古重骑兵除了装备有复合弓与马刀外,还装备有骑矛和钉头锤铁蒺藜骨朵等武器。骑矛是重骑兵的主要武器,有的骑矛带有弯钩,可以将敌人勾至马下。面对身着重甲,马刀难以突破的敌人,蒙古重骑兵会使用钉头锤、穿刺斧和狼牙棒等武器进行攻击。蒙古重骑兵也配备有盾牌,用于肉搏战。

盔甲

蒙古轻骑兵为追求机动性,通常不着甲或只穿着轻便的皮甲。蒙古重骑兵的盔甲形制则十分多元化,从具有中原风格的札甲和鳞甲,到中亚和西亚风格的锁甲和链甲一应俱全。部分蒙古重骑兵的坐骑也会配备有马铠,马铠通常为皮质,有时候也会使用铁质,主要为组合式马铠。蒙古重骑兵还会为马匹佩戴铁质的头盔,以保护马匹的前额。

除了坚硬的铠甲外,蒙古骑兵还会在贴身处穿上一件韧性较好的绸衣,在受箭伤时,绸衣可以兜住箭头,减少所受伤害。

战略战术

蒙古骑兵以无与伦比的机动性而闻名,他们可以迅速穿越气候恶劣的道路,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以敌人无法想象的速度快速行军。蒙古骑兵擅长大纵深的穿插战术,依靠着这一特质,蒙古的将领们经常制定大包抄的战略以歼灭敌人,这一战略思想也被后世的军事家所借鉴。

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蒙古骑兵会使用轻骑兵使用反复弓箭袭扰敌人,然后进行有组织的撤退,这种有序的撤退诱敌可以持续数天。在撤退过程中,蒙古轻骑兵还会使用一种名为“曼古歹”(即在马上侧身向后方射箭)的战术持续对敌人造成杀伤。一旦敌军在追击过程中阵型陷入混乱,蒙古重骑兵便会发起集团冲锋,一举歼灭敌人。

后勤体系

蒙古骑兵会携带干酪、干肉等轻便易携带的口粮进行作战,如果是在草原地区作战,他们还会在军队后携带畜群,畜群不仅可以提供补给,也可就地在新征服的草原上进行放牧。蒙古骑兵没有补给线的概念,他们会在占领区进行劫掠和征收以就地补充粮草,以战养战。有时也会在以狩猎的方式补充食物。在追击战中,蒙古骑兵依靠携带的干肉、干酪等口粮,可以在长至一个月的时间内持续追击敌人而不需生火烹。在获胜后,他们则会用战利品中的粮食、牲畜等食物举行盛大的饮宴以提振士气。

著名战役

野狐岭之战

野狐岭之战发生于1211年八月,是蒙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之一,战役地点位于今天的张家口市市一带。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经过数年准备,于1210年断绝对金朝的岁贡,并于1211年二月誓师,对金国发动进攻。面对蒙古国武装部队的进攻,金国统帅独吉思忠沿之前修筑的长城防御工事防守。成吉思汗利用蒙古骑兵的机动性,派一部分兵力佯攻金西京(今山西大同市),吸引金军主力救援;自己则亲率主力,一举攻破金国长城防御的中心乌沙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南至河北省西北一带)。金军畏惧蒙古兵锋,放弃桓、昌、抚三州(均在今张家口西北),退往野狐岭一线,依托山地防御,意图利用山地复杂地形令蒙古骑兵无法发挥其机动性和冲击优势。

野狐岭之战位于张家口西北,距北京(金中都)约二百公里,是金中都的西北门户。成吉思汗在占领桓、昌、抚三州,缴获军马等大量战略物资后,于1211年八月乘胜推进至野狐岭一带。金军以胡沙虎完颜承裕为主帅,有机动兵力15万,其它兵力30万,总计兵力约45万。蒙古国武装部队兵力约10万,基本以蒙古骑兵为主。

金军主帅完颜承裕畏惧作战,将兵力分散于野狐岭各山头,依托地势分兵把守。成吉思汗则通过哨骑的侦查摸清了金军的部署和主帅所在地,并集中兵力于此。万户木华黎率敢死队先行突击,杀入金军阵地,成吉思汗则率领自己的亲兵怯薛迅速跟进。由于野狐岭地形崎岖,骑兵冲锋不便,蒙古骑兵舍弃战马,下马步战,以凶狠的冲锋一举冲垮了金军阵线,完颜承裕败逃,失去了主帅的金军全线溃退。

完颜承裕在败逃中,逐渐又收拢了数万残军,但尚未得到喘息就在野狐岭以南的浍河堡再度遭遇追击至此的蒙古骑兵。蒙古骑兵切断了金军溃兵退路,围困浍河堡三天。成吉思汗亲率3000怯薛军突击,其余蒙古骑兵跟进,全面总攻,完颜承裕收拢的数万残军全军覆没,完颜承裕只身逃亡。至此,金军主力尽失,丢失大量粮草物资和马匹,从此一蹶不振。

卡尔卡河之战

卡尔卡河之战,又称迦勒迦河之战,发生于1223年蒙古第一次西征期间。1220年,蒙古将领速不台哲别率领两万余蒙古骑兵向西追击花剌子模国王阿拉乌丁·摩诃末,在摩诃末病死后继续西进,于1221年大败格鲁吉亚军队,穿越高加索地区,击败高加索人与阿兰人、库曼人(即钦察人)的联军,逼近基辅罗斯。被蒙古击败的库曼残军向罗斯王公们求援,1223年,包括基辅大公在内的诸罗斯王公与库曼残军组成兵力约8万的联军,对蒙古军进行反击。

1223年五月,联军开始在第聂伯河集结,蒙古军面对数量占优的联军主动向东撤退。联军渡过第聂伯河,击破了蒙古军的后卫,向东追击。速不台与哲别采用诱敌战术,连续进行了九天的有组织撤退,直到卡尔卡河(迦勒迦河)东岸。疲于追击的联军追至卡尔卡河东岸,阵型散乱,以步兵为主的罗斯军队与库曼骑兵之间出现脱节。趁联军抢渡卡尔卡河,阵型脱节之时,速不台率领蒙古重骑兵突然发起冲击,将库曼骑兵击溃,溃逃的库曼骑兵又冲乱了之后罗斯军队的阵型。蒙古重骑兵趁胜追击,继续冲击罗斯军阵线,又将刚渡河的罗斯军击溃。在重骑兵于正面突击时,哲别率领的蒙古轻骑兵从两翼进行包抄,切断罗斯军队退路,最终全歼渡河的罗斯-库曼联军。落在队伍后方的基辅罗斯军队在基辅大公率领下撤退返回第聂伯河附近的营寨,蒙古军趁胜追击,包围营寨,基辅罗斯军队亦全军覆没,基辅大公被俘杀。

三峰山之战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略决战。1231年夏,元朝大汗孛儿只斤·窝阔台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制定灭金战略,分三路进攻金朝。同年秋,窝阔台亲率的中路军渡过黄河,进军郑州市,突破了金国的黄河防线。与此同时,由孛儿只斤·拖雷率领的西路军借道南宋,绕过潼关,迂回至金国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以南。

1232年正月,驻军在邓州市完颜合达率军北上,支援汴京。完颜合达的军队共有15万人,其中骑兵2万,步兵13万。拖雷的兵力约为3万人,他派出3000蒙古骑兵,在金军吃饭和宿营时反复进行骚扰,使得金军疲惫不堪。当金军行军至均州(今河南禹州市)三峰山时,拖雷的军队与窝阔台南下的大军汇合,将金军包围在三峰山。

此时恰逢天气突变,天降大雪,气温骤降,不习惯酷寒天气的金军战斗力大减。此外,金军的粮草也早已断绝,饥寒交迫,而蒙古军却食物充足,他们将俘获的牛羊在火上烧烤,并故意让金军闻到烤肉的香气,动摇金军的战斗意志。在两路蒙古军的轮番攻击下,金军军心大乱,完颜合达见前往均州的道路没有被蒙古军封锁,于是率军突围,却在突围时遭到蒙古骑兵的拦腰截击,全军被彻底击溃。完颜合达与完颜陈和尚率残军退至钧州城内,旋即被蒙军破城,全军覆没,二人先后被杀。至此,金国失去了最后的精锐,彻底走向灭亡。

莱格尼察之战

莱格尼察之战发生于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1235-1242)期间。1241年春,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主力向匈牙利方向进军,侧翼则由拜答尔率领,向波兰方向进军。拜答尔所率领的蒙古军侧翼有约2万兵力,他们最初在围攻西里西亚首府时遭遇失败,随后便遭遇了波兰大公亨利二世集结的兵力约在2万左右的联军。当知道还有一支规模更大的援军前来援助联军时,拜答尔决定在他们汇合之前先行动手。

1241年4月9日两军在莱格尼察城以东七公里处摆开战场,蒙古骑兵的先锋首先击败了联军中的西里西亚骑兵,之后联军骑兵的两支主力向蒙古骑兵的先锋发起反攻,蒙古骑兵佯装败退,诱使联军骑兵在追击中与步兵脱节。在佯败诱敌期间,蒙古轻骑兵还不断用弓箭发射药烟雾对追击的敌军进行骚扰。当联军骑兵与步兵脱节后,蒙古轻骑兵从两翼包抄,用弓箭封锁了联军骑兵的退路,蒙古重骑兵则持长矛从正面突击。波兰联军至此全线崩溃,溃兵被蒙古骑兵分割歼灭,包括波兰大公在内的大部分将领被杀。战后,蒙古族将阵亡的联军士兵的右耳割下收集以清点战功,足足装了九大口袋。

赛约河之战

赛约河之战,又称蒂萨河之战,发生于蒙古帝国第二次西征期间。1241年春,在由拜答尔率领的2万侧翼蒙古军进攻波兰地区时,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领的蒙古军主力约6万人向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开进。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联合逃亡匈牙利的库曼人,集中10万兵力反击。蒙古军佯装后撤,贝拉四世率军追击,一直追击到塞约河支流蒂萨河畔。

4月10日夜晚,蒙古军兵分三路,由速不台率领偏师从蒂萨河下游结筏渡河;其它王公率领的军队从上游水浅处涉水而过,拔都亲率的中军则在中游的石桥处坐镇。蒙古军原计划由速不台率先渡河绕至敌军侧翼,与其余两路军队的正面配合,一举歼灭匈牙利军,但在渡河时蒂萨河水位突然暴涨,耽误了时间。4月11日清晨,在速不台还来不及渡河的时候,诸王公率领的蒙古骑兵已先行对匈牙利军发起了突击,拔都见状,立刻率军进攻石桥,在石桥一带与匈牙利军陷入短兵相接,战况激烈,拔都的卫队损失了三十人,将领八哈秃被杀。在战局焦灼之时,速不台率领的蒙古骑兵成功渡河绕至匈牙利军侧翼进行攻击,匈牙利军腹背受敌,大败而退。

贝拉四世见战局不利,于是下令军队结成车阵,用战车围在外围,构成简易工事阻止蒙古骑兵的突击。拔都于是调集大型投石机,将带着火药的弹丸投至匈牙利军的车阵中,使匈牙利军军心大乱。蒙古军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故意留下向西逃窜的缺口,等到匈牙利军被迫从缺口处溃逃时,蒙古骑兵全线压上,使匈牙利军完全被击溃。此后几天,蒙古骑兵不断追杀歼灭已经溃乱的匈牙利军,约7万余匈牙利军被杀。蒙古军趁胜攻占布达佩斯,占领匈牙利全境,几乎只身逃跑的贝拉四世逃到海岛上方才幸免于难。

安卡拉之战

安卡拉之战,又称安哥拉之战,是帖木儿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之间的一场决战,发生于1402年7月28日。

1402年春,帖木儿率领约15万军队,对奥斯曼帝国帝国发起战争。同年7月,帖木儿大军兵临安哥拉(今安卡拉)城下。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率军约7万人迎战。为削弱帖木儿军队中作为主力的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巴耶塞特一世利用山地森林地形进行设防。帖木儿于是直接率军包围安哥拉,迫使奥斯曼军放弃阵地救援安哥拉,双方在安哥拉附近的平原遭遇。

奥斯曼军队经过连续急行军,疲惫不堪,在遭遇帖木儿军后将全部主力部署在战场中央。帖木儿军中的蒙古骑兵采用经典战术,以轻骑兵从两翼包抄奥斯曼军,重骑兵则从中央进行反复冲击。奥斯曼军陷入苦战,多个盟军先后倒戈。最终,阵线崩溃的奥斯曼军被帖木儿全歼,巴耶塞特一世被俘。

土木堡之战

土木堡之战,是明朝与蒙古瓦剌部之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发生于1449年9月1日(朱祁镇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

1449年秋七月,蒙古太师、瓦剌部领袖绰罗斯·也先率领3万蒙古骑兵,南下攻掠明朝边境,在几次边境遭遇战中屡屡击败明军。七月十七日,明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劝阻,亲率约20万京营士兵出征。八月初,因初战失利,在群臣劝谏下,朱祁镇率军返还。八月十三日,也先率军击败明军殿后部队,朱祁镇所在的明军主力撤至土木堡,被也先率领的蒙古骑兵包围,明军水源断绝,饥渴难耐。

八月十五日(公历9月1日),也先派遣使者诈称讲和,明军急于引水,阵型大乱。也先趁乱率领蒙古骑兵突击明军阵地,明军顿时溃不成军,被蒙古骑兵分割歼灭,几乎全军覆没。在军中的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太监王振被愤怒的明军将领樊忠杀死,随军大臣及将领大多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寥寥数人逃脱。

参考资料

..2023-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