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薹
蒜是大蒜(葱属 sativum)抽薹时从中抽出的幼嫩花茎,由薹梗和薹苞组成,实心,圆柱状,高可达60厘米,别名蒜苗、蒜苗。蒜薹是中原地区果蔬贮藏保鲜业中贮量最大、贮藏供应期最长、效益最好的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同时还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蒜薹比较耐寒,对湿度要求较高,对低浓度的氧气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较强的忍耐力。
蒜薹易脱水、老化、腐烂,在常温下只能贮存20-30天,而在0℃的低温下可贮藏半年左右,其贮藏保鲜方法主要有气调贮藏和冰窖贮藏。蒜薹品种众多,主要包括二水早、云顶早、太仓白蒜、抽薹蒜、薹蒜等。
蒜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含有粗蛋白、糖、维生素c、钙、磷、铁以及丰富的大蒜素,其食用方式多样,可煎炒、红烧、清炒等,也可腌酱做小菜。此外,据中国药用典籍《中药大辞典》记载,蒜薹可治疗坐板疮、疮疡、冻疮等疾病。
命名由来
中国湖北、江西省一些地方将蒜薹称为蒜苗,中国《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蒜苗一词,书中写道“苗,一字多义,有时专指某些植物的嫩茎”,地方将蒜薹称为蒜苗是强调“嫩”,即吃蒜薹要趁嫩绿时掐断食用,否则等大蒜抽出的薹开花变老,蒜薹纤维化,就无法食用。湖北、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渔夫认为,湖北话中的蒜苗实际上可能指的是蒜(拼音:miǎo),与苗的发音很相近,杪指的是树梢,蒜薹处于大蒜植株的顶端末梢,即蒜杪。
此外,有些人会将蒜薹写成同音的蒜苔,这实为错别字,虽然“臺”简化成了“台”,但蒜薹的薹并没有简化。苔特指苔藓类隐花植物。薹则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顶上开花结实。嫩的可以当蔬菜吃。包括油菜的嫩薹,也可菜用。
形态特征
蒜薹是大蒜(Allium sativum)抽薹时从中抽出的幼嫩花茎,由薹梗和薹苞组成,实心,圆柱状,高可达60厘米,中部以下被叶鞘。
分布范围
蒜薹是中国果蔬贮藏保鲜业中贮量最大、贮藏供应期最长、效益最好的种类之一,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其中山东、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河南等地栽培较多,同时还出口韩国、日本、马来西亚、俄罗斯、越南等多个国家。
生长习性
蒜薹比较耐寒,对湿度要求较高,湿度过低,易失水萎蔫。其对低浓度的氧气和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有较强的忍耐力,短期条件下,可忍耐1%的氧气和13%的二氧化碳。但如果高浓度二氧化碳处理时间过长,则会出现水煮条现象;氧气浓度过高也会导致蒜薹茎条老化。
蒜薹在植株生长初期卷缩在磷茎中央,当植株发育到一定阶段才伸展出来。其花序从基梗抽出之后,包藏在薹梗顶部的磷片总苞中,总苞在花序伸长时开裂并枯萎。通常人们将包着花序的总苞连同花序一起总称为薹苞,将基梗称为花薹。蒜薹伸长期是指蒜薹开始伸长到采薹为止的时期,约为30天。蒜薹生长先慢后快,生长初期蒜薹在假茎内缓慢生长;花苞伸出叶鞘后,生长加快,直至采收。
栽培技术
蒜薹的基源植物为蒜,以下为蒜的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选择富含有机质、质地疏松、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种植地。在播种前,施腐熟农家肥、尿素、磷酸氢二铵、硫酸钾等作为基肥,然后精细整地、深耕细耙、做成平,畦面上开播种沟,并在沟中施腐熟的人畜粪尿。
播种
选择早熟、抗病、适应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良蒜薹品种的瓣做种,蒜瓣剥皮后消毒处理后浸种,以促进蒜瓣发芽长根。播时将蒜瓣弓背朝向一个方向,使蒜叶片在田间分布均匀。播种不宜过深,2-3厘米为宜,覆土后在畦上均匀喷施除草剂乙氧氟草醚,喷完后及时加盖地膜。
养护管理
加扣拱棚
可适时加扣拱棚,确保蒜薹早熟丰产,拱棚采用东西走向,需在土壤上冻前搭好拱棚架。扣棚(即搭建设施简单的冷棚)时间需严格把握,扣棚过早,蒜薹的春化阶段完成不充分,抽薹率低;扣棚过晚,虽然抽薹率高但产品上市太晚,达不到早熟栽培的目的,一般宜在1月中旬扣棚。
肥水管理
蒜播种后,需立即灌水,但不能积水,以促进植株根系生长。如果蒜的幼芽顶不能突破地膜,则需要人为破膜引苗出膜。幼苗抽薹分瓣时,需加强肥水管理。在蒜薹抽发期,需定期浇水,直至采收前7天停止。浇水的同时可适当追肥,按照“轻施提苗肥,巧施返青肥,重施抽薹肥,补施催头肥”的原则。其中提苗肥宜在2-3叶期施;返青肥宜在气温逐步回升,一般以尿素、506-87-6为主;抽薹肥可在蒜鞘叶刚露尖追施三元复合肥。
中耕除草
中耕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提高地温,促进蒜根系生长,中耕的同时可适当除草。蒜进入封垄(即蒜长到足够大,叶片把土地全部遮住)时期后,应停止中耕松土,以防损伤根系,影响蒜薹产量。如果发现禾本科杂草,宜人工拔除。
病虫害防治
蒜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细菌性软腐病、紫斑病、灰霉病和白腐病。叶枯病发生时可喷施杀毒矾可湿性粉剂,防治细菌性软腐病可用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紫斑病发生时可喷施易除水乳剂,防治灰霉病可用速克灵可湿性粉剂,防治白腐病可用多菌灵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蒜的虫害主要有根蛆和红蜘蛛,根蛆发生时可喷施辛硫磷乳油,可结合浇返青水冲施灌根,防治效果良好;叶螨科发生时可喷施扫螨净乳油。
采收
根据蒜薹种类、种植地区等条件合理采收,一般蒜薹的采收时间为3-5天。通常情况下,中国南方的蒜薹采收期为4-5月,北方为5-6月,但在每个产区的最佳采收期往往只有3-5天,以蒜薹露出叶梢出口、叶长7-10厘米、苞色发白、蒜薹甩尾后生长第二道弯时采收为宜。可选在晴天下午采收,采收时用提基法以减少伤口面积。采收的蒜薹长度以30厘米以上为宜,采收应立即放在不易损伤、有利通风的包装容器内,并迅速转至阴凉通风处保存。
贮藏
分级预冷
采收的蒜薹应去掉抱薹叶鞘,剪去基部纤维化部分,剔除伤、烂、墓苞过大、过细的蒜幕。然后按大小、质量分级,分级后扎把,将薹苞对齐、捆直、扎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蒜薹采收时正值高温季节,呼吸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采后应立即运至冷库,在24小时内将温度降到0℃,堆内温度与设定贮藏温度相差0.5-1℃即可。需注意,蒜薹贮藏期间,薹梢易发生霉变腐烂,可在入库预冷后装袋前,应用防霉烟雾剂处理蒜薹。长期贮藏时可在9月底到10月初进行2次处理。
贮藏方法
蒜薹易脱水、老化、腐烂,在常温下只能贮存20-30天,而在0℃的低温下可贮藏半年左右。蒜薹的贮藏场所应预先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其贮藏保鲜方法主要有气调贮藏和冰窖贮藏。
气调贮藏
气调贮藏是指改变贮藏环境的气体成分,降低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含量,抑制果蔬呼吸强度,延缓果实衰老的一种贮藏方法,也是蒜薹商业化贮藏的主要方式,通常有薄膜小包装气调贮藏、硅窗袋气调贮藏、大帐气调贮藏和气调库贮藏等方式。
薄膜小包装气调贮藏法是用自然降氧,并结合人工调节袋内气体比例进行贮藏。硅窗袋气调贮藏可减少甚至省去解袋放气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大帐气调贮藏法是先在塑料大帐内放置蒜薹,封帐后再采用快速降氧法或自然降氧法保存。在预算充足的情况下可采用气调库贮藏法,因为气调库有调节和测定气体成分的设备和仪表,以及乙烯及二氧化碳的脱除装置,具有储量大、储藏时间长、蒜薹品质保持好、管理方便、延长货架期等优点。
冰窖贮藏
将挑选好的蒜薹去掉老根,扒去叶鞘,及时入窖。将冬天采好的冰块在窖内贮藏备用,贮藏蒜薹时,先在窖底铺两层冰块,容壁也码两列冰块,然后在冰面上码垛蒜薹,一层冰块,一层蒜薹码垛,共3-5层蒜薹,每层蒜薹中间用碎冰填满,最上层用稻壳覆盖隔热,最后封住窖门。
主要品种
蒜薹品种众多,主要包括二水早、云顶早、太仓白蒜、抽薹蒜、薹蒜等,具体如下:
用途
食用营养
蒜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其含水量为80%、粗蛋白约10%、糖8%,还含有维生素c、钙、磷、铁以及丰富的大蒜素,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绿色蔬菜。蒜薹的辛辣味比大蒜轻,所具有的独特蒜香能增加菜肴香味,更易被人们接受。其食用方式多样,多切段、切丁用于炒爆菜,或切段用于烧菜,如蒜薹烧黄花鱼、蒜薹红烧肉、蒜薹红烧狮子头、蒜薹烧黄鳝等,也可配肉片、鸡丝、鱼丁等食材煎炒,或配素料清炒。此外,蒜薹还用于腌、酱做小菜。
医学药用
据中国药用典籍《中药大辞典》记载,蒜薹可治疗疮肿湿毒,外用时可将蒜薹烧存性(即把蒜薹制成炭剂,要烧到外部枯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一部分炭化,另一部分仍能尝出原有的气味)、研末、煎水洗或烟熏,可治疗坐板疮、痔疮、冻疮等疾病。
相关产业
生产
2009年,中国大蒜在田面积约60万公顷,比2008年的83.33万公顷减少了23.33万公顷,减幅达28.0%。除种植面积减少直接造成的减产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包括田间疏于管理、主产区前期持续干旱等,中国蒜薹总产量比2008年减少了35%左右。此外,蒜薹质量在当年也是参差不齐,具体表现为前期采收质量较好,后期采收质量较差;雨前采收质量较好,雨后采收质量较差等,其中射阳县、山东苍山的蒜薹质量较好,而河北永年、中牟县等地的蒜薹质量较差。
2013年,中原地区各主产区的大蒜栽植面积总体略减,山东金乡约减10%,邳州市减8%-10%,广饶县约减30%,莱芜、平度市、堂邑中心地带、中牟中心地带等均有所减少。莒县、商河县、临清市、微山县等地与2012年相比种植面积持平。苍山、巨野县、成武县、杞县等地种植面积约增加了10%。
2020年,中国大蒜种植面积约410.1万亩,主要产地大部分已经逐步向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方向迈进,2019-2020年主要产区整体扩种,全国平均扩种率为21%,主产区中扩种幅度最大的为河南省产区,平均扩种24%。扩种幅度最小的为甘肃省产区,平均扩种15%。
中原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蒜薹的生产国和消费国。2021年,中原地区蒜薹最大供应产地为山东省,然后依次为河南省、河北省,南方蒜薹供应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和四川省,大型采购商主要分布在河北和山东。蒜薹是中国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2021年1-9月,新鲜或冷藏的蒜薹及蒜苗最低出口量在3月份1.6千吨左右,最高是1月份在2千吨左右。2021年,中国蒜薹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为韩国,其次是马来西亚和日本;出口蒜薹量第一的省是山东省,主要出口日本和韩国;第二大是云南省,主要出口东南亚及南亚国家。
销售
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蒜薹的收购价格都偏低,平均每千克1.5元;2009年收购价格提高,平均每千克接近4.0元。2008年、2009年保鲜蒜薹的销售高峰基本上都在每千克6.5元,而2010年保鲜蒜薹的销售高峰已经突破每千克8.0元。蒜薹收购价格增高的原因是2009年蒜薹在大减产的情况下,蒜薹保鲜库在原有基础上还新增加6万容量,这就决定了蒜薹市场严重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射阳县、山东苍山平均收购价格达到每千克5.5元,曾一度突破6.0元。就中国而言,2009年蒜薹的收购价普遍比2008年提高1-2倍,有的甚至高3-4倍。
2014年,蒜薹质量不均,总体看质量不佳,收购价格变化较大。如金乡红蒜薹2005年收购价为2.0元/千克左右,2010年则上升为4.8-5.0元/千克,2014年又下降为2.2-3.2元/千克;莱芜蒜薹收购价2005年为2.0-2.2元/千克,2010年增加为5.8-6.0元/千克,2014年则为3.0-3.4元/千克。整体而言,虽然2014年收购价格有所下降,但多数降幅不大。
贮藏
2009年,中国蒜薹总贮量为48.5万吨,仅为2008年的56%。其中山东省蒜薹贮藏量第一,为37.5万吨,占中国总贮量的77.2%,山东苍山、莒县、莱芜、寿光四大贮区合计贮藏23.3万吨,占中国总贮量的47.9%。由于2009年中国蒜薹大幅度减产,致使50%的蒜薹保鲜库闲置。
2014年,中国主产区共收贮蒜薹80849万千克,总贮量有小幅减少,其中山东减贮5000万千克,河南省减贮2000万千克。山东五大贮区的莱芜市蒜薹贮量在2005-2007年一直位居山东省首位,但从2009年开始,兰陵县蒜薹贮量开始大幅增加,取代莱芜称为山东第一。2012年,苍山县蒜薹收储量为1.65亿千克,占中国总贮量的19.3%;2013年收贮量为1.75亿千克,占中国收贮量的20.0%;2014年收贮量为17000万千克,占中国总贮量21%。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4-29
Allium sativum.植物智.2024-02-09
蒜苗与蒜薹 -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