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禾花鱼

禾花鱼

禾花鱼(Procypris merus)又称全州禾花鱼,泛指在华南地区稻田养殖的温水性鲤鱼,属中国土著鱼类;因采食落水的禾花,鱼肉具有禾花香味而得名,主要产于广西桂北地区全州县兴安县灌阳县等县的产稻区,清代乾隆盛世时曾把全州县的“禾花鱼”列为贡品,之后家家户户都有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习惯,1977年,全县稻田养殖禾花鱼仅有1439亩。

禾花鱼体短而肥,全身紫褐色,细叶鳞,皮薄,隐约可见内脏。它肉多刺小,有主刺无细刺,肉质细嫩清甜,无腥味。肌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06%,氨基酸总量为73.66%,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3.54%。它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繁殖力强等优点,是一种营养价值高,集美食与观赏性于一体,宜推广养殖及加工利用的地方优良鱼类品种。

禾花鱼含肉率为37.07%-39.28%,蒸煮损失率为21.20%-24.32%,17种游离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丰富。2016年底兴安禾花鱼已达到90000多亩,年产量2500多吨。

桂林禾花鱼

阐述

全州县龙水乡的禾花鱼是把它用盐水煮过,放在火炉上烘干,吃时放豆豉、蒜、姜,加上酸辣椒或干辣椒粉———咸辣适宜,味鲜无比,堪称“岭南一绝”。

禾花鱼吃法多种多样。但只有把它“烘”干,才别有一番风味。全州、龙水人喜欢将“禾花干鱼仔”在煮和蒸前稍用温水浸泡,佐以豆豉、辣椒粉,配以白酒、味精、放在铁锅里煮。更佳的是待饭要熟时,放到饭上蒸。端上桌来,真是一片稻米鱼花香。其肉质细腻,鱼刺松软、味道浓厚。

夏收季节上市的禾花鱼,是桂林市全州、资源、兴安县等县有名的土特产。此鱼饲养于稻田中,夏秋禾花盛开时节靠吃禾花长大,故得名。烹食禾花鱼,只须把其胆取出,不必除去内脏,黄焖、煮汤均可,奇香扑鼻,令人垂涎,食后令人难忘。它还可配上香料煮熟焙干后再用油炸一下,就成了又香、又脆、又甜的饮酒佳品。禾花鱼味道鲜美,我国在唐朝已开始饲养,清代一些皇帝曾勒令每年要将其进贡给皇室。它有鳜鱼之鲜嫩,却避其华贵;举草鱼之价廉,却避其草腥;呈鲫鱼之小巧,却避其多刺;比江、河鲤鱼更富营养,却避其鳞粗刺多

鱼戏珠

用料:全州禾花乌鲤鱼12条,姜丝10克,独蒜12个,葱花5克,藿香碎10克,青红椒丝10克,豆豉8克,盐、味精适量。

烹制方法:炖

制作步骤:

1、将鱼购回后清水静养1~2天,以吐尽肚中泥沙备用,并将其他的原料洗净,作相应的刀工处理。

2、去苦胆:用牙签或大号针在鱼身右侧离鱼鳃1厘米处戳一小孔,用力一挤即出。

3、将挤去苦胆的鲤鱼直接放入冷水锅中,加盖用大火烧开,加盐、姜丝、独蒜、豆豉、转中火炖制20~30分钟,待其汤色乳白,鱼体熟透,加青红椒丝、味精、藿香碎、葱花,再烧煮一下即可。

4、将鱼逐一摆放在盘中,大蒜放中间。

特点:造型美观,汤汁乳白,富含胶质,鱼肉鲜香细嫩,藿香味浓。

注意事项:1、静养的时间要足够,以便吐尽泥沙;挤苦胆时要倍加小心,若弄破应马上用水冲洗,以免使整锅鱼以苦。2-烧开之前,切忽翻动,否则腥味太重。3、炖制时间要恰到好处,太久,食用时不成形;时间不够,鱼鳞中的胶质溢不出。

郴州禾花鱼

介绍

郴州地处南岭,最高可达2000米,虽然处于湖南省南部,山区的气候却比湖南北部冷,山中泉水即使是夏天仍然极其冰凉。禾花鱼是在冷水中吃着禾花长大的,用手摸光滑细腻,可煎可煮,香甜可口,回味无穷,是全州县人招待亲朋好友和贵宾的拿手菜。每到稻谷变黄时,也就是禾花鱼上市的时候了。过去,由于生活困难,许多农民将禾花鱼烘干留着自己吃,很少拿到市场上去卖。通过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农民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品牌意识也大大增强。禾花鱼迅速走俏市场,鲜鱼最低卖到了40元/斤,干鱼卖到了260元/斤。禾花鱼必须在七八月水稻成熟前才可能上市。

市面上很多禾花鱼都是假的,比如拿普通鲤鱼放在稻田里一个月就拿出来充当禾花鱼,现在甚至很多都是鱼塘养殖并非稻田养殖的。郴州市最有名、最正宗的禾花鱼产地有:永春乡芙蓉乡江口乡南溪乡

吃法

因为禾花鱼靠吃禾花长大而显得季节性特别强,所以这种鱼的吃法也很讲究,常见的有鲜吃和干吃两种。顾名思义,鲜吃就是从田里捕捉回来直接煮着吃,佐料多半是故乡特有的白辣椒或者青椒和米酒醋,加汤煮成,特色是口味鲜美。干吃的做法过程很复杂,最基本的工序有:剖肚(清除内脏)----盐腌(8小时以上)------油煎(分猪油煎和茶油煎两种风味)------烘烤(分碳火烤和柴火烤)-----贮藏(放在装生石灰的坛子里防霉)。在上述几道工序中,最讲究的是“油煎”这个环节,不让小小鱼身首分家才算上等手工。

3、养法

禾花鱼养殖技术

一、稻田的条件和设施

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不受污染,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且田埂坚固的稻田作为养殖载体。一般来讲,稻田耕作层要深,面积越大越好,至少要1-5亩,最好是50亩以上连片养殖。稻田土壤以中性或微碱性的壤土黏土为好。要求保水力和保肥力较强、不受旱涝影响。田间水位能保持较长时间不降低,特别是鱼沟、鱼坑里的水能经常稳定在所需的水层。

已选择作为养殖禾花鱼的稻田,必须加宽加高夯实田埂达到0.5米左右,目的是能提高稻田养鱼后的蓄水量,防止漏水、垮埂、水翻田埂和跑鱼。鱼沟和鱼坑应在插秧前预先挖好。鱼沟要在环田距田埂80~100厘米的地方开挖,面积较小的稻田挖成“十”字形,大而长的稻田挖成“田”字形、“井”字形或“目”字形,沟深30厘米、宽40厘米。鱼沟两旁用水泥砖堆砌,防止沟泥塌陷。鱼坑宜设在靠近进水口的田边或田角,也可以设在田中心,亩设一个深100~120厘米,面积5平方米以上(可根据养殖者对鱼产量的要求而定)。鱼沟要和鱼坑相连。稻田排灌口要开在相对两角的田埂上,排灌时须安置拦鱼栅,防止放水时逃鱼。

二、清田消毒及鱼种放养

1、稻田在放养鱼苗前半个月,每立方米水用200-250克生石灰进行清田消毒和杀灭敌害。待5-6天生石灰碱性消失后,灌水30厘米左右,以后再逐渐注入新水。灌水时要用40目的网袋过滤,以防野杂鱼进入稻田。

2、消毒后7天左右施足基肥,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此时可放入禾花鱼苗种。放养苗种要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

3、鱼种放养。为尽量延长禾花鱼在稻田中的生长期,鱼苗可在稻田插秧后15天左右下田。这样还可以及时利用稻田中大量繁殖生长的生物饵料。①放养品种。以禾花鱼为主养鱼种,鲫鱼、鲢鱼、鲤鱼为混养鱼种。②放养数量。要根据鱼坑的大小、稻田的生态条件、是利用稻田天然饵料粗放养殖还是投饵精养、以及鱼种规格大小和产量要求来确定鱼种放养数量。主养禾花鱼苗种每亩投放800至1200尾左右。8-15厘米的大规格鱼种每亩稻田可放养200~800尾。粗放养殖放养密度可以小些。

4、放养鱼种时注意要点。一是要注意让鱼种适应稻田水的水温,温差过大时,要将鱼水袋连鱼带水(封口)搁置在稻田水中过渡,至水温接近一致时将苗种放入稻田水中;二是鱼种出现不适应时,及时注入新水;三是做好鱼体消毒,将鱼种放在3%~5%的食盐水中消毒5~10分钟再放入鱼沟或鱼坑;四是要检查出入水口的拦鱼设施,防止鱼种逃跑或野杂鱼进入。

三、稻田的灌水及晒田

1、养鱼稻田的排灌。水稻田可以按常规排灌,但必须注意一是分蘖末期晒田时不能晒鱼,并且晒田时间要短;二是灌浆结实期,要求田中无水层的沟中要灌满水;三是成熟期不能过早断水。

2、晒田清沟。晒田前要将鱼沟、鱼坑内的泥土清理一次,将清理出的淤泥堆放到田边或田外,以增加鱼沟和鱼坑的蓄水量,然后再将禾花鲤赶到鱼沟、鱼坑里去。晒田时要掌握好鱼沟和鱼坑内水的深度。保持沟内有30厘米、坑内有60-80厘米深的水位。这样既能达到水稻晒田目的,又不影响禾花鱼的正常生长。

四、稻田的施肥和施药

1、施肥。合理的稻田施肥,不仅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肥料的需要,而且能增加稻田水体中饵料生物量,为禾花鱼生长提供饵料保障。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要占70%~80%。追肥要控制每次用量,追肥一般都用化肥,主要有尿素硝酸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等。提倡施用生物肥料和复合肥,喷施根外肥。施肥时应避免高温天气,并尽可能地使用鱼集中到鱼沟、鱼坑中,切勿将化肥直接施入鱼沟、鱼坑内。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后方可使用,这样对水稻和鱼的生长都很重要。不可使用氨水和碳酸氢氨。施用化肥时,每亩用量应控制在7.5-10千克,在施肥的同时还要适当加深田水。

2、用药。稻田养殖禾花鱼后,水稻的病虫害明显减轻。使用诱虫灯后,一般不需要用药防治。如确需用药,一定要使用对鱼危害很小的低毒药剂,且不能任意加大药物剂量。喷药前要加深田水(全田灌水6-10cm)或将鱼集中于鱼沟和鱼窝中。在农药的喷洒方法上要注意:水剂药物应在晴天稻叶无露水时喷洒;粉剂药物应在早晨稻叶露水未干时喷洒。这样能尽可能地使药物附着在叶面上,而不落入稻田水中。绝对不能将药物直接喷到鱼沟和鱼坑里。施药后,如发现鱼类有中毒反应,必须立即加注新水,同时排去有毒田水,稀释水中农药浓度,避免鱼类中毒死亡。

五、日常管理

1、稻种选择。水稻品种必须是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

2、稻田蓄水。除浅灌或晒田外,田里不能断水,要保持水深8厘米左右。

3、田间管理。经常检查田埂,防漏防垮。检查进排水口的拦鱼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并做好防病防偷工作,确保稻田养鱼的安全生产。

4、鱼沟鱼坑清理。一般每10天左右清理一次鱼沟和鱼坑,使鱼沟的水保持通畅,使鱼坑能保持应有的蓄水高度。保证禾花鱼正常的生长环境。

5、投饵。稻田中有丰富的昆虫、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天然饵料。一般肥度的稻田每亩每天可形成20公斤左右的天然鱼饵量可供鱼类摄食。但如果要使稻田养鱼达到每亩50公斤以上产量,则必须投喂饵料。投饵时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并注意观察鱼类摄食、活动情况,并根据摄食情况调整投饵量。常用的饵料有嫩草、水草、浮萍、菜叶、糠和复合颗粒饲料等。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确保禾花鱼食物的营养均衡。每天投量应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

六、鱼病防治

稻田养鱼水体小、密度高,疾病传播快,因此,必须保证放养鱼种体质健壮。鱼种放养前对稻田和鱼种进行严格的消毒。

1、鱼苗消毒。禾花鱼苗种下田前,要用3-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浸泡时间根据水温和鱼体状况而定,一般可浸泡10-15分钟。每半个月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二氧化氯0.3克/立方米或养帮0.2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一次,以预防鱼病。在用药时要选用无毒高效药物,如生石灰、强氯精、二氧化氯等。

2、水体消毒。疾病流行季节对养鱼水体进行定期消毒,

七、正确处理稻作与养鱼的关系

养鱼与晒田、夏收夏种,历来是稻田养鱼中最突出的矛盾。在养殖过程中,除加高田埂加深鱼沟外,还要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晒田,只在水稻分蘖期浅水晒田7-10天,其他时间保持稻田水深在30cm以上;二是早稻成熟时采取保水收割,避免在高温季节放水后稻田水体缩小导致鱼类产生应激,影响正常生长。

物种简介

黄焖禾花鱼是全州县颇有名气的传统菜肴。

禾花鱼因长期放养在稻田内,食水稻落花而得名。其肉质细腻,刺少肉多,骨软无腥味,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黄焖、清煮、煎、蒸都好吃,尤以瓦罐煨煮其味最佳。汤开鱼熟,满屋飘香。用鲜活禾花鱼烘制成禾花干鱼仔,是全州人传统保留它的办法。因鲜鱼从稻田中挖出后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饲养,两个月后,禾花的真味异香便随之消失,但制成腊鱼干后异香如故。全州人称禾花鱼干为腊鱼仔,其成品金黄油亮,闻香生津,久食不腻。全州自古有谚云:“禾花鱼下酒,见者不走。”鱼出田时,户户飘香,全州人古有“见者入席,喝酒吃鱼”的习俗。“腊鱼仔送饭,鼎锅刮烂”,“炒鱼肚货,肚皮胀破”,其言实也。

相传,清代乾隆爱新觉罗·弘历带着一班文武巡游江南,到了桂林府。府台知道乾隆皇帝好游玩,爱吃喝,便投其所好。派人到处采购山珍海味,请来有名厨师,大摆筵宴,为皇上接风乾隆平日在京城吃的多是北方口味。这次来南方,觉得酒醇菜美,异常新鲜。席间,他对菜盘里的禾花鱼特别感兴趣,高兴地问左右:“这是什么鱼?这样肥嫩可口,无腥无腻。”府台回答道:“这是全州县的禾花鱼。”“什么叫禾花鱼?”皇帝又问。“禾花鱼就是田鲤鱼,百姓把鲤鱼放在稻田里喂养,当稻子抽穗扬花时,鱼儿特别爱吃飘落在水上的禾花,食后长得又肥又嫩,故无腥味。”府台毕恭毕敬地回答。乾隆听后龙颜大悦,说道:“禾花鱼肉嫩鲜美,武昌之鱼未能及也。”从此,全州禾花鱼被列为土贡,身价倍增。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