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蜀山文化陵园
大蜀山文化陵园由安徽省民政厅批准,引进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大蜀山文化陵园,地处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离市区十公里,占地130亩,设有墓葬和节地葬等葬式。整座两周王陵背靠大蜀山,与环境吻合如一体。山林茂密,青竹翠绿,白鹭翻飞,生机盎然。春来鸟语花香、夏至浓荫蔽日,秋风红叶似火,冬雪银装素裹。四时景色,美不胜收。在大蜀山文化陵园——人生后花园中,给逝者找到一个温馨的家,让生者了却了一个常系心怀的宿愿。
文化活动
陵园理念
同样是墓碑,不仅是对逝者人生精华的提炼和浓缩,更是对后人的启迪和激励;同样是建筑,不仅是告慰亡灵的沉默见证,更是建筑者人性化艺术的体现;同样是墓园,不仅是为故人提供的最终归宿,更是集多种艺术之大成的人文景观;同样是殡葬,不仅寄托了对往生者的缅怀和哀悼,更赋予了对生者美好生活的祝愿。
陵园文化
每个人的经历和经验都不一样,很难把所有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如果我们有一种更高的理想和愿望,就可以把个人的东西融合在更大的天地之中,唯一的方法就是加强文化建设。2005年经过大家反复讨论,文化陵园有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自己的节日--感恩节,并对其赋予了丰富的内涵,让“可为”与“不可为”的细节深入了每位员工的心中。现在,我们拥有了一个值得骄傲的团队,而且,我们坚信这支优秀的团队将带领文化陵园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历史沿革
2002年2月22日
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正式成立;
2002年3月23日
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陵区奠基典礼;
2002年8月
安徽出现洪水灾害,文化陵园捐款100万;
2002年12月18日
文化陵园开园庆典及高敬亭烈士纪念像落成典礼;
2005年3月26日
安徽省红十字纪念碑在陵园落成,文化陵园被认定为“省红十字教育基地”;
2005年3月31日
2006年4月4日
安徽省公安厅警魂墙在陵园落成,文化陵园被认定为“省公安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2006年8月31日
文化陵园人文纪念馆建设完毕,开始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2006年10月1日
文化陵园农学院办事处迁址到CBD中央广场1号楼11层;
2006年11月16日
文化陵园举办合肥市首届“鲜花礼葬”仪式;
2007年5月16日
文化陵园正式成为“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7月1日
文化陵园被授予“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2007年9月28日
文化陵园被评为“中国红十字会团体会员单位”;
2007年12月26日
文化陵园举办安徽省首届“生命文化论坛”;
2008年4月3日
在《江淮晨报》B16刊登的“清明节安徽十大值得祭扫处”推荐中,文化陵园有四处祭扫点入选。
2008年4月5日
文化陵园举办合肥市首届“清明文化节”;
2008年9月18日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彭云会长来文化陵园视察;
2008年9月28日
文化陵园设计师在“杨艺杯”全国现代碑雕设计邀请赛中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2008年10月8日
文化陵园与合肥市殡仪馆共同组建“合肥人本殡仪服务公司”;
2009年2月26日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洪昌视察文化两周王陵及人本殡仪服务公司。
2009年2月27日
文化陵园被授予安徽省内唯一一家殡葬协会副会长单位,王琼总经理被任命为协会副会长。
2009年清明节前夕
文化陵园联合《合肥晚报》社、合肥在线举办“蜀山区杯”清明征文比赛。
2009年清明
文化陵园举办“春风绿柳清明思——合肥市第二届清明文化节”。
2009年5月18日
文化陵园被安徽省红十字会正式授予“安徽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并成立了“生命接力志愿者服务队”
2009年8月5日
由文化陵园发起,联合安徽省殡葬协会、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省社科院社会学所共同创办的“安徽省生命文化研究中心”通过民政厅批准审核,正式落成。
2009年9月25日,
由安徽省生命文化研究中心、安徽省生态与湿地保护协会、安徽省炳烛诗书画联谊会共同主办的生态·生命·炳烛书画展在安徽博物院隆重开幕。
2009年10月16日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前往文化陵园视察指导工作,并提出“要把这里建成生态节地葬的‘博物馆’”的期望。
2009年11月28日、29日
09年度安徽区职业技能鉴定(墓地管理员)操作技能考试在文化陵园顺利开考。
2009年12月1日
合肥市“人本殡仪”网站正式开通。
2009年12月9日
合肥市委宣传部将文化陵园列入素质教育基地。
2009年12月10日
安徽省首座“江葬纪念碑”在文化陵园明爱园正式落成。
2009年12月24日
文化陵园被安徽省民政厅正式授予“全省民政系统文明窗口单位”称号。
参考资料
陵园介绍 - 走进蜀山 - 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园.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