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烧鹅
公明烧鹅是广东省光明区公明街道的传统美食,属于粤菜系。因其色、香、味俱佳而闻名天下。新烧出的公明烧鹅金黄鲜亮,皮脆嫩可口,肉肥而不腻,香味浓郁扑鼻。
简介
正宗的公明烧鹅早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就名扬海外。它还曾在1952年的全国经济物资交流会上,吸引了众多客商,被誉为名牌特色产品。
公明烧鹅的历史
公明烧鹅
凡到过光明的人以未吃光明“三宝”为一大憾事,而到过公明的人,则以未吃公明烧鹅为一大憾事。
公明烧鹅,以色佳味美、肉嫩皮脆而远近闻名,它属光明区公明上村的一项特色传统手工艺技能产品。早在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就名扬海外。制作烧鹅的创始人姓陈,绰号叫阿堡,当年五十多岁。后来传给他的儿子陈水德,绰号称盆豆。陈水德,公明上村人,上村与公明镇紧邻,1951年他40多岁,从父为师学烧鹅制作技艺,父传子承,自然很快学会。他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工艺技术,烧制的烧鹅以物美价廉、味香可口赢得众多食客青睐。此后,在第三代传人身上失传了。
烧鹅历史
据资料载,1952年,公明镇称为宝安县七区。那年,全国经济物资交流会在东莞市深圳镇人民路举办,全国各地的著名特产品都拿来展销交流。当时的交流会堪比现在的文博会,全国各商家都拿出最抢眼的“家底”亮相。当时,宝安县参加展销的特色产品就是公明烧鹅,展销摊位安排在一个不显眼的地方。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公明烧鹅老远就把它独特的香味送到人们的鼻子跟前,再加上其表皮光泽鲜亮,吸引了众多顾客,成为交流会一大亮点,被誉为名牌特色产品之一。
制作工艺讲究多
公明烧鹅,从挑选鹅苗到饲养再到烧制都是很讲究的。过去公明上村有广阔的草地,是放养群鹅的好地方。鹅苗养到100天左右,重约3公斤(不宜养过大,过大的烧鹅制出的肉质不嫩滑,口感不好)后,便选为烧制的优质鹅,进行圈养或笼养,要放在阴暗、安静处,不露阳光,不让走动,喂给稻谷和清水,饲养约20天再杀鹅烤制。杀鹅拔净毛后,用蜜糖调水灌入,以竹管吹气使鹅体遍布蜂蜜,除净内脏。用陶缸做烤炉在缸底上半尺处凿开一孔,以便于观察烧鹅的色泽,掌握火候。把鹅挂在烤炉里,用炭火烤20分钟左右,再把鹅取出吊干水分,放进砂糖、食盐、南乳、蜜糖、红枣、黄花菜、蛋黄、八角、生姜汁、蒜泥等配料,用线扎紧鹅体,再在鹅皮上涂抹蜂蜜,然后放进烤炉进行第二次烧制,这次掌握火候尤其关键,火力不宜过猛也不能过弱,要适中烤15至20分钟,取出烧鹅便是成品。但目前陶土烧制的烧烤炉渐渐被铁制的烧烤炉代替。
至今风采依旧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公明人在烧鹅制作工艺上加以创新,把原来的陶缸烤炉改为不锈钢炉。这种炉易于消毒保持卫生,且坚固耐用,吸热快,烤出的烧鹅不走味,可以同时烤七八只鹅。但本地的老年人仍认为“老传统”制作出的烧鹅味道更正,至今也有人用陶罐、陶缸制作烤炉,以保证烧鹅的正宗口味。
时至今日,尽管祖传烧鹅工艺多已失传,但公明人或多或少还是传承了基本的烧制技术,再加上勤于钻研,公明烧鹅还是比其他地方的烧鹅更有特色。吃过公明烧鹅的人,无不啧啧称奇。
参考资料
传统物产.光明区政府在线.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