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之铨
丁之,1965年12月26日出生,男,汉族,浙江省绍兴市人。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曾从事食品酿造及质量检测、棉花病害机理及其防治(国家攻关项目)、基因工程构建杀虫脒防病荧光假单胞菌(国家863项目)、假单胞菌质粒载体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发酵(中外合资企业)、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研制和推广、微生物培养器的研制和推广、粪便污染的微生物治理等工作。参加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发言。曾为国家“863”项目、“九五”攻关项目主要完成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人。研究工作期间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英文5篇。涉及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10余项,是微生物培养器及配套微生物技术项目的主要研制及发明人。
教育背景
1982-1989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生物学院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理学硕士,从学期间,曾接受三位中科院院士(俞大绂、李季伦、陈文新)授课和亲自指导。
1994-1998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微生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91-2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项目主要完成人、项目主持人。在此期间,曾主持和参加国家八五攻关、九五攻关、国家高技术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2000-2002 :北京某合资企业,项目负责人。在此期间,主持完成企业项目“高密度青贮饲料添加剂”从实验室菌种筛选开始到产业化的整个项目。项目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起至今:分别担任北京绿达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技术总监
2009年起至今:担任中国科学院湖州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助理,青岛笃实集团海中大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林集团科学院林业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主要专利
一种微生物培养器
一种多功能土壤微生物修复剂
一种高密度乳酸菌培养方法
一种高产纳豆激酶的制作方法
生态养殖发酵床的一次成型制作方法
一种加酶多用途饲料发酵剂
一种肉鸡专用的抗病微生物制剂
一种厌氧作用型多用途饲料发酵剂
主要论文
l 双价杀虫蛋白基因在荧光假单胞菌中的表达及增效。
l Synergism in vivo of Two Insecticid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is in Plant Root-colonizing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l 三价cry基因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的构建。
l Synergism of Two Insecticidal Proteins of Bacillus thuringiens is in Plant Root-colonizing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l Differentiating races of 镰刀菌属 oxysporum f.sp. vasinfectum on the basis of vegetative compatibility.
l 我国棉枯萎镰刀菌小种间的营养体亲和性。
l 苏云金芽孢杆菌培养方法及晶体蛋白提纯方法初探。
l 中国棉花枯萎菌群体变异的跟踪报道。
l 三大棉种对棉花黑根腐病抗性鉴定简报。
l 豌豆根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l 苗病净1号防治棉苗根病试验初报。
l Identification of cry gene from Bacillus thuringiensis by PCR-RFLP system.
l 产荧光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其质粒脱氧核糖核酸复制区的克隆。
l 重组荧光假单胞菌。
l 微生物在奶牛养殖中的基础与实践。
l 发酵床技术在公猪饲养中应用实践。
研发团队
技术领衔挂名指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微生物学陈文新教授
企业专职研究人员:
有博士3名(其中博士后一名),学士4名,从事行业有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发酵工程等。
企业紧密专家库(含在职研究人员):
中科院院士:2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博士生导师:7人
正高级职称:7人
副高级职称:11人
博士学位(或博士后):8人
涉及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林科院
所谓紧密专家库,即与本企业课题研究密切相关人员,或有协议可随时承担本企业课题的部分研究任务的,或与其所在研究机构、院校交流工作人员的,而并非虚职顾问人员。
涵盖专业范围:
农业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学、动物营养学、动物遗传学、植物资源学、林业生物学、环保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化学工程、高分子材料。
本企业菌种资源:
菌种资源是本企业的一大特色,由于具有多年多人从事微生物研究、教学的积累,企业本身也经过了三年多时间的积累,目前企业自身已经拥有近3000株具有明确功能的菌株,可以整合取得的共享资源在万株以上。同时,企业几乎收集了市场上大多数农业应用微生物生产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