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萨满鼓

萨满鼓

萨满鼓是蒙、满、达斡尔族、鄂温克、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族的击膜鸣乐器。又称神鼓、抓鼓、手鼓、单环鼓。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等省区。

传说

听老人讲,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世上只有一个地球,后来,又造出另一个地球。第一个地球,是一位叫腾格日的尊神给造的。第一个地球很小,山脉低矮,河流又窄又细,水稀稀拉拉没有多少。等第二个地球造好后,世间就出现了神通广大的萨满。他们用法力把地球变大,随着,山峰也增高了,河身也宽阔起来,河水也滚滚长流不息了。不知又过了多少年,世上开始有了这样那样的教门。萨满神坐在一面大鼓上,腾云驾雾,四出游走,为世间万物降魔除灾,为人类造福。

萨满乘坐的神鼓,是两面紧包着皮子的大皮鼓。自从人世间出现了藏传佛教,便跟萨满打起仗来,一打就是几年几月。萨满人多势众,老占上风头。可是,没隔多久,喇嘛教却反而把萨满击败,占了上风。有一回,双方又打仗了。喇嘛们飞起一种叫做"敖叟拉"的法器,不偏不歪,正好打中萨满乘坐的皮鼓,皮鼓立刻碎成两爿;发出的声音比半空的劈雷还大。那种惊天动地的声音,一下子就把逞威的喇嘛们震服了。从此,萨满就用单面包皮的神鼓,召集神灵,降服邪魔了。

萨满鼓是一种可诱导改变巫师意识状态的击鼓方式。据说,在它产生的恍惚状态下,人类可以进入现实的精神层面或“精神世界”。一旦达到这个世界,指引和治疗就变得容易。这是因为在萨满的世界观宇宙被视为一个单一的,流动的,由振动创造的有节奏的存在。因此,敲鼓能改变一个人的振动状态,甚至情况。

历史记载

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北方民族的先民曾在贝加尔湖沿岸、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等处的岩壁上,刻画了萨满巫师手执萨满鼓舞蹈的形象。到了元代,萨满歌舞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步入巅峰时期。元代诗人吴莱《北方巫者降神歌》诗中有:“天深洞房月漆黑,巫女击鼓唱歌发。……筝琶朋稍凄霜风,暗中铿然那可触?……健鹘影势同飞翻。”记载了萨满歌舞表演时,除使用萨满鼓外,还有古筝琵琶等乐器伴奏。在《多桑蒙古史》中也载有:“击鼓诵咒,逐渐激昂,以至迷惘。及神灵附体也,则舞跃瞑眩,妄言吉凶。”清代《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载:“满洲有跳神之俗,其任司祝者,诵祝文舞蹈击鼓……其鼓别有铃鼓、架鼓,俱系主家自击。”从元代至今,这种使用神鼓表演萨满歌舞的带娱乐性质的祭祀活动,一直在上述各民族中盛行。相传,旧时满族各地优秀萨满表演者,除参加场面隆重的表演外,每年都有被召进宫为皇帝表演萨满舞之俗。清代宫廷宴乐中演奏清乐的乐器里,就有萨满鼓。

关于萨满鼓的形制,《牡丹江风土志》载:“神鼓,普通圆形,纵八十二厘米,横五十厘米,一面包羊皮,中心一铜环,以四皮绳十字形结框上,上部缀铜钱八枚。”这与《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所记及赫哲族民间流行的萨满鼓基本相同。勤劳的赫哲族人民,聚居于我国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松花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三江平原上,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萨满鼓是赫哲族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

外观形状

蒙古、达斡尔族、鄂温克、鄂伦春族等民族,近代多用圆形的萨满鼓,鼓面直径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单面蒙以牛皮或蟒皮,背部置铁制或皮绳编制的圆环,并在环中串有三个小环,手掌抓握大环,拇指、食指、中指伸入小环。以鹿、狍的前小腿或藤棍为鼓棰。?

满族的萨满鼓

外形呈圆盘状,有大小两种规格。大者常在室外或广场演奏,鼓面直径50厘米、鼓框高5.5厘米;小者则在室内或宫廷演奏,鼓面直径30厘米、鼓框高3.5厘米。鼓框均用硬木板条制作,蒙以牛皮、驴皮、马皮或羊皮,鼓背中部设一直径6厘米铁环,用皮绳将其与鼓框拴系连固为一体,皮绳间的铁丝上串有十余枚铜铃或铜钱。大鼓以竹片为棰,长38厘米、宽1厘米;小鼓用细竹作棰,长25厘米,棰头稍粗大并呈弯曲状。?

赫哲族萨满鼓

外形呈椭圆状,鼓框用桦木板条弯成。大者鼓面长径100厘米、短径80厘米、鼓框高6.5厘米;小者鼓面长径30厘米~50厘米、短径20厘米~30厘米,单面蒙以狍皮,用鱼鳔将其粘于鼓框上。鼓框以交叉成十字或米字形的皮条绷紧,有的鼓还将皮条拴在位于鼓背中心的圆铁环上,鼓框一侧置一条彩穗为饰。以鹿的小腿为棰。?

西伯利亚地区萨满鼓

西伯利亚地区的萨满和萨满鼓的产生具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特征。如相近的地理生境:江河、森林的高寒地区;相似的传统经济类型:以渔猎、游牧经济为主,兼事农业等。

尽管西伯利亚幅员广大,民族众多,但具有共同萨满信仰的西伯利亚诸族的萨满鼓却具有基本相同的形制特征:

(1)鼓形:圆形或椭圆形。

(2)鼓圈:宽窄不一,无定型;一般较宽。

(3)鼓身:大小不一,无定型;一般较大。

(4)项鳞鰧:按形状划分,有棒式、锤式、鞭式、铲式。

(5)鼓饰:金属环或铃。

(6)执鼓方式:为典型的“抓执型”。

通过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西伯利亚地区诸民族萨满鼓与满洲萨满鼓具有鲜明的共同特征:单面、蒙皮,在鼓背设绳索或木架抓而执之的“抓执型”萨满鼓。其中,满洲人和中国境内的蒙古族还使用“握执型”的萨满鼓,配以较灵巧的“鞭式”鼓槌,使萨满鼓的形制变得比较复杂却更易于舞动和表演。这显然是由于后来这些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已经随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所致。“抓执形”的萨满鼓,早期为木制鼓架,有双梁式和单梁式之别;双梁式的鼓架又有“并列形”和“十字形”两种,比较笨重。后期为绳索,比较轻巧。

使用方法

演奏时,左手握鼓背中心的皮条或铁环,右手执鼓棰敲击。可分别击在鼓心、鼓边或鼓框上,也可左手推拉铁环撞击鼓背,或双手配合交错敲击,以获得不同的音响效果。发音柔和响亮,无固定音高。萨满鼓原为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乐器。后来民间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表演时,手执萨满鼓,腰系腰铃,身穿缀有铜镜或腰铃的服饰,边击、边唱、边舞。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较大表演场面还加用哈马刀、察拉齐、圆鼓三弦琴琵琶等乐器伴奏。今日萨满鼓用于民间歌舞、演唱伴奏。满族鄂伦春族,还将萨满鼓用于器乐合奏。

报道

《最后一位萨满神鼓王》

正是收割季节,焦枯的玉米棒叶子呈现出深褐的土色,这和沟两边偶尔碰到的乡民脸庞一样,平实地涂在起起伏伏的坡梁上。孩子们一律脏着小脸,呆立在路畔不动。狗会惊恐地吠叫,做出凛然不可侵犯的姿式。而忽然堵住道路的羊群呢,会像那个一脸和善的牧羊人一样,憨憨地咧开嘴,露出被青草染绿的牙。

路上的石头是越来越密集了,整条大沟却才走了不及一半。我和报社的几位记者已经不知第几回问那位乡里派来的向导了。但黑红肤色的向导总是不紧不慢地安慰大伙,快了快了,马上就到了;直到车子彻底抛锚,众人又弃车而行,翻过一道矮矮的山坡,眺见半山腰几棵密密匝匝的山核桃树下,几间土坷垃似的草房,心才山雀子似的落回窝巢里。

演变

萨满是通古斯语的音译,即巫的意思。在古代,北方——尤其是我的故乡辽东一带的乡民,大多都是旗人,都信萨满教,驱病祈祷必请神。萨满跳神在民间也称“烧香”,还叫“耍单鼓”,多在秋后农闲时节,表演形式十分复杂,经过漫长而微妙的千百年间的演化过程,广泛吸收了其它姊妹艺术的营养,如二人转,大鼓书,皮影戏,民歌小调等,已由最开初单纯求神祈祖的一种祭典,变成了现今自娱自乐的艺术。香主(亦称坛主,即请神儿人家的户主)在秋后冬闲请香,往往既不是因了生病遭灾而祈神还愿,亦不是为了敬祖酬神办置红白喜事,简单地说吧,就是为了一个娱乐和热闹,所以开鼓时,几面大小皮鼓一响,亲朋睦友,街坊邻人,过路的宾客,三屯五里的男男女女,皆扶老携幼赶来凑趣儿。滚小军鼓,摆腰铃,翻跟头,拿大顶,抡双节棍,耍霸王鞭,演至高潮时,金鼓齐鸣,灯影憧憧,节奏骤紧时看客和演者会同时爆出一声吼,给平日寂寞的小山村的穹空平添一份神秘。

初见鼓王

“来啦来啦。”一行人刚刚走到篱墙外,那位十里八村有名的单鼓王早已迎至门外。我们鱼贯而入,进了屋门,乱纷纷落座,向导一边挨个介绍,大家一边寒暄,主人早端来冼净的山梨、煮熟的花生待起客来。我趁机细细端祥那位早有耳闻的萨满单鼓王,却是一位清瘦、平常的乡下老汉,黄白面皮,旗人常见的单眼皮,眉毛疏淡,仿佛从来就没生出过似的,只是一双鹰眼,在细密如核桃皮一般的皱纹中炯炯有神。我知道这样一张脸一旦戴上雕翎箭装扮的神帽,必然神采飞扬,非同凡俗。

而他的胖墩墩的老伴一直胆小地缩在屋角旮里不吭一声,他脏头脏脑的小孙子倚在门框上,呆呆看记者架起的长筒照相机的镜头。那时正是秋日的午后,阳光充沛,天气热,黄泥草房的木格子窗全都敞开着,不断有山雀子的啼唤和蝉的鸣声传进来。

“我是四代传承咧”老鼓王伸出黑的四个手指,晃了晃,开始讲述他苦苦学习八角鼓演唱的历史。他那张古稀之年的脸隐藏在下午强烈光线的阴影里,又时常被嘴里喷出的烟雾弥漫住,显得既遥远又虚幻,仿佛是远古的神灵开口言说。

他的父亲,祖父,祖父的祖父都是干了一辈子这一行当的,他也是。他非常喜欢这一神秘而圣洁的职业。因为萨满犹如蒙古族的喇嘛,自称界于人神之间,司二者之联络,善歌能舞,娱神医人,又有防灾驱鬼的咒法,在乡间是极其被人们敬畏的人,萨满自己也以能得到神灵的告示而成为上天的使者而自傲。他是天神和自然之神(如鹰、蟒、虎、豹、蛇、狼等凶禽食肉目)庇佑众生的巫者,他也是原始民族童年时代集音乐、舞蹈和民间传说于一身的土著艺术家。

“他们都走啦,到山外去啦”老萨满辛酸而苍凉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他叹息着,开始抱怨他的儿子——那位拒绝仓皇萨满衣钵的年青人,以及他屡次离婚的两个儿媳:“他们都不再把表演单鼓当回事喽,不孝的东西!”我在那摞黑白照片中寻到一张曝光不足的彩色相片来,我仔细辨认那个穿花裙的女子的眉眼,和她身边依偎的着西装的小伙子的神态,我没能在他的身上找到一丁点老萨满后裔的痕迹来,我轻轻嘘了一口气。

他打开一个麻布包裹,把抖落开的神裙大褂、神帽、`铜腰铃一一展放到火炕上;又打开一个木箱,取出大小型号的单皮鼓,台鼓,卡拉器,哈马刀,神箭,霸王鞭;只一会儿功夫,小小的黄泥火炕便堆满了这些器物。我用东方狍皮鞭轻轻击了一下单皮鼓,皮鼓发出“空空”的响声,老萨满说是羊皮做的,他自己亲手做的,我点点头,默默迎着他炯炯燃烧的眸子。

“跳一曲罢。”

他点点头,又说他年青时,一口气能唱三天三夜。我信。点点头,说就唱一铺,不,半铺也成。

“我老咧,唱不动咧!”老萨满鼓王伤感地说,又沉沉地叹气,他的目光像刀子一样热热地扫过来,我的喉头有些发紧。

“就唱《过天河》,或《七魂圈子》,”我缓缓地请求,我知道那是一场好戏,我知道老鼓王最终会熬煎不过,按捺不住。果然,他哗啷地系起腰铃来。

鼓王表演

八角鼓按民间俗称可分为十铺。在我看来这内容丰富的十铺完全像古老美丽的民间神话传说,有灵童土地,又有各路天兵地鬼;有老少亡魂,又有玉皇大帝灶王;有阴曹地府,又有天门天河与天庭,除此神本之外,民间单鼓在表演的时候还会在某一铺中加进《唐王征东》,《排张郎》、《孟姜女哭长城》、《二八佳人》、《盼五更》、《茉莉花》、《拣棉花》等历史传说和民间小调,使本来就十分冗长繁复的演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所以某村某屯一旦演起八角鼓来,常常是几天几夜不歇口。“开坛咧!”老萨满在院子里喊,大伙蜂拥而出,乱纷纷站在院子的四脚,抬眼望去,一时都惊愕得张大了嘴巴。只见院子正中,全身披挂齐整的老萨满,活脱脱一副电影里见过的神汉模样。他手持长鞭,舞动头上雕翎箭,花裙飘飞如散开的荷叶,那神帽边沿下缀的飘带几乎遮住了他刀把子般的面庞。

好一个神气、傲然的老单鼓王!大伙正自赞叹,蓦地,羊皮鼓响了,震撼人心的鼓点像黑色的羊粪蛋子一样,密密实实从天而降,又错落有致地散发开去,那抑扬顿挫高低变化的旋律犹如民间古老的魂灵,在午后西斜的骄阳下隐隐哭诉着。

年轻的记者们感到惊骇和不可思议,我轻轻吁了口气,微微阖起双目,渐渐沉浸于那自小就熟识的唱腔里去了。

八角鼓的曲牌从第一铺“开坛”起,陆续有请土地、下山东省,过天河,闯天门圈子,接天神,闯亡魂圈子,接亡魂,安座和送神等诸铺,由于环环相扣,故事性强,即便成宿搭夜连唱数日,也不令人厌烦。而辅助曲牌《孟姜女》、《唐王征东》、《隋炀帝下扬州》以及“刘二姐观灯”,“小两口分家”,“老鼠告狸猫”,“蟾蜍韵”等杂调,就更是趣味横生、愈加令人痴迷了。

我曾在文化馆尘封的录音盒式录音磁带中,欣赏过单鼓艺人们精妙的演出片断。单鼓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那本简陋破旧的磁带虽然早已损坏,放进录音机里沙沙作响,但我仍然能从杂乱的躁音里分辨出单鼓所独有的鲜明、流畅的韵律来。

是的,那吟诵性唱腔明显残存着原始宗教音乐的痕迹。那粗犷、朴素的平腔的精妙之处,往往在其尾腔的发展变化上(在一连串冗长的呓语或吟唱之后,突然一个出人意料的五度大跳升至处于高音区的调式主音“re”上,造成前后鲜明的对比,经过一些过渡性的变化,又如落叶归根般稳稳地结束在中音区的调式主音上),使这种具有浓重朗诵风格的唱腔,呈现一种微妙的,摄人魂魄的艺术魅力。

“当家呀敬沐手来栽上香,

七平七平香烟请动神王。

鼓响呃一声一合惊动天和地,

二声二合哪路神灵。

鼓响三声三合大神小将飞马灵神都在空中走,

四声四合闯开了天门,

鼓响呃五声五合五月神灵朝阳路上跑开逍遥马,

马蹄弯弯赴坛场”

萨满鼓王的身影风一般越旋越快,仿佛渐渐虚起来的幽灵,带来了阵阵凉意。院子里的人们凝神屏气,静气观看,听见鼓响赶来的乡邻,也攀上土墙头,痴痴地眺望。

而日头正在渐渐西沉。

艺术的消逝

我曾经无数次地体察民间艺人们演唱的精妙变化,我知道他们行腔是主要依靠表演者的演唱经验和心理上的分寸感来掌握的,而这种经验和分寸感的获得又是与一个民族千载万年的自然环境,历史演绎,文化传统,审美意识等紧密相联的。许多搜集过民俗音乐的人都有这种体悟,即那些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民间音调,一旦记录于纸面上,立刻就变得平淡无奇,神韵俱失,即便你使用再多的辅助记号也无济于事,这是一件令人伤心的事情,我对此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宝贵的东西一天天散佚,就像眼前的这份凄然吟唱的古稀老者一样,他离开我们远逝的日子不会太久远了。随着时代和文明的变迁,总有一些东西会不可避免地寿终正寝,并在我们身边彻底消失掉,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事物,就如日出日落一样。老鼓王的额头汗气蒸腾,他的步伐明显慢将起来,声调也略略沙哑,他在一个“不死鸟三点头”的间奏式鼓点之后,慌忙地以一个“煞尾鼓”结束了气喘吁吁演唱,观者们稀稀落落地鼓掌、叫好。他摘下神帽,无奈地摇摇头,张张嘴想说什么,到底没说出口。末了他嘱咐我们,千万把报纸寄与他看,记者们郑重地答应下来。

我没忍心去看他的眼睛,我知道那双衰老的眸子里再也不会有一星燃烧的火焰了。

当我们翻上山梁时,回过头,血一样艳丽的夕阳中,还能望到一棵老核桃树一般清瘦的影子,动也不动立在一寸寸暗下去的土路旁。

谁能创造出新的神话呢?

深层意义

当然,从民族音乐学的深层意义上来看,西伯利亚地区诸民族萨满鼓与满洲萨满鼓所具有“共同特征”的共同性,不仅显现于皈依“万物有灵观”的物化形式---萨满信仰者使用的鼓的形制相同,更显现于做为满族及西伯利亚诸族萨满的共同象征物---鼓所带给其信仰者的惊惧与兴奋、力量与希望,亦即鼓的作用也是相同的。异域间隆隆轰响的萨满鼓,罩着“万物有灵观”的光环,不断折射在萨满及其信仰者的心灵上。

尽管东北亚地区诸族萨满信仰活动的称谓和形式有所不同,但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看,以具有共同信仰并使用具有共同基本特征的萨满鼓为其特征的东北亚萨满活动的确形成了一股该地区特有的萨满文化流,并带着原始思维的野性不断向中欧、北欧滚滚流动,融入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比较

亚欧北部寒带萨满鼓之比较——以中国黑龙江省宁安的抓鼓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萨满鼓为例

抓执型的单面鼓,在我国东北诸少数民族中广泛流行,如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达斡尔族等族。抓鼓,正是这种形制单面鼓的典型。东北亚的一些异国民族,如俄罗斯的埃文克人、埃文人、那乃人、尼夫赫(费亚客)人的萨满,也使用这种抓执型的单面鼓;北欧和北美的一些地区也发现有使用这种抓执型的单面鼓。贾芝先生曾在冰岛的一所博物馆的展览中观看到爱斯基摩人的抓鼓1;在国立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出版的《美国土著人的舞蹈》的一幅照片中,亦可清晰地看到:阿拉斯加州特灵格特的一个部落中的印地安人,所执之鼓就是这种形制的依姆钦2。

莫东寅先生在50年代发表的《清代满族的萨满教》3一文中曾称:“从前有人以为萨满教只盛行于亚欧两洲北部的寒带、住在北大西洋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诸族之间。近代发现美洲的印地安人,亦有同样的萨满。”所谓“同样的萨满”究竟如何“同样”?尤其是亚欧两洲北部寒带的萨满之间究竟在那些具体的方面“同样”,近年来受到了东西方萨满研究者的特别关注。

以下,我们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比较“亚欧两洲北部寒带”萨满鼓的异与同,并寻觅二者之间的历史渊源。

比较的标度

“萨满”一词源出通古斯语,据此认定萨满教产生于东北亚的判断虽非定论,但已为众多国际萨满文化学者所持,并占主导地位。同时,大量的民族学资料证明,西伯利亚地区的阿穆尔河两岸曾是东北亚萨满教最盛行的地区之一;俄罗斯民族学家对该地区19-20世纪初萨满教活动所做的考察和记述,是我们迄今能够看到的较早的田野作业资料。因此,这里将以这些资料做为比较亚欧萨满鼓流传及演变的标度。西伯利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其中许多民族在历史上都曾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有些民族现在仍属中俄跨界民族。如埃文克人、埃文人、那乃(赫哲)人、尼夫赫(费雅客)人,等等4。萨满教也主要是在这些民族中流传的。在这些民族中,鼓是萨满的灵魂和象征。

东北亚萨满鼓属抓执型鼓。所谓“抓执型”鼓,指以“抓”的方式执鼓的萨满鼓,俗称“抓鼓”。由于现存资料的记述不够规范,数据详略不一,我们只能从最基本的方面从现有资料中提取能够用于比较的标度:

鼓形:椭圆形和蛋卵形,是最为常见的鼓形。这种鼓形纵径长横径短,适于一手执鼓一手执槌地击奏。

鼓面:主要采用野兽皮蒙制,常用野猪、野狍等。从现有田野作业和文献资料来看,鼓面纵径在60~76cm之间,横径在45~72cm之间5。

击鼓工具:木制圆形鼓槌,外裹带毛的兽皮。鼓槌与鼓身大小相适应,比较粗大,并且常常还在鼓槌上刻制绘一些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图案。

拴结方式

鼓绳:东北亚萨满鼓的传统拴结方式,在不同的地方略有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6:

1)A-a式:鼓绳拴结在鼓圈(a点)的木框上和鼓圈中心的抓环(A点)上。

2)A-ab式:8根鼓绳分4组分别拴结在鼓圈(ab点)和鼓圈中心的抓环(A点)上;

3)B-abc式:12根鼓绳分4组分别拴结在鼓圈(abc点)上,并在鼓圈中心(B点)交叉成十字花结。

鼓环:圆形环,用1根铁丝串联起来,分成几组镶嵌在鼓圈的里框。唯一有明确尺寸记载的鼓环,直径为7.5cm7。

执鼓方式:设置抓环、十字花结,单手抓而执之。

演奏方式:一手执鼓,一手执槌击打鼓面。图2东北亚萨满鼓槌

宁安的抓鼓

我国的黑龙江省一带,是东北少数民族中萨满祭祀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因此,满族的依姆钦也以此地较为典型。

黑龙江省的宁安市,即古之宁古塔,为满族聚居地。1992年9月我在该地区做田野作业时,曾对著名的满族富察哈拉萨满所藏的依姆钦做了比较详细的测量、拍照和记录。以下称“宁安鼓”:

鼓形:近似椭圆形。但由于鼓面纵横径尺寸差不算太大,该鼓的形制比较接近于标准的圆形鼓。

鼓圈:木制。边宽3.5cm,边厚不一,为12cm;制作不很精细,可以看出来是用1根易弯曲的小树干砍削而成。斧凿之痕清晰可见。

鼓面:牛皮蒙制。鼓皮靠自然收缩,即先将鼓皮用水浸泡至软,紧绷在圈里框上后逐渐干燥。鼓面纵径为6cm,横径为48cm。

鼓绳:牛皮绳制。鼓绳8根,由于经久磨损已有接结之处,为A-ab式的拴结方式。

抓环:为铁制的圆环。鼓环的圆径6.2cm,系用直径0.6cm的铁丝弯制而成。

鼓环:铜制古钱。富察氏哈拉藏鼓的所谓“鼓环”,是8枚串联在1根铁制横梁上的铜钱,横梁镶嵌在鼓圈的里框上,摇动时“唰啦”作响。除此之外,依姆钦鼓环大多是用金属片或金属环制作的。

鼓鞭:竹制。在经过削刻的竹篦上缠绕布条,鼓鞭的长度为41cm,宽1cm。这与早期鼓鼓槌是不同的,二者比较起来,后者更加轻巧、灵活。当然,这与鼓面面积的逐渐缩小也是有直接关系的。

演奏方式:一手执鼓,一手执鞭击奏。与粗大的鼓槌相比,鼓鞭当然要轻巧而且灵活得多。

挪威抓鼓

在1993年7月出席第2届国际萨满研究学会世界大会期间,我有机会看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萨满鼓。从鼓的形制上看,这些鼓均属抓执型的萨满鼓,与东北亚地区的抓执型萨满鼓相类。在布达佩斯的库里图哩诺,我对两面由几位挪威人表演使用的鼓做了测量、拍照和录像。尽管他们不是“真”的萨满,但他们所带来的萨满鼓,却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萨满鼓的珍贵标本。这是两面抓执型的萨满鼓,以下称“挪威鼓”:

鼓形:两面鼓均属标准的椭圆形。制作的比较精细,与典型的东北亚抓鼓鼓形基本一致。

鼓面:为牛皮蒙制。鼓面蒙在鼓圈的外框上,并直接使用削刻的木楔固定之。鼓面的纵径为62cm,横径为41.4cm。

鼓圈:用木板弯制而成。边宽10.8cm,边厚1.2cm。

鼓绳:牛皮制。有两种拴结方式:

1)A-abc式:用12根皮绳呈射线状分4组分别拴结在鼓圈(abc点)和“抓环”(A点)上。

2)B-abc式:用12根皮绳呈射线状分4组分别拴结在鼓圈(abc点)上,并在鼓圈中心(B点)交叉为十字花状。注意:这与图11中那种带“环”的鼓绳是有所不同的。

挪威萨满鼓抓环

一为骨制的“斗”形环,一为皮绳缠绕而成的十字花结。尽管二者在形制上略有区别,但作用都是用来抓执抓鼓的。

鼓槌:木杆,长46.8cm;插1毡绒球击鼓,与西洋乐器的定音鼓鼓槌相类似。

演奏方式:一手执鼓,一手执槌击奏。

现在,我们可以将以上材料归纳起来通过图、表的方式

东北亚与那维亚半岛的挪威抓鼓形制上的特点

首先,通过以下所示之图可以看出抓鼓鼓绳的几种拴结形式。从我们采集到的萨满样来看,这两个地区抓鼓鼓绳的基本拴结方式有:A-a式、A-ab式、A-abc式、B-abc式等。其中以A-ab式和A-abc式为比较常见的拴结方式(1.A-a式2.A-ab式3.A-abc式4.B-abc

其次,再通过以下列表比较一下它们在形制上其它方面的异与同。表中所列“比较标度”一栏的数据,系由东北亚地区的多面抓鼓的资料中提取,由笔者谨慎地做了一些归纳和整理,难免挂一漏万,仅供研究者参考之用。

亚欧北部寒带萨满鼓形制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近一个世纪的流传过程中,抓鼓的形制随时空关系的转换而产生了一些变化:由于流传地域不同,抓鼓的形制在当地的文化圈中产生了某些适应性的变化;如宁安鼓鼓槌受中原民间乐器的影响已演变为“鞭”式,而挪威鼓鼓槌,则演变为类似欧洲定音鼓鼓槌的样式。由于社会发展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抓鼓所用的材料以及制作方式也有所变化。如鼓面由野兽皮变为家畜皮,鼓圈由大渐小,鼓槌也随之向轻巧、灵活方面发展。此外,在萨满鼓的制作上,挪威鼓使用木楔固定鼓面并使用骨制的抓环,这与宁安鼓使用金属部件制作也是不相同的。显然,前者是保留了较原始时期的制作方式。

尽管如此,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仍然相当显著:木框、蒙革、用鼓绳拴结并以单手抓而执之的圆形单面鼓。据此,我们不难看出:亚欧两洲北部寒带存在同一种类---也许具有共同渊源的萨满鼓。

从音乐学的角度来看,东北亚地区萨满所使用抓鼓的种种特征在北欧一带萨满所用抓鼓上又复现出来的结果是足以支持以上判断的。由于我们尚无继续进行实地田野作业的条件,因此,这个判断目前还只能是个尚待继续论证的“假说”。倘若我们的“假说”能够得到详实的田野作业资料的支持,我们就可以把这一音乐学的判断放到整个萨满文化的体系中,并将其还原于它们得以产生、繁衍、生息的社会和历史大背景中,去发现这诞生于东北亚茫茫林海雪原之中的萨满之鼓是如何透过时空的羁拌在漫长的亚欧大陆线上滚动,又是如何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敲响的.....

文献

宋和平译注《满族萨满神歌译注》"序"p.5。

[美]查格提。赫斯主编《美国土著人的舞蹈》(NativeAmericanDance),p.150。

莫东寅,"清初满族的萨满教",载《满族史论丛》p.175。

孙运来编译《黑龙江流域民族的造型艺术》"编译说明"p.2。

孙运来编译《黑龙江流域民族的造型艺术》p.67.p.71.p.75.p.78.p.310.等等。其中的个别尺寸是由萨满鼓的鼓套上推测出来的。

《黑龙江流域民族的造型艺术》pp.66-67图51,该图记载了绘在鼓面上的图案,而实际上它是鼓绳的投影;p.74-图54(1),此图亦为鼓面上的图案,但是作者已明确指出:"整个布局与神鼓里侧的皮条和圆环构造相吻合",故解释成为鼓绳,应无问题;p.310-图213(a),该图直接绘出了萨满鼓内面的鼓绳。

7.《黑龙江流域民族的造型艺术》p.66:"上述图形很容易被认作是位于萨满鼓里侧便于用手抓住神鼓的皮条和中心圆环的投影。"根据这句话,可以推测出所谓"中心圆环"即抓环;p.74:"十字图形的中央有一个黑色的圆(直径7.5厘米)","黑色的圆"即抓环。

参考资料

萨满鼓.www.chinavalue.net.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