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赫哲族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中原地区境内仅5373人(2020年)。其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乌苏里江交汇构成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余脉,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以捕鱼与狩猎为主要的经济来源。赫哲族语属于阿尔泰语系,但是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字。

赫哲人先民是肃慎族系的组成部分,唐朝渤海国时期,赫哲族先民归属于黑水靺鞨,后来,赫哲人成为女真人重要的组成部分,金收国元年(1115年),松花江下游设立胡里改路,赫哲族先民便归属其内。至明末清初,赫哲先民从野人女真人中逐步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族群,当时赫哲人又分为“剃发黑金”和“不剃发黑金”两个部分,而中原地区的赫哲族和俄罗斯的那乃人主要是剃发黑斤的后裔。直到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赫哲”才作为族称首次出现。清康熙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赫哲人从此跨境居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族的政治权利得到全面保障,开始平等地参与党和国家事务的管理。政府还积极帮助赫哲族发展经济,使其生活条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同时,随着医疗条件的提升,赫哲族的人口开始稳定增长。他们还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个实现“普九”教育的民族。为了更好的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赫哲族地区不仅出现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还诞生了自己民族的书面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电影创作等。

过去的赫哲族崇尚万物有灵论,在族内普遍存在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及萨满教信仰。同时,赫哲族也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他们的服饰、被褥多采用鱼皮、兽皮制成;他们的饮食分生、熟两种,以鱼、兽肉和野菜为主;他们的葬礼有“二次葬”的习俗等等。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风俗渐渐的也被汉族同化,所以他们不仅会举办属于自己民族的节日“乌日贡”文体大会,也会庆祝春节清明节等汉族传统节日。赫哲族的民族艺术也丰富多彩,有“伊玛堪”、赫哲族鱼皮画、萨满舞、口弦琴等等,其中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赫哲族婚俗、赫哲族嫁令阔陆续被列为中国非物质遗产。

族称由来

由于赫哲族人居住地分布广阔,称呼也各有不同,“赫哲”作为族称最早出现于康熙二年(1663年)三月。早期,根据居住地不同,赫哲人自称为那贝、那乃、那尼傲等,意为本地人。赫哲人根据居住地的不同,相互间也自称为“赫真”“赫吉斯勒”等,意为下游人或东方人,“赫哲”便是从“赫真”变音而来,是“黑金”、“黑哲”、“赫金”等名称的同音异写。1934年,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出版后,“赫哲”作为族称广泛传播。此外,清代和民国时期,赫哲族又被称为“鞑子”“鱼皮鞑子”等,这类称呼属于强加于赫哲族的别称,带有歧视、污蔑之意。部分汉族人也直接称其为“下江人”。

历史沿革

溯源

赫哲人先民生存于黑龙江省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先秦时期,此地的古居民称为“肃慎”,汉魏时称为“挹娄”,南北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称为“靺鞨”。靺鞨时期又分为七部,其中粟末部和黑水部的居住地均为赫哲族的世代聚居地,黑水部的所在地是赫哲先人人口最多的地区,因此黑水靺鞨为赫哲族的远祖。辽朝建立后,黑水靺鞨被称为“五国部”,当时的五国均有赫哲先民与满族先民毗邻而居或交错杂居,属于生女真北支的一部分。金朝,金收国元年(1115年),松花江下游设立胡里改路,赫哲族先民归属其内,属生女真人。元代时期,赫哲族归属女直水达达万户府和女直水达达路

变迁

明代时期,女真人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集团,赫哲人是野人女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初期,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逐步南迁,为野人女真留下了单独形成族体的空间。经过200年左右分化整合,至明末清初,赫哲先民从野人女真人中逐步分离出来。当时的赫哲族分为两个部分,即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两岸的“剃发黑金”;住乌苏里、松花、黑龙三江汇流左右的“不剃发黑金”,也称“长毛子”。中原地区的赫哲族和俄罗斯的那乃人主要便是剃发黑金的后裔。17世纪初,牡丹江市乌苏里江流域至黑龙江下游的22个氏族组成了多源多流的赫哲族。赫哲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吸收了一些通古斯语族中其他民族成分,并参与了这些民族的形成,同时有些氏族也吸收了蒙古族、东部沿海和黑龙江流域某些土著居民及古亚洲人的库页族成分,又与汉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

由于赫哲族族群意识的觉醒,从明万历二十七年至崇祯十七年(1599年—1644年),努尔哈赤与清政府曾对赫哲人的居住地区用兵17次,入关前最后一次用兵共携回2552人,分隶于八旗。至清顺治四年(1647年),赫哲族彻底被征服,从此受清政府统治。清朝政府在征服赫哲族后,采取了削弱、同化的政策,以“编户”“编旗”两种方法管理赫哲族,大量的赫哲人被编入“伊彻(新)满洲”,并逐步同化于满族之中,使其人口不断流失,同时也加速了地域关系的形成,推动了赫哲族的发展。顺治八年至咸丰十年(1651年—1860年),赫哲族多次配合清军反抗俄罗斯帝国入侵。咸丰八年(1858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沙俄强迫清政府签下了《中俄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赫哲人世代居住的广阔土地被沙俄霸占。1663年,“赫哲”首次作为族称出现。清康熙八年(1689年),中俄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赫哲人从此跨境居住。1911年,清政府被推翻,赫哲族开始受东北军阀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赫哲人参与东北地区抗日队伍。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人口仅剩300余人,濒于灭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族的政治权利得到全面保障。1956年,八岔赫哲族村组建为八岔赫哲族乡;1963年,街津口村组建为街津口赫哲族乡改革开放后,又新建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至2000年,赫哲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党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担任负责人的有126人。

人口分布

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同江、饶河、抚远市虎林市富锦市、集贤、桦川县依兰县等市、县境内,共有人口5373人(2020年)。其集中居住于三乡两村,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双鸭山市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抚远县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其余杂居在抚远县、同江市的勤得利、桦川县的苏苏屯和富锦、依兰、佳木斯等地。早期由于赫哲族频繁迁徙、移动人口难以统计。康熙末年,在“三姓”一带地区,赫哲人约有1.2万人口,后来因为疫病、近亲结婚、土匪掠杀、战乱等原因,人口锐减。1931年—1945年,在经受日本侵略战争后,中国境内的赫哲人口仅剩300人,濒于民族灭亡的边缘。多年休养生息后,赫哲族人口才得以慢慢恢复。

赫哲族所居住的三江平原冲积平原,面积约为8万平方公里,地势低平,分布着平原、草地、湿地、泡沼。三江流域水产资源丰富,当地的鳇鱼属名贵鱼种,与“东珠”“人参”并称东北地区贡品中的“三珍”。位于三江平原西南部的完达山是长白山系的一部分,余脉蜿蜒伸曲在饶河县虎林市抚远市同江市等市、县境内,属中、低山脉,边缘地区为丘陵。完达山脉为天然次生林,素有“林海雪原”之称,自然资源丰富,有着众多的动植物,其中紫貂曾是十分珍贵的贡品。

宗教信仰

旧时,在赫哲族内普遍存在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灵物崇拜、鬼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及萨满教信仰。图腾崇拜是指将某一动植物视为自己氏族的保护者和忌物,在过去的赫哲族中便有熊图腾和虎图腾崇拜的痕迹。他们在猎杀、食用熊肉和虎肉后,都会存在谢罪的仪式或举动。同时,赫哲人还崇尚万物有灵论,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神灵存在,如狼神、鹰神、闪电神等等。他们对奇山、怪石、神树等也存在灵物崇拜,所以认为某些物体可以驱邪避凶,便以此作为护身符,如虎牙、狼牙等。赫哲人还相信灵魂不死,所以他们崇拜祖先,将祖宗三代称为“别欧本玛法”,会在过年时以猪头等为供品,为其焚香悼念。

此外,过去的赫哲人是萨满教稳定的信徒,甚至达到全民信仰的地步。萨满的职能主要分为跳神看病、求子、祭天神、占卜等等,根据其职能不同和法力的高低又分为治病的“巴奇朗”萨满、祷告说情的“弗力兰”萨满、专治瘟疫的“德斯库”萨满等。而凌纯声在《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则将赫哲族的萨满分为河神派、独角龙派和江神派三个派系。萨满教的社会功能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将宇宙分为三界,即天神居住的上界(天庭)、人类及天神以外的神灵(色翁)居住的中界(人间)、亡灵和恶神(布舒库)居住的下界(阴间),后来,在汉族满族的影响下,又产生了“七层天”“九层天”“地狱”等观念。

语言文字

赫哲族有本民族语言,却没有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早年赫哲人以削木、插草等方式记事,在清代时,也曾使用过满文,后来也仅剩极少数的老人还会背诵满文“十二字头”的一部分。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但是在与邻族的长期相处中,赫哲族的语言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了以赫哲语为主干,又加入满洲语、蒙古语、古亚洲语及小部分汉语的一种混合语。其同民族之间也因为居住地不同而存在方言的差异,分为奇勒恩和赫真两个方言,由于历史的原因,赫真方言基本上仅在苏联境内流传。由于赫哲人长期与汉族人杂居,逐渐也都发展为以汉语文作为口头和书面交际工具,除特殊情况,极少使用本民族语言。

民族文化

风俗习惯

生产

赫哲族是一个渔猎民族,捕鱼与狩猎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赫哲人在春、秋、冬三季捕鱼,一般以个体为单位,如果是集体捕鱼时需要推选出一位“劳德玛发”,由他组织和主持捕鱼生产及分配。清末以前,集体捕鱼所得为平均分配,并且还会照顾到、寡、孤、独和未参加捕鱼的族人。狩猎活动一般是集体进行,所以也需要由“劳德玛发”领导,根据居住地不同,其猎取野兽的种类也各有侧重,大致以鹿、貂、狍子及各种细毛兽为主要狩猎对象,以熊、虎等大兽为辅。

赫哲族妇女主要负责采集野菜、野果的工作,有时也跟随男人捕鱼外出,帮忙加工鱼干、鱼披子、鱼皮等。妇女还是手工业的主体,她们以鱼、兽皮为原料,制作服饰和生活、生产用具,男人们则主要制作船、铁质工具和从事编织、木工等工作。清末时期,赫哲地区不仅出现了棉线网和连珠枪等“快枪”,促进了生产与渔业的发展,农业也传入赫哲地区。妇女又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她们在自己的住宅附近种植蔬菜、烟叶,后来逐渐发展到种玉米、大豆、谷子等农作物,男人会在在扶型、播种、蹚地时予以协助。至于锄草、薅地、收割等农活,则多由妇女担当。

饮食

赫哲人的饮食分生、熟两种,以鱼、兽肉和食用野菜为主,小米为副食。鱼松是赫哲族每餐必上的菜肴,他们还常将鱼肉切成细丝,拌上野生的“江葱”和野辣椒,称为“拌菜鳢科”。在春、夏、秋季时,会将新鲜鱼肉切成薄片,蘸醋、盐食用,称为“拉布特喀”;切成连着鱼皮的薄片,再穿上柳条,烤成三四分熟,则称为“达勒格切”;将去皮的冻鱼刨成薄片,蘸醋、盐水和辣椒油食用,又称为“苏日阿克”。清末后,赫哲人开始食用小米,逢年过节或接待客人时,会以小米制作成稠粥肉粥以示庆祝。此外,因其地处寒带且从事渔猎生产需要,抽烟、喝酒是赫哲人生活中的一大消耗。

服饰

旧时,赫哲人的服饰、被褥多采用鱼皮、兽皮制成,直到清末时期,才流行使用布匹。当时冬季的衣裤采用绒毛较长的“成皮”缝制而成,如狍(鹿)皮大衣、狍(鹿)皮衣等。春、夏、秋三季选择初冬皮、大秋皮等制作,毛短,较凉爽。女人则喜欢以鱼皮制作衣裤,还会配以贝壳、铜铃、等饰件。赫哲人的传统服饰、被褥等会绣以各种图案,有的还会把鱼、兽皮剪成图样,再染色缝上,尤其是妇女穿的衣服,更为精致美观。

住宅

赫哲人为了适应渔猎业生产的需要,均选择在江河两岸的高处或是接近猎场的地方居住。其住房较为原始、简陋,分为长期住宅和短期住宅两种。长期固定的住处有马架子、地窨子,即挖进地里三四尺深,再筑墙三四尺高,架上木头,覆盖上土。这种住宅属于穴居的发展。冬季大多住草苫顶的正房,在正房的旁边一般会搭建一个存放肉干、粮食或其他物品的鱼楼子。临时的住处则有尖圆顶的撮罗安口、草窝棚等,历史上的赫哲族为了避免洪水、猛兽袭击还曾住过树屋,是巢居时期留下的痕迹。

交通

在过去,赫哲人在冬季会用狗拉雪橇(拖日科衣)、滑雪板、马爬犁等;夏季用桦皮船(乌莫日沉)、舢板船、“快马子”(威呼)等交通工具。狗拉雪橇可套三四只至几十只狗,在雪原上能日行百多公里,根据载重量而定,因此赫哲族家庭普遍都养狗,从三四只至几十只不等,所以历史上赫哲地区也被称为“使犬国”。桦皮船大的需要十多人操控,小的如快马船,只需一人即可扛起。此外,马也是赫哲人狩猎骑乘和驮运物品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节日

受满、汉族的影响,赫哲人也过元宵节、端午、中秋节清明节等节日,而对于赫哲人最重要的节日便是春节。皆时一些人家会做“吐伙宴”面饼、稠李子饼和稠粥分送与邻居。在除夕,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为亡者“烧黄钱纸和包袱”,屋内西墙供奉祖宗三代之位,锅灶上方供奉司命帝君,房子西南外墙供天地神。1985年开始,赫哲族聚居区开始举办“乌日贡”文体大会,以文体活动的形式庆祝丰收,日期为农历五月十五日。1988年之后,“乌日贡”每3年举办一次,在大会上不仅有文艺演出,还会进行射箭、拔河、摔跤、“鹿毛球”等比赛。2016年,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以“赫哲之夏相约八岔”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八岔赫哲族渔猎文化节。2021年,赫哲族乌日贡大会被列为中原地区非物质遗产。

婚俗

赫哲人实行氏族外婚,一夫一妻制。在过去富户或官吏也有一夫多妻的情况。赫哲人的婚龄一般为十七八岁,过去的婚姻仪式也较为简单,男方只需带着酒壶前往女方家中,议定银钱数量,如女子与其父母允许,便可同睡一晚,再拟定婚期。迎娶新娘时,新郎不必前往,一般由三四名妇女带着绸缎或布匹前去作为聘礼。陪嫁的一般是以桦皮制成的筐木杓。后来受满、汉族的影响,婚姻仪式也趋于繁琐,逐渐与汉族无太大差异。如果是改嫁,也不受限制,与初婚相似,但是喜车需用无彩篷的。2014年,赫哲族婚俗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葬礼

旧时,赫哲人的丧葬仪式有“二次葬”的习俗。外出狩猎时死于山林者,要先举行“树葬”,用桦树皮或树枝裹尸,架于树上,等二三年后再行土葬。死于家中的,需在3日后埋葬。埋葬之时,不使用棺材,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将尸体屈膝仰卧于墓中,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切器具作陪葬品。然后在四周砌原木,上边搭棚盖,埋土成冢。后来受满、汉族的影响,才开始使用棺木。小孩死后不能埋葬,要实行树葬或用桦树皮包裹后,置于离住处较远的树林或山坡上。因为当地人认为小孩的灵魂弱小,埋于地下无法出来。

此外,赫哲人再以前还有“档子”和“撂档子”仪式。在男人死后第七天、女人死后第九天,要在死者生前睡觉的地方,放置被褥,旁边摆上供桌,每日供奉,以示死者灵魂仍在。“撂档子”是送死者灵魂去阴间的仪式,一般在死后百日举行。举行仪式时,需用苇席或白布搭一个棚子,再做个木偶(木古法),穿戴完毕后,以其代表死者放入棚中。然后由送魂萨满击鼓祷告3日后,再用雪橇送往西北方向扔掉。这时,送魂萨满站在高处向西北方向连射3箭,指示死者灵魂顺着箭的方向前往阴间。仪式结束后,长辈以外的家人在墓前将死者的被、褥等烧掉,并脱掉孝服。后来,“撂档子”仪式改为死后一、二、三周年时举行。

礼仪

在赫哲族的礼仪中有家长制的观念,即以尊老并保持长者的权威为其礼仪的中心。儿媳不能与公婆同桌用餐,要侍立门旁等候盛饭;弟媳不能与兄长当面讲话,有事时需找人转达;晚辈见到长者,要行跪拜礼,长者吻晚辈之颊和额头;对客人以礼相待,必留吃饭、饮酒,并奉上鱼头,以示敬意。后来,赫哲族礼仪渐渐的也向周边其他民族趋同。

禁忌

在赫哲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禁忌与制度。如渔场与猎场属于公共所有,在渔场捕鱼时,需遵守提前商量号的轮流作业制度。猎场则以先到者获取临时狩猎权,如果狩猎前已经划分好猎场,狩猎时不得越界捕猎。在狩猎、捕鱼时,参与者不准说怪坏、谎话,当地人认为这样会触犯神灵,以至于毫无收获。孕妇和月经期的妇女不准前往渔场和渔船,妇女不能坐跨猎枪、子弹及各种捕猎工具,孕妇不能劈鱼头等等。

社会组织

赫哲族曾存在过由氏族与宗(家)族组成的“哈拉莫昆”社会组织。其组织规模不等,由十多户至二十多户组成,原本是由同姓有血缘关系的各家庭公社组成,后来成为以地域关系为主的村社形态。早期“哈拉莫昆”的领导者是由内部全体成员选举产生,须具有才能、威望和办事公正的人担任,之后出现子承父业的情况,最后发展为由政府委派或任命。

清政府时期,“哈拉达”(氏族长)被改制为“姓长”,“莫昆达”(宗族长)被改制为“乡长”。姓长和乡长的权利很大,负责管理“哈拉莫昆”内部的生产生活、婚姻、丧葬、司法等大小事宜。遇到不法、不平之事,经由姓长和乡长取证,再公开处理,杀人者判死,其余事件视情节大小判罚物资,价值银钱数两至百两,公众与当事人认可后方可结案,否者再议。如遇到情节复杂严重的情况,也会邀请其他“哈拉莫昆”参与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诉诸官府。直到20世纪初,这种组织架构才完全失去其作用。

艺术

讲唱艺术

赫哲族的讲唱文学十分丰富,包括了“伊玛堪”(说唱故事)、“特仑固”(传说)、“说胡力”(故事)、等多种类型。其中“伊玛堪”是一种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的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艺术,有着大段的唱词,甚至有的作品可以连续说唱几天几夜。表演者不仅要模仿各年龄层不同语气的唱调,还会模拟各种人物、动物对话,惟妙惟肖。“特仑固”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内容包括了族源历史、地方风物、风俗习惯等等。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鱼皮制作技艺

虽然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有过鱼皮文化,但至清代以后,仅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的赫哲族得以传承。鱼皮制品采用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再经过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一整套复杂的工序后制作而成。制作一套鱼皮衣需要用一二百张鱼皮拼接而成,再以鱼骨作为扣子。此外,还有被称为“无纸剪纸”的赫哲族鱼皮画,其制作工艺类似于剪纸。后来,鱼皮画由镂刻工艺发展为平贴工艺,再发展为浮雕工艺,最后发展到手绣工艺,成为了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及文创作品。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被列为中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舞蹈

赫哲人的乐曲主要是民俗音乐曲调,分为“嫁令阔”“白本初”“博布力”等。其中“嫁令阔”是是一种以民间小调为主的民歌形式,曲调悠扬,大都触景而编,即兴而唱,包含了风俗礼仪歌、情歌、摇篮曲、悲喜歌等内容。2021年,“赫哲族嫁令阔”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弦琴是赫哲族唯一的民族弹奏乐器,由铁丝、钢片制成,曾广泛流传于赫哲人中。手鼓和腰铃是旧时萨满主要的法器,后来被世俗化,被当作民间乐器使用,常被运用于“跳鹿神”等群众性活动中。跳鹿神是赫哲族传统舞蹈“萨满舞”的一种,在每年春季开江后或是秋季封冻前,萨满会率众“跳鹿神”,相互竞技。同时,萨满舞还有萨满一个人载歌载舞的独舞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萨满舞经过提炼,从宗教舞蹈衍生为现代舞蹈。赫哲人的传统舞蹈,多以模拟捕鱼、狩猎和战斗时的场景。如表现赫哲少女为了反抗封建婚姻,被迫投河自尽化身成天鹅的“天鹅舞”等。

体育活动

赫哲人有很传统体育活动如:打冰磨、叉鱼、射箭、叉草球、赛船、骑马、摔跤等等。其中“叉草球”最初是为了训练青少年使用“激达”(扎枪)本领而产生的活动,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参与人数不固定,分为两队,参与者手执木杈,一方发球后,对方利用木杈叉球,叉中则前行,否者便后退,再由另一队发球,如此反复,率先前进至界线的队伍获胜。后来规则有所变化,以率先叉中约定次数的队伍为胜。

其他

旧时,赫哲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赫哲人便用30根长度大小相同的木棍串起,每天移动一根,用于计时。赫哲人还会通过观测自然的变化划分四季,预测气候和年成。过去的赫哲人习惯以碗、盆、桶、袋等物品作为容器计算重量,在清朝末年,还出现了一种木板制成的梯形匣子容器,容量是17.5斤。赫哲族还保存着许多古籍,如“入贡的赫哲人”“副统之印”“赫哲人葬习”“葛氏习文”等等,对于研究赫哲族的历史、风俗、信仰等有着重要的价值。

发展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给予赫哲族发放贷款和生活补助费,还无偿提供物资,一步步带动赫哲族的经济发展。1980年,八岔、街津口四排村的赫哲族组成了专营渔业生产队,并得到国家拨款扶持。1983年,开始实行家庭承包,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1992年,渔类资源严重萎缩,赫哲族转向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多元经济格局。21世纪后,国家推行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赫哲族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支持,其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加快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时,赫哲族的政治权利也得到全面保障,平等地参与党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在国家、省、地区(市)、市县的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议,都有自己的代表。

历史上,赫哲族地区由于物质生活极端贫困,卫生知识欠缺,无医无药,发生疫病时,致使疾病蔓延,人口死亡率很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赫哲族地区的医疗条件得以提升,改变了缺医少药的情况,基本消灭了伤寒、天花等传染疾病,赫哲族人口也开始稳定增长。赫哲族还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第一个实现“普九”教育的民族,也是第一个扫除青少年文盲的民族。自1987年起,黑龙江省省属高校对赫哲族考生降低20分录取。1999年,街津口、八岔、四排等赫哲族学校达到了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4所村办学校的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顺利通过了省及国家“普九”验收。同时,赫哲族也开始出现了自己民族的书面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电影创作等,如《赫哲人的婚礼》《冰山上的来客》《乌苏里船歌》等。赫哲族聚居地也陆续建立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经常组织文体活动。1990年,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馆落成,展出了民族文物和民俗物品。2002年,同江市三江口建成中国赫哲族博物馆,该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馆藏文物1500余件。

参考资料

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17

赫哲族.中国政府网.2023-02-16

风俗习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7

概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7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6

发展现状.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7

各民族介绍.贵阳市民族宗教事物委员会.2023-02-18

赫哲族:令人惊叹的鱼皮艺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18

赫哲族伊玛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18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18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19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2-18

咸丰皇帝.故宫博物院.2024-01-09

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17

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17

2016中国八岔赫哲族渔猎文化节开幕. 中国网.2023-02-19

赫哲族的讲唱类古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8

赫哲族古籍:入贡的赫哲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

赫哲族古籍:副统之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

赫哲族古籍:葛氏习文.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

赫哲族古籍:赫哲人葬习.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

赫哲族:刘蕾.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

同江市中国赫哲族博物馆.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