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记
《上课记》是由王小妮撰写,于2011年12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难得一见的“教后感”结集,它记录了来自城市、更来自农村的“90后”一代大学生彷徨、躁动又不失纯真的日常生活和思考。其中不仅收录了2006至2010这五年间,王小妮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开设影视写作课程期间的教学笔记,还摘选了部分学生作业和邮件。作为一位诗人,王小妮有更为敏锐的心思,去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经验,也耐心观察着年轻学生们的精神和思考状态。她深深地理解学生们的焦虑:“面对现实,批评今天的大学生太急功近利是最无力和最不人性的。如果他们不焦急,不知道养活自己和改变父母的生活,反而有问题。”她反对学生们使用僵化的“好词好句”,让他们用自己的方言去朗读诗歌、表演小品,唤醒最亲切鲜活也最原初的感觉。她尤其关注那些出身底层和农村的学生,提醒他们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宝库,不必急于洗去自己身上的“土气”。王小妮的文字,让我们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重新想起“理想主义”这个几乎被遗忘、又被误读无数的词汇。
作品目录
前言
2006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安心
1、下面的眼睛
2、乡村少年们
3、一支秃笔
4、在一节课的同时
5、要去看看雷成虎的家
6、温暖
7、古惑仔
8、滚到两米以外的一只鸡蛋
9、余青娥的作业
2007投入感情是最重要的
1、八十个学生
2、专业
3、哪儿来的优越
4、谁认识阿尔法·罗密欧、朱丽叶
5、好词好句
6、恢复语言原本的活力
7、这么写算不算流水账
8、恶搞
9、他们印象中的诗歌
10、什么是诗意
11、让我们开始使用活语言
12、一篇关于细节的作业
13、课上作业
14、张涛的质疑
15、机器崇拜
16、问题最多的小姑娘
17、他们看似安静的心里都在想什么
18、今天没有课,好无聊
19、卖力气
20、有人说,这个课轻松
21、新闻
22、物伤其类
23、自我意识
24、到大二就好了
25、责任
26、“吸血鬼”
27、钟点工
28、钱
29、我又说,钱不是最重要的
30、彩票中奖的刺激
31、午休。突然
32、“幸运”的王宝强
33、困倦
34、要一个模式
35、诧异
36、哈哈,同一首歌
37、失望
38、“导演”来电话
39、温暖
40、糖
41、去年《上课记》的反馈
42、最后一课(之一)
43、最后一课(之二)
44、单纯
2008年1月15日补记
2008 我们都是主角
1、第一节课
2、有人去了文理科实验班
3、新闻
4、一个小事件
5、鼓掌
6、我们的班长
7、在角落里
8、女生们
9、我不喜欢老师
10、黄菊的故事
11、大地和阳芋
12、霍乱来了
13、考试真不是个好东西
14、在太阳下面
15、困惑
2009抵抗陈规戒律
1. 迎新
2. 墙
3. 举手
4. 点名和作弊
5. 割裂的人
6. 军训
7. 方言和诗意
8. 一篇演讲稿
9. 我的动力
10. 补记
2010在生活的角落,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
1. “90”后长大成人
2. 一场演讲比赛
3. 诗歌课
4. 认识两个诗人
6. 新闻和历史
7. 学生名单和一盘散沙
8. 发问
9. 给大四上课
10. 迷茫
11. 学习的权利
12. 做客
13. 李亚驹
14. 晏恒瑶
15. 邓伯超
16. 梁毅麟
17. 田舒夏
18.卢小平
19.何超
20. 余青娥
21. 那些默默无闻的老师
22. 关于梦想
23. 考试和作弊
24. 你会说出真相吗
25. 背景
26. 唯有生命真实可贵
附录 1:学生作业
“回家”四篇
“军训”两篇
卖粮
大地沉沉—— 一个大学生的“人物”作业
我想,我正在飞
附录 2:学生邮件
王文慧的信
俞晓龙诗歌《自由》
邓伯超《我们没有北——文字篇》
作品思想
这是第一次有教育者用敏感而生动的语言记录90后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各种细节,学生们被前所未有地关注着。作者鼓励90后学生不受成见和扭曲思想误导,建立健康明亮的常识体系,过更快乐和有力的学生生活。
作品影响
2012年,该书入选新浪2012年度中国文学好书榜。
作者简介
王小妮,1955年生于长春市,曾随父母到农村插队和作为知青插队前后7年。1978年春考入吉林大学中文系,后做电影厂编辑。1985年迁居深圳。2005年起在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任教。曾出版过多部诗集、随笔集和小说。近年作品有:《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诗集)、《世界何以辽阔》(诗文集)、《安放》(随笔)、《一直向北》(随笔)、《倾听与诉说》(随笔)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