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溪图
《雪溪图》是唐朝画家王维创作绢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画可分近景、中景、远景三段。近景左下方一座木拱桥轻披素纱,将观者引入一个冰雪天地;中景为一条结冰黄河,于画卷中部横卧,水波不兴,很是平静;远景即河对岸的雪坡、树木、房舍等,在黑水之上平卧,若隐若现于皑皑白雪之中,让面面更为深远。全图突出笔与墨的双重作用。在勾勒树木、山石、房舍时,用简劲灵动之笔,突出墨彩蕴藉的效果。
作品内容
《雪溪图》是一幅表现乡村雪景的小品。画面分近、中、远三部分:近景山隅一角,道路横斜。路边有小桥、篱舍、村店、屋宇。路上有一人匆匆而行,还有一人赶着四头猪,似乎正要过桥。画面正中有一座临溪房屋,可能是村头店铺。屋后有五六棵树木,疏疏落落,十分荒寒。中景为溪流。平静的水面上有一条蓬船,有两个人撑篙摆渡。远景是对岸起伏的山坡,和几间村舍掩影于茫茫雪色之中。整个画面白雪皑皑,江村寒树,野水孤舟,组成一片寂静空旷的景象。画上点缀了几个人物活动气息,虽然增添了几许生活气息,但更加衬托出大地的宁静。
此图无款,图前黄绢隔水,宋徽宗墨题“王维雪溪图”五字,上双龙方玺。中钤朱文连珠印,又一朱文方印,文难辨,下钤宣和连珠大玺。图上月白绢,董其昌小楷题,后藏经纸对幅董其昌又行书题跋,内中有一段值得注意:“沈启南先生(沈周)题《江山雪霁图》,有曰:‘平生所见沙溪孙氏所藏《雪溪图》,盈尺而已’,正此图也,或笔误以‘溪’为‘’耳。”
创作背景
王维在早年时期对政治仕途尚有进取心,中年历经“安史之乱”之后,心情便消沉下去了,晚年他就一边在朝做官,一边求隐皈佛,后来干脆在长安附近的川购得宋之问的蓝田县别墅,悠游其中,万事不挂心,徘徊于仕隐之间,过着恬静悠闲的生活。
王维是唐朝山水田园诗派,同时他也是画家,是南宗水墨山水画的创始者,他的画对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王维因为倡导“水墨渲淡”“援诗入画”。而被明代董其昌推崇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而《雪溪图》则能表现出这一点。
《雪溪图》一画,和王维的山水诗一样,是唐代禅宗思维方式日益与士大夫知识分子结合的结果,也是“安史之乱”后世事多变,良萎难辨,政治斗争日益残酷而觅趣于自然的结果。
作品鉴赏
主题
此画面中白雪皑皑、江村寒树、野水孤舟,几处平凡的景致在其画笔之下亦能显出独特深远的境界,组成一片空旷寂静的景象,衬托出大地的宁静辽阔,又在这宁静的氛围中透出一种幽冷的气息。其画中的人物又给画面增添了几许生气,动静结合,活气与灵气俱在,使得画面气韵高绝,卓然不同。古朴、纯真、素雅,是这幅画给观者的直接感受。
技法
全图突出了笔与墨的双重作用。在勾勒树木、山石、房舍时,没有使用刚性线条的勾,用简劲灵动之笔,突出墨彩蕴藉的效果。尤其在勾勒山石轮廓时,画家采用劲爽而带有柔性的线条。轻重自然,变化随意,富有节奏之感。在用墨上,王维强调水墨功用,首创“破墨法”,即趁黑色尚未干时,再施另一墨色,达到以浓破淡,以淡破浓,以干破湿,相掩成趣的艺术效果,从而建构了整幅作品浑朴自然的格调,以及萧疏淡远的禅意诗情。此外,全图采用俯视法,所画场景的透视无论从比例、角度来看都精准异常,即便以焦点透视法衡量,也都符合规矩。
王维的山水画,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清高幽雅的文学思想影响,因此,无论在意境、构图、笔墨诸方面,都从诗的角度去着意表现。这幅《雪溪图》就是典型地王维抒情而恬淡的画风:他很少用法,而善用“渲染”的水墨来表现山水的明暗、远近,深浅和各种色彩。
作品评价
清代书画鉴藏家安歧:“以焦墨作画。傅粉为雪。渍墨成阴,笔法高古,树石奇异。其溪桥、篱舍、野店、村导、坡陀皆具天直。溪面每舟,三人撑渡,篱边作大小四豕,一人驱逐,更为奇绝。”
历史传承
《雪溪图》原为董其昌所藏,天启年间归程季白,后又为王时敏收藏,列于董其昌题签的《唐宋元画册》的第一幅。清安岐《墨缘汇观》注录,则为《唐宋元宝绘高横册》十二幅中的第一幅。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原籍祁(今祁县)人;父迁居蒲州(今山丙永济市),遂为山西省人。与弟并以词学知名;天宝十五年(755)叛军安禄山军陷长安,拘摩诘于洛阳普施寺,授以给事中。后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崇佛教,性喜山水;写诗多以山水田园为内容,状物传神,精深入微,前期山写过一些以边塞任侠等为题材的诗篇。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布衣义采”的创作思想,对后世文人画影响很大。晚年居蓝田辋川,多写隐逸之作。兼通音乐,工书法,精绘画,擅画平远景:常以“破墨”写山水松丫”,曾绘《辋川图》。后人渭山谷郁盘,云水飞动,笔力雄浑,明董其昌推为山水图“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维始”:传世作品有《雪溪图》等。
参考资料
博物馆文物介绍——唐王维的《雪溪图》_绘画.搜狐.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