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俊
宋子俊(1946年3月-2013年1月7日),男,汉族,兰州市人氏,无党派。曾任兰州城市学院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所长、教授,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主任、教授,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理事,甘肃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理事。历任兰州城市学院中文系副主任(分管教学与科研)、兰州城市学院校学术委员、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中文学科组成员。连续担任三届校学科(术)带头人。
人物生平
宋子俊1969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留系任教,讲授古代文学。1986年秋调入兰州城市学院,为院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戏剧与理论的研究,“红学”研究在省内领先。发表学术论文50多余篇,专著两部。
2006年4月从兰州城市学院退休后,被学校两次返聘,于2009年任教于三亚学院人文与传播分院。宋老师主要从事古代小说戏剧与理论的研究,在《红楼梦学刊》《戏曲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出版专著《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探求红学之谜》;参编《元明清名诗鉴赏》《中国古典戏曲鉴赏辞典》等;多次获学校及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和社科成果奖。事迹被收入《中国科技专家辞典》《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词典》(韩国)。担任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所长、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古典戏曲学会理事。
2013年1月7日8点,2010级的同学准时坐在了教室里,宋子俊老师走上讲台,一如既往地翻阅着笔记本,一如既往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留下板书,一如既往给学生串讲着知识点。
8点45分,下课的铃声响起,然而宋子俊忽然抱歉地告诉大家,他的心脏有点难受,原定的第二节课暂时不上了。2013年1月7日上午的两节课是宋老师另外要求补的课,宋老师身体不适完全可以不用上,但他却坚持上完整堂课,强忍着疼痛,没有表露丝毫。让同学们想不到的是,这竟成了宋老师的最后一节课,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2013年1月7日,67岁的宋子俊带病站上三尺讲台,手拿粉笔为学生补课,串讲考试知识点,后因病情延误,于当日晚6时许与世长辞。
教学业绩
宋子俊教授从事高等教育教学26年,先后讲授古代文学、《红楼梦》研究、古代小说理论、古代小说戏曲研究专题、大学语文五门课程,。宋子俊教授在系内高级职称人员年终考核中多次名列第一,在学校组织的调查问卷中两次被评为“有优良教师素质、为人师表、堪为楷模”的优秀教师。
科研成果
(一)历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5篇为国家级核心刊物,部分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报刊或丛书全文转载或摘录。并参编大型工具书(或辞典)3部(均由国家重点出版社出版)。
(二)自1998年至2003年出版《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发展史》《探求红学之谜》2部专著,共计58万字。
(三)获得和主持省教育厅及省社会科学基金会立项、资助的科研项目五项。其中已完成4项,另一项也即将结项。该成果(《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分类萃编》五六十万字)出版后,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
(四)2002年与其他同志一起创办了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所,2003年起担任所长;创办《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并担任主编,已编辑出版第一至五辑(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每辑约25万字,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许,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对推进学术研究和培养学术新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术论文
1、《对【红楼梦】大旨 本旨 主旨的再认识》(《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红楼梦学刊》1995年第3辑全文转载(题目有改动),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5年10期收入目录)
2、《论《红楼梦》寓谐于庄的创作特色》(《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2辑)
3、《论曹雪芹的主观思想与【红楼梦】的客观意蕴》(《红楼梦学刊》1997年第3辑,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4、《试论元杂剧水浒戏的思想价值及其地位》(《西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三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全文转载)
5、《“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人物探》(《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1辑)
6、《【红楼梦】中的哲学意蕴与曹雪芹思想的价值取向》(《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2辑)
获奖情况
(一)多次获学校园丁奖、教书育人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社科成果奖。
(二)曾获甘肃省普通高校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两次荣获甘肃省普通高校社科成果奖。
(三)《社科纵横》刊物“陇上学者风采”专栏曾对其作专门介绍,事迹被收入《中国科技专家大辞典》、《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家辞典》(韩国)等。
参考资料
三亚学院宋子俊教授病逝当天仍强忍疼痛上课[图].www.hinews.cn.2017-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