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陵乡
石陵乡位于宜阳县县城西北的丘陵区,地处北纬34°37′,东经112°05′。北与新安县李村乡毗邻,西与盐镇乡接壤,南与柳泉乡交界,东与寻村乡相连,面积64.1平方公里,耕地40900亩(含水地2980亩),乡政府驻地石陵,距县城15公里,海拔408米。1990年辖14行政村,143村民组,114自然村,4170户,19508人,均为汉族。平均每平方公里305人,人均耕地2.1亩。原石陵乡现在变成石陵村,被盐镇合并。
历史沿革
石陵乡明代属柴家峪保,分属柴四里。崇祯九年(1636)改为柴均里。清康熙十二年(1673)隶属北均里。乾隆初,复属柴均里,为甘棠区的一部分。民国16年(1927)属石陵区(盐镇为副区)。民国25年(1936)石陵一带为第二区的中石联保。民国32年(1943)改为石陵乡。宜阳县沦陷期间,石陵一带属于日伪宜阳县第三副区(区公所驻克村)。解放初属宜阳县第三区。宜北宜南合并后,属柳泉区。1950年分属第三区(柳泉区)和第二区(寻村区)。1956年石陵划为中心乡,辖贾院1个一般乡。1958年8月实现人民公社化,石陵分属于盐镇、柳泉镇和寻村3个公社。1961年成立石陵人民公社,隶属于盐镇区(1963年后,区撤销)。1983年改为石陵乡至今。
地理环境
石陵乡地形起伏,坡度大,沟壑纵横,土地瘠薄,主要大沟有西沟、张沟镇、李寨沟。主要河流有沙沟河、范元河,到中峪村交汇,又东南入洛,全乡荒山宜林面积万余亩。据省地质队勘察,以石陵为中心,地下是个盆地,储有石油。
农业发展
建国以来,改河闸沟淤地,开垦荒地3600亩,增加耕地9%。1966年兴建西沟水库,库容200万立方米,设有两个排灌站,开挖干渠3条。全乡自流灌溉面积700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红薯、棉花等。乡林场总面积540亩。有苹果、梨树等各种果树250亩。耿沟的仰韶大杏,个大味美,远销黑龙江省等地。贾院的猪皮柿子饼,大部葡萄干肉厚,驰名全县。
社会事业
文教卫生
解放前仅有高小1所,初小17所,教师54人,学生589人,1990年有初中5所,小学30多所,教师217人,学生3802人。乡有文化站、广播站,全乡有简易露天影剧院3个,医院1个,医务人员15人,诊所33个,医务人员52人。
交通
交通较为方便,日有班车通往洛阳市、新安县、盐镇和县城等地。宜新公路沟通南北,有利于物资文化交流。
保护力度
石陵西洼石敬瑭墓又称晋陵县,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河南洛阳市宜阳县行政区划.中国小康网.2024-08-09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盐镇乡历史沿革.博雅地名网.2024-08-09
米脂县高西沟村: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样板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