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院内,是为祭祀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的。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

哈尔滨文庙原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被称为哈尔滨市的“故宫”。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古建筑名单,哈尔滨文庙名列其中。

基本简介

坐落在南岗区文庙街2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大学院内的哈尔滨文庙,是为祭祀中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而建筑的。它始建于1926年,建成于1929年。原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其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北京孔庙,但由于它是11开间的,等级确是全国之最。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为9开间的,小的还有5开间、3开间的。由于哈尔滨市文庙建筑雄伟壮观、金碧辉煌,因此被称为哈尔滨的“故宫”。

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三进式仿清古建筑群,结构为三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由南端的影壁墙向北。

孔子庙的三进院落在中轴线的贯穿下层层递进,一气贯通。它雄伟壮观的气势,向人们展示着空间之美。文庙主体建筑物使用清代最尊贵的黄琉璃瓦。彩绘为清代创造金钱大点金“金龙和玺”彩绘。

历史沿革

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公元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公元1929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哈尔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特权被俄、日、英、法、德、意、美、丹等十几个国家的殖民者控制,新兴城市哈尔滨成了殖民者的乐园,这使得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张学良将军在《哈尔滨文庙碑记》中写到:“民德即离,势必至于家邦陵替,本实先拨,而求枝叶之无伤,胡可得也。”《碑记》全文近500字,以其凝练精辟的文字叙述了哈尔滨的地理环境,修建孔子庙的历史背景、宗旨和作用。这座石碑位于文庙的第二院落。

为此,由政府投资和社会捐款73万银元,于1926年至1929年修建了这座东北地区面积最大,建筑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孔庙。哈尔滨文庙原占地面积为60000平米,现存2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

1931年3月23日1时,首次“祭孔”大典在文庙大成殿正式举行。这时正值哈尔滨文庙建成后的第3年,也就是东北沦陷的当年。祭孔前后进行1个多小时,由于是在子时进行,围观的人并不多。后来直至哈尔滨解放举行了30多次祭孔活动。以传统文化来抵制外来文化。

1946年哈尔滨市解放后,文庙先后用作哈尔滨医专、医科大学校舍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图书馆、黑龙江省军区后勤仓库。1985年2月26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孔子庙成立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又经1985至1988年三年的重点维修和筹备,于1988年10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后,文庙先后被用做哈尔滨医专、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专门批判了《碑记》,“造反派”还想把这座刻有《碑记》的石碑推倒。因石碑沉重,“造反派”又没有得力工具,只好放弃。但“造反派”们不甘心,一气之下在石碑的阴面刻了“造反有理”4个大字。由于此时的文庙是黑龙江省军区的仓库,因此避免了较大的破坏。1985年,黑龙江省军区将孔子庙移交给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

1988年9月20日,哈尔滨文庙将石碑上的“造反有理”4个字磨掉,经过初步修缮复原之后,正式对外开放。1998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国宝级单位)。近些年来,许多学子纷纷来文庙拜孔子,祈盼自己学业有成。一些考上其他省市大学的学生也先后来此为孔夫子披红。游人有幸能看到这独特的景致。

作为国家一类重点文物保护建筑,防火工作是安全工作之最。由于特殊的原因,哈尔滨文庙自建成到现在没有发生过火灾。对外开放以后,为了做好防火工作,孔子庙自备一个能蓄120吨水的贮水池。由于文庙的建筑没有取暖保温的设施,消火栓设置在院落的地下,每个建筑两侧都有灭火器,而且附近都有一个消火栓。

2005年,文庙更新了建筑内以照明为主的电源线,将白炽灯改换为小瓦数日光灯。学子拜祭孔子,不许将香点燃,只能将香放在神上,以此表达心愿。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文庙围墙外周围有一些小企业、食堂、浴池、民宅等用火的单位和住户,这与文物建筑10米之内不允许有民宅等建筑的规定有一定差距,也是文庙的火灾隐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领导对此十分重视,2006年,省长张左己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都先后到过文庙了解情况,相信这些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结构布局

哈尔滨文庙没有正门,取而代之的是三座呈凸斗形,长44.85米、高5.9米,黄色琉璃庑顶殿式瓦顶,绿琉璃冰盘檐,额枋绿地绘黄琉璃明式旋子彩画的照壁。它在拜祀孔子庙宇中被尊称为“万仞宫墙”,以此象征孔子的学问博大精深。哈尔滨文庙之所以没有正门,是因为中国民间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即无论什么地方修建拜孔庙宇,都必须由当地的状元来此拜祀孔子,然后才能推倒影壁,修建正门。

哈尔滨市文庙建成于1929年,中国的科举制度在1905年被废除,当时的哈尔滨没有状元能来这座孔子庙拜祀,所以正门至今没开。这就形成了哈尔滨文庙的独特一景:“倒走状元桥”。一般的情况下,状元是从正门进入,登上状元桥,经星门、大成门到主殿祭祀孔子。哈尔滨文庙由于正门没有开启,游客们只能从两侧逆行走上状元桥,然后按正常路线到主殿祭祀孔子。

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院南泮池如月,虹桥飞架,白玉雕栏玲珑。池南有"万侧宫墙"(俗称影壁墙),布局端然。

中院是文庙的主体,正殿大成殿,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横阔9间的规格,为横阔11间(9堂2夹室)的重檐旁殿顶大殿。

院落东南角有驮碑一座,碑文为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西北角的石碑,为当时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撰写的《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碑阴刻有捐款者的名单及款额。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五代十国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有侧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现主要建筑已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

建筑特色

二十世纪初,欧美各国已大批出现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的现代建筑。在中国,受西方建筑影响,也出现了一小部分沿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方法而运用钢筋混凝土为骨架的仿古建筑。

如1915年设计建造的北京协和医院和医学院;1925年至1929年设计建造的南京中山陵建筑群;金陵大学(1927年);广州中山纪念堂(192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1929);武汉大学(1929年至1935年)等一批仿古建筑。

因此,孔子庙建筑既反映了清代古典主义建筑传统技术与艺术的延续发展,由于文庙具有特定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96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文庙庭院之内的园林,也别具特色,古松参天,灌木葱郁,鸟语花香,环境清雅。庭院里的古树树种繁多,据统计,约在五六十种以上。因此,又是哈埠一处颇佳的园林景观。春天,园中的郁李、丁香、忍冬等灌木所开的各种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花朵竞相开放,加之林中莺歌燕舞,满目春意盎然。

此建筑格局可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媲美。北京和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均为面阔九开间。哈尔滨孔子庙大成殿,在建筑规制上突出了在全国文庙系列中的重要地位。

格局

哈尔滨文庙,是典型的三进式仿清古建筑群,结构为三进院落,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形成一条中轴线,由南端的影壁墙向北,经泮池、泮桥、棂星门、大成门,至第二进院落大成殿,最后收尾于第三进院落的崇圣祠。坐落在中轴线两侧的牌楼、石碑、配殿、掖门都是对称配列的。

哈尔滨文庙的三进院落在中轴线的贯穿下层层递进,一气贯通。文庙主体建筑物使用清代黄琉璃瓦,即“皇顶”,它是帝王或经皇帝恩准人物所用的建筑规格。屋顶款式也使用了最高级的“庑殿顶”与“重檐庑殿顶”。两侧配殿用了“灰陶瓦”、“绿琉璃瓦”,屋顶为“歇山顶”,“卷棚悬山式”,彩绘为“旋子彩绘”,“雅五墨”,“苏式彩绘”等。

特点

哈尔滨文庙的兴建,正处于中原地区最初开始建筑变革时期,因而,其主殿(大成殿)的“里外金柱改制做成钢筋混凝土,金柱柱顶石用水磨石做成”。

哈尔滨文庙是按照大型祭孔仪式的规模,仿照皇宫之制而设计建造的,四周环以黄琉璃瓦顶红墙,院落布局严谨,尺度划分适宜,建筑序列层层展现。通过规格尺度、瓦顶色彩、彩绘规制表现建筑等级。在建筑创作上采用了清官式做法,而在结构材料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哈尔滨文庙是按照大型祭孔仪式的规模,仿照皇宫之制而设计建造的,院落布局严谨,尺度划分适宜,建筑序列层层展现。通过规格尺度、瓦顶色彩、彩绘规制把建筑等级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建筑创作上采用了清官式做法,而在结构材料上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主要建筑

影壁额枋

哈尔滨文庙南端是由三座影壁组成且向外凸斗形的万仞宫墙,黄色琉璃庑殿式瓦顶,绿琉璃冰盘檐,额枋绿地绘黄琉璃明式旋子彩绘,中腰丹壁中心花与四角叉角花皆为绿牡丹嵌黄琉璃花,下部花岗石须弥座。中影壁高5.8米、长21.82米,两侧八字影壁高4.8米、长10.89米。八字影壁两侧连以丹垣,其墙帽仍用黄琉璃大式瓦顶,檐下则改作水泥抹面,中腰红土刷饰,下肩也改作水泥抹面。

丹垣折北,东垣墙体间设“德配天地”牌坊,西垣墙体间设“道冠古今”牌坊,两坊皆为三间四柱三楼庑殿式黄琉璃瓦顶,明间四重昂九踩斗拱、次间三重昂七踩斗拱,斗口一寸半(5厘米),合清式斗拱第十等材。大小额枋间夹心花板,四柱下部周匝夹杆石,原建柱、石堵为混凝土结构,材质已入制。重点修缮时夹杆石已改作青花石。四柱前后又斜支木质斜柱八根,小额枋之下设雀替,枋绘作金钱大点金龙锦枋心清式旋子彩画,台明低平海花岗石条。牌楼外观悉如明清式正宗古建。

宫墙之北,两坊间甬路南侧中轴处设南向半月形泮池,中架状元桥,池、桥绕以连周汉白玉勾栏,计望柱46件,栏板50块,桥头四件抱鼓石。池底铺墁水泥方砖。桥洞已改作明清尖券做法。

棂星门

哈尔滨孔子庙没有正门,文庙的大门为棂星门,两边无垣,无中门,恐是有东西垣设两坊为入口之故。今为利于管理,在东垣牌坊外侧加筑一个套院,前建单檐庑殿式琉璃瓦顶,下布丹壁大门。院后部建三间单檐硬山卷棚布瓦顶的小式房作守护办公之用。棂星门形制与东西两牌坊相同,是三间四柱三楼庑殿式黄琉璃瓦顶,明间斗拱也是四重昂九踩,次间三重昂七踩,而檩枋彩画则绘作金龙和玺最高一等的清式彩画,突出了中轴大门的地位。

前院

前院是首进院落,院内松柏苍翠,丹墙回绕。院南泮池如月,虹桥飞架,白玉雕栏玲珑。池南有"万仞宫墙"(俗称影壁墙),上镶有琉璃雕花砖。池北有棂星门,是三间四柱的木牌坊,采用了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的和釜彩绘,虎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院落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与棂星门合称"三楼"。过棂星门是主院的过厅大成门,五开间,单檐琉璃瓦庑殿顶,前后环以白玉栏杆,左右并列东西掖门。

孔子像

哈尔滨文庙的孔子塑像有两尊。一尊在大成殿里。当年建庙之初,大成殿的正位是一个雕龙贴金的巨大神龛。

二尊在一院中心的中路甬道上。一院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的孔子行教铜像,身高3.3米,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捐赠。于1998年5月23日落成,同年9月17日举行了孔子铜像揭幕仪式。

大成门

大成门是祭孔主殿大成殿的前门,丹檐庑殿黄琉璃瓦顶、五样琉璃,四角仙人后随走兽七件做法。面阔五间、进两间间(七檩中柱式大木做法).中柱间安朱红大板门,门钉九路九列做法,“椒图”铺首。外檐平板枋之上安重昂五踩斗拱,斗口二寸(6厘米).内檐梁枋间槅架斗拱,一斗三升上托替下安驼峰。梁架柱完全为传统大木做法。墙体丹垣,下间十字缝干摆砌法,内外桥梁枋皆绘金钱大点金龙锦枋心清式旋子彩画,金龙井口天花。台明陛条、陡板、踏垛堵为花岗石石条砌筑,台明前后各出三陛,中陛九级踏垛间安汉白玉五龙戏珠高浮雕御路石,台明前后檐及垂带处安汉白玉勾栏。门前后地面铺墁仿金砖水泥方砖。

大成殿

中院是哈尔滨文庙的主体,正殿大成殿,超过了曲阜孔庙大成殿横阔9间的规格,为横阔11间(9堂2夹室)的重檐庞殿顶大殿。台基也环以玉石雕栏,廊檐色彩富丽堂皇,气势轩昂庄重。殿内供孔子及四配神,十二先贤牌位。大殿两边是两座配殿,内供孔子的弟子牌位。

哈尔滨孔子庙不同于全国文庙的独到之处乃是主殿大成殿。据现存《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记载:“谨案孔子文庙,在昔为中祀,其殿九楹,为堂七,为夹室二,此旧制也。自清光绪三十二年,升孔子为大祀,而京外学官,犹仍旧贯,未之改作。今东省特别区规大起,创而非固,故其缔造合乎大祀之仪。……凡庙制,大成殿居中南向,为堂九,为夹室二,都十一楹”。由此可知,二院的大成殿,是按大祀祭孔仪式规格设计建造。

驮碑

哈尔滨文庙院落东南角有驮碑一座。这座石碑位于哈尔滨文庙的第二院落,大成殿的南面。石碑通高551厘米,由碑额、碑身、碑座3部分组成。碑额的阳面刻有“孔子庙碑记”4个篆字,碑身的阳面刻有《碑记》正文,其阴面无字。碑文为爱国将领张学良撰写的《哈尔滨文庙碑记》。《碑记》全文近500字,叙述了哈尔滨市的地理环境,修建文庙的历史背景、宗旨和作用。

西北角的石碑,为当时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张景惠撰写的《东省特别区创建文庙碑志》。碑阴刻有捐款者的名单及款额。后院为面阔7间、单檐歇山顶的崇圣祠,原供孔子五代十国祖先,后改为书厅,东西有侧殿。1985年,在此成立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主要建筑已进行修复,并对外开放。

文物保护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后,哈尔滨文庙先后被用做哈尔滨医专、哈尔滨医科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图书馆。“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专门批判了《碑记》进行破坏。

1996年,哈尔滨文庙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十一五”期间全国100家重点维修古建筑名单,哈尔滨文庙名列其中。

研究价值

哈尔滨孔子庙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北京文庙列居全国第三位的文庙。在局部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哈尔滨文庙建筑既反映了清代古典主义建筑传统技术与艺术的延续发展,又反映了中国建筑变革初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历史事实。成为中原地区这一历史时期传统建筑的延续和技术变化的主要实物例证。

文化活动

哈尔滨文庙的祭祀活动一度沉寂了60多年,从2006年起恢复这一传统礼仪,于每年9月28日的孔子诞辰日举行祭孔大典。

2007年,曲阜孔庙的工作人员特地取了尼山的圣水圣土送到哈尔滨文庙,提升了祭祀的意义,同时恢复了传统的古典式祭孔大典,添加了祭器、乐器、祭祀古典服装服饰等,在祭孔大典中恢复了八舞的表演。

2008年和2009年增设了钟、鼓,使祭典更加趋向完备。2006年重新恢复祭孔大典以来,很多方面都进行了重新研究、挖掘和整理。

人文价值

如今哈尔滨文庙,政府拨款,维修一新,恢复成旅游景点,1988年9月,对外开放,接待中外游客。同时在在大成殿展出了孔子的生平事迹以及国内外研究和传播孔子思想的情况,说明孔子思想走出了国门,正在五洲四海发扬光大。日本长崎、德国科隆和东南亚的几个国家都建有孔子庙新加坡树立有孔子铜像。美国不仅设立有孔子文教基金会,而且还建立了孔子学院,又使孔子思想漂洋过海,传播到了大西洋彼岸。

例如,文庙的孔子塑像有两尊。一尊在大成殿里。当年建庙之初,大成殿的正位是一个雕龙贴金的巨大神龛。孔子的牌位置于神龛前,并无孔子像。1989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40周年而雕塑了一尊布衣孔子形象,并将其置于神龛中,以供后人参谒。二尊在一院中心的中路甬道上。一院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的孔子行教铜像,身高3.3米,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赠,价值十万余元(港元)。于1998年5月23日落成,同年9月17日举行了隆重的孔子铜像揭幕仪式。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岗区文庙街25号,是宗教建筑类人文风景旅游区。是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北京孔子庙列居全国第三位的文庙。在局部上确有独到之处。如哈尔滨文庙未开正门,而有别于其它文庙。对于它没有开设正门的原因,至今没有正式史料记载。但在民俗中却约定俗成,即无论什么地方修建祭孔庙宇,都必须由当地的状元来祭祀孔子,然后才能推倒影壁,修建正门。文庙落成于1929年,中原地区的科举制度早在1905年就被废除,也就是说哈尔滨市没有当时的状元能来这座孔庙祭祀,为此留下了这一历史遗憾。整个文庙历史积淀、民族文化内涵深厚,极具历史人文价值。

旅游信息

公共交通

市内乘坐3;6;14;25;30;33;53;55;66;70;74;92;104;105;357;夜2等公交线路到哈工程大学下车。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_中国概况_中国政府网.中国政府网.2021-11-05

哈尔滨文庙举行2013祭孔大典 传承华夏文明-中新网.中新网.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