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湛
伏湛(?―37年),字惠公,东汉琅邪东武人,历任平原郡太守、大司徒,封阳都侯。他是伏生的后代,而伏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书香门第,传承着诗书礼仪。
父亲伏理是当世名儒,曾以《诗经》教授刘骜,还做过高密市太傅,自成一家学说。伏湛生性孝顺友爱,年轻时继承父亲的学业,教授学生多达几百人。汉成帝时,他靠父亲的功绩成为博士弟子,后五次升迁。刘秀建武三年(27)拜官大司徒,曾收降青、徐流散武装。为人笃信好学,时称师表。
汉成帝时,伏湛被选为博士弟子。刘玄刘玄即位,伏湛被任命为平原郡太守。这段时期正值天下动荡,各地官员纷纷起兵,但伏湛以其坚定的立场和果断的行动维护了平原郡的稳定。
伏湛的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得到了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征召为尚书,主持审定各种制度,处理机要事务。由于刘秀嫉妒他的才干,伏湛后来被免职,不再参与政治。杜诗在奏疏中称赞伏湛的品德和才能,让刘秀重新考虑了他的任用问题。建武十三年夏,朝廷征召伏湛,光武帝命令尚书选拜官的日子,还没来得及到任,因为皇上宴会召见时他中暑,病重去世。赐给棺材,光武帝亲临吊唁祭莫,派使者送葬修坟。尽管他过世了,但他的家族继续传承着读书立家的优良传统,连续180多年继承爵位,被称为“伏不斗”。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伏湛,字惠公,琅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九世祖伏生,字宓子贱,即济南市(郡治今章丘区南)人、西汉经学家伏生。伏湛的高祖父伏孺,在刘彻时,客居东武讲学,于是把家安在那里。父亲伏理,是当世名儒,用《诗经》教授刘骜,做高密市太傅,自成一家学说。
众信郡安
伏湛生性孝顺友爱,年轻时继承父亲的学业,教授几百人。汉成帝时,靠父亲的功绩做博士弟子。五次升迁后,到王莽时任绣衣使者,受命督察大奸,升任后队属正。
更始元年(23年),刘玄刘玄称帝,任伏湛为平原太守。当时突然兵乱兴起,天下惊慌骚动,而伏湛独自很安逸,教学不停止。他对妻子儿女说:“如果一季粮食没有收成,国君吃不下饭;如今百姓都饿,为什么我们独自饱餐?”于是大家一道吃杂粮食品,把俸禄全分送乡邻,来他家作客的一百多家。当时他家有个管事的一向有力气,商量想为伏湛起兵,伏湛恨他蛊惑大家,立即抓住杀了他,把人头在城中示众,来晓谕百姓,从此官民信任并归向他,郡内得以安定。平原一郡,是伏湛保全的。
终任司徒
建武元年(25年),刘秀继位,建立东汉。光武帝知道伏湛是名儒老臣,想让他主管机要,召拜尚书,派他主管制定旧有制度。当时大司徒邓禹西征渭河平原,光武帝认为伏湛才能胜任宰相,拜任他做司直,行大司徒事。光武帝车驾每每出外征战,他常留京镇守,总管各部门。建武三年(27年),终于代替邓禹做大司徒,封爵阳都侯。
阻帝亲征
当时彭宠在渔阳反叛,光武帝想率军亲征,伏湛上疏劝说道:“臣听说周文王受命讨伐五个国家,必先以之询问同姓,然后和群臣商议,加上用草龟甲占卜,来确定行动,因此谋划就会成功,占卜就会吉利,战斗就会获胜。《诗经》说:‘帝对文王说,询问你的族人,会集你的兄弟,带上你的云梯,以及你的战车,来攻打崇国。’崇国人坚守城池,文王撤兵修文德然后再攻伐,原因是重视人命,相机行事,因此三分天下他占有二分。皇帝承大乱紧急的时候,禀受天命做皇帝,光宗耀祖,前后四年,攻减檀乡,制服五校,降服铜马,攻破赤眉,诛杀邓奉等人,不算没有功绩。如今京城空虚,费用不足,没有能使近处降服却先对付边塞之外;况且渔阳的地方,紧挨北狄,狡猾的敌人受困逼,必定求助北狄的帮助。另外现在所经过的县镇,尤其穷困。种田的人家,大多在城市,听说官兵要来,应当已经把粮食收藏好了。大部队远行二千多里,人马疲劳,运粮艰难。现在兖州、河南省、青州、冀州,是中原的城市,但盗贼横行,没有来得及听从教化。渔阳以东,本是边塞,土地连接塞外敌人,赋税很少。平安的年代,尚且依靠内地郡县,何况现在荒芜消耗,哪值得先图谋攻取?而皇帝舍近求远,避易就难,四方惊疑奇怪,百姓害怕,这的确是臣感到疑惑的。还是希望陛下向远处观察文王重视用兵广泛谋划,往近处考虑征伐前后的事宜,询问有关官吏,让他们献出全部计策,采纳其中好的,由陛下来考虑选择,以中原的利益为忧念。”刘秀看了他的奏章,终于没有亲自出征。
招降施礼
当时贼人徐异卿等一万多人占据富平,连续攻打他不投降,只说“愿意向司徒伏公投降”。光武帝知道伏湛被青州市、徐州市人信服,派他到平原,徐异卿等人当天归降,被护送去洛阳市。
伏湛即使在紧急状态中,也一定讲求文德,认为礼乐是政治教化的首要问题,混乱中仍然不能离开。这一年他奏请举行乡饮酒礼,终于施行这一礼仪。
免官去世
建武三年(27年)冬天,光武帝车驾征伐张步,留伏湛镇守京城。当时在高庙举行蒸祭,而河南郡、司隶校尉在庙中争论,伏湛没有报告刘秀,坐罪被免官。
建武六年(30年),改封为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户,派他去封地。后来南阳郡知府杜诗上书推荐伏湛说:“臣听说唐尧、虞舜靠得力大臣而稳定,周文王因多有贤士安宁,因此《诗经》称‘济济’,《尚书》说‘良哉’。臣杜诗私下看到前任大司徒阳都侯伏湛,自从入学,品行终无污点,诚实好学,恪守规矩,经学可做别人的老师,品行可算别人的表率。先前在河内朝歌以及在乎原,官民敬畏爱戴他,效法学习他。遇上时代变乱,兵乱不停,他守节持重,有不可改变的志向。皇帝深知他的才能,以宰相的重要地位来显扬他,广大贤士百姓,敬仰他的道德行义。因小过失被贬斥,长期不再任用,有见识的人感到可惜,儒士觉得痛心,臣私下担忧这件事。伏湛相貌堂堂,足国家的光荣;他的智慧谋略,是朝廷的智囊。儿时磨砺自己的志向,年老不衰。才能足以引导王室,名声足以传播开给远方的人作示范。古时挑选诸侯来做公卿,因此四方的人回头,仰望京城。栋梁之臣,应做辅佐大臣,出入宫禁,补缺拾遣。臣杜诗愚笨,不能够知晓宰相人才,私下心中小小的想法,岂敢不全说出来。臣先前做侍御史,呈上秘密奏章,说伏湛公正清廉,爱护下人,好恶分明,家庭历代研究儒学,一向保持名誉信义,通晓经学修养品行,通晓国家政事,尤其适合在皇帝身边伺候,在左右进言。旧制度九州设五个尚书,令一郡两个人,可以用伏湛代替。这很遭主政的人的非议。但臣杜诗蒙受朝廷恩遇深厚,所说的的确对国家有好处,即使死也没有遗憾,因此又越职冒昧地把这事报告皇帝。”
建武十三年(37年)夏天,朝廷征召伏湛,刘秀命令尚书选拜官的日子,没来得及到任,因为光武帝宴会召见时他中暑,病重去世。赐给棺材,光武帝亲临吊唁祭奠,派使者送葬修坟。
历史评价
杜诗:①“自行束修,讫无毁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经为人师,行为仪表。”;②“吏人畏爱,则而象之。”;③“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④“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智略谋虑,朝之渊薮。发厉志,白首不衰。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⑤“湛公廉爱下,好恶分明,累世儒学,素持名信,经明行修,通达国政”
范晔《后汉书》:①“湛、霸奋庸,维宁两邦。”;②“湛性孝友,少传父业,教授数百人。”
史书记载
《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家庭成员
父祖
高祖父:伏孺,刘彻时,客居东武讲学,并安家于此。
父亲:伏理,为当世名儒,以《诗经》教授刘骜,官拜高密市太傅,自成一家学说。
子孙
• 儿子
伏咸
• 孙子
伏光,伏之子,伏翕死后袭爵。
伏瑗,伏隆之子,官拜郎中。
• 曾孙
• 玄孙
• 五世孙
伏质,伏无忌之子,官至大司农。
• 六世孙
参考资料
伏湛:文能讲学,武能降贼.兰州新区管委会.2024-04-09
《后汉书·伏湛传》原文及翻译.人物作品网.2024-04-09
《后汉书·伏湛传》原文及翻译.在线文言文.2024-04-09
《后汉书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电.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4-11-05
《后汉书·卷二十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国学导航.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