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卫平
柳卫平,男,1962年10月出生,辽宁沈阳人,研究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所长。1986年9月参加工作,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原子能院核物理专业硕士毕业,1998年原子能院核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先后10次在国际会议及国外实验室作报告。
个人履历
1986.09——1987.05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实习研究员;
1987.05——1989.05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访问学者;
1989.05——1996.09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助研,副研究员;
1996.09——1998.09 德国GSI重离子研究所访问学者;
1998.09——2000.07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员;
2000.07——2005.08 原子能院核物理所所长;
2005.08—-原子能院副院长。
人物生平
1979年,柳卫平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习。从此,他就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的情缘。随后,他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后留在原子能院工作。1987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卫平,被选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当时,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岁的柳卫平被任命为寻找新核素的课题组负责人。在日本理化所的历史上,这还是头一次由外国人担此重任。带着为国争光的决心,柳卫平刻苦研究、频繁实验,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寻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课题组发现了丰质子新核素镓-61、锗-63存在的重要证据,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1989年,柳卫平作为访问学者的期限已满,理化所的负责人一再挽留他。留下还是回国?柳卫平陷入了矛盾之中。如果留下来继续工作,自己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镓-61和锗-63的人,论文发表后就能获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学位。况且,他的妻子也来到了日本,无论是从前途还是从家庭考虑,留在日本无疑都是有利的。但是,柳卫平报效祖国的决心已定。“祖国正需要我,我的事业在中国!”他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得失,想到的只是:祖国培养了我多年,应该报效祖国,在国外即使做出再大的成绩,也是属于人家的。他毅然回到了祖国。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次级放射性核束的研究与应用方兴未艾。为了打进这一物理领域的前沿,柳卫平开始了次级束流实验方案的调研和气体探测器的研制工作。1990年,对次级束流颇有见解的原子能院核物理所研究员白希祥提出,在我国现有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建造次级束流线,开展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柳卫平意识到,这是一个追赶世界水平的大胆设想。于是,29岁的柳卫平和56岁的白希祥结成了老少搭档。多少个日日夜夜,试验、试验、试验……没有试验就没有数据,没有试验就没有把握,没有试验就没有发言权。1993年11月20日,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具有先进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的束流线诞生了,并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低能碳-11和-17次级束,其技术水平与美国及日本同类装置相当。
1994年2月,这一成果顺利地通过了部级鉴定。专家们认为,它构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缩短了建造时间,所需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10%,达到了很高的性能价格比,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核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沿领域。
个人荣誉
1996年,柳卫平荣获由杨振宁、陈省身等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会评委会推荐的“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8年,他领导的项目组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核集团科学基金的资助,完成的基金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成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和子项目负责人。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23年8月31日,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
人物事迹
1962年出生的柳卫平,1979年考入了著名学府——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他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毕业后留在原子能院工作。1987年,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柳卫平被物理所领导选派到日本理化研究所作访问学者。当时日本理化所新建成一座回旋加速器,25岁的他刚去就被国际知名的核物理学家Tanihata教授任命为寻找新核素的课题组负责人。在日本理化所的历史上,这还是头一次由外国人担此重任。柳卫平提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寻找新核素的方案,在他的主持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经过一年多的刻苦攻关,他负责的课题组发现了丰质子新核素镓—61、锗—63存在的重要证据,并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文。1989年,柳卫平作为访问学者的期限已满,理化所的负责人极力挽留他。如果留下来继续工作,自己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现镓—61和锗—63的人,论文发表后,就能获得日本理化所的博士学位。况且,他的妻子也来到了日本,回国后,妻子的工作也成问题。无论是从前途还是从家庭考虑,留在日本无疑都是有利的。但是,柳卫平还是于当年5月如期回国了。此后日本和美国开展的后续研究工作,都使用了柳卫平的上述实验构想,最终合成和鉴别了包括镓—61、锗—63两个核素在内的一系列丰质子新核素。为了打进这一物理领域的前沿,回国后的柳卫平开始了次级束流实验方案的调研和气体探测器的研制工作。为了节约资金,他们从退役10多年的旧回旋加速器上借用了两极磁铁和四极透镜作为主要部件;为了筹措资金,柳卫平申请到了当时最高限额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6万元。
1993年11月20日,一条立足现有条件、具有先进物理思想和技术路线的束流线诞生了,并在世界上首次产生了低能碳—11和氟—17次级束,其技术水平与美国及日本同类装置相当。1994年2月,该成果顺利地通过了部级专家鉴定。它构思巧妙,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缩短了建造时间,所需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10%,达到了极高的性能价格比。它的建成和出束填补了我国在次级放射性核束物理实验和应用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核物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前沿领域。建成的次级放射性核束实验装置,在开展核物理基础研究的同时,也为次级放射性核束在核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条件。柳卫平领导的研究集体,在1994年使用 7Be 束流开展了离子注入生物学研究。这是一项开拓性的交叉学科实验,他们不仅定量地得出了不同能量 7Be 离子沉积在种子表皮和内部的份额,而且观察到了一系列值得深入探讨的生物学效应。该实验表明,放射性次级束流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探针,在核医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995年,柳卫平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这么一个设想:用铍—7打击反应的角分布,通过渐近归一化常数方法,导出铍—7打击氢反应在零能量的天体物理S17因子,从而估计太阳高能中微子的数目。白希祥和柳卫平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案,利用串列加速器,把锂—7加速,轰击氢,产生铍—7,然后纯化、加速铍—7,在次级束流线里轰击氘靶,产生硼—8,通过测量硼—8的角分布,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导出S17因子。由于实验准备的不充分,第一次实验无情地失败了,第二次又接着实验……成功的时刻终于来了,仪器上测出了铍—7轰击氘产生硼—8的角分布。柳卫平经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理论处理,得出的S17因子与外国同行用其它实验方法得出的S17因子数值基本相同,从而进一步证明了:从太阳内部热核反应截面分析,太阳中微子确实存在着失踪现象。美国的权威刊物《物理评论通讯》(Physical Review Letters)刊载了柳卫平这一实验的论文,这是该刊创立40年来第一次发表中国实验核物理领域的论文。国际知名核物理学家在评价这项工作时多次称其为“一个杰出的实验”,认为“这是一个足够重要的结果,应尽快在国际物理学界散布,以激起广泛的讨论”。这项成果还被列入“′96中国科技十大新闻”之一。
1996年9月,柳卫平在一次学术会议上,认识了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的E.Roeckl教授。当时,他已被录取为丁大钊院士的在职博士研究生。他想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学术思路,研究一些新的课题。在丁大钊院士、白希祥研究员及有关领导的支持下,他应E.Roeckl教授的邀请到德国GSI 重离子实验室工作了两年。在那里,他主持了在中能次级束流线FRS 上测量40Ti的衰变性质的实验,并将40Ti数据用于 40Ar 中微子吸收截面的计算。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利用实验室数据计算该截面,其结果比国际中微子权威Bahcall教授的预言大了三倍。他的研究工作首次实现了用实验刻度了可以探测中微子振荡的ICARUS探测器。作为第一作者,柳卫平已在国际物理杂志《物理》(Z. Physics)和《物理评论C》(Physical Review C)上发表了该成果。他还参加了在同位素分离器上测量56Cu 衰变性质的研究课题,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对该核的衰变性质进行测量。柳卫平在实验中起了关键作用,因而代表实验小组在德国物理学会年会报告该成果。1998年9月,从德国归来的柳卫平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太阳中微子问题相关的两个核物理实验》,并通过了答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从1998年开始,柳卫平投入了测量11C(p,γ)12N反应的研究。该反应是天体物理过程热的pp链内部的重要反应。该实验虽然在核天体物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11C次级束流的产生与鉴别和次级核反应的测量困难,在国际上各个实验室一直无法完成。柳卫平通过选择先进的技术路线,对次级束流线GIRAFFE进行了以安装飞行时间测量系统为标志的关键技术改造,使这种局面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并于1999年底完成了高统计精度的实验数据测量,从实验上否定了国际核天体理论界认为直接俘获反应可以忽略的结论。可以预期,这个实验结果, 将加深对天体物理过程的了解。由于以上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在国际各大实验室存在激烈竞争。如2H(7Be,8B)n反应的研究在美国Texas T\u0026M大学、40Ti衰变测量在法国GANIL国家实验室都同时开展。由于柳卫平领导的研究集体采用了先进的物理思想和巧妙的技术路线,在以上课题的研究的竞争中,研究成果都走在了国际前列。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实验室作报告。先后发表30余篇研究论文,被SCI收录9次,引用24次。
柳卫平曾先后十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或国外实验室里作报告;他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8月,他还荣获过由杨振宁、陈省身、周光召等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香港求是基金会评委会推荐的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成为国内核物理界获此殊荣的第一人;1996年10月,他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他被推选为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他领导的项目组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包括两项重点基金)、3项中核集团科学基金(包括重点基金)的资助;完成的基金项目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成果;他为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建议人和子项目负责人;2000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同年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还被推选为中国物理学会核物理分会副理事长;2003年,他被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授予“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颁发“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柳卫平在放射性核束和核天体物理中的许多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承认和好评。国际著名放射性核束物理学家 Tanihata 教授认为:“柳卫平博士是中国最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之一。”由于他在核天体物理实验中的优秀成果,他被选为2004年加拿大NIC8 国际会议我国唯一一名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
参考资料
关于公布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的公告.中国科学院.2023-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