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甘露寺
马鞍山甘露寺,在灵武市临河镇境内,西距黄河大桥3公里许。在银川市东南约16公里处。
明代始建,一名甘露庵。“文革”中被拆毁,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介信、妙相、法亮、法惠、法成等僧人返寺,重建庙宇。新建的甘露寺面积2100平方米。院落坐北朝南,进入山门后分前、中、后三殿,后殿在高台上,两侧各有一配殿。三殿内的塑像分别是弥勒佛、韦陀佛;西方三圣:释迦、文殊菩萨和普贤。殿堂两侧是僧众住房和膳房。殿堂、房舍50余间。东院有多宝塔一座。香客、游客络绎不绝。
历史
甘露寺的始建年代已无法考证。相传,唐朝罗通率军扫北,军驻黄河沿岸,(今 灵武市临河乡),其姑母随军。战后遂于山上择地建寺,令三女兵出家为尼,留寺常住。故当地有语云:“先有尼姑庵,后有马勒山。”
赵祯年间(1049-1091年),异军犯境,大将狄青奉命西徵,驻军于临河,与异军对峙,隔河相望。两军对阵,互有胜负。当时,宋军粮草由内地运来,因路途遥远,供给不极时,若战事旷日持久,势必难支。狄青意在速快,苦无良策,由是烦闷。一日眠,梦中见一神人曰:“汝与异军对敌,只可智取不可力抵,否则难以取胜。”青于梦中惊醒,沉思良久,忽然省悟。次日狄青令将马鞍收集起来,依山势堆放,上覆草席。又令将马粪集中,于同一时间倾入黄河,顿时河面飘满马粪,厚达尺余,对岸及下游异军见了相谓曰;“天朝兵多,光马鞍堆满了一架山,河里飘的马粪有一尺多厚,看来我们难以取胜了。”一时异军军心浮动。狄青又派懂突厥、蒙古等语的兵士潜入敌营散布流言。异军首将闻之,犹豫不决,有意退兵。狄青又出兵讨战,双方阵前理论,狄青向异军晓以大义,喻以爱民之理,双方罢兵言和。狄青因神人指点获得胜利,为酬报神人点化之恩,即在驻这之处择原尼姑庵扩建寺宇,取名“甘露”。“冯鞍山”亦因宋兵当年堆入马鞍而得名。至今山内犹有插旗石、马蹄沟等遗迹留存。
甘露寺的再次重建,是由明末近庵和尚发起。近庵,号效心,原为白衣,俗姓李,庆阳市人,移居宁夏回族自治区 五十余年,忽念时光易逝,幻化非坚,便舍亲割爱,初投牛首山静庵和尚披剃,后在海宝塔广东和尚座下完具。本拟南行参学,路经马鞍山,歇足叹曰;“此乃四运通,被明末凶岁,以致人烟稀缺,荆棘磺道,过往客商,夏日则望梅漱津,日落则思穴投宿。”近庵和尚触景生情,发宏誓愿作久居想,寻凿井一眼,渐得水,特请广东省和尚主持,搬士运石,同建梵刹。从此接待云水禅流,令过客饥者食,劳者息,宿愿遂以始终。因和尚每念一声佛号,便向篮内投一粒豆子,至圆寂时累积豆子百余担,故后人称为“百担豆子和尚”。庵师将圆寂日,敌众咖,怡然而逝,荼毗得舍利百余。终年97岁,其徒为之造塔拱养,广东和尚亲为题写碑记,并以偈赞曰:“春秋九十七,百担豆子佛。坐化西方去,上品莲花质。”
自百担豆子和尚后,历经顺治、康熙、雍正等朝,年代久远,尤其同治年间,兵运祸结,许多资料散失,历代住持未见记载。清末至今,甘露寺先后有圣宽、海杰、果芳、界性、果实、法兴、耀正任该寺住持。
1954年四月初八日甘露寺开戒坛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省、山西省、内蒙、青海省等地的僧俗传授三坛大戒,受戒人数达数百人,盛况空前。
文革前,甘肃寺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堂、念佛堂、禅堂、往生堂、僧、客房、斋房等建筑,寺内天桥、回廊建筑,结构精巧。每年四月初八宁夏及邻省的佛教信众、香客、游人蜂拥而至。文革中,甘露寺各种佛像及殿堂全部被毁,僧人被逐。1979年在界性、果实的倡导下,甘露寺僧人返回原寺挖地窑而暂住,他们清废物、填沟壑、除荆棘、背土垒窑、脱坯烧砖,在灵武市、银川市、青铜峡市等地佛教信众及其同仁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十年,先后建起大雄殿、接引殿、天王殿、山门等殿堂及祖堂、念佛堂、僧舍、客房、斋房等各种用四十多间。1994年增建了观音殿、地藏殿。1995年在耀正法师的主持下,甘露寺筹化一百多万元兴建菩萨顶,从破土动工到主体工程历时二年。菩萨顶建于干旱的砂石山顶,高耸于群山之中。登楼远望,还近景色尽收眼底,十分壮观。1997年在自治区党委和灵武市党政领导的关怀帮助下,由灵武市、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共同投资将直通甘露寺的柏油公路全线铺通,极大地 方便了佛教信众及游客朝山拜佛。百年古刹,焕发新的生机。
甘露寺重要文物有历代碑刻三块,分别是狮子碑记、效心和尚碑和蓬公庵塔碑。另有僧塔十五座,最著名的是百担子和尚墓塔和果芳法师墓塔。寺内还珍藏清代《清敕修大藏经》一部。
甘露寺现任住持为耀正法师,俗名徐名正,原籍宁夏银川大新乡人。1981年出家,在法兴和尚座下剃度,1983年在大兴善寺法因法师座下受具足戒。1994年毕业于中国杭州佛学院。现兼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佛教协会副会长,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介绍
在灵武市众多的古迹中,马鞍山甘露寺的知名度是在民间最高 的一个。由于当地干旱少雨或家中不顺祈求平安或到此祈福求子,据传,都很灵验,因此马鞍山市的名气和香火一度十分兴盛,久而久之,马鞍山也有了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庙会,香客信徒自四面八方云集一处,来到这一胜地,或上香、或还愿或赶热闹;唱戏的、经商的、耍猴的……自发形成的这一盛会,从古到今,传承了当地民间纯朴的风土人情。
马鞍山甘露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周环群山,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自上而下层层相叠,主体建筑有菩萨顶、上殿、中殿、下殿和配殿构成,左右为方丈膳食用房数十间,甚为壮观。游人拾阶而上,逐步登高。菩萨顶建在马鞍山市头北端,地势险峻,气势非凡,是一座仿宫廷式密檐歇山顶三层建筑。四方高台,重檐歇山,玉踩斗拱朱红大柱,金碧辉煌,各殿内神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宇下绿洲衬托着黄河滚滚北流,四周群山起伏,绵绵无际,风光无限。
据《灵州志迹》记载:“马鞍山,灵州山名,在州东北50里,因形似马鞍,故名。”
甘露寺的建筑
远眺甘露寺,气势磅礴、巍峨壮观,座座山峦环绕四周,微风送来晨钟暮鼓。甘露寺院墙依马鞍山而建,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群坐北面南,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自上而下层层相叠。走进山门进入前殿,内塑弥勒佛、韦陀佛,向里是中殿,内塑西方三圣:接引佛、观世音、释迦,最北上高台是后殿,两侧各一配殿,内塑华严三圣:释迦、文殊菩萨、普贤,塑像千姿百态,形态逼真。配殿两侧是僧众住房与膳房相对而立。游人拾阶而上,穿越天王殿、下殿、中殿,逐步登高。菩萨顶建在马鞍山市头北端,地势险峻,气势巍然,是一座仿宫延式密檐歇山顶三层建筑。四方高台,重檐歇山、玉踩斗拱,朱红大柱、金碧辉煌,登阁极目,无限风光奔涌而来。在寺院东部,建有砖制“多宝塔”一座,高约7米。寺院东西两侧,星罗棋布建有历代圆寂高僧塔林50余座。甘露寺四周群山起伏,连绵无际。真是“雄阁飞来峭壁留,层峦高处最清幽!”登临此山,远离尘缘的禅思心境油然而生。
甘露寺佛教音乐
2009年5月20日,从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获悉,文化厅组 织专家对全区20个县(市、区)申报的90个项目进行评审,最终传统音乐——灵武马鞍山甘露寺佛教音乐等31项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目前,宁夏公布的第二批31个区级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中,新入选项目23项,另有已进入第一批区级非遗名录的8个项目新增的申报地区,扩展进第一批区级非遗名录。
参考资料
宁夏马鞍山甘露寺佛乐入选区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www.fjnet.com.2019-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