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叶甲
核桃叶甲(粉黛:Gastrolina depressa Thoracica),属鞘翅目,金花虫科。分布在甘肃省,江苏省,湖北,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河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等省。是一种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专食核桃叶片的害虫,树叶被食光的现象经常出现。连年危害时,造成核桃楸部分枝条或幼树死亡。以成虫、美国白灯蛾群集为害核桃、核桃楸、枫杨等,受害叶呈网状,很快变黑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8毫米,体极扁平,略呈长方形。触角短,不及体长之半,第三节较细长。前胸背板基部狭于鞘翅目,前缘凹进很深。头部及鞘翅上有粗大的刻点。鞘翅蓝紫色,有光泽。雌虫产卵期腹部彭大似球,黄色。核桃扁叶甲体长5-7mm,体型长方,背面扁平。前胸背板淡棕黄,头鞘翅蓝黑,触角,足全部黑色。腹部暗棕,外缘和端缘棕黄,头小,中央凹陷,刻点粗密,触角短,端部粗,节长约与端宽相等前胸背板宽约为中长的2.5倍,基部显较鞘翅为狭,侧缘基部直,中部之前略弧弯,盘区两侧高峰点粗密,中部明显细弱。鞘翅每侧有3条纵肋,各足跗节于爪节基部腹面呈齿状突出。
卵
长1.5-2.0mm。长椭圆形,橙黄色,顶端稍尖。
初龄幼虫体黑色,老孩幼虫体长10毫米,胸、腹部暗黄色。前胸背板淡红褐色,两侧具黑褐色斑纹及1个大圆斑。沿虫体气门上线,多数体节有黑色瘤突。胸足3对,无腹足。老熟幼虫体长8-10mm。污白色,头和足黑色。胴部具暗斑和瘤起。
蛹
黑褐色,胸部有灰白纹,腹部第二至第三节两侧为黄白色,背面中央为黑褐色,腹未附有幼虫蜕的皮。体长6-7.6mm,浅黑色,体有瘤起。
生活习性
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地面覆盖物中及树干基部70~135厘米高处的树皮缝内越冬。在华北地区,5月初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在云南省,清明节后上树取食。成虫群集嫩叶上,将嫩叶吃成网状,有的破碎。成虫特别贪食,腹部已膨胀成鼓囊状,露出鞘翅目一半以上,仍不停取食。卵产于叶背,块状,每块20~30粒。美国白灯蛾孵化后群集叶背取食,使叶片枯黄。6月下旬幼虫老熟。以腹部未端附于叶上,倒悬化蛹。经4~5天后成虫羽化,进行短期取食后即潜伏越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后,以刚萌出的核桃楸叶片补充营养,并进行交尾产卵。雌雄成虫有多次交尾和产卵的习性。每雌产卵量为90-120粒,最高达167粒。卵呈块状,多产于叶背,也有产在枝条上。新羽化成虫多于早晚活动取食,活动一段时间后,于6月下旬开始越夏,至8月下旬才又上树取食。成虫不善飞翔,有假死性,无趋光性。成虫寿命年均320-350天。雌雄性比近1:1。初孵美国白灯蛾有群集性,食量较小,仅食叶肉。幼虫进入3龄后食量大增并开始分散危害,此时不仅取食叶肉,当食料缺乏时也取食叶脉,甚至叶柄。残存的叶脉、叶柄呈黑色进而枯死。幼虫老熟后多群集于叶背呈悬蛹状化蛹。
危害与防治
人工防治
冬季人工刮除树干基部的老树皮,可消灭越冬成虫,或在翌年成虫上树为害期捕捉成虫。利用产卵、幼虫期的群集性人工摘除虫叶,集中烧毁;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人工振落捕杀。
药剂防治
幼虫期喷洒25%亚胺磷乳剂600倍液,或10%氯氰菊脂乳剂8000倍液。成、美国白灯蛾在树上取食期,尤其越冬幼虫初上树活动取食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90%敌百虫晶体1000-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8000-10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2000倍液。在郁闭度较大的林分也可施放烟剂。
物理防治
越冬成虫上树前、或新羽化成虫越夏上树前,用毒笔、毒绳等涂扎于树干基部,以阻杀爬经毒环、毒绳的成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