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

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

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2002 Moscow theater hostage crisis),是指2002年10月23日,在莫斯科东南区轴承厂文化宫剧院发生的劫持人质事件。

策划与指挥这起恐怖事件的是车臣非法武装“伊斯兰特种战团”首领马夫扎尔·巴拉耶夫。在接管了被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击毙的车臣分裂势力头目阿尔比·巴拉耶夫的武装势力后,于车臣等地不断袭扰俄军和平民,绑架和杀害人质。

2002年10月23日,以马夫扎尔·巴拉耶夫为首的50多名恐怖分子潜入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劫持了700多名观众以及100多名演职人员,要求俄罗斯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撤军,否则将枪杀所有的人质,炸毁文化宫大楼。24日双方开始谈判后,有小部分人质被释放,25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改变了原先答应释放75名所有外国人质的立场。25日夜间,战地女记者波利特科夫卡娅充当调停人调停未果,26日3时30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打死两名人质。随后一些人质试图逃跑,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向他们开枪,有八名人质成功逃脱。5时30分俄罗斯特种部队开始发动攻击,他们向剧院发射了迷魂气,双方爆发枪战。7时15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头目巴拉耶夫被击毙,7时25分,安全部队彻底控制该剧院,所有人质已经被解救。在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中,有750多名人质获救,至少129名人质丧生,50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另有3名恐怖分子被抓获。

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的成功解决提高了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政治声望,也让车臣战争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一部分,为俄罗斯加大打击车臣恐怖分子的力度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车臣战场和解决莫斯科人质事件中采取的特种战术以及不对称战法,对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争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人质事件对俄罗斯在经济、内政外交方面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事件背景

9·11事件后,布什政府对俄罗斯的车臣政策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作为对普京支持美国反恐战争的回报,并先后冻结了许多支持车臣武装的国际恐怖组织账户,格鲁吉亚政府在与俄罗斯长时间的争吵与对抗以后也做出让步,将车臣武装从潘基西山谷的据点驱逐出境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反政府势力不但在车臣境内处境愈发艰难,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孤立。为了扭转不利局势,以阿斯兰·马斯哈多夫为首的车臣“流亡政府”一方面频繁向西方国家争取同情,并策划了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车臣人大会”,在国际上制造政治舆论,另一方面加大了在车臣战场上袭扰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的力度,企图增加各国对车臣非法武装存在这一事实的注意力,从而为将来可能进行的谈判增添砝码。

马夫扎尔·巴拉耶夫在其叔叔——车臣战地指挥官阿尔比·巴拉耶夫死后,接手其队伍,并继续使用巴拉耶夫这个名字,在车臣等地不断袭扰俄军和平民,绑架和杀害人质。马夫扎尔也在俄军打击下四处流窜,其手下核心成员在俄军的伏击行动中或被消灭或被擒获。同时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当时正在进行亲俄罗斯的地方政府选举,马夫扎尔试图打击弗拉基米尔·普京政府重建车臣秩序的努力。为了发动恐怖袭击,马夫扎尔专门组织了一支由车臣匪徒遗孀组成的“寡妇”敢死队,在人质事件发生的一个多月前武装分子就已经以建筑队的身份出现在剧院附近的一家工地上,对剧院的结构进行了解,并往莫斯科中心地区运送大量武器装备和炸药。

事件经过

劫持人质

2002年10月23日晚9时左右,四五十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其中还有一些妇女,闯入莫斯科东南区轴承厂文化宫剧院并朝内开枪,将700多名观众、100多名演员和工作人员扣为人质。非法劫持人质的头目巴拉耶夫要求俄罗斯在一周内撤出车臣,否则将引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并警告警方每打死他们一人,他们就杀死10名人质。当天大约30人被释放,包括儿童和外国人。

包围剧场

10月23日晚12点前,莫斯科警方、“阿尔法”特种反恐怖突击队、俄罗斯联邦特种部队陆续赶到现场。随后,其他快速反应部队也搭乘装甲车、救护车、消防车从莫斯科郊区赶到现场。在临时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首先封锁了通往出事地点的路口,包围了轴承厂文化宫大楼,世界十大特种部队的狙击手则占据一些建筑物的楼顶和其他俯瞰文化宫的有利位置。紧接着特种军警部队搜查了文化宫剧场附近所有的建筑物i并疏散了其中的居民,在确定附近没有武装分子的援助人员后,建立了以文化宫为中心的外围警戒线,将人质的亲属和围观的市民圈在外围,同时对文化宫剧场所在的曼尔尼科夫街地区全部戒严。除了救护车、消防车等具有特别通行证的车辆外,所有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禁止进入。几个小时后俄罗斯军方也出动坦克和装甲车,开进曼尔尼科夫街,包围了文化宫剧场。

谈判对峙

10月24日,俄罗斯解救人质工作小组同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取得联系并开始谈判,包括一名英国人的九名人质被释放。俄政府提出派遣维修人员进入剧院内进行维修发生爆裂的水管,遭到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拒绝。下午2时,取消出访计划的弗拉基米尔·普京首次声明说,这次人质危机是“外国恐怖组织中心策划的”。普京命令特种部队“准备解救人质,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质的安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公布了人质向普京的请求,他们呼吁普京结束车臣战争。下午6时30分,两名女人质设法从一个窗户逃出。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向她们开枪和投掷手榴弹,其中一人受伤。晚上,26岁的售货员罗曼诺娃在试图进入剧院时,被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射杀,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认为罗曼诺娃是特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一致谴责劫持人质的恐怖行为,并呼吁无条件释放人质。

10月25日早晨6时30分,七名男女人质被释放。中午12时30分,包括一名瑞士女孩的八名8到12岁的儿童被释放,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改变了原先答应释放75名所有外国人质的立场。下午4时45分,俄罗斯安全局长尼古拉·帕特鲁舍夫向媒体宣布,若车臣非法武装分子释放人质将保证其生命安全。晚上7时弗拉基米尔·普京说这次危机的当务之急是“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晚上8时普京在电视上再次讲话,说谈判的大门仍然敞开,但他对车臣战争的立场不变。晚上10时35分,俄罗斯官员说,有三名妇女和一名男性人质被释放,他们都是阿塞拜疆人。与此同时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得到了犯罪分子的照片,大部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身份得到确认,俄罗斯特种部队得到了文化宫剧场的建筑结构图纸和剧场内人质的分布、非法武装分子警戒部署、爆炸物设置等情况。

25日当天伊奇克里亚车臣共和国绑匪要求俄罗斯著名的车臣战地女记者安娜·波利特科夫卡娅充当调解人,波利特科夫卡娅独自一人进入了车臣绑匪盘踞的剧院。她为600多名人质获释的斡旋一直持续到了25日夜。离开剧院之后,波利特科夫卡娅向外界透露了车臣绑匪的要求:首先要求俄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马上停止车臣战争,只有在他们得到所有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已撤出车臣的消息,他们才会释放扣押的所有人质。

10月26日2时30分,救护人员从剧院救出一男一女,他们都有枪伤。3时30分,剧院内传出枪声和爆炸声,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打死两名人质。随后一些人质试图逃跑,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向他们开枪,有八名人质成功逃脱。

武力解救

10月26日凌晨5时30分,世界十大特种部队开始发动攻击,先通过管道和通风口施放“催眠气体”使恐怖分子“丧失活动能力”,并在大楼墙壁上炸开一个洞。随后双方爆发激烈枪战。6时30分特种部队冲进剧院,在经过一系列爆炸声和枪声后,五名女人质逃出,30多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在战斗中被击毙,包括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头目巴拉耶夫,同时至少有八名人质被打死,特种部队士兵无严重伤亡。7时爆炸声和枪声停了下来,7时10分特种部队士兵将活着的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押出剧院,活着的人质也陆续离开,一些尸体从剧院里被抬出。7时15分一名俄罗斯官员宣布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头目巴拉耶夫被击毙。7时25分安全部队已经彻底控制该剧院,所有人质已经被解救。

后续

10月26日7时45分,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官员说,在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开始屠杀人质时,特种部队才发起攻击行动。8时15分俄罗斯内政部副部长瓦西里耶夫说,大多数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被击毙,小部分车臣非法武装分子可能混在人质逃跑了,已经发布通缉他们的命令。26日晚间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10月28日是俄罗斯全国哀悼日,以悼念罹难人质,俄罗斯全国降半旗,电视台和电台停止播放所有娱乐节目。

事件结果

在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中,共有750多名人质获救,至少129名人质丧生;50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被击毙,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另有3名车臣非法武装分子被抓获。

赔偿

在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结束后不久,俄罗斯联邦政府向每个遇难者的家属支付了10万俄罗斯卢布(约合3150美元),其他的幸存者则每人获得了5万卢布。

2002年12月24日,莫斯科一家法庭举行听证会,开始审理数十名莫斯科人质危机幸存者向莫斯科市政府索赔一案,原告索赔金额总计接近4000万美元。

2003年1月,莫斯科法院拒绝了2002年在莫斯科发生的车臣非法武装分子挟持人质事件当中的三名受害人的赔偿要求。同年7月22日,莫斯科一家法院作出判决,首次要求莫斯科市政府向在2002年10月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中丧生的一名男子的遗孀做出赔偿。根据法院判决,莫斯科市政府应向这名妇女支付总额为5万美元的赔偿金。因为她的丈夫遇难后,她的家庭就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莫斯科一家法庭在同年9月9日驳回了3项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提出的精神伤害赔偿要求。

各方表态

俄罗斯

2002年10月26日晚,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讲话中指出,当天早晨在莫斯科进行解救人质的行动,证明“俄罗斯是不会屈服的”。普京对那些从道义上和行动上支持俄罗斯反恐斗争的人表示感谢。他说,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国际恐怖主义,在恐怖主义尚未被战胜的时候,全世界都不会感到安全。普京请求在这次事件中遇难的人质的亲属能够谅解,因为“要救出几百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强调,对死者的悼念应当使俄罗斯人“团结起来”。

2019年12月20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召开2019年大型年度新闻发布会,当被问及执政期间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时,普京坦言,最糟糕的是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表示“我永远不会忘记”。

法国

时任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表示,他感到“深深的宽慰”,他与普京保持“强烈的一致”。时任法国总理拉法兰表示,“尽管人员伤亡很重,但法国仍然感到宽慰,因为最坏的情况毕竟是避免了。这是一场悲剧,但我们成功地避免了一场战争般的极端暴力。”

德国

时任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说,包括两名德国人在内的大部分人质安然无恙,令他感到高兴。他说:“莫斯科人质事件再一次强调,恐怖主义永远不能被正当化,我们不能容许它威胁我们的社会。”

德国外交部在获悉两名德国人质安然无恙后表示,德国对此感到宽慰。时任德国驻俄罗斯大使施图德尼茨说:“我们同时也对大多数人质得以幸存感到宽慰。”

美国

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对人质事件中出现的流血进行了谴责,并称恐怖分子对此负责。布什的发言人弗莱舍说:“总统憎恨恐怖分子造成的暴力。”

时任美国驻俄罗斯大使弗什博则祝贺俄罗斯联邦政府成功解决了人质危机,并表扬俄罗斯政府将生命损失降低到了一定程度。弗什博并谴责这次人质劫持事件是一次“恐怖行动”。

英国

时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的一位女发言人表示,英国政府对人质事件结束表示欢迎,对出现无辜人员死亡表示遗憾。

其他国家

加拿大和希腊政府都宣布对人质危机结果感到满意,同时强调全球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必要性。时任意大利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宣布支持弗拉基米尔·普京的行动。他说,普京当时面临极其危险的局面而以勇气予以解决,他向普京表示“敬意”。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萨帕尔穆拉特·尼亚佐夫、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以及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和蒙古外交部纷纷表示声援俄罗斯人民,谴责劫持人质事件。时任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表示波兰政府完全同俄总统普京和俄政府站在一起。

欧盟

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这一悲剧再次显示了我们的现代社会在恐怖主义面前的脆弱性。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丹麦发表声明,表示欧盟愿意与俄罗斯开展更密切的合作打击恐怖主义。

欧洲委员会

时任欧洲委员会秘书长施维默声明,对人质危机的结束表示宽慰,并对“遇难人质的家属、俄罗斯政府和人民表示同情和慰问”。施维默并表示,人质危机也表明,必须尽快找到政治解决车臣危机的办法,欧洲委员会愿意为此提供帮助。

事件影响

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的成功解决提高了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政治声望,也对俄罗斯在一些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车臣武装的行为造成了其在国际上的空前孤立,车臣战争从此正式成为国际反恐斗争的一部分,俄美和俄欧之间因为车臣战争而产生的种种争执不复存在,为俄罗斯加大打击车臣恐怖分子的力度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俄将反恐斗争提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的中心位置,反恐成为制订新型国家安全构想的出发点;劫持事件中俄罗斯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空前团结,俄罗斯广大民众也爆发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团结互助的激情,这对俄罗斯今后的社会发展和内政外交的顺利实行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俄政府面对恐怖分子劫持大量人质进行威胁时坚决打击、决不妥协的做法为其它国家的反恐行动提供了范例,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在车臣战场和解决莫斯科人质事件中采取的特种战术以及不对称战法,对全球范围内的反恐战争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

人质事件对俄罗斯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除了俄国内石油价格下落,俄国内股票交易市场休市这些短期负面影响外,对俄罗斯的内政外交方面产生了长期负面影响:车臣武装将大量枪支弹药运送到轴承厂文化宫这个莫斯科的中心地带,凸现了莫斯科安全保卫系统的漏洞,加深了人们对莫斯科安全问题以及政府工作效率的怀疑;人质事件增强了俄罗斯人对车臣及其高加索地区民族的不信任感,随着反恐战争力度的加大,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必将进进一步激化,不利于车臣问题的彻底解决;车臣问题的复杂化和长期化,增加了俄罗斯政府的负担,使俄罗斯一直无法集中全力发展经济,同时新恐怖事件爆发的不确定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加深俄罗斯人的恐惧和忧虑心理;整个事件中俄政府先后临时关闭了莫斯科电视台和莫斯科之声广播电台,人质事件后许多人支持政府对新闻媒体加强管制,这对俄罗斯一向宣扬的新闻和言论自由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事件纪念

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总统宣布将10月28日作为俄联邦哀悼日,这一天全国降半旗,并建议在电视台、电台和文化场所停止播放娱乐节目和举行娱乐活动,并责成政府和国家权力机关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死难者家属。

2006年10月26日,莫斯科举行了悼念2002年在莫斯科杜布罗夫卡剧院人质事件4周年的活动。死难者的家属和亲友汇聚在剧院附近,他们默哀1分钟以悼念死难者,而后宣读了所有遇难者的名字,在为纪念人质事件而创作的安魂曲的音乐声中,人们在死难者纪念碑前以及剧院门口的台阶上点燃了蜡烛并放置了鲜花。

相关事件

2003年10月20日,英国卫报报道,在2002年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中,莫斯科军警使用不知名的气体,对在剧院内的车臣恐怖分子以及800名人质进行攻击后,遇难者的亲属们怀疑实际的伤亡人数要比政府所公布的多,他们要求俄罗斯联邦政府对此作出解释。袭击发生后,死者和伤者被送到了至少三家不同的医院。死者的相片由停尸房定制成册以便查找,在其中一间停尸房就至少有140张照片,所以死者的亲属们认为莫斯科的检察官们在调查这一事件的时候,隐瞒了真相。

参考资料

莫斯科人质事件大事记:惊心动魄的60小时.新浪网.2024-03-23

2002 Moscow theater hostage crisis.China.org.cn.2024-03-23

莫斯科人质危机结束 人质750多名获救90名丧生.中国新闻网.2024-03-23

血腥之后,变局之前 .光明日报.2024-04-01

分析:俄罗斯成功解救人质行动的经验和教训.新浪网.2024-03-23

莫斯科人质危机— — 震惊世界的60小时大事记.中国新闻网.2024-03-30

2002年莫斯科剧场人质事件:无可奈何的强攻.凤凰网.2024-03-30

俄著名女记者充当调停人 称人质已做好死的准备.新浪网.2024-04-01

莫斯科人质危机.三联生活周刊.2024-03-30

莫斯科人质案幸存者向政府索赔4000万美元.新华网.2024-03-23

俄罗斯法院驳回莫斯科人质事件受害人赔偿要求.搜狐网.2024-03-23

莫斯科法院判决市府对人质事件一死者遗孀赔偿.搜狐网.2024-03-23

俄法院驳回3项莫斯科人质案遇难者家属索赔要求.搜狐网.2024-03-23

俄总统普京就人质事件结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中国新闻网.2024-03-23

年度记者会4小时答70多个问题 普京回忆执政最糟糕的事:人质事件.封面新闻.2024-03-23

俄人质危机解决 全世界为之宽慰并向普京表敬意.中国新闻网.2024-03-23

一些国家对俄罗斯人质危机终获解决表示宽慰.中国新闻网.2024-03-23

俄宣布“10-28”为全国哀悼日.新浪网.2024-03-23

莫斯科纪念杜布罗夫卡剧院人质事件4周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4-03-23

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遇难者亲属质疑实际死亡数.搜狐网.2024-03-23